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變的愛情定律:女孩越不懂事,越是被寵到令人羨慕

2020-12-10 走心巷子

文|五月的晴天

愛情是我們一生當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有的人一生為愛所困,而有的人一生幸福。

那麼幸福和不幸之間到底差了什麼呢?

首先講一個故事,我的一位女性朋友,個性非常好,而且人也漂亮。

是在遇到愛情的時候,卻沒有像她的外表一樣光鮮亮麗。

男友非常自私,在逐漸的相處當中,女生變得越來越偉大,到了最後儼然變成一個「母親」的狀態,需要照顧他的生活起居,也需要賺錢養家。

一開始非常漂亮的女孩兒,到最後委屈到面老珠黃。

怪不得人們常說:你嫁給一個怎樣的男人,就會過怎樣的生活。

成熟的男人會讓你變得嬌小和幸福,而男人的幼稚和自私,只會讓一個深愛他的女人,變得痛苦不堪。

那么女孩子在愛情當中,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收穫幸福呢?

01 沒必要事事懂事

其實很多女孩子一開始,在家庭當中就是爸媽手的掌上明珠,受盡父母的保護。

但是如果識人不清,就會逐漸地將自己推入深淵。

所以在戀愛的時候要學會自己爭取幸福。

在戀愛當中,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你付出或者輔助。

要學會給自己留空白,給對方表現的機會。

在相互付出的基礎上,女孩子沒有必要做得太過於懂事。

尤其是在面對男朋友或者老公一些錯誤的時候,不要因為委屈,或者害怕失去,而對對方的錯誤視而不見。

可能你自己在心裡覺得自己懂事,但是只能自我感動,也不會令他感動,反而會讓對方變得更加變本加厲。

高傲為自己著想的女孩才有魅力。

且讓男人慾罷不能。

02 愛和金錢都要適度的給予

這需要講一下我個人經歷的經歷。

在我初次談戀愛的時候,跟我初戀相處的那幾年,因為當時彼此都在上學,沒有太多的金錢,我們兩個的生活費經常放在一起,但仔細算下來,男生確實比女生花的多。

但因為那時候的我,因為過於愛對方,所以總會答應的很多無理的要求。

所以在分開之後,我冷靜地思考,發現在那段感情當中,我不僅在精神上付出很多,更是在資金上,也付出很多。

所以不管是精神上還是金錢上,我都是處於弱勢的那一方,付出了很多,卻沒有收穫好的生活。

很多女孩子在戀愛的時候是失去理智的,覺得只要對對方好。就能收穫到對方同樣的好。

但是很多男孩子都是不識趣的,你越是對他好,他反而對你越冷漠。

尤其在沒有結婚的時候,還是儘量不要跟男友有金錢上的牽扯,更不要在他身上付出全部的依賴。

適當的給予付出,讓兩個人之間保持稍微平衡的狀態,才能增進感情的發展。

03 千萬不要太依賴對方

很多女孩子在談戀愛的時候特別依賴對方,不僅事事都要尋求對方的意見,更重要的是一天見不到就思念難耐,對方不回消息就立馬懷疑對方,甚至懷疑自己。

長期以往,總是追問對方的行蹤會讓對方感到厭煩,也會一步步摧毀自己的自信心和信任度。

而且嚴重的話,會導致兩個人的感情進入冰點狀態,甚至鬧到分手的境地。

但是這種現象的原因,歸根究底是太過於依賴對方,太過於愛對方。

所以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心理暗示:愛情不是捆綁,要給足彼此空間。

其次選擇相信他,如果他不夠愛你,那麼他有很多的機會,可以去尋找另一段感情,但是如果他愛你,其實他有大把的時間可以浪蕩,也會選擇對你忠誠。

所以關於他的想法,,你是無法控制的,你要做的就是要愛護好自己,然後給他精神上的愉悅感,還有相處的舒適感,讓他愛上和你在一起的感覺。

唯有如此,才會增進彼此之間的甜蜜度,也會屏蔽掉比愛情外的一些情感連結。

總結

說到底,愛情是一個長久的事情,想要長久地和一個人愛下去,那麼就需要使用一些簡單的技巧,來改善兩個人的相處方式。

戀愛久了,任何人之間都會出現疲憊的感覺,那麼在疲憊期,更要學會了解愛情,控制自己的思想,保持自己的態度,學會在愛情當中找到所謂的精神主動權。

其實在我的觀點裡,女孩子真的沒必要太懂事。

當然對對方好是應該的。付出,照顧對方的生活和精神狀況是一定要做的,但是在面對一些問題的時候,不要因為愛就毫無底線。

付出可以,別全盤託出。

愛他可以,別失去自我。

懂事可以,別被狠狠欺騙。

--end--

五月的晴天:專注於兩性情感觀點,書評影評,成長勵志類文章創作,最大的願望是希望所有人都幸福。

相關焦點

  • 告訴你們一個定律:越會寵著自己女朋友的男生,越是缺愛
    實話實說,當我寫下這個標題的時候,我基本上已經做好有各種不同聲音的準備了,因為這句話,換做以前,我也會覺得是一件完全沒道理的事情,然而,隨著樣本的逐漸累積,這樣的一條定律,顯得愈發的明顯了。那就是:越會寵著自己女朋友的男生,越是缺愛。
