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要讓他人來決定我是誰,我只想要為自己做決定。——艾瑪·沃森特
今年4月15日,《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赫敏·格蘭傑的扮演者,艾瑪·沃森特,迎來了自己的三十歲生日。
歲月如梭,不知不覺間,當初那個笑容甜美、聰穎過人的霍格沃茲學霸,已經30歲了,而曾經沉迷於羅琳筆下魔法世界的一批人,也已經漸漸長大。
那麼,步入三十的艾瑪,還是我們記憶中的那個小仙女嗎?
讓我們試圖找到答案。
01 童年:八次試鏡,終成赫敏·格蘭傑
1990年生於法國巴黎的艾瑪,從小就展現了對演戲的喜愛和天分。在學校裡,她就領銜參與了多次學校社團的戲劇演出,包括《亞瑟王:青年時代》、《快樂王子》等。
十歲那年,正逢J·K·羅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影片開始招募演員,艾瑪毅然報名。
說實話,作為一個十歲的小女孩,艾瑪的演技著實有限,不過劇組的人看到了她的潛力和對演藝事業的熱愛,據說當時經過了八次面試,艾瑪·沃森特版的赫敏,才終於得以與觀眾見面。
相信到今天,劇組再回看當時的決定,一定會為自己的明智選擇而感到慶幸。
因為,艾瑪飾演的赫敏,已經成為了《哈利·波特》系列影片中最經典的人物形象之一。可以說,系列電影的成功離不開赫敏作出的貢獻。
很多影迷甚至表示:在他們的心目中,艾瑪之後,再無赫敏·格蘭傑。
必須承認,從當初那個年僅十歲、全部演技就是甜甜微笑的小女孩,到後來那個螢屏上揮灑自如的女神,我們見證了艾瑪·沃森特的成長,也見證了她的進步。
艾瑪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不僅僅是一個有顏值、有演技、三觀正的螢屏女神,更是他們童年的回憶,情懷的寄託。
02 成長途中:不忘初心,雙重學霸
十年八部《哈利·波特》,艾瑪成就了赫敏,赫敏也成就了艾瑪。
其實,僅僅憑藉這八部影片所帶來的聲望和資源,艾瑪就早已經是前程無憂了,更何況隨著她漸漸長大,人們發現她並沒有如一些黑粉所希望的那樣「越長越殘」,而是顏值飛速增長。
然而,對於艾瑪來說,自律是一種習慣,成功不是奮鬥的終結。
不像很多童星出道後就放棄學業,艾瑪在影片中和生活中扮演著「雙重學霸」。十六歲那年,艾瑪在GCSE考試中,以8個A+和2個A的優異成績,得到了劍橋、牛津、布朗三所世界一流高校拋出的橄欖枝。
艾瑪真的缺一張文憑嗎?
我想不至於。
這一張文憑,體現的更是她不忘初心、事事精益求精的態度,是她對知識、對智慧的追求。
03 如今:演藝事業外,專注公益,為女性發聲
今年,艾瑪和羅南的新作《小婦人》斬獲奧斯卡六項提名,最終榮獲最佳服裝設計大獎。
演藝事業之外,艾瑪投入了大量時間在公益上。
按理說,作為一位炙手可熱的新生代演員,艾瑪應該抓住時機,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演戲上,進一步擴展自己的事業,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然而,就像她在哈利·波特裡出演的那個頗有主見、心懷悲憫的赫敏一樣,艾瑪寧可犧牲自己的事業,也要投身於公益之中。
2016年2月起,她更是徹底息影一年,專注維護女性權益。
既然有了立場,自然會招來不同立場者的反對、攻擊甚至抹黑。事實上,很多人黑艾瑪,正是從她從事女權事業開始的。但艾瑪從未妥協。
有主見,有情懷,能堅守,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夠做到艾瑪這個程度。
04 答案
仔細想想,其實艾瑪在很多方面都跟赫敏有相似之處。
赫敏是一個嚴於律己,事事求精的人,而艾瑪也有那種只要做一件事,就要把它做到最好的精神;赫敏是一個有悲憫情懷的人,同情「家養小精靈」就是一個例子,而艾瑪也同樣有悲憫心,關注公益事業;赫敏是《哈利·波特》中最有主見的女性角色,而艾瑪也是一個有獨立精神的女性。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赫敏·格蘭傑的精神,通過艾瑪的演繹,傳遞給了萬千觀眾,同時也延續在了艾瑪身上。
在這種意義上,艾瑪·沃森特,永遠都是影迷心中,哈利·波特裡那個小仙女。
也歡迎各位讀者發表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