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FIRST影展發布會:他們與孤獨的紀錄片人一起前行

2021-01-10 澎湃新聞

5月4日,第十三屆FIRST青年電影展舉辦了啟動儀式暨「年輕的夜」新聞發布會。如年度主題所說「BACKTOFIRST,BACKTOFUTURE」,首次在影展組委會門前舉辦的發布會也充滿了回歸與再啟程的意味。

開場發布的年度主宣片《BACKTOFIRST,BACKTOFUTURE》由FootnoteCut製作,以雙屏交互形式,將新老電影的經典鏡頭有機結合,展示電影語言傳承延續的同時,也串聯出電影創作的升維與技術發展的直觀魅力。「關係」和「對話」的核心概念被極具張力地呈現出來,預示著FIRST將在今年重新回到電影節展最為本質且迷人的問題上,帶來誠懇的思考和新鮮的改變。

FIRST年度主題短片

《BACKTOFIRST,BACKTOFUTURE》

FIRST影展CEO李子為說:「電影節可能是人與人的關係最為密集、也最為迷人的場域之一,我們在這裡建立關係,也提供建立關係的機制,並在瞬息萬變的關係流轉中察覺潛在的困境,預判可能的趨勢,以正確的姿態做出試探和應對。」

FIRST影展CEO李子為

與孤獨的紀錄片作者一起前行

而在非電影節期間的常設板塊中,FIRST劇情片實驗室藉由孵化,試圖與電影生態達成對話,去填補市場的空缺,打破僵局。紀錄片實驗室則在紀錄片製作體系和工業標準尚未健全時,提供必要的資金和資源支持,與向來被認為孤獨的紀錄片作者一起前行。發布會現場首次公布了劉漢祥導演《冰上時刻》與陳東楠導演《曠野歌聲》的兩支片花。

《曠野歌聲》劇照

紀錄片實驗室官方合作夥伴欣欣向陽的聯合創始人範立欣也是著名的紀錄片導演,他說:「紀錄片有直接從現實取材的可能性,通過各種渠道跟觀眾見面。希望我們能把這個接力棒點燃,變成一個火炬。」

而在更廣闊的視野和輻射範圍中,FIRST短片季面向基數眾多的年輕電影創作者提供實踐拍攝的機會;主動放映聯動城市與高校進行FIRST影片的主題放映,培養組織方對策展、布展的認知,讓非主流院線電影的廣泛傳播成為一種觸手可及的美學教育;FIRST固有的志願者板塊更是不斷讓培育的意識下沉,相當一部分志願者已經進入電影產業,承擔起了策展、媒體甚至是作者的身份。

紀錄片導演範立欣

評委會首發陣容亮相

今年FIRST評委會首發陣容包含了四位身份多元、背景各異的電影人,從中可以窺見FIRST一貫嚴謹、客觀、開放的競賽評審標準在進行自我完善,並開始試探新的延展空間。

趙非,著名攝影師,和張藝謀、陳凱歌、姜文、田壯壯皆有合作,掌機作品《大紅燈籠高高掛》《荊軻刺秦王》《太陽照常升起》在眾多海內外電影節斬獲最佳攝影獎。他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鏡頭和對光線出神入化的運用極具辨識度和視覺衝擊力。

述平,作家、編劇,他將自己的中篇小說《晚報新聞》改編為張藝謀導演的《有話好好說》,開啟了一條「金牌編劇」之路,後與姜文長期合作,《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讓子彈飛》皆是述平的編劇作品。

演員秦昊,憑藉《青紅》《春風沉醉的晚上》《日照重慶》三獲坎城影帝提名,一系列藝術氣息濃厚的電影全方位印證了其表演的深度與廣度,被婁燁評價為「傑出的演員」。

新加坡導演、編劇陳哲藝可能擁有青年創作者最羨慕的成長路徑,他的第一部短片《G-23》即入選坎城「世界電影展映」,長片處女作《爸媽不在家》一舉奪得坎城金攝影機獎和金馬影展最佳影片。

正如FIRST電影事務部總監段煉所說:「電影節展還尚未形成產業和資本的力量,我們所期待的與作者的良性合作模式、節展之間的共生時代還沒有到來,所以很多弱競賽化、去競賽化的聲音中,我們還是要堅持做競賽。首批公布的四位評委和七月即將公布的三位評委,就會是建構今年FIRST評價體系的陣容。」他們也將有控制地開發固有標準的延展空間,以更為專業的方式遴選出新鮮生猛的青年電影,有力地將它們推動到觀眾的視野中去。」

