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迷小姐》( I Want to Sing),拍攝於上世紀70年代初。由王寧生導演,17歲的鄧麗君主演的一部歌舞題材電影。
這部《歌迷小姐》也是現存唯一一部鄧麗君主演的電影,成為了鄧麗君罕有的早年珍貴影像資料之一。該片於1971年香港上映時引起轟動,鄧麗君也因此片當選當年「香港十大最受歡迎影星」。
《歌迷小姐》講述少女叮噹(鄧麗君 飾演)踏足歌壇的故事。
故事也基於鄧麗君自身的演藝生涯,堪稱鄧麗君傳奇一生中的一個側面。她的搭檔——藍雲的飾演者是當時的名藝人張衝,除此之外還有青山等人也在劇中客串。
故事以叮噹的一夕成名,以及她懵懂的少女情懷兩條線索並序,夢想與愛情交相衝突,將一個少女豐富的內心世界展露無遺。影片中有許多鄧麗君少女時代的珍貴鏡頭。
說到鄧麗君,我想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了。鄧麗君出生於中國臺灣省雲林縣,祖籍河北省大名縣,是中國臺灣歌唱家、日本昭和時代代表性日語女歌手之一。
鄧麗君的演藝生涯大致可以分為四個時期,分別是臺灣宇宙唱片時期、臺灣麗風唱片/香港樂風唱片時期、日本寶麗多唱片/香港寶麗金唱片時期、日本金牛宮唱片時期。
1967年-1970年,是臺灣宇宙唱片時期。鄧麗君從金陵女中休學,加盟臺灣宇宙唱片公司。推出了她的第一張唱片——《鄧麗君之歌—鳳陽花鼓》,鄧麗君也正式開始了職業演唱生涯。
後來,鄧麗君參加臺視《群星會》節目,在臺北「夜巴黎」、「七重天」等音樂場所登臺演唱,創造連續數月滿場的紀錄;以平均每三個月兩張唱片的出片速度推出多張唱片。
出演臺灣宇宙唱片公司出資拍攝的音樂題材電影《謝謝總經理》(遺憾的是,該影視資料暫時沒有)鄧麗君還為臺灣首部連續劇《晶晶》演唱主題曲;應邀主持臺灣電視史上首檔帶狀節目《每日一星》 。
1970年1月,鄧麗君被白花油公司以及香港《華僑日報》選為「慈善皇后」 ;7月,鄧麗君與凱聲歌唱團赴香港演唱一個月。
同年10月,鄧麗君與張衝合作拍攝個人第二部音樂題材電影《歌迷小姐》,也就是我們開篇所說的現存的唯一一部由鄧麗君主演的電影。
1971年-1973年是臺灣麗風唱片/香港樂風唱片時期,鄧麗君在東南亞展開為期一年半的巡迴表演,並與麗風唱片公司正式籤約,主演舞臺劇《西廂記》,後當選「香港十大最受歡迎歌星」之一。
1973年7月,鄧麗君主演舞臺劇《唐伯虎點秋香》,又二度當選「香港十大最受歡迎歌星」之一,後與日本渡邊經紀公司籤約,並與日本寶麗多唱片公司合作發行唱片。
1974年,鄧麗君正式赴日發展,於日本寶麗多唱片公司推出首張日語單曲《今夜かしら明日かしら 》(今夜或者明天);於東南亞出演《女記者》等三部舞臺劇;以第二張單曲《空港》,打破寶麗多唱片公司旗下歌手的唱片銷量紀錄,並獲得「日本音樂祭銀賞」。
鄧麗君憑《空港》一曲,從日本樂壇700餘位新人中脫穎而出,獲得1974年度「日本唱片大賞新人歌手賞」,同時獲得「新宿音樂祭銅賞」、「銀座音樂祭熱演賞」。
1975年,鄧麗君加盟香港寶麗金唱片公司,發行「島國之情歌」系列專輯第,後來於馬來西亞、香、,日本新宿、新橋、臺灣等多地舉行巡迴演出及個人演唱會。還奪得了日本東京歌唱大賽冠軍、於香港第一屆金唱片頒獎典禮上成為香港首屆「金唱片獎」;據悉,鄧麗君在日本發行唱片累計達20張。
她舉辦以香港紅磡體育館為首站的「15周年巡迴演唱會」,成為首位舉辦多地巡演的華人歌手和首位於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辦演唱會的女歌手,創下香港紅勘體育館首次歌手連續演出6場、6場觀眾滿座的紀錄,並刷新華語演唱會觀眾人數以及華語演唱會票房。後鄧麗君巡迴演唱至新加坡和吉隆坡等地
之後便開始了日本金牛宮唱片時期。在此期間,鄧麗君屢次斬獲嘉獎,還當選美國《時代周刊》「世界七大女歌星」和「世界十大最受歡迎女歌星」之一,成為唯一同時獲得兩項榮譽的亞洲歌手。她還婉拒了日本「紅白歌合戰」的四度邀請。
可惜的是,1995年5月8日16時許,鄧麗君因長期感冒未愈伴隨支氣管炎引起支氣管哮喘發作,由於交通堵塞延誤救治時間和使用支氣管擴張噴劑過量,致使腦部重度缺氧和心臟停頓,於泰國清邁蘭姆醫院接受近45分鐘的全力搶救,最終搶救無效死亡……
從前也好奇過長輩們為什麼如此喜愛鄧麗君,當小編點開她的影視資料,看到她在節目中如小女孩一般俏皮又可愛,也被她深深吸引了。「人美聲甜」這個詞,大概就是為她而生的吧。她還時常打趣男歌迷都結婚了,佯裝生氣。一顰一笑,都如同初戀一般美好,怪不得那麼惹人喜愛呢!
鄧麗君就像《歌迷小姐》裡的叮噹一樣,不停地追逐著自己的夢想,最終,在舞臺上閃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