  • 為什麼,越是怕啥越來啥,而越想得到越是得不到
    就像如今我們都活成了自己曾經討厭的樣子,我們從小被教育,遇事不要逃避,可是誰又能敢說自己從來沒有逃避過責任,我們也曾教育孩子,不要說謊,可是我們何嘗不是經常性地說謊,我們也曾在愛情裡有著美好的憧憬,曾經恨透了「小三」,發誓說絕對不容忍,可是忽然有一天發現,自己竟然成了那個被自己憎恨的人,且無法自拔。
  • 越怕啥,越是來啥,原來是「墨菲定律」在作怪!
    有一句話似乎非常有道理:越怕啥,越是來啥。讀過了《墨菲定律》之後才知道,原來偶然之中含有必然,下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神奇的「墨菲定律」。墨菲定律實際上是一種心理學的效應,一個墨菲的人最開始提出了這個定律,原話是這樣:如果有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方法去做一件事情,其中的一個方法會導致災難,那麼一定會有人做出這樣的選擇。這句話說明如果一件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低,他一定會發生。
  • 心理學:越是情商高的女人,越不喜歡與人交往
    讓你更懂女性心理,尋找到屬於你的人生真諦和感悟。專欄講師:說愛,1000+情感案例研究者,知名心理學博主,專注研究女性心理學德國作家黑塞曾說,「人生十分孤獨。沒有一個人能讀懂另一個人,每一個人都很孤獨」。
  • 戀愛關係潛規則:越是日久生情的愛情,越不容易走到最後
    想要以真心換真心,到最後只是一個人在付出。一個活在當下,一個嚮往未來,方向不同,就沒辦法共同走下去。很多時候,時間會培養兩個人感情,但這種感情,與愛情相差甚遠。所以,越是日久生情的愛情,越不容易走到最後。日久生情,生的真的是愛情嗎?
  • 「墨菲定律」告訴我們:人往往是怕什麼來什麼,越擔心就越會發生
    「每次老師點名回答問題,越不想被點到,就越會被老師點到回答「「每次出門越不想看見熟人,就越會看見熟人」「考前沒有複習到的知識點,往往就會考到」「越是不想弄髒的新鞋其實,這就是一種心理學效應,也就是咱們俗稱的"墨菲定律"。往往越是擔心發生的事情,就越會發生;越是想要得到的東西,往往越得不到。
  • 也再網:為什麼說愛情裡越害怕失去越容易失去?
    人類在社會化之後到今天,關於愛情一直有著很多經典的名言。其中還不乏各種金句,就好像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話題:愛情裡越害怕失去越容易失去。這句話到底對不對呢?其實這句話還真有一定的道理,曾經愛德華墨菲就在心理學範疇提出過著名的「墨菲定律」。
  • 《墨菲定律》:不好的事越擔心越會發生,其實有這三個原因
    而往往越擔心,它越是有可能發生,如上網課時的你越擔心老師點名到你恰巧就抽到了你,做錯一件事情擔心被發現越是刻意隱瞞越是容易被發現。而期望好事發生時,它往往又不靈驗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其實主要原因有這三個。
  • 愛情相關的一些心理定律
    戀愛中的「馬太效應」愛情起初我們大多都會以為是將心比心,以為付出就一定會得到回報被珍惜,但往往現實生活中無數情愛的案例,投入越多,就越有不被珍惜的概率。似乎這是一個角色從開始形成的必然,正如馬太效應,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當你習慣付出,對方習慣接受很難改變這種關係的平衡。
  • 心理:越是愛較勁兒的人越看不到小女孩,你看到了什麼?
    心理:越是愛較勁兒的人越看不到小女孩,你看到了什麼? 測試開始: 題目:觀察下面的圖片,你從中看到了什麼?
  • 7歲女孩被姑父當透明人,教妹妹剪紙被扇巴掌,越懂事越被欺負?
    相信每個家長,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並且懂事聽話和乖巧的。可是有些父母,卻不懂得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立場,體會孩子的感受。有些孩子是非常聽話和懂事的,她們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也知道什麼時候克制自己的想法,甚至經常討好長輩們,形成了討好型人格。
  • 男女關係有哪些經典定律?
    在男女關係中,女人總是尋找被愛的感覺,通過各種方式求證男人愛情以及是否真心,男人不斷尋求愛上別人的感覺,渴望滿足自己的徵服欲。為什麼會出現男女關係中的定律?因為雙方對愛情的訴求不同,對感情的期望值不同,兩者的思維風格也不同。
