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人從小仰望天空,看著各類飛行器留下的航跡雲,幻想過有朝一日能成為操縱這些金屬大鳥的飛行員。其中很多人在孜孜不倦的努力和與生俱來的天賦加成下夢想成真,但也有更多的人與飛行員職業無緣。這也是飛行行業招收飛行員時的客觀規律——被淘汰的總比被選中的多。
整理裝具準備升空的中國空軍女性殲擊機飛行員,精英中的精英
但隨著各類模擬飛行手段的發展和普及,越來越多無緣飛行,乃至於身處飛行員崗位的愛好者們加入了模擬飛行的舞臺。除了高精尖的模擬器以外,逼真的模擬飛行軟體與越來越好的各類外部設備讓模擬飛行越來越平民化。
在模擬飛行外設設備品牌中,圖馬思特(Thrustmaster)可以說是響噹噹的牌子,其出品的各類飛行外設包含了從入門到高端的不同水平檔次,是許多模擬飛行愛好者喜愛的產品品牌。筆者最近試用了圖馬思特的新品,TCA 空客 A320 飛行搖杆,在這裡簡單談一談使用後的一些感受。
這是筆者看到的圖馬思特新產品的第一張圖片,心裡一個大大的好字上手印象
圖馬思特 TCA 空客版民航搖杆,光是聽名字就能注意到其中「空客」和「民航」。顧名思義,該搖杆正是圖馬思特與歐洲空中巴士(Airbus)飛機製造研發公司合作的,專精於帶給民航模擬飛行玩家們更愉快飛行感受的系列產品,後續還會有節流閥和襟翼控制等套件持續推出。
搖杆在尺寸上 1:1 還原了空中巴士 A320 型客機的側駕駛杆,並在外形上基本做到了還原。從性能參數上來說,該款駕駛杆內置了 H.E.A.R.T 3D 霍爾效應磁性傳感器,能映射的操作數值量達到 16384 的平方,非常出眾。
拿到手後,筆者的第一感受就是,這真是一款從包裝盒開始摸透民航模擬飛行愛好者的心的產品。盒子正面除了圖馬思特的商標產品名之外,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左下角醒目的「AIRBUS」字樣。筆者不是一個民航模擬飛行愛好者,但看到這個 AIRBUS,就能夠想像到很多空客愛好者們會有多麼開心。而包裝盒頂部直接了當放上一個空客 A320 的駕駛艙——塔臺:TCA 準許起飛!
包裝盒正面
包裝盒頂部
打開包裝拿出搖杆,搖杆底座的是很有特點的空客客機駕駛艙配色,節流閥標識也都空客風十足。整個杆子上共有 16 個按鈕和一個苦力帽,為了方便沒有餘力再額外購買節流閥外設的使用者,搖杆上也加入了一個節流閥滑塊,模擬節流閥的使用。同時節流閥滑塊還有一個帶有一定阻尼力度的飛機地面反推裝置模擬按鈕。
按鈕的布局、設計和手感很接近圖馬思特 T16000M 搖杆,但杆上按鈕設計有所不同。杆體在外形上還原了空客 A320 的側杆形態,但真正的空客側杆上只有兩個按鈕:大拇指按的紅色按鈕(用於解除自動駕駛)和食指扳機位置按鈕(用於通信),為了兼顧飛行中的其他功能,圖馬思特還是在杆頂設置了苦力帽,並在拇指位置和食指扳機處各增加了一個功能鍵。各個按鍵布局都還合理,熟悉 T16000M 的玩家們應該會很快上手。
搖杆正面,典型的空客風格
搖杆非常有特色的一個設計就是提供了可以拆裝的左右側配件,這使得空中巴士客機側杆的主駕駛/副駕駛側左手/右手杆位的不同狀態都可以被實現。默認狀態下搖杆是主駕駛/左利手狀態,你可以通過簡單的拆裝杆兩側配件,把你的駕駛杆從主駕駛側杆到副駕駛側杆狀態進行切換,這同樣也利於左利手玩家和右利手玩家的不同需求。這是一個非常用心的設計,也凸顯出這款搖杆注重民航模飛的特性。
通過配件拆裝,杆子可以變成右利手/副駕駛狀態,極有想像力的設計
很多民航模飛愛好者們會配備齊全的外設,腳踏式方向舵是很多人在搖杆之外會選購的重要外設。但搖杆的 RZ 軸轉動有時會破壞方向舵的操作體驗,對於這種情況,空客版民航搖杆在桿身後部設計了一個 RZ 軸鎖,方便在玩家配備腳舵後鎖定 RZ 軸,專心用腳舵完成飛機方向舵的操縱。按下桿身後端的方形按鍵,即可鎖定 RZ 軸,將按鍵推回來就能解鎖,非常方便。
顯眼的方形鎖定鍵,儘管筆者沒有腳舵,但這個設計筆者很喜歡
使用體驗
