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曆是中國古代傳說中最古老的一部太陽曆。萬年曆是記錄一定時間範圍內(比如100年或更多)的具體陽曆與陰曆的日期的年曆,方便有需要的人查詢使用。萬年只是一種象徵,表示時間跨度大。我們所使用的萬年曆,即包括若干年或適用於若干年的曆書。現代的萬年曆能同時顯示公曆、農曆和幹支歷等多套曆法,更能包含黃曆相關吉兇宜忌、節假日、提醒等多種功能信息,極為方便人們查詢使用。
萬年曆有一個很有趣的歷史傳說。相傳,在很久以前,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想把節令定準。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樹陰下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可是,天陰雨霧,影響測量。後來,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了他的興趣,他又動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時的長短就會重複一遍。
當時的國君叫祖乙,天氣風雲的不測,使他很苦惱。一個名叫阿衡的大臣,為討好皇上,奏稱要設天台敬祭天神。祖乙認為有理,便帶領百官去祭天,卻無濟於事。萬年知道後,忍不住就帶著日晷和漏壺去見王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後龍顏大悅,感到有道理。於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起日晷臺和漏壺亭。並派了十二個童子服侍萬年。祖乙對萬年說:"希望你能測準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間,創建曆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後來,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準確的太陽曆。當他把太陽曆呈奉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面銀須。國君深為感動,為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曆命名為"萬年曆",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後,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說是為了紀念德高望重的萬年的。
黃曆之中一般人看的最多的,應是每日宜做什麼、不宜做什麼的那一項,偶爾水逆的時候我也會看看這些,並且聽從上面的要求——誰讓自己倒黴了這麼久,這可是古人用他的智慧創造出來的,不信白不信。命理師、擇日師也由此欄所記,加上每日吉時兇時之參考,來替人決定日期。相信待你們了解之後,以後就不用去找擇日師了(自己也可以算命,誒嘿嘿)。
舉例:
以今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剛過去兩天哦,大家還記得自己吃的是什麼餡的湯圓嗎?)為例,寫有:
宜:祭祀,平治道塗,餘事勿取
忌:嫁娶,祈福,掘井,安葬
現就將這寫擇日用事術語批註列於下(大家可以自行對照著看):
祭祀:指祠堂之祭祀、即拜祭祖先或廟寺的祭拜、拜神明等事。
祈福:祈求神明降福或設醮還願之事。
求嗣:指向神明祈求後嗣(子孫)之意。
納採:結婚,締結婚姻的儀式、受授聘金。
嫁:男娶女嫁,舉行結婚大典的吉日。
納婿:指男方入贅於女方為婿之意。同嫁娶。
開(掘)井、開池:開鑿水井、挖掘池塘。
平治道塗:指鋪平道路等工事。
安葬:舉行埋葬等儀式。
萬年曆
中國歷史上使用過的曆法,有陽曆、陰曆和陰陽合曆,「盲年」是陰陽合曆某種「置正」安排的結果。
