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申夢芸 唐銀
12月24日,第七屆中日韓工商峰會在成都舉辦。峰會現場,來自中日韓三國的工商領袖齊聚一堂,共話經濟創新發展。
工商領袖包括北京曠視總裁付英波,SK創新公司常務理事李存夏,三菱電機株式會社特別顧問山西健一郎,三星經濟研究所副社長樸起舜,成都極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鍾波,瑞穗金融集團公司董事長佐藤康博。
他們有的是成立幾年的創業企業,也有百年老店,所在的領域覆蓋AI、綠色創新、金融創新等。
瑞袖金融集團公司董事長佐藤康博:
在數據方面制定標準 實現二維碼互相結算
在關於金融領域的合作方面,佐藤康博舉例說,如果雙方能夠在觀光行業進行合作,比如通過手機建立二維碼互相結算,基礎設施能夠建立,便利性會提升,就可以促進三國的觀光行業。
佐藤康博還提出中日韓三國在技術方面的三個合作方向:
第一,解決Soclety5.0的社會課題這方面的國際合作;第二,制定一個全球標準,根據這個標準,比如數據使用方式的規則,三國制定國際標準是非常重要的;第三,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包括地球變暖,廢塑料或者食品浪費等重大課題。
曠視總裁付英波:
後續會在成都加大投資
談到「創新」,曠視總裁付英波頗有感觸。八年的時間,因為「創新」這個詞,公司從最初的3個人,成長為現在接近3000人的中型科技公司,從最初的一行代碼到現在整個人工智慧、計算機視覺相關領域的專利超過一千一百多件,其中大部分均來自海外,而這些都是「創新」帶來的。
2017年,曠視來到成都,成都是公司在西部的業務總部,由最初的代表處到現在已經發展成為200多人,有西部的研究院,有整個手機業務的工程團隊,付英波表示,後續會在成都加大投資,也會加大規模。
三菱電機株式會社特別顧問山西健一郎:
讓產學研在三國間形成有效的互動
在山西健一郎看來,推動創新有兩個關鍵點。第一點就是數字革新,從根本上革命社會結構的潛力,這需要加強各方合作,完善數據的流通環境,構建國際規則,確保安全性。第二個關鍵是多樣性,不僅需要大企業、大學或地方政府的互相合作,更需要在人才、知識、資金方面建立開放性的創新生態系統。此外,山西健一郎表示將支持創新初創企業的發展,推動Soclety5.0的實現。
韓國三星經濟研究所樸起舜:
三國可形成固有的區域產業價值鏈
「像過去那樣無限投入資本的方式保持成長是不可能的,現在剩下的就是技術創新。」韓國三星經濟研究所樸起舜說,中日韓三國的文化歷史和地理有很大共性,可以互為最優合作夥伴。前不久,韓國電影《寄生蟲》獲得了嘎納電影節最高榮譽棕櫚獎,韓流市場當中,中國和日本是最為重要的市場,這兩個國家佔韓流市場60%以上。
除了文化商品之外,依存度不斷擴大到其它領域,包括通信材料、硬體和軟體,各種內容商品以及服務等等,比如從5G通信技術的專利情況來看,中日韓三國在全球佔有63%左右,5G技術方面三國領先全球。
對此,樸起舜說:「三國可以形成固有的區域產業價值鏈,可以保證三國以及全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