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幅顏體楷書,沒有一個好字,沒有一筆到位嗎?

2020-12-14 不二齋孫賓旭

這幅顏體楷書,沒有一個好字,沒有一筆到位嗎?

有網友發了一幅自己的書法作品,問「這幅顏體楷書,沒有一個好字,沒有一筆到位嗎?」

這幅顏體楷書作品臨摹的是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的楷書代表作品《多寶塔碑》選段,「天而不違,純如之心,當後佛之授記」,雖然這不是一幅完美的楷書臨摹作品,個別的字還存在著一些結構和用筆的問題,但整體上看,作者已經入門了,也不能說沒有一個好字,沒有一筆到位。

或許是作者對於自己的要求太高了吧,我倒是覺得有幾個字寫的非常好,比如第一行的「而」、「不」、「純」、「如」四個字,我覺得基本沒大毛病,結構和用筆都沒大問題,算是比較完美的了。

其它的字,其實也可以,有一些結構的問題,但是問題都不大,比如第一個「天」的捺畫用筆有點問題,「違」字中間的「韋」字部分寫的太大了,造成整個字太過於突兀,這個字的主筆是走之旁,中間的部分一定要寫小。

「之」字的結構非常難處理,需要長時間的訓練才能寫好,要處理好點和撇以及撇和最後的捺的夾角問題,大部分的初學者寫「之」字都和題主一樣,這個字需要單獨拉出來反覆練習。

「心」字的結構其實沒有太大的問題,需要注意的是三個點不要太重了,這樣的話臥勾支撐不住,另外臥勾還需要再彎一些。

「當」字的口和上面的字頭距離太近了,「後」字右邊多個撇折沒有處理好,「佛」字的單人旁沒有處理好,另外豎折彎鉤和豎撇的距離沒有把握好,離得太近了。

另外就是落款部分,題主打算用行書寫,可是又不會寫行書,所以落款前邊部分用的楷書,後半部分用的行書,很不協調,有點尷尬,作者初學楷書,建議還是用楷書落款,楷書配楷書,很和諧。

總之,作者的書法水平還是不錯了,有一些小問題,但是問題不大,解決也只是時間的問題,多多練習,自然就可以寫好了。任何人也做不到百分之百完美,每一個筆畫都寫的非常到位實際上這也是做不到的,即使是大師,也會有很多敗筆。