把杆子接好以後,第一時間先握上去操縱一下,筆者最初的感受就是「順滑」和「舒適」。將杆子放在左手側位置,還原空客主駕駛席的側杆布置,杆子的傾斜度非常貼合手部的自然握持角度,這非常有利於長時間操控,在自然狀態下手不必保持奇怪的角度很長時間,這與一些軍用飛機模擬杆的設計取向明顯不同。
默認的左利手/機長形態,握持舒適而自然
杆子的按鍵設計與 T16000M 很相似,手感上筆者感覺比 T16000M 稍軟一些,但還是有很明顯的按鍵觸感。底部各個按鍵的盲文設計繼承了圖馬思特的習慣,有利於在不低頭觀察的情況下準確找到相應按鍵,總體感覺中規中矩。
圖馬思特搖杆用戶們很熟悉的按鍵設計
作為一款專為民航模擬飛行傾斜設計的搖杆,其實最為「原湯化原食」的搭配當然是用這款搖杆來模擬駕駛一輛空中巴士 A320 客機。可惜筆者對模擬飛行的接觸非常的粗淺,飛軍用飛機的經驗遠多於民機,因此先使用《數字戰鬥模擬世界》(DCS World)來實際飛行試用一下這款搖杆。
飛行科目也非常簡單,DCS 免費自帶的蘇-25T攻擊機的簡單起飛與降落。通過對搖杆的設置之後,筆者信心十足給飛機接了電,開了車,開始滑出。在向跑道滑行的過程中主要操作的是節流閥滑塊和轉動搖杆操作方向舵,滑塊的響應非常精準,但畢竟只是一個滑塊,與專門的油門節流閥外設無法比擬,不過比鍵盤肯定要好太多了。轉動搖杆 RZ 軸偏移方向舵的操作,筆者認為很接近 T16000M,杆力既不算大,又不至於在使用搖杆進行其他軸向操作時誤操作方向舵,中規中矩。
滑行到跑道上,對準跑道中線後,節流閥全開,飛機在跑道上不斷加速,拉杆起飛。當蘇-25T的速度達到起飛速度後,筆者進行拉杆操作。儘管杆子的響應很靈敏準確,但筆者使用的力度稍微大了一些,飛機險些進入起飛失速狀態。這既和筆者好久不使用飛行搖杆有關,也和 TCA 空客版搖杆的杆力有關。
筆者感覺 TCA 的杆力比 T16000M 輕柔了一些,各個方向上的杆力都要小一點,非常柔軟。對於筆者來說,就像常年吃糠咽菜的人突然吃上了細糧魚肉,好吃是好吃,但居然一下子適應不過來了(笑)。搖杆的回中力度也非常合適,總體來說各個方向上的力量都很輕柔,這同樣也非常有利於民航飛機的精細駕駛與長時間操控,筆者感覺比較滿意。
導航也沒有認真設置的簡單飛行,TCA空客版民航搖杆飛軍機也非常舒服
通過正常的起飛、航線飛行等操作可以得到搖杆的常規使用感受,但關鍵的還是降落時的精細操作。筆者操作蘇-25T攻擊機進入降落航線後,感覺杆子對於細小操作修正的感知非常敏銳,響應也很及時,精度和細膩度都與 T16000M 相當。這和圖馬思特搖杆的 H.E.A.R.T 3D 霍爾效應磁性傳感器,與一萬六千平方級別解析度值有直接關係,空客版民航搖杆的輸入值比 T16000M 還要更多一些。體感上更軟的手感和更輕的杆力又帶來了更細膩的體驗,這種體驗對於駕駛殲擊機激烈格鬥的玩家來說可能還沒有那麼明顯,但對於民航模擬飛行玩家來說,就非常舒服了。
但筆者還是把飛機降落在了草坪上
接下來筆者使用《X-plane11》(試用版)進行民航機的測試飛行,因為條件限制,試用版的《X-plane11》裡沒有空中巴士 A320 型客機,不能體驗原湯化原食了。作為一個對民航飛機飛行比較生疏的玩家,筆者選擇了波音 737-800 型客機進行體驗飛行。儘管波音 737 使用的是傳統的大型飛機駕駛盤,沒有空客側杆的「那股韻味」,但也先這麼飛一飛吧。
A320駕駛艙,可以看到空中巴士特色的側邊駕駛杆,TCA空客版民航搖杆還原了這一設計
波音737的駕駛盤,筆者一直覺得這就有點像駕駛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老式轟炸機一樣
鬆開機輪剎車,一路滑行到滑行道上,TCA 空客版民航搖杆的細膩手感帶來的好處立竿見影。滑行定位後,推動節流閥加速,很快速度達到了 V1(決斷速度),此時筆者開始對桿身施力而不拉杆。速度達到了 VR(抬輪速度)時,桿身在筆者施力下開始被拉動,但因為杆力沒有那麼大,因此施力過程中並沒有感覺特別突兀,非常順暢,這就有點像軍隊狙擊手在射擊時的「無意擊發」一樣。速度到達 V2(安全起飛速度)後,飛機離地,筆者稍微往各個方向動了動杆子,飛機配合杆子的動作流暢度令筆者感覺很舒適。
儘管是民航飛機,姑且先拉個杆再說,波音可是造轟炸機出身的!
