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於「發布會」這個詞語並不陌生,日常生活和新聞報導中會經常看到,比如新品發布會、合作發布會、戰略升級發布會、行業發布會、新聞發布會等,其中新品發布會和新聞發布會最為常見。新品發布會側重於產品推廣,考慮的是宣傳和造勢,而新聞發布會側重於信息溝通,考慮的是傳播和公關。
一般來說,企業或者組織在重大影響的社會事件發酵之際,比如與其他組織發生了法律糾紛,或者因為產品質量問題導致眾多用戶投訴和譴責,或者因為受到主流媒體的相關質疑,或者受到競爭對手的惡意攻擊和誹謗,那麼就需要向公眾和媒體公布信息,就需要召開新聞發布會,從而實現時間、人員和媒體的集中,以網絡媒體、電視、報刊、廣播等形式迅速傳達給大眾,從而澄清負面流言、提升企業形象,或者製造新聞點。
所以,一般會由新聞當事人或者新聞發言人出面,對某個事件進行公開的、權威的、官方的闡述和表明態度,及時的向大眾表明企業的立場和態度。
作為企業公關的重要手段之一,新聞發布會很好的承擔了溝通大眾的作用。一方面能第一時間扭轉公眾對於某種事態的糟糕印象,挽回負面影響,爭取到社會輿論的支持,另一方面也能積極傳達正確的立場,塑造積極、正面的企業形象。那麼企業的新聞發布會如何進行方案策劃呢?有什麼流程和要點呢?
一、確定發布會主題
新聞發布會對於企業來說是一個重要節點,打好這場戰役對於企業公關形象的維護至關重要。所以其主題也要慎重,要結合新聞事件明確主題方向,做到讓媒體一目了然並且感興趣。然後,只有先確定主題,才能製作H5邀請函、媒體邀約請柬、媒體打包資料、會場布置材料、紀念品等文件。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我國對新聞發布會有著嚴格的申報和審批程序,所以創意者iCreator建議企業方繞過這種繁瑣操作,而是將新聞發布會的名稱改為「某某信息發布會」或者「某某媒體溝通會」,這樣下來會更省事。
二、確定發布會時間地點
一般來說,新品發布會從策劃到實施要提前準備一個月左右,但新聞發布會往往只有幾天時間甚至幾個小時時間來準備,所以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決定。
越緊急的新聞事件越需要緊急召開發布會,可能上午有相關新聞爆出,下午就召開新聞發布會進行相關說明了。但如果事態沒有那麼緊急,就可以提前預留半個月時間來精心策劃。然後具體時間要避開重要節日、重要事件節點,以免形成熱點衝突,然後媒體臨時抽不出人來參與發布會。
新聞發布會的地點一般有三個選擇,第一是相關事件的現場,可以方便召集媒體和直接現場取景;第二個是企業的會議室等場所,第三個是酒店,為了企業形象考慮,一般都會選擇檔次高一點的五星級酒店。
所以,如果發布會要租借第三方場地,要做好協商,選擇合適的場地,主要從檔次、場地規模、便利性、價格方面考慮,並籤訂合同。比如會議廳容納人數是否夠用、是否配備主席臺和投影設備等,停車場是否夠用,酒店外圍能否布置相應的橫幅拱形門等。
同時,要根據媒體發稿習慣確定時間定在上午或者下午,比如有些平面媒體出刊新聞的時間是次日早晨,那麼就可以將發布會安排在下午,但如果你想新聞報導在下午就刊登出來,那麼就可以安排在上午召開發布會。
最後,發布會時長要把控在1個小時左右,最好不要超過2個小時,別現場講太多毫無意義、形式主義的東西,最後媒體都沒耐心了,要保證現場核心、關鍵信息的傳達,不要拖沓,這樣可以保證發布會的報導效果。
三、確定發布會流程
一般情況下,新聞發布會的流程主要有迎賓籤到、給媒體分發資料、發言人進行新聞發布、點請記者提問、回答媒體問題、發布會結束等環節,但有的企業會出於禮貌,會邀請嘉賓在會後參與聚餐,另外,有些企業會比較重視此次事件,會安排後續的媒體座談會或記者招待會。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流程,並通知到各個嘉賓。
四、確定發布會流程
新聞發布會參與方有公司領導、員工、媒體記者、同行、客戶等,要擬定一個大名單,對名單上的嘉賓要發出相應的邀請函,包含發布會主題、地址、議程安排、現場平面圖等。然後根據大名單,進行聯繫,回收確認信息,保證重要人員無遺漏並能準時出席,如果對方可能有無法到來的情況,要做好應急人選的考慮。
在媒體邀約方面,一定要及其慎重。畢竟,媒體出席的質量和數量決定了發布會的傳播效果。媒體屬性的對口、報導質量的高下、權威性的高低、媒體關係的好壞等都是需要考慮的點,總的來說,儘量邀請媒體關係好的、影響力更大的媒體。