我們在訓練的過程中需要追求完美,但寫不完美也不用灰心,堅持練習總會取得進步。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很多初學者認為歐體比顏體好看?原因就在這四個字!
    「歐顏柳趙」是書法史上的「楷書四大家」。當然除了他們四位之外,也有不少人楷書寫得好,比如說王羲之、褚遂良以及文徵明等人。但是書法史向來漢隸、唐楷並稱。在王羲之生活的魏晉時代,楷書尚未完全成熟,而其他幾位書家的受眾相對來說沒有楷書四大家廣,所以大體上可以認為楷書以歐顏柳趙這四家為尊。但是,對於初學者來說,很多人會認為歐陽詢的字比顏真卿寫得好看,這是為什麼呢?一位朋友小時候跟縣書法協會主席學寫字。
  • 晚清書法家汪洵,楷書融新於古極富顏體神韻:凝厚遒勁、寬綽疏朗
    很多書法愛好者在選擇楷書入門的時候,往往會「聽人勸」避免以顏體入門而優先選擇歐虞褚遂柳趙等楷體,甚至有的還會選擇魏晉或明代的小楷。究其原因,有人就說是初學顏體易寫得過於肥而臃腫,而歐褚等楷書歐體更適合入門,看上去更顯得俊朗。宋後至明清似乎少有學顏的大家,倒是有無歐不取仕之說。
  • 這幅字有60年功力,可惜流落日本
    在書法界,將「字如其人」這4個字做到極致的,唯有大唐顏魯公一人而已,其忠君愛國之精神,氣勢雄渾之書法,影響了後世無數人。舉幾個例子來說,王羲之在待客之時袒胸露腹,有失禮節;趙子昂了貳臣;徐渭殺妻;董其昌是個惡霸……所以說,顏真卿受無數人尊崇不是沒有理由的。他在72歲高齡那年,寫下一篇流芳百世的書法作品,這便是《自書告身帖》。
  • 初學書法,為何多數人從唐楷入手,從顏體入門
    還有一個因素,就是顏真卿此人在歷史上是著名的忠臣,其氣節為後人所敬服。歐陽修曾說:「顏公書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嚴尊重,人初見而畏之,然愈久愈可愛也」,顏體是書法美與人格美渾然一體的傑出典範,讓孩子從顏體入手啟蒙,這裡面也寄託著老師和家人對孩子的期望。
  • 小學生練習書法是先學硬筆字 還是先練毛筆字呢?
    寫一手好字是很多家長對孩子的要求,也是眾多年輕人的追求與願望。有些成年人,一看到別人寫字寫的那麼好,也躍躍欲試。可是,是先學硬筆字還是先學毛筆字呢?有老師說先學硬筆,有老師說應該先學毛筆,有的說,寫好毛筆字硬筆字自然就好了等等,在這方面可謂是仁者見人仁,智者見智。
  • 看此幅書法作品,比較老到,主要是筆畫與字的大小問題
    但本著負責的態度,這裡面還是有一些不足,我談一下自己的看法,與大家共勉。主要是筆畫問題。作品中字的筆畫有些顯得比較殘,故意造成那種風化的效果。其實顏體不是這樣寫,我們看《自書告身帖》,字的線條雄渾挺拔,光潔度挺高的,不是殘缺的感覺。在西安碑林可以看到《多寶塔碑》,字大小也就核桃那麼大,刻得非常精美,筆鋒還是非常清楚。
  • 這樣寫楷書才是正道,端莊凝厚、賞心悅目,書友:難入書協和國展
    如果說,中國書法裡的草書是如天空、由不拘的飛翔,那麼行書則猶如快步疾行、瀟灑風流,而楷書則是靜默的端坐、端雅秀麗。相信有很多書友也有此種感受,這似乎是書法與現代藝術中的音樂舞蹈及繪畫所能共通的,他們都有著節奏、韻律。
  • 《書法問集》607、顏體的走字底為什麼說一波三折?
    一波三折這個詞用在很多方面,書法方面並不是專指「顏體走字底」。【一波三折並不是「顏體走字底」專有的,原意多指隸書,顏體的「捺」確實很有特色。】顏體走字底,也叫做」平捺「,可以看成如下視圖。一般來說顏體平」捺「都是形容:1、逆鋒起筆;2、回鋒下垂形成蠶頭;3、轉鋒向右下方行筆;4、行筆過程中力量逐漸增大,至捺腳處頓筆後,提筆向右出鋒。
  • 顏體楷書筆法:顏真卿《顏勤禮碑》楷書習字教範,單字高清版
    學習顏真卿者眾多,很多人找不到如何入門半途而廢,有的可能一直在固步自封的學習,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希望能給學習顏真卿書法的書友一些幫助吧。顏真卿是唐代著名的書法家,也是身居要職的公務員,一生寫了很多書法作品,包括墓志銘等碑文,由於其的風格具有獨創性,人稱顏體書法,對後世影響非常大。寫好顏體字,也不是簡單的,很多書友沒有把握住細節,看似像,其實不像,總在似與不似之間徘徊,其實需要專業的老師指導,才可以減少彎路,讓書法進步更快。
  • 如何快速寫好楷書?
    楷書是學習書法的基礎,固然有其自身的實用價值。除此之外,通過練習楷書,對提高行楷以及行書的水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楷書練習達到書法價值的水平後,再利用楷書的功底轉行書、行草、草書就相對容易了。怎麼才能寫好楷書,絕不是生搬照套,需要方法。
  • 怎樣分清「楷書四大家」的字體?看看他們所寫的長橫就知道了!
