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口」或成為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新途徑?專家為你解釋

2020-12-15 騰訊網

新冠病毒究竟可否通過「糞口」傳播?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傳播途徑一直是醫療專家關注的重要領域之一。雖然在2月1日,深圳市某醫療機構在新冠病毒肺炎確診患者糞便中,就檢測出其核酸呈陽性,但是對於新冠病毒是否會通過「糞口」進行傳播,至今一直沒有確切的說法。而在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中也認為尚不能明確新冠病毒是否會通過氣溶膠和消化道進行傳播。

新冠病毒傳染途徑研究或有新進展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李蘭娟院士研究團隊,分別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糞便樣本中分離出了新冠病毒。這兩個研究成果分別是:第一,鍾南山團隊發現1例。廣州醫科大學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廣州海關技術中心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和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合作,從1例新冠肺炎患者的糞便標本中分離出1株新冠病毒。第二,李蘭娟團隊發現3例。浙江大學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李蘭娟院士團隊從5份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糞便樣本中分離出3份新冠病毒。

實驗結果證明新冠病毒出現了新的傳播途徑?

通過兩位院士團隊的研究成果,我們不難發現,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的糞便中確實存在新冠病毒,那是否就說明新冠病毒可以通過消化道進行傳播?

所謂糞口傳播即消化道傳播,是指病毒等病原體通過糞便排出體外汙染食物、水源或食具,易感者於進食時病原體通過口腔進入消化道而感染人體。

相關醫療專家認為,在肺炎患者糞便中檢測出新冠病毒,只是說明新增了一種傳染源,並不能證明新冠病毒一定會通過消化道傳播,並認為,目前呼吸道傳播和接觸傳播依舊是新冠病毒傳播的主要途徑。但是這也提示新冠病毒傳播可能有新途徑,例如,是否存在「糞口」「糞-呼吸」傳播的可能性?在此基礎之上,是否會造成人與人之間的交叉傳染?這些還有待醫護人員進一步深入研究。

也有專家認為,這種發現只是提示患者糞便中可能存在新冠病毒,但是否具有傳染性還要看糞便中病毒的數量,如果數量很少,在下水管道中通過其他生活汙水的稀釋,其傳播力有限。同時,階段性患者糞便中攜帶病毒的數量與程度,目前也沒有權威的研究。還有專家提出了關於糞便裡的病毒從何而來質疑,其質疑這些病毒是吃進去的?還是在腸道細胞增殖的?新冠病毒與血液、痰液有什麼關係?這些問題都有待進一步研究。

因此,根據國家權威消息稱,通過對病例臨床分析表明,不管患者消化道症狀是初發症狀,還是併發症狀,新冠病毒肺炎最主要的靶器官仍然是呼吸道,肺炎依舊是最主要的臨床表現。

雖然沒有證實「糞口」傳播,但是依舊不能掉以輕心!

雖然在肺炎患者糞便中檢測出新冠病毒,並不能證明病毒一定會通過消化道進行傳播,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病毒可通過「糞口」「糞—呼吸」進行傳播的可能性。在2003年「非典」時期的「香港淘大花園事件」就為我們敲響了「警鐘」。

《中華醫學雜誌》曾經發表過一篇調研文章,文章大意是,在「非典」爆發期間,一名香港慢性腎衰病人呈現SARS病徵,隨後到家住淘大花園的親人家玩,期間因腹瀉在小區內上廁所,之後,淘大花園陸陸續續出現了SARS病患者共計328宗,其中,約三分之二的SARS患者有腹瀉症狀。後來,在淘大花園下水管道中檢測出SARS病毒,但是,對SARS病毒是否存在糞口傳播途徑一直沒有證實,但是,不能排除存在「糞口」傳播的可能性。

因此,對於新冠病毒肺炎雖然還沒有證實可通過「糞口」等消化道傳播,但是「糞口」傳播的可能性讓我們對此不能掉以輕心,須在平時積極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

要更加重視日常的病毒預防

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斷深化思想認識,加深對新冠病毒可能通過「糞口」進行傳播可能性的認識。例如,要意識到患者在上完廁所衝馬桶時,糞便中的新冠病毒有可能會隨著水流氣壓散播到空氣中,如果身體虛弱者恰好吸入或有可能被感染。特別是在廣大的農村地區,很多農村廁所都是沒有防疫防備措施的露天旱廁等,更沒有下水道排汙處理系統,病毒到處散發的風險性更大。

