亦夢亦生活——讀上官靈兒的詩集《紅塵執戀》有感

2020-12-05 神農文藝

亦夢亦生活

——讀上官靈兒的詩集《紅塵執戀》有感

賀衛東

終於盼來靈兒的詩集《紅塵執戀》出版了。

很早就答應要為她寫一篇書評的,無奈手頭的事情太多,一直未湊齊整塊的時間,加上書又沒有到手。儘管早就請她把電子書稿事先發給了我一份,可是在電腦上看,終究沒有捧在手上來得自在,看得過癮。入秋之後,隨州久旱未雨,最近接二連三地下了幾場雨。今夜,聽著雨聲,聞著書香,讓那句句詩行敲動自己的心扉,正如同那一滴滴雨點,落在那久旱的田地裡一樣。

平時,我喜歡在書中搜尋關鍵詞。那麼這本《紅塵執戀》裡,到底有什麼樣的關鍵詞,又將為我們帶來什麼樣的驚喜?當我的視角隨著書稿一頁一頁地翻開,仿佛整個人都融化在了書中,那醉人的詩句裡。粗略地數了一下,在她的書中,「夢」字一共出現過37次。我一直在想,該是什麼樣的夢,能讓我們的靈兒如痴如醉,那書中所寫的「紅塵」究竟是夢還是一種生活,她究竟是生活在夢裡還是醒在現實中,她的夢與現實的生活又是什麼個樣子,它們之間有無邊界?這裡,就讓我以「夢」字為題,來敲開這篇讀後感的入口吧。

似夢

可以說,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不做夢。夢裡有歡樂也有哀愁,有懷念也有幻想,更是有人把生活中不能說出的話,拿到夢裡來說;把在生活中不能做的事情,放在夢裡來做;讓在生活中不能見到的人,走進夢裡相見。而一個詩人的夢,卻遠遠不限於此,詩歌的每一個字,都是靈魂的一片飛絮,悄悄地飛進自己的夢裡。她可以用詩歌來說話,用詩歌來歌唱,用詩歌來呼吸,並且,可以用詩歌來點綴自己的夢境。

在靈兒的詩行裡,夢是這個樣子的。「幽夢般的水簾」(《去慈雲居》)、「幻夢中痴迷」(《海子》)、「曉夢不醒」(《詩成》)、「魂夢相守」(《鄉愁》)……每一個夢都有非比平常的不同之處,仔細分析,這「幽夢」「幻夢」「曉夢」之間,卻有著細微的區別,有的是形容自己的一腔幽怨,有的是代表內心的一種企盼,而有的則是象徵靈魂的一番醒悟。這此夢與彼夢之間的細微差別,正是印證了詩人多彩複雜的心靈世界。

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認為,詩歌講求意象,意象即為幻象,而幻象卻往往與夢有關。正恰似詩人此時的心境,正在一步一步地幻化成仙,最終成為另一個自己,一種雖近虛無卻又無比理想的一面,最終實現其夢幻與現實的統一。

在詩中,她可以恣意釋放自己的夢幻與夢想,青春與激情,「還我青春我還是浪費/還我愛情我依舊揮霍」(《昨日時光》),這是多麼明朗的一種生活態度,於是,之前我們對她的許多疑問亦在此釋放,一向溫文爾雅的她,也許只有在詩中才能敞開心扉,盡情地放縱自己。這首詩與那個「我還想再活五百年」的歌詞,雖有異曲同工之處,卻又顯得更為灑脫,更加真實、飄逸與自然。

由於我們無法解釋夢的真諦,那就只能從夢的邊緣,探尋它的蛛絲馬跡了,繼而發現它所可能蘊含的某種含義。我們也可以想像,一個心懷詩心的女子,此時沉醉在詩中,徹夜不眠的樣子。「葉綠便生喜,葉落不言愁」(《千年銀杏》),窗外落葉翻滾,她的心卻定格在夢一樣的迷幻之中。「沾著夜露打溼諾言」(《隱者》)、「情如朝露」(《秋夜絮語》),在詩人的夢裡,常常伴有落葉鋪滿文字的小徑,而浸著露珠的葉面上又灑滿文字的芳香,以韻律為水,意境為舟,腳尖輕點,在詩歌的河流裡踏波而行,行走在充滿夢想的詩的世界。