同時,在媒體邀約方面要多利用一些技巧。比如透露的信息不要太多,要適當製造懸念,要讓媒體記者覺得「有新聞點」,不然企業如果本身就不知名,又沒新聞爆點,那麼記者也不願意白跑一趟。還有就是,跟媒體溝通的時候一定要強調到現場的是新聞記者,而不是媒體的廣告業務人員,到了現場借著發布會的時機進行業務聯繫,雖然也可以幫忙發稿,但是已經偏離了發布會的方向了。
另外,要搞清楚新聞採訪權是什麼,比如主流媒體新華網、東方網等,就有採訪權,可以對發布的信息進行原創新聞的撰寫,而新浪、搜狐等門戶網站是沒有採訪權的,只能進行轉載,所以對於沒有採訪權的媒體要麼提供自家的新聞通稿,要麼讓他們轉載有採訪權的媒體文章。
五、準備好媒體資料
為了方便媒體了解相關信息並發稿,主辦方一般都會準備相應的媒體打包材料,以手提袋或文件袋的形式,按順序擺放,在發布會籤到後發放給各個媒體,其中包含了會議議程、新聞通稿、發言人演講稿、發言人資料、企業宣傳冊、企業相關負責人聯繫名片、紀念品、筆記本、筆等。
另外,針對一些敏感事件,有些企業會提前給媒體準備好相應的採訪問題,以免現場造成尷尬,被媒體問到一些尖銳突兀的問題,關係好的媒體偶爾操作一下還好,但媒體關係不好的情況下一定要慎用。
六、人員安排及會場布置
按照方案安排人員去布置會場,包括背景板、會場指示標、拱形門、橫幅、彩旗、燈光、主席臺、鮮花、現場音樂、投影設備、紀念品等,同時除了挑選禮儀人員、接待人員外,最重要的是挑選合適的新聞發言人,也就是發布會主持人。
發言人一定要在企業內身居高層,有極高的權限能夠代表公司的立場,同時要有良好的形象、極佳的表達能力、靈活的反應能力、現場把控能力。新聞發言人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企業的門面擔當,要能向外界傳達出良好的企業形象。
七、檢查各項準備工作
在發布會即將開始之前,一定要細緻監測發布會的各個方面,包括流程設置、重要人員是否已經出發、音頻設備是否正常使用、現場是否會有意外等,總之,不僅要檢查所有工作是否準確就緒,還要對可能產生的突發情況做好預警處理,制定出救場方案。
八、檢查各項準備工作
按照計劃開始發布會,在來賓籤到、貴賓接待後,由發言人對整體信息進行有條理、有邏輯的闡述,然後邀請記者提問,經過充分的溝通,保證記者對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和關鍵點形成足夠清晰的認識,為記者朋友聽新聞素材。
如果記者提到了一些不相關的問題,那麼可以禮貌委婉的提醒下,如果問到了涉及企業機密的問題,可以拒絕回答,如果記者問到了太過複雜的問題,可以先簡單闡述要點,並邀請會後詳細探討。
最後發布會結束,發言人對各位嘉賓朋友的到來再次致謝,如果沒有會後聚餐交流環節那麼就禮送他們離開會場。
九、發布會復盤
對新聞發布會後的媒體發布情況要進行檢測並匯總,哪家媒體發布的是通稿,哪家媒體對稿件有刪稿,不同的媒體發布的又是在哪個版塊上(頭版、首頁、欄目頁等),同時,要整理髮布會的視頻、音頻、文檔資料,並存檔保存。
然後,對此次新聞發布會的效果進行整體的總結,找到不足和優點,找到可優化的環節,積累經驗,為下次發布會的成功開展打好基礎。
最後,必須要說的是,想要打造一場成功的新聞發布會,必須要熟悉媒體的傳播途徑、運作機制、話題設置、輿論走向等,更要把握自身的立場和利益站點,才能知道怎麼去傳達自己的觀點和核心信息,才能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
另外,對於如何在發布會製造新聞點,創意者iCreator給出的經驗有兩點,第一是借勢,包括發布會邀請明星網紅站臺,或者藉助熱點新聞,圍繞公眾話題釋放相關信息;第二是造勢,通過結合自身的背景、行業環境、可挖掘的素材等,為媒體的記者朋友們提供一個可切入、可深入的角度,去引導他們輸出更多有價值的文章,從而形成行業和輿論的勢頭。
「會議策劃就像軍事一樣精密,只有專業的人才能夠駕馭它。」
創意者iCreator就是這樣一個專業的團隊,致力於幫助企業實現品牌溢價,專注於為企業提供專業、個性化的網際網路品牌營銷解決方案。
其中,提供大型會議一站式品質服務便是創意者iCreator的主要業務之一,包括會議活動、創意活動策劃、品牌活動策劃、活動現場執行、活動舞美設計、設備提供、禮儀音響、現場場控服務,後期影視制、整合營銷傳播 企業品牌活動策劃 品牌推廣策劃 市場營銷策劃等作為一體的專業綜合型活動營銷服務專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