陽曆,可能是我們的祖先最早使用的曆法,它根據太陽運行規律制定。古人以為太陽繞地球運行,轉動一周為一年——今日我們知道是地球繞太陽公轉的周期,但古人的認識卻相反。據學者考證,戰國時還有太陽曆,一年十個月,以天幹為名,每月三十六日,分三旬,旬以地支為名,如此十個月三百六十日,加上五至六天不入幹支的「廢日」,一年就是三百六十五日或三百六十六日。此外,春秋戰國時期有採用十二辰(地支)紀月,而十二辰加時制度至遲西漢時已被採用。西漢末至今,一直用幹支來紀年,即幹支歷。
陰曆是按月亮的盈虧變化來制定的。一個朔望月的周期是二十九或三十天,年的長短只是月的整倍數,與回歸年無關。月也與四季寒暑無關。希臘歷和回曆都屬於這種曆法。它的一年中,也不可能出現「雙春」、「盲年」。
陰陽合曆,是結合太陽和月亮運行的周期制定的。一年按太陽的運行分為二十四節氣,又按照月亮的運行分為月。小月、大月十二個加起來,只有三百五十四天或三百五十五天。兩者相比,相差約十一天。為了協調二者,古人採取「設閏」的辦法來處置,若干年中就有一年是十三個月的。從商代的甲骨中還可以看到「十三月」的記載,就是設閏的明證。上世紀有學者報告,南方的瑤族還保存著「十三月」的叫法。現行「十九年七閏」的制度起源相當早。我國的歷史,自《春秋》以下,就有幹支曆日可查,足以為證。
近年來,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興起,網際網路不僅提供在線萬年曆,還提供更為便捷的萬年曆App。萬年曆App以中華文化為根基,提供便捷公曆、農曆日期查詢,也包含了黃曆相關的內容,如擇吉日、每日宜忌等;根據萬年曆及現行政管理辦法,萬年曆App還提供節假日信息查詢,節日節氣提醒等。
萬年曆
我們一般接觸到的陰陽曆是民用曆法,它是政府頒令的以東經120度計算的曆法或稱中原標準時間或北京時。陰陽曆應用在八字算命、紫微鬥數、農民曆、遁甲歷最多。很多人不知道排八字只用陽曆而不用陰曆。發了許多時間在研究陰陽曆的轉換。其實八字只使用太陽中節氣,和月亮沒有任何關係。紫微鬥數則需要陰曆日期去排命盤。
最後以一首有趣的幹支年曆歌訣結尾:
辛巳乙亥初九馬前六金蟬龍猴打
壬午黃豬十九雞二五九月十一七
癸未甲午當日鼠正三八十臘月五
甲申戊子十二卯前四二五猴豬咬
乙酉癸丑廿二午正二四五猴與鼠
丙戌丁未初三雞二三五六八鼠息
丁女辛丑十四夜後二三五六八亥
戊子乙丑廿六卯玉蘭七九子上找
已醜黃羊初七馬二五九鼠七月倆
庚寅癸未十八酉正四七八豬與牛
辛卯丁丑廿八夜二五七九與子月
壬辰黑猴初十虎正三六九子前五
癸巳丙申廿一蛇正三四七十臘查
甲午庚寅初二申二四五七十月真
乙未青雞十二亥火局前三七蛇在
丙申己酉廿四虎正三五六八與豬
丁酉癸卯初五蛇玉蘭後八七十臘
戊戌丙寅十六申四六七九子月真
己亥辛酉廿七豬正四六月金蟬出
庚子乙卯初九虎二四後六金蟬舞
辛丑己卯十九蛇二四六九子鼠爬
壬寅甲戌三十申正三四六九臘真
癸卯戊辰十一亥玉蘭後四雞牛在
甲辰黑龍廿二虎二四七九再加五
乙巳丁亥初三辰正月五八季月臨
丙午庚辰十五羊後三五八九牛羊
丁未青龍廿五狗三六七九子上走
戊申己亥初七醜正三六子後七九
萬年曆
已酉癸亥十八辰金蟬三五還有寅
庚戌丁巳廿八未二三五八子月對
辛女壬子初九戌水局正四後五居
壬子紅鼠廿一卯正三四六八子小
癸丑庚午初二辰二四五七八子真
甲寅甲子十三羊後四五八水局長
乙卯戊子廿四酉三五六八十一九
丙辰壬午初六鼠五九後八水局主
丁巳丙午十七卯二五七九子醜找
戊午庚子廿七馬二五八十臘月查
已未木羊初八酉(閏六)二三五七十與醜
庚申己未十九鼠二月三月七十五
辛酉甲寅三十兔正三四六猴與豬
壬戌戊申十一馬玉蘭後四七九查
癸亥壬申廿二酉二四五七亥豬走
甲子丙寅初三夜二五六八九後十
乙丑庚寅一五卯正四六八狗鼠跑
丙寅甲申廿六午正四七九牛與鼠
丁卯戊寅初七猴二四後六九子醜
戊辰壬寅十七亥九月玉蘭醜牛在
已巳丁酉廿八寅二三五七九月真
庚午壬辰初九蛇正三四六後五八
辛未丙辰二十.申正三四六七九真
壬申庚戌當日亥正四五七雞豬來
癸酉甲辰十三虎金蟬後三正七五
甲戌丁卯廿四蛇四六八九子月查
乙亥壬戌初五猴正四子六後八九
丙子紅狗十六亥正三六八鼠牛在
丁丑庚辰廿七虎二四六九醜牛犢
戊寅乙亥初八辰二三雙五雞鼠奔
己卯黃豬十九未二三五六八醜對
庚辰癸巳廿九狗三四六七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