夢中有詩,詩中亦有夢。品醉了詩,便酣透了夢。

非夢

在我們面前,靈兒的每一個夢都如此地真切,怎麼都覺得不像是夢,隨著她的筆觸,那夢境竟一個個都活了起來,而本來屬於黑白的夢,也忽然變得五彩斑斕、落英繽紛了。在靈兒的詩中,她把每一個夢都賦予了色彩、形狀、生命、思想與情感,讓你感覺到,它根本就不是夢。

夢是有色彩的。「你輕揮衣袖/就將一個紫色的夢/根植於美麗的家鄉」(《紫薇莊園》),「攜一款底色純淨的深情」(《月光下》),「格桑開成的絕色」(《可惜你不懂》)……如此,她的每一個夢境,都是色彩斑斕的,有時像紫薇花一樣的妖豔,有時像月光一樣的純粹,有時又像格桑花一樣的絢麗。每一種顏色,都對應著一種花開的姿態,同樣,也對應著詩人的每一種心境。

夢是有形狀的。「把夢切下一塊/放進你均勻的呼吸/如此我就可以隨你進入同一個夢境」(《相思的疾》),「拉長了多少欲言又止的喟嘆」(《秋夜絮語》),「用一支煙的長度/丈量黑夜的寬度」(《可惜你不懂》),「大朵大朵的幸福/便在梧桐枝頭綻放」(《在鳳凰山上等你》)……夢是一塊一塊的,這些代表長寬高形狀的句子,非但築滿夢想的立體空間,也讓夢境不再虛幻,更加成為真實的、虛擬實境的存在。至此,夢境已不再虛幻。

夢是有生命的。「給夢披上新裝」(《失散的詩行》),「夢中你向我投下邀請函」(《七尖峰之魅》)……「新裝」一詞,甚至讓人想到了「婚紗」,而「邀請函」則讓人想到了結婚的請柬。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女人是能夠拒絕婚紗的,婚妙代表著她們人生聖潔的殿堂,是生命的再次升華和新生命的開始。

夢是有思想的。「鄉愁是一個夢」「那條魂牽夢縈的小河/曾承載了多少我無處安放的夢想」(《鄉愁》),「曾以為我有足夠的意志/囚禁自己的思想/以為笑著笑著就能把你遺忘」(《幻象》)……有了思想的夢境,不再雜亂無緒,它的脈絡便形成了一根主線,牽引著作者的夢,也牽引著讀者的思緒,向著更深的夢裡走去,繼而留給人們以無盡的想像。

夢是有情感的。「夢提著一盞溫柔的月亮」(《滾滾紅塵》)、「魂牽夢縈的小河」「夜夜夢見穀場上空皎潔的月亮」(《故鄉》)、「多情的藤蔓像一條條脫手的蛇/緊緊纏住雙足」(《去慈雲居》)、「獨有那神情戚戚的星光/洞悉我盤桓躑躅的秘密」(《昨日時光》)、」而輪迴的四季/將我的熱望無情湮滅」(《花逝》>)……如此真切的夢境,如此豐富的情感,又怎麼不讓人流連忘返。也正是因為有了情感,我們的夢才更加神秘,目光才更加深邃,我們的心靈才能夠到達更多肉體所不能到達的地方。「爬山虎翻牆而來/將青蔥的綠滴進夏夜」(《神奇的葉子背後》),正如爬山虎一樣,我們白天不敢逾越的高牆,為何不趁晚上在夢中翻牆而過?

當一個夢有了色彩,有了形狀,有了生命,有了思想與情感,它還是夢嗎?