創投會終審評委發布

今年FIRST首次提出了「電影市場體系」的概念,平行於FIRST電影節板塊,涵蓋創投會、產業放映、論壇、工作坊等在內,為節展、作者與產業之間的關係填充上一塊重要的空缺版圖。

FIRST自2011年起就開始搭建作者與產業對話的平臺,對此,FIRST影展運營部總監高一天講述了這其間的自我懷疑:「我們為什麼站在作者身後?為什麼作者就是弱勢的?我們的立場是什麼?我們應不應該去插手?我們所預期的對話,最後為何變成了單向的、無效的喊話?」

過去幾年中FIRST與行業共同面對這些困擾,電影公司從製作體量、製作模式、合作路徑等方面與青年作者進行磨合和適配,FIRST創投會則逐漸完善遴選、提案、約談、評審機制,在外部環境尚不平衡對等的情況下,將青年作者聚攏為一個群體,靈活調試平臺的傾斜和鴻溝。

FIRST今年將對創投提案環節進行改良,有控制地讓市場端的意見進來,做出項目選擇,並首次聯合阿里影業設立電影計劃首獎,由創投評委會決出,使評委對作者的評價導向行之有效地進行傳達,三位創投終審評委的公布也正面印證了這一改變。

知名編劇、監製張家魯,憑藉《轉山》《風聲》等影片多次獲金馬獎提名,並憑藉《天下無賊》獲得42屆金馬影展最佳改編劇本獎。由他監製的《火鍋英雄》《少年班》《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在藝術性和商業性上均有不俗的成績。

宋佳,內地知名女演員,代表作《好奇害死貓》《師父》《蕭紅》《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等,不斷以出色的角色領悟力與感受力延展著表演的緯度。

曾國祥,香港導演、演員,出演《金雞》《志明與春嬌》等影片,導演作品《戀人絮語》獲第47屆金馬影展最佳新導演提名,《七月與安生》則在香港國際電影節與金馬影展雙雙獲得最佳導演提名。

FIRST電影市場體系建成

今年,FIRST今年設立了專屬的電影市場頒獎典禮,與影展戰略合作夥伴阿里影業,電影市場合作夥伴光線影業、麥特文化、澤東電影公司等設立了現金獎項,非現金類則由合瑞影業、畫林、聲林、克諾等提供發行埠、後制服務、設備供應等類別的獎勵,致力於在市場中打通行業內的產業鏈,形成一個可以自然生長的良性循環。

阿里影業副總裁、公共事務部總經理張文麗表示:「這已經是我們第四年與FIRST合作了,阿里影業和淘票票會一如既往和FIRST在一起,嘗試為中國電影做出一些貢獻。」

光線五光十色影業總經理孫永煥表示:「首先是要活下去,這才是健康的市場。每一部電影都需要票房的支持,這不是趨於商業,而是一個迴響。希望FIRST很好地活下去,讓觀眾看到更優質的作品。」

澤東電影公司今年是第一年和FIRST合作,CEOJacky表示:「很喜歡FIRST所有工作人員,所以我們來了,希望能真正做到BackToFIRST。」

左起:Jacky,楊向華,孫永煥,張文麗

FIRST產業放映今年也將開啟未完成片、國際製片和劇集項目的交易,讓更多的作者可以提早進入產業端,完成定位並展開合作。

產業放映官方合作夥伴愛奇藝會員及海外業務事業群總裁楊向華表示:「網際網路是一個重要的渠道,愛奇藝每年上映的導演處女作不在少數。希望愛奇藝可以和FIRST聯手,為中國電影的中堅力量做一些事兒。」

作者與產業之間雙向的對話機制已趨向成熟,在彼此了解的平等關係中,信息與觀點的流通才真正形成「體系」的價值,為可能展開的良性合作鋪開通路。

訓練營導師陣容發布

在電影節和電影市場兩大體系之外,FIRST也不斷尋找著補給和支撐的力量。FIRST影展創始人宋文提出:「追溯一個作者、製片人、策展人或其他從業人士的成長路徑,都需要談及教育。但當下文化與產業環境瞬息萬變,通識教育是否足夠?」

