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讓老年人樂享數字生活(記者觀察)

2021-01-09 正北方網

2020年12月2日,安徽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護人員走進淮南市田家庵區洞山社區,指導老年患者使用皖事通平臺淮南分站上線的該院網際網路醫院應用服務,方便老年患者使用手機就醫問診。

陳 彬攝(影像中國)

塞爾維亞三位老人在戶外交流學習使用智慧型手機經驗。

德國柏林兩位老人在家中使用藍牙語音設備。

影像中國

2020年11月16日,在韓國首爾陽川區一處老年福利文化中心,一名老人和教學機器人在學習結束後合影留念。

新華社記者 王婧嬙攝

為了讓廣大老年群體更好適應並融入智慧社會,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出臺多項舉措,支持老年人學習運用智能技術,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使其充分享受信息社會、數位化生活的紅利,提升老年人在信息化發展中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韓國       

努力建設包容型數字社會

本報駐韓國記者  張  悅

「疫情初期,我看到新聞說政府開發了一個手機應用,可以查詢附近藥店位置及其口罩庫存,但我這個年紀的人哪會用智慧型手機應用啊!我又不好意思麻煩晚輩,只能挨個藥店尋找口罩。」78歲的首爾市民許宗德說。

當前,隨著韓國的數位化進程日益加快,越來越多的民眾通過網絡和智能終端獲取信息,生活便利性得到提升。然而,數位化的快速發展也給一些使用智能技術存在困難的老年人增添了不便。「現在購買火車票大多通過手機,我卻只會去火車站的售票廳排隊買票。但是想買的車票經常已經在網上售罄,只能買站票。」許宗德說,他曾嘗試通過火車站的無人售票機購票,但複雜的操作令其最終放棄。

韓國統計廳的數據顯示,2020年3月,韓國65歲以上人口的比例為15.8%,已進入老齡社會。韓國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引發關注,2019年,70歲以上老年人使用網絡的比例為38.9%,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比例為37.8%。與之相對,則是韓國街頭自動售賣機不斷增加、實體零售店不斷減少;銀行網上服務不斷擴大、銀行網點不斷減少,這些都給不擅使用網絡的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擾。首爾市智慧城市政策官李源穆表示,政府應該兼顧數位化基礎設施建設和市民數位化能力教育,「讓所有人共享智慧城市的便利」。

為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韓國中央和地方政府採取了多項措施。位於首爾市衿川區的木洞老人福利文化中心近日舉辦免費課程,由機器人教老年人使用社交軟體。課堂上,教學機器人為老年學員詳細講解社交軟體等各類手機應用的使用方法。此外,韓國政府還開發了無人售賣系統教學示範機器,由老師手把手教老人使用各種無人售賣系統。

首爾市數字財團還開展了「老老互助」項目。該項目於2020年招募了200名55歲以上、熟練掌握數字技能的老年人擔任志願者,幫助其他老年人學習使用智慧型手機。這些志願者被派往類似木洞老人福利文化中心等基層老人福利機構,開展線上線下教學,並根據學員水平提供個性化教學服務。

當前,由於智慧型手機通信費較高,韓國部分老年人不得不放棄使用智慧型手機。對此,首爾市政府聯合通信公司為65歲以上的首爾市民推出月費為2萬韓元(約合120元人民幣)的老人套餐,讓老年人能以相對較低的價格享受智慧型手機上網服務。通信公司同時為加入套餐的老年人提供智慧型手機基本操作的培訓服務。有專家建議,企業在設計數字產品時,應充分考慮到老年人的使用需求和便利性,研發老年人適用的數字產品。

「為解決數字鴻溝問題,我們會繼續開設相關課程。雖然目前服務的老年人數量有限,參加學習的老年人也不是都能學會,但我們用實際行動,為建設包容型數字社會盡一份力。」木洞老人福利文化中心數字技能教育組組長許真兒對本報記者表示,幫助老年群體跨越數字鴻溝,讓老年人充分享受信息社會、數位化生活的紅利,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

(本報首爾電)  

歐盟       

代際數字鴻溝是一項持久挑戰

本報駐比利時記者  張朋輝  

「網上預約比打電話方便多了,以後還是得多用網絡!」記者的鄰居、年過七旬的梅茲太太興奮地說。梅茲太太需要補辦身份證,但疫情防控期間市政廳服務時間縮短且實行預約制,她從比利時布魯塞爾大區沃呂韋—聖皮埃爾市政廳拿到一張網絡預約說明,上面詳細列出了操作步驟。登錄網站,頁面上可預約時段一目了然,精確到分鐘,比打電話更為省時、便捷。