在深化認識的同時,還要加強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預防措施,特別要加強對隔離區和醫院肺炎患者糞便的管理力度,對這些排洩物要經過特別處理後才能排放到公共汙水處理系統中。對於普通民眾而言,不要有恐慌的心理,但是平時一定要做好預防措施,要戴好口罩、勤洗手、勤消毒,避免聚集性活動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減少感染的風險。

相關焦點

  • 防止新型冠狀病毒「糞口傳播」,該怎麼辦?
    不過,這至少提醒,新型冠狀病毒不只是通過呼吸道的唾液和鼻涕分泌、打噴嚏形成氣溶膠等途徑進行傳播,而且還可能通過糞口傳播。 一、糞口傳播可能危及朝夕相處的家人 糞口傳播也稱消化道傳播,指的是,一些傳染性疾病的病原體包含在大便並存活,其可以通過消化道排出的糞便進行傳播,如果這些帶病原體的大便汙染了手或者食物,就會從糞到口傳染給其他人。
  • 消化病學專家:糞口傳播不是"吃屎"這麼簡單 做到這些就能預防!
    ,一直是大家的關注所在;而當醫學界開始討論「糞口傳播」的可能性時,引起了不少人的誤讀。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第九屆委員會青年委員會委員;北京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超聲內鏡學組、炎症性腸病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炎症性腸病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學會NOTES專委會委員以下為李軍撰文內容:新冠病毒肺炎的傳播途徑,一直為專家和大眾高度關注。只有知道了傳播途徑,才能有的放矢進行預防。什麼是糞-口傳播?
  • 專家提醒:糞口也能傳播
    專家提醒:糞口也能傳播 2020-02-03 0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新冠病毒真的會糞-口傳播嗎?還需要哪些驗證?
    QUESTION直新聞:深圳市、武漢市均已在新冠肺炎患者的糞便中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但是否意味著存在糞-口傳播的可能?還需要哪些驗證?從個人防護家庭這個角度, 我想最主要還是個人衛生、家庭衛生,然後在通過手衛生、洗手環節,基本就能阻斷這種糞口途徑的傳播,因為所有消化道傳染病都是糞口途徑。
  • 吳遠彬:尚無證據表明可通過糞口途徑及氣溶膠傳播
    在第一批項目當中,我們已在第一時間部署了新冠病毒溯源和傳播路徑研究。該項目由中國疾控中心、中國科學院、中國醫學科學院等單位聯合開展。這些承擔單位圍繞病毒溯源的問題,圍繞流行病學方面的研究開展了很多工作。
  • 多項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可能通過糞口途徑傳播!
    臨床醫生已經通過像內窺鏡和結腸鏡這樣的常規操作,在從腸道(食道、胃、小腸和直腸)內膜中提取的組織中檢測到冠狀病毒。他們在這些組織樣本中發現了大量的ACE2受體。雖然一些研究人員提出了其他的解釋,但COVID-19的患者可能會出現胃腸道症狀,因為病毒通過ACE2受體直接攻擊腸道組織。
  • 專家稱糞口傳播就是「吃別人屎」?回應:講解遭斷章取義
    成都一位醫生解釋糞口傳播的7秒鐘新聞視頻引發網友關注,部分網友看了視頻表示驚呆了。
  •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30個問題解答
    即便快遞或外賣上存活著病毒,也不等於可以達到感染條件,病毒經快遞傳播的可能性極低。同時在家擁有一定清潔與防護條件,與外賣小哥和快遞員接觸前,佩戴好口罩,去掉包裝後及時洗手,再接觸口鼻、眼睛。5、有患者糞便查出病毒核酸陽性,病毒是否存在糞口傳播風險?
  •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凡事有度 過則為災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凡事有度 過則為災 2020-02-02 20:53:04   此前對武漢人、湖北人的排斥甚至「抵制」,一些極端的方式和言論是為「過」;面對狂轟濫炸的信息,不去辨別真偽,盲目恐慌是為「過」;在「疫情拐點之說」出現後,一味樂觀疏忽防疫是為「過」;一場席捲全國的雙黃連口服液搶購風潮是為「過」……  2日,雖然有關疫情的各種信息依然繁雜,但更多人的關注點卻是落在兩條新聞上。
  • 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如何傳播?AI 專家這樣用大數據模型預測
    病人此前曾赴武漢周邊地區旅行,上周因肺炎症狀入院治療,當地時間本周一下午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本周,科學家認定,中國武漢市的一個水產市場成為一種神秘的肺炎病毒的傳播源,這種病毒引發的新型肺炎已造成數人死亡,數百人感染。
  • 智能馬桶可以遏制病毒傳播?帝王潔具帶你get這些知識點!