    趙松雪五歲習書,臨死前仍在有觀書作字。歐體楷書瘦勁奇崛,運轉靈便,它與筋強骨健的顏柳書體有著較大區別。那麼,歐陽詢、柳公權、趙松雪幾家書法的長橫有什麼區別?第一,起筆勁潔。歐陽詢的筆畫是很有特點的,歐體之所以被認為是以方為主,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稜角。
  • 一位清朝縣令的楷書,讓現代書法家汗顏,這才是純正的楷書
    說到書法,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最喜歡的大概就是楷書和行書了,很多人更是把楷書作為一種最標準最基礎的書法來看待。對於學習書法這件事來說,楷書的確是至關重要的基礎,不管一個書法家的草書有多麼厲害,也不可能說他一開始就是從草書開始練習的書法。
  • 有硬筆基礎,想學軟筆楷書,應該怎樣臨帖?
    所以,臨寫楷書往往十分「費心費力」,而且學習周期長,見效較慢。對於初學者而言,楷書該怎麼臨帖呢?下面墨姐就來簡單聊聊吧~按照這位同學的說法,他自己是沒有軟筆基礎的,一上手就臨帖,可能有些「著急」了。對臨就是在沒有九宮或是米字格的白紙上,對著書帖直接臨寫。由於無「格」可依,寫出來的字可能「大小不一,寬窄不定」,所以對臨階段比較考驗我們對字結構的把控,以及初步的章法掌控。這就意味著,在九宮格上能寫好的字,放到一張白紙上,並不一定能臨寫好。
  • 名家楷書斜撇教學:練了多年的字一直沒有進步?不妨試試這個方法
    大家好!我是明強,生命的意義在於不斷的學習已經傳遞和分享所學的知識,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歐體楷書斜撇的寫法。斜撇:以側鋒起筆,但下筆不可太重,在向左下方行筆時輕抬筆毫,這是為露寫出頸部,然後按筆加重寫出腹部,收筆時緩慢抬筆出鋒,不可甩出,不可出現飛白或虛尖。刀字:獨體字,取斜勢,稍厚重。
  • 100餘字的八尺楷書大作,將唐楷寫靈動,入了12屆書法國展
    他的這件作品,書體為楷書,融合了多家風格,並且將靜態的楷書寫得更加靈活。能夠入國展當然是好事,也他的作品也有一些缺陷,下面我們就從優點、缺點分別來分析一下這件作品。取法上,用筆有褚遂良楷書的靈動灑脫,筆能提得起,收得住,提按分明,筆畫粗細把握的準確到位。結字的高聳挺拔,有歐陽詢父子的遺韻,把歐褚結合起來,沉著中有靈動。
  • 兩朝帝師翁同龢,顏體大楷書法作品欣賞,網友:字體和顏真卿無二
    翁同龢畫像翁同龢的書法以顏體楷書著稱,而且他的寫的顏體大楷在當時無人能及,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翁同龢的書法。翁同龢的書法,書寫的不僅是「顏體」字,更是其既正且直,貧賤不屈,如巍巍古松,屹立不倒的精神呈現。藝術家當然可以爭取名利,但不要拜倒在名利和權貴之下。徵服人心的,永遠都是人格。古人「楷如立」的意義: 文字基礎是篆書, 書法基礎是楷書。 取法楷書是書法, 取法非楷是寫字。 書法有法即美, 書法無法即醜。 取法乎上創新即美, 取法乎下創新即醜。 語言是詩的本性, 文字是書法的本性。
  • 名家歐體楷書100講:基本筆畫懸針豎,一筆如何寫出頭頸肚尾
    大家好,我是明強,生命的意義在於不斷的學習以及傳遞和分享所學的知識,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歐體楷書懸針豎的寫法。懸針豎的寫法:露鋒入筆,中鋒下行,行筆到位後,筆鋒要稍稍地慢慢的逐漸提起,在某一位置上脫離紙面,猶如一隻懸起來的針一般,這種豎筆挺拔鋒芒,剛勁有力,在開始的頭部、中間的頸部,以及尾部的形態是有不同的變化的,一般要求為逐漸變細,收筆是筆尖應該在點畫的中心位置上。掌握了上述豎筆的書寫要領,會讓人在學書的過程中快人一步的。
  • 先生說從楷書練起就行
    欲宗顏體,又以何為準乎?顏體如斯,他家同例也。 」有人問啟功先生學書法學哪家的書體比較適宜?這個問題恐怕是大多數書法愛好者都很關心的問題。有人說歐楷好,有人說顏楷好,有人說柳楷最好,有人說趙楷最適合入門,所以很多初學者被各種說法給搞懵圈了。
  • 篆籀筆意,八副顏真卿行書集字對聯欣賞,氣韻太足了
    他寫的楷書端莊雄偉,大氣磅礴;行書氣勢遒勁,後世也稱其楷書為「顏體」,對後人學習書法產生巨大的影響。與趙孟、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顏真卿《自身告書》顏真卿書法中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帶有篆籀氣,楷書結體中常常參有篆書結體,而且不使巧勁,不求妍媚,也不趨於簡便,獨守拙氣。
  • 最漂亮的書法字體—楷書
    (鍾繇字帖)在魏晉時期共同開創了這第一個楷書巔峰時代的,還有我們熟悉的衛夫人(衛鑠)、王羲之、王獻之等書法名家。其中,鍾繇、衛夫人(衛鑠)、王羲之、與王獻之4人為師徒關係,他們的書法一脈相承,技藝精湛,又分別有各自與眾不同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