疫情防控期間,歐洲多國出臺社交限制措施,線上服務等數位化方式加速普及。德國明斯特大學約格·貝克爾教授認為,歐盟正大力推動數字轉型、發展電子政務,在老齡化程度較高的歐洲地區,老年人數字技能、信息獲取能力受限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2019年的一項調查顯示,歐盟75歲以上老人只有20%偶爾或經常使用網際網路,而16—29歲年齡段的比例則為98%,代際數字鴻溝顯著。

歐盟及其成員國一直關註解決老年人數字技能不足問題。早在2014年,歐洲議會就通過決議,強調必須保障每一個人在數字時代使用網際網路的權利。2020年10月,歐洲理事會專門就數字時代下的老年福利進行討論,呼籲加強代際融合,確保不斷加速發展的數位化,尤其是健康、社會服務、養老服務等領域的數位化要給老年人帶來方便,同時應為其保留非數位化的服務選擇。

老年人對新事物適應相對較慢,軟體設計方便易用尤其重要。歐盟資助的「阿爾弗雷德」項目研發了一款老年人專用的人工智慧虛擬管家,老人可以與之交談、向其提問或對其發出指令。虛擬管家系統還會依託大數據、物聯網、人機互動等技術,為老人提供活動建議,鼓勵老年人進行社交活動,同時監測他們的健康狀況,以及通過個性化遊戲幫助他們保持身心活躍。該項目使用語音識別技術,既簡化了操作,降低了使用門檻,也避免用戶長時間看手機屏幕,方便了老年群體。

針對老年群體最關注的醫療需求,歐盟及其成員國也在積極探索數位化解決方案。歐盟資助的「ProACT」項目專為老年慢性病管理設計了一個應用系統。不同於以往常見的單一疾病管理系統,該系統以病人為中心,聯結多個醫療服務提供商,對相關體徵數據進行綜合反饋,並提供定製醫療方案。目前,該平臺正處於測試階段,歐盟希望進一步簡化操作流程,為老年人提供更高質量數字醫療服務。

過去兩年間,歐盟在「2020年地平線」項目投入15億歐元,用於開展消除數字鴻溝的相關研究。2021年至2027年,歐盟「數字歐洲」項目還將投入24.5億歐元支持人工智慧及其普及研究,繼續推動數位化轉型並提升民眾的數字技能。

有評論指出,代際數字鴻溝反映出歐洲社會對老年群體服務和需求重視不足的問題。伴隨著未來不斷產生新興數位技術,代際數字鴻溝將是一項持久挑戰,老年群體獲取數字服務的權益不容忽視。

(本報布魯塞爾電)  

智利       

幫助老年人積極融入數位化生活

本報駐巴西記者  朱東君

根據2018年的一項調查,智利60歲至75歲的人口中,60%沒有使用過電腦;60歲以上的人口中,49.1%從未接觸過網際網路。智利國家老年人服務局負責人貝爾加拉認為,在數位化時代加速到來的背景下,一些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時遇到困難。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間,由於支付帳單、辦理手續、購物等日常生活事項都轉向線上模式,數字鴻溝有擴大的趨勢。

5年前,66歲的聖地牙哥教師索尼婭第一次接觸電腦。作為學校教齡最長的老師,平日她教學時,上傳文件、播放幻燈片都有他人幫忙。疫情發生後,當接到學校通知要開始網絡教學時,索尼婭有些不知所措。在其他老師和女兒的幫助下,她磕磕絆絆地學會使用視頻會議軟體為學生上網課。因為不熟悉,不僅準備網課的時間經常比上課時間還長,上課時也緊張,生怕操作出錯。

除了上網課,索尼婭最近也用上了智慧型手機。對於新手機,她也感覺「用起來不方便」。老年醫學專家薩利齊認為,智能終端的設計需要充分考慮老年人操作的便捷性。一些操作界面上的信息以彈窗形式呈現,字號小,畫面對比度低,內容堆積冗雜,會讓一些老年人感到困惑。

為此,智利推出一些專為老年人設計的數字服務,在優化使用體驗上下足功夫。疫情防控期間,智利基金會等機構合作發起了「電信連接」活動,向1750位老年人發放特別配置的智慧型手機。手機屏幕上有一個鮮亮的紅色通話按鈕,按住3秒鐘即可接通呼叫中心。老人的求助事項如不緊急,中心會轉接至老人的看護或家人、鄰居;若遇緊急情況,則會直接聯繫醫療機構。活動負責人認為,這項嘗試提供了一種數字養老的新思路,特別是身處偏遠地區的老人,只要當地有電話信號,就能享受看護服務。

目前,智利的人口預期壽命已超過80歲,60歲以上人口約佔總人口的20%,很多老年人獨自生活。為幫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信息化社會,智利也開展了不少具有針對性的數字掃盲活動。其中,由智利國家老年人服務局與私營機構合作開展的「老年人數字融合計劃」,在智利16個地區建立32家老年人數字中心,配備共計200臺電腦,由志願者為老人講解如何上網、處理和保護個人數據,以及編輯文本和表格等。

