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陳化成是廈門同安人
在廈門
陳化成墓、陳化成故居等
已經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同安丙洲大橋邊
高17.76米的陳化成石雕像
也成為了西柯鎮的地標之一
但你知道麼
上海的城隍廟也供奉著
愛國名將陳化成
接下來
讓我們打開「廈門寶藏」
感受城市文脈
跟隨講述人陳磊
一起了解
有關民族英雄陳化成的文物和故事
陳化成(1776年—1842年6月16日),字業章,號蓮峰,漢族,福建同安縣(今屬廈門市)人,抗英名將、民族英雄。
陳化成出身行伍,歷任嘉慶間參將、道光間總兵,鴉片戰爭爆發時任福建水師提督,駐守廈門,在任期間多次擊退來犯的英國艦隊。1840年,戰功卓著的陳化成調任江南提督,當時正值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陳化成駐守在吳淞口(今屬上海市寶山區),與英國侵略軍力戰,壯烈犧牲在炮臺上。
廈門博物館中的文物
1
在廈門市博物館的展廳中
陳列著一件長方形舊木櫃
它雖外形普通
卻因為是陳化成使用過的物品
而倍顯珍貴
柜子既是書箱又是衣櫃
曾隨陳化成將軍輾轉閩浙
因此是將軍生平很重要的物品
1988年由同安丙洲陳氏後裔
捐贈給廈門市博物館
館內還有一件玉扳指
作為武將拉弓射箭
保護手指的專用工具
它跟隨陳化成將軍四處徵戰
也是重要的館藏文物
被稱為「陳老虎」的將軍
2
陳化成將軍1776年出生於廈門同安丙洲,自幼熟習水性,武藝精進,16歲即投入軍旅,屢次升遷官至一品,54歲時擔任福建水師提督,也就是當時的福建海軍司令。
鴉片戰爭爆發前夕,英國軍艦大肆騷擾我國東南沿海,他率領的水師屢次擊敗英軍,被英軍稱為「陳老虎」。
鴉片戰爭中的陳化成
3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後,清政府為了加強江南軍事防務,特調戰功赫赫的陳化成為江南提督,駐防江南重要門戶上海吳淞口,統轄江浙兩地海防。
1842年6月,英軍以軍艦7艘、輪船5艘,共載炮200餘門,攻打吳淞口。陳化成不畏強敵,下令向英艦開炮還擊,擊傷了英艦4艘。在炮臺遭英軍水陸夾擊、守軍相繼潰退之時,陳化成仍率數十名親兵堅守陣地。下屬力勸將軍先走,將軍一身浩氣地說:「奉命剿賊,有進無退,予欲以死報國!」最後陳化成將軍率部血戰,壯烈殉國。
同年冬,陳化成遺體靈柩被運送回故鄉廈門安葬。靈柩回廈門的那天,上海數十萬百姓自發相送,哭聲一片。當時,江浙兩省幾乎每戶人家都懸掛陳化成將軍的遺像祭拜。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上海老百姓將陳化成將軍的神像抬進城隍廟,加以供奉,希望他能保佑上海一方平安的同時,也激勵後人英勇殺敵,抗擊日本的侵略。民族英雄最終成為守護一方平安的城隍爺。
廈門
寶藏
END
廈門廣電集團廣播中心i聽廈門
文物講述人:廣播主持人陳磊
微信編輯:陳微雯
責編:林軍、陳國勝
編審:張瑤、王亞男
廈門廣電微信矩陣
i聽廈門版權所有,轉載請聯繫我們!
點個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