亦夢亦生活

夢是什麼,是回憶,是企盼,抑或是一種情感的穿越?說它似夢,是因為夢境畢竟虛幻;說它非夢,是因為夢境又過於真切。有時我也在想,究竟是生活在夢裡,還是生活在真實的現實中?夢與生活,哪一面才是真實的我們?抑或,我們的生活原本就是一個夢呢?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夢幻與現實的相互交織之中。我曾在評論江紅豔的詩中說過,「在一種平凡的生活中,總有一種力量在生長著,既處於夢的邊緣又貼近生活的鍋底。其實,夢與生活是有交集的,既不能重疊也不能偏離。當它重疊的時候,便不會醒來;當它們沒有交集的時候,卻又枯燥乏味。也只有在這輕輕的交集之中,詩人的思緒才會一次次漫過想像的河堤,他(她)的詩才能到達更遠的地方。」

我們欣喜地看到,靈兒的詩,不僅有著沉睡的夢境,卻也正在從夢裡漸漸地醒來。看,「荼蘼的紫薇花正鑿開夢境」「醒來就得裝出一副/被命運馴服的安靜表情」「我迎露綻放的聲音/能將你驚醒/我蘊藏了一生的芬芳」(《曇花》)……一字字,一句句,透露出詩人雖然拘泥於生活的無奈,卻又飽含著對生活的無限嚮往,那份執著與堅韌,溫婉與柔情。

從夢裡醒來,便走進了生活。甚至,只有能沉醉在夢境裡的人,才能更加真切體味到現實中的一切美好。

同時我也注意到,她一定是受過傷的,之所以有那麼多的夢境,是因為這裡是療傷的地方,只有在夢裡,才能夠放飛自我,撫平她心靈的創痕。」夜的濃黑/捂不住隆起的悲傷」(《別後方知》)「清晨微光裡來襲的憂傷」(《終於》)、「荼蘼的彼岸花/點染蝕骨的憂傷」(《月光下》之一) 、「把憂傷託付給時光/囑託夜風一併帶走」(《往事》)……有無法直視的心靈創口,有思想不能觸摸不到的情感深處,或許可以聽見她在夢裡的吶喊。

儘管在夢裡,她的詩句是如此地纏綿,如此地傷感與無力自拔,但最後,她顯然已經作好與憂傷訣別的決心,「我又急於將悲傷舀出體外/取出刺入足底的毒針」(《致閨蜜》)、「而我的終極目標/就是用孤獨的一生/將縱橫在心上的文字/徹底地剝去憂傷」「謝絕惆悵謝絕憂傷/謝絕一切有害無益的情緒/的來訪」……她依然嚮往春天,嚮往陽光,嚮往沙灘,嚮往甜蜜的愛情和人間的一切美好,做一個「喜歡在陽光下微笑/喜歡在沙灘上赤足奔跑的女子」(《理由》)。

我無意去刺探她的情感生活,更不可能進入到她的夢裡,但我依稀能從文字中看到,她的心靈受到過的某種傷害,之所以寫詩,是因為詩歌成為了她唯一療傷的工具,是唯一能夠讓她自愈的良藥。

我還曾在一首詩中,這樣描寫了上官靈兒這個人:「喜歡用劉海遮住額頭/讓我看不見性格的髮際線。」「古靈精怪之處,有點像黃蓉/可身體經常開小差/那麼,就該是黛玉了」「每當花開花落的季節/便拿著一把語言的小鏟/尋找合適的花盆,想著/如何去掩埋/那紛飛飄零的,遍地黃花」。不知道描述得是否準確,但寫在她額頭上、那滿目的傷感卻是真真切切的。

記得有一次聽她這樣講過,曾經在夢裡吟出幾句好詩,醒來時卻怎麼也想不起來了。這種經歷我也曾經有過,甚至還在夢裡讀過幾部長篇小說,當時記得非常清楚,也懶得起來記下,可早上起來時還是忘了。那麼她的詩中那麼多的好詞、美句所構成的幻象,又是從哪裡來的,難道都是從夢裡來的?抑或,她本身就是生活在夢中?