「不管多大年紀,都可以開始學習。」70多歲的戈麥斯很喜歡這個活動,以往當家人談論社交媒體上的內容時,他總是插不上話,學習使用電腦給他的生活帶來了十足的獲得感和滿足感。

聖地牙哥市政府也與教育機構合作開設「數字學校」,為當地多個老年俱樂部提供數字培訓服務。培訓內容包括收發電子郵件、使用社交軟體等,以方便老年人與政府機構溝通,接收相關社會文化服務信息。組織方希望學員能把課上學到的技能帶回社區,教給夥伴或是鄰裡,讓更多人受益。

貝爾加拉觀察到,近年來老年人學習智能技術的興趣日漸濃厚,各類培訓課堂總是坐得滿滿當當。「老年人渴望通過數位技術同親朋、社群保持緊密的情感聯結,我們要做的,就是把聯結『工具』送到這些老年人手中。」

(本報裡約熱內盧電)

[責任編輯:張圓]

相關焦點

  • 做優個性化精準服務 讓老年人樂享數字新生活
    近年來,為幫助老年人適應現代化生活,浙江省老幹部工作部門整合社會資源,通過打造智慧化老年大學、開設「雲直播」「雲課堂」、開發上線老年人專屬網購平臺等方式,幫助老年人樂享數字生活。浙江省委老幹部局自2019年起開發全省老年大學智慧校園系統,目前全省30餘萬名老年大學學員可選擇通過該系統實現網上報名繳費。
  • 樂享新生活 看世界各國老年人如何跨越「數字鴻溝」
    對此,首爾市政府聯合通信公司為65歲以上的首爾市民推出月費為2萬韓元(約合120元人民幣)的老人套餐,讓老年人能以相對較低的價格享受智慧型手機上網服務。通信公司同時為加入套餐的老年人提供智慧型手機基本操作的培訓服務。有專家建議,企業在設計數字產品時,應充分考慮到老年人的使用需求和便利性,研發老年人適用的數字產品。「為解決數字鴻溝問題,我們會繼續開設相關課程。
  • 讓老年人樂享數位化便利 將反向促進技術創新
    一邊是日益凸顯的老齡化現象,一邊是飛速發展的數位化社會,如何讓廣大老年人也能跟得上時代的腳步,盡享科技進步的紅利?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就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作出部署。
  • 數字賦能生活服務業,值得買科技承辦「數位化轉型供需交流會」
    來源:時刻頭條11月27日,2020北京信息消費節「數字賦能生活服務業交流會」,在值得買科技總部成功舉辦。作為「豐臺區數位化賦能中小企業行活動」的重要一環,此次交流會,在以新發地市場、大紅門服裝商貿城、北京花鄉花木集團、集美集團為代表的來自生活服務業的數位化轉型需求方,和以有桐科技為代表的數位化服務供給方之間,搭建了一座交流與合作的橋梁。
  • 數字賦能生活服務業交流會成功舉辦,有桐科技迎來眾多企業數位化...
    來源標題:數字賦能生活服務業交流會成功舉辦,有桐科技迎來眾多企業數位化轉型急迫需求 11月27日,2020北京信息消費節「數字賦能生活服務業交流會」,在值得買科技總部成功舉辦。
  • 讓更多老年人樂享數位化便利 哪些方面還需發力?
    一邊是日益凸顯的老齡化現象,一邊是飛速發展的數位化社會,如何讓廣大老年人也能跟得上時代的腳步,盡享科技進步的紅利?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就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作出部署。
  • 數位化觀察之三十四:把握數字奇點 賦能銀行轉型——訪神州信息...
    神州信息董事長 郭為數字經濟是伴隨信息技術變革而生的新經濟形態,成為推動全球經濟的新動能。2017年3月數字經濟首次寫入我國政府工作報告,國內數字經濟發展開啟新篇章,增長迅速並推動產業和全社會的數位化轉型。在數字經濟大潮中,作為經濟核心的金融業正用潤物細無聲的數位化轉型,促進數字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致力於實現「看得見的美好生活,看不見的金融力量」。
  • 深度觀察:讓更多老年人樂享數位化便利
    一邊是日益凸顯的老齡化現象,一邊是飛速發展的數字化社會,如何讓廣大老年人也能跟得上時代的腳步,盡享科技進步的紅利?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就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作出部署。
  • 「雙輪驅動」+「數字科技賦能」邦邦好朋友大會暨科技賦能生態大會...
    2020年12月03日,邦邦好朋友大會暨2021科技賦能生態大會在上海隆重舉行。作為每年一度的行業盛會,邦邦汽服圍繞「產業生態」+「數字科技賦能」+「供應鏈深耕」,面向行業協會領導、資方代表、保險與金融行業代表、知名媒體及汽配供應領域上下遊優秀合作夥伴等千餘名現場嘉賓及近20萬直播觀眾,全面展示了2020年的突出成績,並通過一系列創新應用與生態建設規劃,開啟了2021賦能行業生態的新篇章!
