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海邊被竹子劃傷腳
豈料傷口越爛越深
誘發了膿毒血症,差點被截肢
原來,寧德六旬依伯老王
感染了有「吃人肉細菌」之稱的
「創傷弧菌」
這種菌的「殺傷力」甚至可致命
小傷口誘發大感染
老王住在海邊。本月初,他在海灘上走,右腳被一節腐爛的竹子劃傷了一個小口。
資料圖 圖文無關
起先,他沒在意。沒想到,傷口遲遲不能癒合,還越發潰爛、疼痛。兩天後,他的右腳局部已經腫得像饅頭,人還發燒了。
感覺不對勁的老王連忙上寧德當地醫院就診。很快,醫護人員通過血培養,檢出他的血液中含「創傷弧菌」。
經過系統治療,老王的病情仍在加重。寧德醫生趕緊將他轉診到福建醫大附一醫院的急診醫學中心。
該中心重症監護室(EICU)外科團隊發現,老王的右下肢軟組織感染嚴重,已經導致了膿毒血症,病情進展很快。
醫護人員立即對他的傷口進行手術清創,配合強化抗感染等治療,老王的病情這才得到控制,生命體徵也平穩下來。
「如果沒有及時治療,患者不但有截肢的風險,還可能引發敗血症,導致死亡。」急診醫學中心主治醫師蔡川奇說。
創傷弧菌會「吃人肉」
「創傷弧菌」是什麼?一個小小的傷口,為何會引發如此嚴重的病情?
據該中心主任醫師吳巧藝介紹,創傷弧菌是一種會「吃人肉」卻鮮為人知的病原細菌、革蘭氏陰性弧菌。
它「嗜鹽如命」,既能自然生長並棲息在海裡,也能潛伏在美味的海鮮中。以往新聞中諸如 「被魚刺扎一下半條手臂就沒了」「男子生吃海鮮死亡」等駭人聽聞的消息大多是它的傑作。
創傷弧菌的毒性較強,主要通過傷口接觸海水造成感染,也可經口感染。經傷口感染時,可導致蜂窩織炎、骨髓炎等多種炎症;經口感染時,常迅速導致菌血症或敗血症。感染後若不及時治療,病死率為30%~50%。
▲資料圖,圖文無關
創傷弧菌感染途徑主要有三種:
第一,生吃蚌類等海產及生魚片;
第二,不慎被魚、蝦、蟹等刺傷;
第三,遊泳時吞咽海水,或皮膚有破損在海水中浸泡等。
▲資料圖,圖文無關
新聞多看點
無獨有偶
晚報君此前也報導過類似的事情
詳細報導請戳
今年5月29日
王依伯到超市買魚時
不慎被鱸魚背刺刺傷左手手指
當時他並沒有太在意
次日上午
王依伯出現頭暈、噁心、嘔吐等症狀
當天下午
他的左足背開始疼痛紅腫
家人請醫生到家為其治療
但病情未見好轉
▲網絡圖,圖文無關
第三天,王依伯開始發熱
左足背疼痛紅腫加劇
並出現血性大皰樣淤紫斑
幾乎佔滿老人的整個足背
當天夜裡,他發燒至39℃
開始神志不清
家人急忙將他送至省人民醫院治療
原來,王依伯感染了致命的創傷弧菌
又名「吃人肉細菌」
所幸,經過一周的搶救
王依伯脫離了生命危險
醫生提醒
吳巧藝提醒,大家到海邊戲水或處理海鮮時,一定要做好保護措施,謹防被扎傷。食用水海產,務必煮熟。
一旦出現傷口腫脹、難癒合或發燒、嘔吐、腹瀉、低血壓等症狀,要及時就醫排查。有酗酒習慣、肝功能不良、血液病或有糖尿病、風溼性關節炎等慢性病的人士,為創傷弧菌可嚴重感染的高風險人群。
警惕啊!
轉出去,提醒身邊的人!
福州晚報記者 朱丹華 通訊員 夏雨晴
新媒體編輯 李瓊
監製 蘭超 林亦敏
【來源:福州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