各種意義上來說很愜意
經過使用之後,筆者的感受是這是一款在操作響應和精確度上,都相當於或略好於 T16000M 的圖馬思特搖杆。而比 T16000M 更輕柔的力道,使得搖杆格外適合於民航模擬飛行愛好者們使用。參考價位來說,是非常值得民航模擬飛行愛好者們入手使用的。並且後續預定發售的節流閥、襟翼等配件,配合這款民航搖杆,應該會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
下一頁:更多內容
一些小問題
圖馬思特在 TCA 空客版民航搖杆發售的宣傳資料上對杆子的性能和前景宣傳很到位,著重於宣傳搖杆適用於當下主流模擬飛行軟體,以及「未來即將發售」的次時代模擬飛行軟體。筆者認為,在即將發售的新一代《微軟模擬飛行》上,該搖杆上的一些功能將得到更好的適配——但在現有的一些軟體裡則不是非常理想。沒錯,說的就是這款民航搖杆很有特色的節流閥滑塊反推功能。
節流閥滑塊,反推功能部分還用空客特色標線標了出來,滑塊滑到這裡會有一個明顯的阻尼感,該部分被設定成了一個虛擬按鍵
現實中的民航客機普遍具有發動機反推功能,在地面狀態下通過發動機狀態的改變,達到推力向前,給機體向後的力量的效果。這一設計可以讓飛機在地面減速時更為有效,更快地停下來。尤其在天氣潮溼、機場跑道有冰雪影響的情況下,它可以讓飛機著陸安全性大為提高。反推除了在民航飛機上能夠看到外,在一些國家的軍機上同樣也有反推設備,以便飛機達到短距離降落,快速疏散的戰術要求。
現實中的A320客機的CFM56發動機開啟反推,TCA空客版民航搖杆支持這一功能
瑞典空軍裝備的Saab-37戰鬥機開啟反推
在默認的設定狀態下,節流閥滑塊的正常使用區間是最底部-最頂部。在實際使用中,你在不斷調節滑塊的過程中,低速段會不可避免的碰到這個反推部分。正常來說,節流閥滑塊的設計應該是反推部分之前的為節流閥 0-100% 部分,而反推部分則應該在 0 以後,節流閥完全收掉以後繼續後拉滑塊,啟動反推。在 TCA 空客版民航搖杆的使用過程中,節流閥在收到 0 之前,反推部分的虛擬按鍵就會被啟動,這毫無疑問是讓人不那麼舒服的。
空客客機節流閥,可以看到黃色的REV反推部分,TCA空客版搖杆正是還原了這一設計
在模擬沒有反推功能的飛機時,節流閥同樣會默認為必須收到最底端才為 0。在軍用飛機進行戰術機動時,節流閥的劇烈收放是很常見的操作,在節流閥即將收到 0 之前感覺滑塊會「卡」一下,多少有些不自在。
當然,這一問題可以從軟體層面上解決,即在軟體內對搖杆的軸向設置進行調整。筆者稍微研究了一下問題所在後,通過在 DCS 操作設定中的軸分配功能,解決了節流閥推力滑塊的數值邊界設置問題,將反推部分以外的節流閥滑塊活動區域設置為推力輸入區域,解決了問題。
筆者更改了滑塊軸設定的X軸數值,在DCS裡解決了這個問題
但並非所有軟體的相關設定都能很方便做到這一點,在一些民航模擬飛行軟體裡,不管是輸入軸設定還是死區設置,都相對複雜一些。實際上關於這一問題,圖馬思特官方也早有預料,因此在說明書裡就非常細緻說明了反推部分的輸入數值量。可這終究是要使用者去手動進行調試的。
筆者認為在次時代的模擬飛行軟體中,這一問題應該會在默認設定中得到解決,而不必專門對節流閥軸進行相應的設定。此外圖馬思特後續會發售的搭配搖杆的空客節流閥組件,應該也會對反推功能進行進一步優化。而目前只使用搖杆的愛好者們,如果希望得到更順滑可靠的飛行手感的話,還是要自己動手進行設定為好。
結語
總體來說,筆者很喜歡這款 TCA 空客版民航搖杆,杆子在性能上相當或略好於 T16000M 之餘,又更側重於民航模擬飛行的使用習慣。一些小問題的出現也是為了更好照顧民航模擬飛行愛好者們的使用習慣,總體上是無傷大雅的。
結合價格來看,它是一款非常值得模擬飛行愛好者們,尤其是空中巴士愛好者們入手的入門級民航駕駛杆。而對於軍機模擬飛行愛好者,乃至於其他交通工具模擬和遊戲愛好者來說,這款杆子同樣不會讓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