  • 凱德「樂享季」玩創新,升級數字商業應對疫情新常態
    凱德集團(中國)華北區董事總經理朱文環表示,未來凱德將形成線上線下一體化的「365+24+全天候」的模式,實現數字時代常態化、可持續的商業運營。 圖/凱德在真實生活場景中營造沉浸式直播體驗 沉浸式場景化直播給理想生活打樣 凱德2020「樂享開嘜季」落地華北區購物中心
  • 讓老年人更好融入數字生活(消費視窗·發展銀髮經濟①)
    ——編 者數位技術快速發展,移動化、智能化、個性化的消費走進千家萬戶,也同樣影響著老年群體。當「數位化」遇到「老齡化」,一方面老年人的生活因「數位化」而更便利,另一方面,跟不上「數位化」發展步伐的老年人也不在少數。讓老年人更好融入數字生活,是推動銀髮經濟發展的重要前提。
  • 數字科技賦能 讓小微大有作為
    黨的十八大以來乘著新一輪改革開放大潮,中國在網際網路特別是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傳感技術、區塊鏈技術、數字貨幣、金融科技等新科技方面突飛猛進,讓全球刮目。 作為在銀行耕耘43年的老金融人,對新金融迅速湧來倍感壓力,從而對移動金融、口袋金融、智能金融、大數據云計算金融、區塊鏈金融等新金融業態傾注了很大精力進行持續研究。
  • 科技驅動 數字賦能 國美線上平臺強勢發力
    而在網際網路數字經濟的大環境之下,零售行業也在發生著變革。渠道、場景、用戶、產品,一切與零售連接的載體與環節,都在發生超越邊界的創新。國美線上線下雙平臺生態如何實現數字經濟的賦能,如何有效整合平臺與廠商、用戶三者關係,真正實現命運共同體?作為34年深耕零售業、以科技創新驅動的全新生態平臺,國美給商界提供了一份案例樣本。
  • 讓老年人樂享數位化便利 紫帽幫助老年人學習使用智能產品
    晉江新聞網12月20日訊 線上預約掛號、掃碼支付貨款、網約汽車出行……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發展突飛猛進,數位化在改變著人們日常生活的同時,也使部分老年人感到無所適從——因掃不出健康碼而徘徊在商場、小區門口,不會行動支付在收銀臺干著急,不會線上預約去醫院得慢慢排隊等情況屢見不鮮。
  • 萬興科技品牌轉身 成萬億級數字創意行業的賦能者
    在視頻領域有著17年深耕的A股上市企業萬興科技(300624.SZ)瞄準了這股風潮,並於今年5月進行品牌煥新,提出「新生代數字創意賦能者」概念,重兵布局視數字創意尤其視頻創意市場,通過包括視頻剪輯在內的各類優質軟體,縮短優質內容創作者和創意實現之間的路徑。
  • 數字賦能為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裝上「加速器」
    新華社北京11月29日電 題:數字賦能為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裝上「加速器」新華社記者餘俊傑、陳愛平文化和旅遊部日前發布數字文化產業發展意見,促進產業提質升級,激發文化消費潛力,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和國家文化軟實力。
  • 2020金證數字科技大會隆重舉行 科技賦能金融生態開啟新局面
    (原標題:2020金證數字科技大會隆重舉行 科技賦能金融生態開啟新局面)
  • 2020世景會 數字賦能、科技引領智慧園林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2020世景會 數字賦能、科技引領智慧園林高質量發展)
  • 讓老年人更好融入智能生活
    網上購物、行動支付、線上掛號,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正深刻改變著生活。以智慧型手機作為入口,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步入「移動互聯」生活。然而,對一些老年人來說,便利的科技反而帶來不便:疫情防控期間掃不出健康碼而徘徊在小區外,使用不了行動支付在難以找零的超市著急,起大早去醫院排隊卻失望而歸……對老年人而言,「網際網路+」雖近在身邊,但更像是遙不可及。
  • 調查|新政出臺滿月 老年人面前的「數字鴻溝」消除了嗎
    科技的發展不斷刷新著人類文明的「進度條」,然而在這一過程中,老年人卻成為了一個極易被忽視的群體。隨著「全面預約時代」的到來,破解老年人「數字鴻溝」問題變得更加緊迫。就此,一個月前,國務院辦公廳發文明確要求各方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