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在的城市疫情剛剛結束,幾個朋友在公園遇見,談起另外一個朋友的近況。大家都說,他的朋友圈裡已經不像是20多歲年紀的樣子,都感覺他被生活負累著,可不知道該怎麼關心他。「他自己的公司慢慢走上正軌,越來越有錢,可他依然還是一個人,我們都希望能有一個人幫他分擔一二。」
20多歲的年紀,心裡裝著遠方,腦海裡全是夢想,似乎都會面臨一種境況:明明很孤單,卻說一個人習慣了就好。我記得我剛工作的時候,每天除了單位就是家,離開了群居生活的學生時代,越來越懂得照顧自己,但對於工作卻不知所措,越來越知道錢意味著什麼。一個人的時候看看書,後來種種花,再後來喜歡做菜,但生活似乎總缺一點什麼?是愛情嗎?似乎是,又似乎不是,總是也想不明白。
一個朋友說,現在對於陌生的人,真的不知道該如何介紹自己,最害怕的便是周末那無休止的相親,兩個人面對面坐在一起,開口便是你在哪裡工作,收入多少,有車有房等問題,儘管我們都知道謀愛的前提是謀生,但要交代這些,既累也無趣。
還有個長相不錯的小夥子說,他已經開始靠「顏值」吃飯了,但凡是沒有眼緣的姑娘便懷著發展客戶的方式去見面,記得有一次他喝醉了酒跟我們說起:其實不是不孤單,只是重新認識了又害怕再次失去。於是,當舊的那個人離去,沒有三五年的時間是不敢再把心交給誰。
如果你經常翻朋友圈的話,應該看到過這句話:當孤單變成習慣,再也不奢求有人陪伴,當一個人熬過了最難的時候,就再也不想尋找依靠。我自己的經歷,證明自己不再是說自己有多少朋友,或者自己有多麼漂亮的女朋友;面對生活的種種不再隨言附和,面對工作的無奈也能坦然接受。離開學校,進入社會,我們都變得不再那麼容易討好,內心裡排斥依賴於旁人,那麼這條路註定是孤獨的。於是,當真正需要的時候,已經忘記該如何表達了。
不是不孤獨,而是孤獨已經融入了生活。突然出現一個人,想要分擔或者驅趕這份孤獨,重新組織生活,反而感覺不知所措。因為你真的在孤獨把孤獨當成。它保護鎧甲,它用心保護著你,你也真心接納著它。但請你不要習慣死死抱著它不放,讓人以為所有的事情你都能一人搞定,你要相信自己的內心其實依然柔軟。
我也曾以為倔強是自己最堅硬的部分,但我現在覺得,真正的強大是舒展,堅強與柔軟其實並不矛盾。可以堅強,也可以柔軟;可以一個人,也可以兩個人。
所以,大膽去認識新的朋友吧,去好好表達「我愛你」,去勇敢追求而不覺無趣,去放肆地告訴另外一個人有她真好。而真愛,或許就會在那個時候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