有時我也在想,紅塵究竟是什麼?或許,紅塵就是一場夢,而執戀,便是一種生活的態度。

作者簡介:

賀衛東,筆名「三月三」,國企高管,愛好文學寫作。

相關焦點

  • 中華好詩詞|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
    2  《送蓬仙兄返裡有感(三首)》  周恩來  一  相逢萍水亦前緣,負笈津門豈偶然。  捫蝨傾談驚四座,持鰲下酒話當年。  險夷不變應嘗膽,道義爭擔敢息肩?  待得歸農功滿日,他年預卜買鄰錢。  轉眼人千裡,消魂夢一柯。  星離成恨事,雲散奈愁何。  欣喜前塵影,因緣文字多。  三  同儕爭疾走,居獨著先鞭。  作嫁憐儂拙,急流讓爾賢。  群鴉戀晚樹,孤雁入寥天。  惟有交遊舊,臨岐意悵然。
  • 亦夢亦幻,亦真亦實——在夢裡出現過,就是值得收藏的
    夢,是美好的。不論是好夢,還是噩夢,既然在你的夢裡出現了,就是值得收藏的。昨晚做了一個夢,美夢,是少男少女的夢。這個夢,是一個完整的夢,不是中途醒來,把夢打破了,是一氣呵成,有始有終。這個夢是美夢,可是結局卻是悲涼的。這樣的故事人物情節,好似在某個現實生活中出現過,亦或是出現過某部電影的情節中,但是主人公卻是自己。亦夢亦幻,亦真亦實。
  • 水巷古橋,亦夢亦幻
    水巷古橋,亦夢亦幻
  • 《見牆隙生株植物有感自身亦如此》用尖韻
    【七言律詩】《見牆隙生株有感》用尖韻文 /潯陽隱身從險境望青尖,命硬頑強幾載潛。縫隙生根須正直,垣牆立足樹尊嚴。人生於世,亦如此株,甚有不堪與此株。隙縫之中求生存,難在於頑強堅持,不懈努力。亦又如此株,雖求得一隅之立足之錐,卻無根據無底蘊,難成大樹,難於長存矣!然!卻有不可不爭之命也!
  • 亦夢亦幻!周末去哪兒?不如來這兒體驗粉紅的浪漫
    亦夢亦幻!周末去哪兒?粉黛亂子草的奇妙之處在於單看一株並不起眼一旦連成片就會形成雲霧一般壯觀的瑰麗花海一大片粉色的花海亦夢亦幻讓空氣都瀰漫著浪漫的氣息瞬間少女心爆棚
  • 《王者榮耀》上官婉兒天狼繪夢者皮膚臺詞有哪些 上官婉兒天狼繪夢...
    導 讀 王者榮耀上官婉兒天狼繪夢者皮膚臺詞是什麼?
  • 讀《狼國故事》有感
    讀《孤兒的新生——狼國故事》有感南安市第二小學五年一班 黃雯萱指導教師:戴紹碧親愛的同學,你讀過凌嵐老師所著的《狼國故事》嗎?看完了這本書,我深深地被柯勒折服了,作為孤兒生活條件如此困難,但是他行走在生命的黑暗旅途中,面對強大的敵人,它能直面困難,讓自己擁有強大的生命力,不斷戰勝困難。
  • 似出復似處,非忙亦非閒:白居易五古《中隱》讀賞
    似出復似處,非忙亦非閒:白居易五古《中隱》讀賞 @鐵山青士(笑獨行)[編注] / 鐵山青士按:中國民間向有「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之說。
  • 「源頭與活水」:讀朱熹的《觀書有感》,讓你明白的某些道理
    觀書有感作者/南宋朱熹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以前讀朱熹的《詩集傳》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觀書有感》這首詩,因為每次讀時候總會把詩的最後兩句寫錯,常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寫成」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
  • 我的紅樓情結:木石亦心
    這首詩讀來直教人柔腸寸斷,曲聽罷更是不能自已,每次都止不住哭到眼睛通紅。仿佛真的就置身桃林,腳下就是片片殘紅,而自己就是那個女子了。悲劇一向是把美好的東西打碎了給人看,小說的結局一點也不意外。相信紅塵中,再也不會有誰比得上林妹妹的詩氣才情了。如果有來生,我還願醉心紅樓,在喧囂塵世陪伴那個風流婀娜,為柳絮傷神為落英流淚千年的玲瓏女子,過冬過秋。忘不了,2007年5月的那個上午,剛到公司就聽到噩耗。陳曉旭,就是那個因為飾演林妹妹而成名並轉戰商海的奇女子,因為乳腺癌去世。自認風輕雲淡的我,在辦公室裡哭了個一塌糊塗,任誰勸都不聽。
  • 生亦何歡,死亦何苦?古代詩詞中的描寫悲傷愁苦的經典句子