  • 墨菲定律:越擔心的事越容易發生,很多人都逃不過,你中了幾條?
    這就是墨菲定律的第四層定義,在異性情感之間的一大表現。墨菲定律的四層意思,一層講感情,其他三層講透了人生。一、越是刻意地等待,越是艱難「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墨菲定律這裡說的時間長,不一定是真正意義上的更長,更多地是人的心理上。也就是說,當你越渴望一件事時,那件事的到來會越慢。比如,你在外面等待閨蜜喝下午茶,如果你什麼都不做,那你等待的時間一定非常難熬。
  • 為什麼越懂事孝順的孩子,父母越不待見?過來人講出實情,很戳心
    文|文兒中國是一個非常講究孝道的民族大國,也有很多孩子對待自己父母孝順到人人稱讚,是街坊鄰居都想要的懂事孩子。但是有些家庭的父母,卻對懂事孝順的孩子視而不見,偏偏寵愛囂張跋扈的孩子,還覺得他們可愛。而小兒子從小就調皮搗蛋,別說幫張姨的忙了,只要不惹事就謝天謝地了。張姨生日,他家小兒子從來沒有送過一分錢的東西。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張姨說,平時也知道大兒子更貼心,但自己就更疼愛小兒子,覺得小兒子的性格很可愛。很多人說,張姨的做法確實有點寒了孩子的心。
  • 《與愛同居》又名《真愛墨菲定律》,「墨菲定律」到底是什麼?
    泰國BL劇《與愛同居》(《真愛墨菲定律》)從播出後就引起一陣熱潮,粉絲紛紛感嘆太上頭。繆糕CP更是讓劇粉們磕得停不下來。這部劇能大爆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因為劇情精彩,人物性格鮮明,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情節環環相扣,節奏緊湊;另一方面是劇中主角顏值創新高,演員本身的魅力加分;同時,該劇以一段愛情中的人物之間的糾葛,闡釋了一個看似無形卻無處不在的定律,就是「墨菲定律」,使得全劇能引人思考,有了深層次的哲學探討,不至於淪為口水劇。
  • 愛情當中不能一味慣著的星座,越是百依百順,越是蠻不在乎
    愛情是一個對等的存在,只要付出就能夠得到對方的重視,在感情當中每個人都應該要保持好自我,不應該為了對方而迷失掉自己。對於有些星座男來說,別人越是付出對他們越好,他們越是不珍惜,越是對他們百依百順,反而更不在乎,所以在愛情當中這幾個星座男不能慣著,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到底都有誰吧。
  • 墨菲定律:越擔心的事情,越容易發生!這有什麼依據嗎?
    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墨菲定律,墨菲定律是一種心理學效應,1949年一名叫愛德華-墨菲的工程師提出了這一定律。墨菲定律核心內容: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隨著你關注墨菲定律越來越久,你會發現這一定律牢牢把握住了我們的世界,你無法繞開。簡單來說,它就是一個「倒黴定律」,你越是怕什麼,就越來什麼,越擔心的事情,越容易發生!只要事情存在變壞的可能性,事情就總會朝著我們可以想到的不好的方向發展。
  • 懂事女孩的背後都有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請溫柔地善待、別傷害她
    之前看到這麼一句話:一個女孩到底經歷了什麼,才會讓她如此懂事?我的好朋友文文,漂亮開朗,很會照顧人,今天我們聚在一起,談到了多年前的些事。畢業後,文文不想回老家,怕觸景生情,獨身一人來到蘇州,在蘇州,沒有親人朋友,一個女孩子孤孤單單在陌生的城市生活了三年,正是這三年,讓文文變了,原來有人寵,現在一個人要面對生活的種種情況,讓文文迅速成熟起來,懂事了,也很知道替他人著想,已不再是過去那個任性,不懂事的小女孩了。
  • 往往越是優秀的人,對另一半就越沒要求
    往往越是優秀的人,對另一半就越沒有要求。一、優秀的人很少因為條件喜歡一個人。喜歡一個人應該有條件嗎?在很多普通人的眼裡,喜歡一個人是有條件的,你可能喜歡對方的外貌,喜歡他,有錢喜歡他,有學識等等,肯定是因為某個原因才喜歡這個人吧。但是這樣程度的喜歡未免太過於膚淺,而且不夠純粹。
  • 頂級思維墨菲定律:4個愛情法則,怕什麼來什麼,到底你該如何愛
    愛情並不會總是一帆風順,每個人的生活環境和性格都是不一樣的,因此就會因為一些自以為是的想法導致發生各種摩擦及矛盾!當你想用一串鑰匙打開某扇門的時候,往往嘗試都是不對的,是的,只有嘗試到最後,那才是對的;這種現象在生活中也會發生,它在心理學中被稱為「墨菲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