FIRST製作/培育板塊所做的,就是為青年電影從業人員提供一種由電影節視角出發的另類電影教育,發掘潛在人才,培育出更多合格的電影人,在第一批作者步入成熟後,還能後繼有力地匯聚起新一批青年作者群體。

FIRST影展創始人宋文

FIRST訓練營今年嘗試通過定位切入點處理電影創作中一個具體的癥結,探索個人化的風格和思維邏輯如何呈現。同時,在往年攝影、聲音、後期指導的基礎上增設文學指導和表演指導,增加培育的維度,導師陣容堪稱華麗。

作家、編劇、電影導演萬瑪才旦擔任文學顧問,他將帶領十位導演探索小說改編的創作形式,在限時創作和統一文本的前提下,給出不同方向的答卷。他坦言自己從喜歡電影到做電影也經歷了一個訓練,希望年輕人可以通過訓練營找到自己的電影路。

演員張頌文擔任表演顧問,他在《春風沉醉的夜晚》《闖入者》《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等影片中都有著精彩的表演,更是目前國內最富盛名的表演老師。他表示:「期待和青年導演們見面,我希望不要說教或改造你們,而是幫你完善自己。」

在以貝拉·塔爾為常任教務長的訓練營歷屆導師體系則又添一員猛將,伊朗導演、編劇、製片人和作家莫森·馬克馬巴夫出任導師,他是伊朗新浪潮電影運動的重要一員,製作20多部長片電影並獲得了50多個國際知名電影獎項。他創立的「馬克馬巴夫電影之家」對前置的審美培養與後置的技巧訓練皆有展開針對性的電影教育,這也與FIRST訓練營的初衷不謀而合。

第13屆FIRST影展正式啟動

FIRST今年的發布會與往年不同,無論對作者群體、產業埠還是製作/培育環境,都透露著困惑和懷疑的基調,這在發布會最後放出的「電影人說」宣傳片中最為明顯。而電影節作為公共平臺,所看到和提出的問題,需要作者、產業端、平臺方等一起坐下來對話解決。

前輩電影人發出質問的聲音,青年作者面對壓力進行審慎的自我觀察,在逼視和爭執中,兩方共同探討電影的標準、導演的門檻和市場的接納度。最終,隨著周浩一句「讓我們忘記世界,好好談電影吧」,紛雜的觀點逐漸統一,焦慮也歸於溫暖和穩定。

最後,FIRST名譽主席謝飛導演、萬瑪才旦導演、張家魯、張頌文和秦昊一同宣告第13屆FIRST影展正式啟動,並邀請現場及更廣泛的觀眾、媒體、電影行業嘉賓、青年電影人,在7月20日-28日共同來到西寧。

左起:萬瑪才旦,謝飛,秦昊,張家魯,張頌文

隨著第13屆影展帷幕拉開,FIRST官網也全線上新,指定網站合作機構飛沐在設計與研發中搭建了更人性化、更多元的技術樣本。訓練營報名5月15日截止,志願者報名5月20日截止,產業放映報名5月26日截止,主動放映報名5月31日截止,登錄官網即可進行各板塊的報名,在七月的西寧與FIRST影展一同BACKTOFIRST。