    「生亦何歡?死亦何苦?」本意是說莊子豁達看開生死。後便成為有憂愁最喜歡引用的句子。那麼多的詩人詞人,他們在百年千年前寫下很多渲洩悲觀絕望憂鬱等經典的詩詞。孤獨無助,窮困的生活境地,他又能如何呢?他一生才華橫溢,卻因性格放蕩不羈最終在窮困潦倒中逝去,入土為安還是好友祝枝山解囊處理的。你能說他這一生不值嗎?或者說他活得不精彩?看從什麼角度來看了,他的書畫成就也是逝去才得以升值,更像凡高一樣。也許真的性格決定命運吧?
  • 讀《紅色傳奇》有感
    讀《紅色傳奇》有感 www.gxbszx.gov.cn  2020-11-27 08:59  閱讀:346次  作者:谷宗華  編輯:班潔  來源:右江日報
  • 隨筆|在禪寺古銀杏下,悟佛偈「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
    我在寺院裡遛達,發現一棵二百餘歲的古銀杏下,有一石柱,上面刻有偈語「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佛學精深,我等凡夫,佛性愚鈍,不解其意,上網查詢,仍難參透。風起,落葉簌簌旋舞。幾片檸檬黃,輕盈地落在石柱上,落在奧妙博大的佛法上。
  • 暑假讀後感:讀《小房子》有感
    回歸大自然成了小房子的願望,那些被急劇膨脹的城市化所吞噬掉的鄉間小道、雛菊、蘋果樹,都成了小房子夢裡的東西。還好,故事的最後小房子並沒有成為現代文明的犧牲品,它又重新看到了星星和月亮,還有漫山遍野的蘋果樹。小房子是大自然的象徵,作者最後的安排也是我們想要的結果。
  • 高中讀後感:讀《皮囊》有感
    閱讀一本好書就像與高尚的人談話,喜歡蔡先生簡單而富含哲理的話語,字裡行間都傾注著對生活的思考,也讓我審視周圍的一切。書中描述了福建漁業小鎮的風土人情和時代變遷,在溫情而又殘酷的故事講述中闡述了對父母、家鄉的緬懷,對朋友命運的關切。
  • 夢亦非 || 精怪童話集 || 燒腦級的短篇小說
    夢亦非Para Weixin ID Parafashion2014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中「逆旅」是什麼意思?不少人理解錯
    在品讀古詩詞中,最怕的不是不懂,而是「想當然」。像這樣被我們讀變了意思的古詩,還有很多,本期筆者再和大家分享一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這10個字是勵志名句,愛好古詩詞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它出自蘇軾的《臨江仙·送錢穆父》。公元1091年,54歲的蘇軾為送別好友錢穆父寫下了這首詞。
  • 詞後|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的詩竟是如此的豪放
    有著「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的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她所作的詞令到大才子們亦為之驚嘆。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學修養,而且有大膽的創造精神。其實她的詩亦是絕佳,本期我們就來欣賞幾首李大才女的詩作。
  • 醒亦念卿·夢亦念勤|我不怪你春夏秋沒有來,但是冬天了,你也該來了
    醒亦念卿·夢亦念勤|我不怪你春夏秋沒有來,但是冬天了,你也該來了 「 雪花的存在短暫而絢彩, 雪中的生命脆弱亦堅強 , 雪的美與殘酷
  • 機器人「微軟小冰」出詩集 這些華麗的詩句能打動人麼?
    「孤陳的城市在長夜中埋葬/他們記憶著最美麗的皇后/飄零在西落的太陽下/要先做一場夢……」你相信嗎?這些詩句不是詩人寫的,而是出自人工智慧虛擬機器人微軟「小冰」之手。就在幾天前,「小冰」的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正式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