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有許多著名畫家都在收藏兒童畫、臨摹兒童畫,學習兒童畫富有活力的造型方法,學習兒童大膽、直率、樸實地表達主觀感受。
兒童畫是天然的,是未經雕琢的童趣。兒童畫看似缺乏技法,但從孩子的心境出發,我們欣賞到的是童趣。
兒童畫究竟有什麼樣的魔力,讓那些著名的美術大師都趨之若鶩呢?
01、兒童畫的歷史價值
1939年,一個叫做特萊津的捷克小鎮被德國納粹改為集中營,有9萬多名猶太人被關押在此,其中有一萬多名還未成年的孩子。他們被單獨關押起來。
當時,有一位叫弗利德的藝術家,她放棄了可以出逃的機會,決定和集中營的孩子們在一起,他們開始一起畫畫,自己辦雜誌。
在浩劫中,一萬多個孩子最終只活下來了一百多人,但他們留下了四千五百張畫和一個叫《先鋒》的雜誌,這些記錄歷史與讓人感動的畫作今天都被收藏在捷克的「捷克猶太人博物館」中。
上世紀90年代,雜誌得以出版,書名叫《我們也是一樣的平常孩子》。
1941年12月4日,哈娜從布拉格被遣送到特萊津。那時她剛滿十歲。1944年,她被轉送奧斯維辛集中營,在那裡她被納粹殺死,當時她還不滿13歲。
年齡小的孩子很難在集中營倖存下來,因為納粹覺得他們還不能幹活兒,活著對納粹「沒有用」。
這些畫是哈娜用水彩顏料畫在一張比較光滑的紙上的。她不可能用水彩紙,因為在集中營裡沒有水彩紙。可是,她還是畫出了水彩的感覺。
她是一個有藝術天賦的孩子。她畫著特萊津的房子,忘記了現實的醜陋。她虛化了眼前的世界,把視野和心靈都推向遠方——有家的遠方。
兒童們會用自己稚嫩,天真的表達方式,把最真實也最殘酷的歷史展現在後人眼前。讓後人們能夠了解到曾經世界的模樣。
02、兒童畫的藝術價值
兒童畫並不是你所看到的,小孩子簡單塗塗抹抹完成的作品。兒童畫是具有藝術價值的。
雖然兒童在繪畫的時候並沒有技法可言,只是隨意用線條去勾勒自己想描繪的事物。但正因為這種簡單,淳樸的表達方式,反而是最值得學習的技法。
金庸在小說中描繪獨孤求敗高超的劍法:「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
美術技法也是如此,美術大師們在擁有了高超的技法之後,反而發現自己找不到兒童畫那種隨意、率真的表達方式了。
從色彩上來說,兒童在色彩未經調合的情況下,大膽地使用對比色,用純度較高的原色取得畫面響亮的效果,形成粗獷、明快、樸實、熱烈的色彩風格。
這種天真稚拙的、跳躍的、富有節奏感的色彩,與兒童畫的造型特點有機地統一了起來。
03、兒童畫的心理學價值
由於兒童的語言系統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他們在表達自己情緒和心理方面的渠道很少。繪畫是他們最重要的表達方式之一。
兒童喜歡畫小人,畫房子,天空。他們所畫出的形象和使用的色彩就是孩子們內心最直觀的反應。
比如孩子經常畫的那個人,在孩子心目中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孩子在對那個人表達強烈的愛和依戀。孩子們也會把自己想要的東西畫在畫裡,給自己一個小禮物。
不自信和過于謹慎的孩子,畫畫時線條比較細,甚至細到看不清楚。
如果孩子畫畫只選擇棕灰黑等顏色的話,家長要引起警覺,這通常提示孩子可能有心理障礙,或者可能是色盲症患者。
兒童畫的心理學價值豐富,對研究兒童的心理健康、兒童行為心理學都有巨大價值。
04、兒童畫的文化價值
很多時候,孩子們通過畫畫表達出來的心聲,正是我們人類心靈深處的聲音。重視這種聲音,很可能就是我們在文化自我拯救的一種方式。
從這個意義上,兒童畫中潛在的文化價值並不弱於成人的藝術。
社會學家們認為,兒童畫是孩子們的一種遊戲行為,他們在畫畫過程中想像自己的未來,體驗未來的生活;
人類學家認為兒童畫是認識原始思維特徵的絕好材料,並從中總結他們的觀念性質;
藝術家們從兒童作品中,感受蘊含在兒童畫中的真摯情感和生命力。
超現實主義藝術大師米羅通過研究兒童畫,奠定了他在西方現代藝術世界裡的大師地位。而其它的現代藝術家,也多少都受到兒童畫的啟迪,或者在精神上保持了他們與兒童畫的聯繫。
從這個意義上講,兒童畫是西方現代藝術觀念的孕體。
藝術是成人遊戲,兒童畫本身雖不能稱之為藝術,但是它作為一種文化資源為現代藝術所利用卻是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