凹凸鏡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凹凸鏡DOC

推廣|合作|投稿 加微信☞pjw200951288

加入交流群或工作團隊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關心普通人的生活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這部FIRST青年影展「最佳紀錄片」《棒!少年》定檔
    今天,愛奇藝和大象點映在北京召開發布會,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面向青年創作者共同推出打通線下至線上全生命周期的創新發行服務模式。發布會上,由愛奇藝出品的電影《棒!少年》,作為開幕影片宣布定檔,將於12月11日在全國院線上映。豆瓣8.8分,被譽為FIRST青年影展最強黑馬電影《棒!
  • FIRST影展開票 《獵兇風河谷》開啟9個展映單元
    說到「驚人首作」單元,對於FIRST影展一直是最去策展痕跡的展映單元,卻也是這個影展最堅定的意志、最恰當的表達邏輯。鼓勵那些表達熱烈而誠摯,展現出生命力和創造力的電影語言和表現方式。但也不是一味的鼓譟和寵異,「驚人首作」的成立在於它正視青年電影粗糙稚嫩中的肆意和果敢。今年FIRST影展「驚人首作」單元,首次出現了紀錄片,徐勝永導演的《滷煮》。
  • 紀錄片《棒!少年》定檔,曾獲FIRST影展最佳紀錄片
    新京報訊(記者 周慧曉婉)11月19日,愛奇藝和大象點映在北京召開發布會,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面向青年創作者共同推出打通線下至線上的創新發行服務模式。發布會上,紀錄片《棒!少年》宣布定檔12月11日,成為2020年FIRST青年電影展獲獎影片中首部與觀眾在影院見面的作品。
  • 在批判性變弱的時代,紀錄片不再冷峻 | 紀錄片創作者FIRST圓桌暢談
    我那個時候混在北京,發現大家尊重人的方式是用名片或者請客的方式,誰買單我們尊重誰,誰的名片頭銜大尊重誰。所以35歲的我覺得不行,我不能這樣虛假地跟一些這個時代的精英在一起,或者是假裝快樂的人在一起。我那個時候偶然地回到自己的故鄉。我們很多人都遠離了故鄉,但是有一種東西值得被記錄,值得被紀念。
  • 2020金紅棉影展開票,懷斯曼經典紀錄片膠片放映
    2020金紅棉影展開票,懷斯曼經典紀錄片膠片放映 2020-12-11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流浪歸途》的沈巍,在《呼吸之間》,看FIRST紀錄片實驗室
    在4個月前,開啟紀錄片實驗室徵案之時,我們對在未來一個多月能見到的項目並不敢抱有太樂觀的想像: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整個紀錄片創作生態似乎一直都在釋放著消極的信號。朱賢亮:紀錄片導演和製片人,現任嗶哩嗶哩紀錄片高級顧問。在將徵案範圍擴大到華語紀錄片創作者後,今年實驗室所徵集的項目數量成倍增長,整體水平也相較往年有一定提升。隨著樣本量的提升,題材、類型、製作方式、發展階段的分布也更加廣雜。其中,兒童體育勵志與殘障/罕見病邊緣人群是今年項目中尤為突出的兩個題材方向。
  • 2020金紅棉影展今日開票,紀錄片大師懷斯曼領銜片單重磅來襲
    本屆金紅棉影展以「觀」為主題,甄選20部國內外優秀紀錄片進行數十場線下展映活動,精選了18部優秀紀錄片於15日在優酷GZDOC專題頁開展線上展映,線上線下同時開展,滿足多種觀影需求。16mm膠片特色放映,懷斯曼「大師經典」重磅來襲作為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的展映品牌,2020年的金紅棉影展迎來了它的6周年。6年的沉澱積累,金紅棉影展在廣州已經形成了獨特的紀錄片觀影文化,成為廣州以及全國紀錄片影迷每年翹首以待的保留節目。
  • 《獵兇風河谷》調動觀感 第11屆FIRST影展開幕
    但作為FIRST影展開幕影片似乎還有一層特別的意義,在觀影之外,對於眾多同樣初執導筒的青年電影人,是映照和內觀的有力樣本。《獵兇風河谷》故事本身講述的是:傑瑞米·雷納飾演的美國懷俄明州印第安自留區捕獵者,和伊莉莎白·奧爾森飾演的FBI探員,一起調查一宗發生在風河谷的少女謀殺案。
  • 「今年FIRST最強黑馬」《棒!少年》定檔12月11日
