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市相關部門制定出臺了開展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工作的實施意見,設立加裝電梯專項或聯合審查窗口,全力推進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工作。短短一年多,我市已有210條電梯通過聯合審查,越來越的市民住進了「電梯房」。
市區世貿花園小區於1999年建成,有55棟7至8樓的建築,沒有配套電梯,平時,樓上的老人經常不大敢下樓,擔心腿腳不麻利,上下樓太費力。像住在35棟樓層較高的這幾位老人,甚至不得不租住在樓下,三餐還經常得家人帶下來。
沒有電梯的時候,這幾戶老人是有家沒有辦法團圓,特別是七八樓,爬不上去,能夠下來,沒有辦法上去。——業主 張伯
張伯說,過去小區業主一直反覆討論加裝電梯的問題,但高層住戶態度積極,低層住戶卻因為採光、通風等原因,意見較大。去年,我市出臺了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工作實施意見,這讓張伯等小區業主非常高興。特別是當地居委及時介入,協調加裝電梯事宜,從而促進了電梯加裝工作的開展。而針對部分住戶擔心的電梯安全、通風以及採光等問題,電梯公司也積極做好宣傳解釋工作,最終,業主們達成共識,同意加裝電梯。
電梯一般都是做三面玻璃,對兩邊住戶的通風、採光不會造成影響,基礎做完之後,電梯的框架80%在工廠生產的,現場再進行拼裝,對住戶的影響,儘量降到最小。——電梯公司負責人 黃浩朋
張伯說,電梯裝好之後,樓上的老人非常高興,每天都下樓來運動,子女們也不用再擔心老人爬樓梯的問題。
現在好了,安裝好有幾個月了,質量也可以,安裝的速度和服務也非常好,現在他們那些六七八樓的老人早上7點就下來運動。
市區碧霞中區東江花園的不少業主,此前也碰到跟張伯一樣的問題,由於該小區於1997年建成,也沒電梯,住戶上下樓非常不便,大家也曾就電梯加裝問題有過分歧。而通過多方協商,現在小區很多業主都同意加裝電梯。目前,有幾棟樓的電梯安裝完成並投入使用。
有電梯我們才回來住的,之前我們的房子一直鎖著,這樣的投資,實際上對於我們來說,都是能夠接受的範圍,而且是方便了很多。——業主 黃女士
金平區和龍湖區的政務服務中心設立加裝電梯專項或聯合窗口一年多來,已經有210條電梯通過聯合審查。既有住宅加裝電梯順應市民呼聲,越來越多小區將電梯加裝方案提上了日程,享受到電梯便利的市民也越來越多。
現在一共開工的有差不多20多臺,現在進場一般不會有什麼影響,因為居委跟物業都大力支持,我們有專業的維保人員都在這邊,維護費用的話,一個月大概四五百元,如果遇到有故障,報修,我們是在30分鐘內到達現場。
以前沒有電梯就比較麻煩,現在每天走10次、8次都沒問題,過去就不大想下來。——業主 陳伯
據介紹,相關利害關係人的反對,是目前推進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工作的主要難點,雖然只需同梯三分之二的業主同意即可加裝電梯,但仍然有少部分業主,尤其是低樓層和車庫業主,以及相鄰建築物業主反對,理由主要包括影響通風採光、造成房屋貶值、產生噪音汙染、與相鄰建築間距不夠等。對此,相關部門將進一步發揮部門、街道和屬地居委的協調作用,提高辦事效率,爭取讓更多市民早日用上電梯,享受增設電梯帶來的便利。
在審批審查這個環節,龍湖區的話是將辦理時限縮短在5個工作日內,極大地方便群眾,接下來,區電梯辦也會繼續按照市電梯辦,包括區政府的工作要求部署,紮實地繼續推進既有住宅增設電梯的工作。——龍湖區住建局建築管理股股長 趙爽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