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菓》,動漫固然出色,作為劇本的古典系列小說也是優秀的作品
冰菓雖然是寫的高中生日常,但一開始就把定位設計在25以上的讀者上,年輕一點的朋友可能會覺得作品略顯枯燥,但事實上當你走入社會之後你就會逐漸發現,其實冰菓中的種種看似矯情或者乏味的東西,其實在生活中的每時每刻都在發生,再也沒有比嫉妒,渴望,背叛,猶豫來的更直白更頻繁的了。或許在裡面後的你,漸漸就會明白,生活往往很蒼白,絢麗的其實是人的眼鏡。
我覺得冰菓絕對不是過度演出,而是對細節和人物形象的充分發掘與表現,正是由於片中大量的細節處理,相對嚴謹的臺詞以及貼近我們真實生活的劇情使得冰菓可以涉及好多方面的內容,而不顯牽強。如開始對舅舅這個英雄形象的深究,學園祭中對才能的討論,以及後來折千人生道路的選擇(尤其是愛瑠說自己要回到家鄉,要把這個不完美的家鄉介紹給折木)。但是在冰菓中,這些與我們相關的話題被京阿尼毫無違和感的演繹出來。
劇中隱藏的感情線正如我們心中跳動火花,充滿情感無法表達,你我默允卻都閉口不言,(這裡也不像日漫裡要麼痴要麼傻的感情套路),更絕的是折木這個節能主義者,像極了我們這些沒理想沒追求的少年。總得來說,冰菓把青春期視角能觀察體味到的情感與經歷在日常推理中完美的展現出來,這不是過度表演(區別於對劇情形象過度消費的表演),而是在慢慢的鋪排,在需要時爆發出來。
冰菓的動漫固然出色,但作為劇本的古典部系列小說也是十分優秀的作品。動畫比之文字優點就在於,它可以對文字進行解讀然後用鏡頭語言更直觀地傳達給觀眾,但這對於有一定情景構想能力,有自己理解的小說讀者來說也是容易產生違和和分歧的地方。動畫有這樣那樣的優點,但小說原文的表達和意向事實上被或多或少的扭曲改變,轉變向更迎合觀眾的方向。例如女主角千反田愛瑠的性格,本不是如此強硬甚至稍顯冒失的樣子。
米澤穗信以看似校園日常的題材,表達自己對當代年輕人的看法與激勵,卻在動畫中變得更為隱晦,被諸位更樂見的所謂cp之間的薔薇色給掩蓋,於我而言這是相當的遺憾。愚人的片尾事件裡,折木憤怒的原因我覺得除了智商被壓制的不甘,更多是被人無情利用勾起了他不好的回憶,對美好的玫瑰色的嚮往被嚴重打擊的沮喪失望。折木經歷了一些事後開始節能,然而他「悠長的假期」終究是要結束的。
與千反田的相遇加速了他從灰色過渡到玫瑰色的進程。當他的能力一次次被認可,當他漸漸接納,期待這種生活時,他又接到了學姐的委託,被認為是「特別的」「有能力的」,這是和他玫瑰色的走向是契合的,他很自然的有了自信,願意主動付出完成「委託」,這種迎合別人期待又「傲慢」的心理使他落入了陷阱。最後發現自己被誤導,被愚弄,被利用,被親口說「特別的人什麼的都是謊言」,他的自信心,對玫瑰色生活的信任收到了毀滅性打擊。
折木小心翼翼的接近被他拒絕的玫瑰色生活,而在他以為最接近玫瑰色,被眾人所期待所讚賞時,他卻被現實狠狠打了一巴掌,一下子掉落回「灰色」的世界裡,對他人,對自己的信賴一下被擊毀,這件事就好像在告訴他,「看吧,這就是傲慢的後果,輕信的後果,期待玫瑰色生活,展示自己的能力的結果就是被利用。節能就不會受到傷害了,快回到節能的懷抱吧」。這個打擊真的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