    棒球帶給他們久違的熱血和夢想,少年們也希望棒球能改變他們的命運。等待他們的,是重重困難。直到有一天,少年們終於迎來了機會,他們將飛往美國,代表中國登上世界少棒的頂級賽場……影片斬獲了今年FIRST青年影展「最佳紀錄片」、「觀眾選擇榮譽」兩大獎項,豆瓣目前評分8.8分,被不少人譽為「本屆FIRST最強黑馬」。
  • 78秒|我國首部遠洋題材紀錄片《大洋深處魷釣人》公益電影展映季啟動
    &nbsp&nbsp&nbsp&nbsp齊魯網威海8月27日訊1月4日,大型人文紀錄影片《大洋深處魷釣人》首映發布會在山東威海成功舉辦。這也是我國首部遠洋題材人文紀錄片。
  • 第十二屆FIRST影展徵片啟動倒計時 鼓勵短片創作
    與此同時,為了鼓勵青年電影人的短片拍攝實踐,短片創作的自由意志和探索精神,2018年第十二屆FIRST影展將在主競賽十個獎項之外,首次設立短片場外獎。 如果先不談電影表現方式的探索和創造,電影表達的率性和自由,以及創作培育的功能。FIRST影展關於短片的期待,似乎最根本的是對創作敏感和原始表達衝動的呼喚。
  • 王男栿入圍「麥克阿瑟天才」獎,美國疫情紀錄片明日首發
    主競賽單元(包括「國際競賽「單元以及專屬亞洲紀錄片人的「亞洲新浪潮」單元)作品徵集將於下月1日正式開始。 YIDFF 2021徵集作品海報由日本東北藝術工科大學圖像設計專業大三學生高山珠名設計,設計理念為「故事誕生於縱橫交織的時空」。
  • 元氣森林聯合獵豹移動玩轉FIRST影展
    而剛剛結束的FIRST青年電影展,作為我國疫情防控常態化以來首批回歸的影展,不僅吸引了眾多電影大腕、資深從業者、影迷的加入,更是品牌營銷的大舞臺。  品牌方如何玩轉FIRST影展營銷  在會展場景的智慧營銷層面,這次獵戶星空派出了「豹大屏」和「豹小販」兩類機器人志願者,助力品牌方進行營銷。
  • 紀錄片,原罪與宿命的鬥爭
    論壇期間,「海上影展暨論壇「策展人,導演黎小鋒與導演徐童展開了一場對談,十年後,讓我們再次回顧這場關於紀錄片創作的精彩對話。所以,我對他們很感激。和他們一起生活和交往的日子裡,我不僅拍下了生活的片斷,同時,更為吃驚的是那些無處不在的形式感。在他們的生活空間裡,在他們的語言中。遊民遊走在江湖上,自有一套行為方式,謀生技巧,言語說道。像《麥收》裡苗苗所說的「生存之道」;《算命》裡厲百程講的「孤單命」,以及唐小雁的江湖遭遇,都有一種天然的形式感。
  • 肖戰獲金掃帚獎最令人失望男演員;第14屆FIRST青年影展入圍片單公布
    【國內資訊】 -第14屆FIRST青年影展入圍片單正式公布 即將在7月底開幕舉行的第14屆FIRST青年影展這兩天相繼公布主視覺海報、入圍片單,經過初復兩輪評選,34部影片(劇情長片13部,紀錄片8部,短片13部)最終突出重圍。
  • 打破場域壁壘,普惠紀錄片愛好者,GZDOC 2020盛大來襲!
    18年來,由牙牙學語的「嬰孩」,逐步成長為比肩世界一流節展的「青年」;從當初的一場學術研討會,變身為今天中外文化交流的名片——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不僅記錄了中國紀錄片人一步一步奮鬥的足跡,更書寫了中國紀錄片與世界交流的燦爛篇章。
  • 第14屆FIRST「最佳紀錄片」、愛奇藝自製紀錄電影《棒!少年》12月...
    這部影片在今年的第14屆FIRST青年影展上,斬獲了「最佳紀錄片」、「觀眾選擇榮譽」兩項大獎。目前,該片在豆瓣評分為8.8分,是2020年上映新片中豆瓣年度最高分國產電影。愛奇藝專業內容業務群(PCG)總裁兼首席內容官王曉暉表示:「愛奇藝一直堅守面對當下的變化,觀察少年的成長,通過少年的成長來看成長的世界,儘可能創造越來越優秀的藝術作品表達少年的懵懂、少年不服的朝氣和青春,動畫、動漫、青年綜藝、劇集、紀錄片五大內容都在延續這個品質。《棒,少年》表達了網際網路紀錄片人文主義精神。」
  • 這個影展全是超高分電影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領略這十部佳作的精彩亮點!懷抱電影夢的漫畫家吉比,號召有志之士一同參與紀錄片拍攝,同時將提案兜售給製片公司。紀錄片拍攝從一封神秘信件開始,在拍攝的過程中,隨著線索,寄信人輪廓逐漸清晰,但他卻不想找到寄信人了。
  • 2020青年導演海上影展|繼續看,一點光,總會找到方向
    」關注我們的影迷們應該都知道,我們每年年底都會舉辦「青年導演海上影展」,這個「小而美」的保留節目,從2014年第一屆開始,到今年已經是第七屆了。七年來,我們與合作夥伴「上海電影資料館」一起,每年都將當年度的文藝佳作帶到上海,呈現給上海的影迷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