    近日,隨著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新途徑——糞口傳播的發現,智能馬桶的地位也逐漸升溫,成為越來越多人青睞的「必備好物」。不同於雙黃連的空穴來風,智能馬桶的走紅有著實打實的科學依據。鍾南山院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明確表示,不同地方都發現了有一部分病人的糞便裡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
  • 聚焦新型冠狀病毒及其致病機理--中國數字科技館
    DNA病毒以DNA為核酸物質,又分為雙鏈DNA病毒和單鏈DNA病毒。例如,皰疹病毒就是雙鏈DNA病毒。RNA病毒分為雙鏈RNA、正義單鏈RNA及反義單鏈RNA病毒。本次集中暴發的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以及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SARS-CoV)、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CoV)和會引起普通感冒的冠狀病毒都屬於正義單鏈RNA病毒。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者並不一定發熱,為什麼有些地方還用測體溫
    看似繁瑣,實則是保護自己,每天醒來最新看的就是疫情的最新狀況,現在全國已有4萬多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目前仍以每日兩千的速度增長。但 非常很好的消息就是,肺湖北地區的近一周的確診率以有明顯的下降。但是隨著疫情的嚴重以及研究者們的努力,發現了更多關於疫情的新動態,新型冠狀病毒還可以通過接觸及糞口傳播,而且感染後治癒好的患者,仍有再感染的風險,這是大家就會有所疑惑,這樣說來,病毒可以通過任何方式傳播,也就是說它的症狀不僅僅是發熱及呼吸道症狀,也可以在沒有任何不適的情況下感染上病毒,那測體溫真的有用嗎?
  • 最新口語寫作素材|「新型冠狀病毒」用英語該如何表達?
    近期,相信大家對「新型冠狀病毒」肯定不會陌生,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了。那麼,對考生們而言,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個社會熱點素材,進行應用。首先,你知道「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英文是如何表達的麼?2月11號世衛組織宣布了由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疾病的正式名稱:「COVID-19」(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Writing找到自己的寫作步驟接下來我們就來盤點有哪些值得引用的素材點:
  • 樓上樓下病毒竟然這樣傳播?隔離期的你必須注意這些
    阻斷病毒傳播途徑是目前最有效的預防辦法,我們知道新型冠狀病毒的主要傳染方式分為: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但糞口傳播(消化道傳播之一)也必須引起警惕,特別是處在居家隔離期的朋友。什麼是糞口傳播,它的傳播依據在哪裡?我們又該如何去預防?
  • 糞口傳播是啥意思,病毒到底是如何吃到嘴裡面的?醫生帶你了解下
    從新冠病毒出現為止,所有的新聞翻天鋪地而來,鍾南山院士也強調病毒可能存在糞口傳播的可能。相比於新冠,幽門螺桿菌則是更容易通過糞口傳播的,但很多人並不理解糞口傳播是啥意思。糞口傳播不就是大便和口腔的傳染過程麼?病毒怎麼會從大便裡面進行傳播,又是被我們怎麼吃進口腔裡的?
  • 「最新研究」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高斯分布模型
    高斯分布模型不但可以確定新增病例增長曲線的拐點時間、病毒的感染期和最大累計確診病例數,而且能夠很好地預測疫情的走勢,為國家的抗疫決策提供理論支撐。把高斯分布模型和二項式模型相結合起來,我們還導出了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基本繁殖率(R0) 在1.68 至3.56之間,結果對該病毒的傳播機制研究有重要意義。
  • 傳播方式超出想像!傳染病專家:從未見過這麼詭異的病毒!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健康時報」(ID:jksb2013),原文首發於2020年5月14日,標題為《新冠的傳播方式超出想像力!專家坦言:從未見過這麼詭異的病毒!》,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中指出,新冠病毒傳播途徑為「經呼吸道飛沫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亦可通過接觸傳播。」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發生變異了嗎 檢測假陰性是什麼意思
    在關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民眾心中,新冠病毒實在是「非常狡猾」,不但它的傳播方式不斷更新,從最初的飛沫傳播演變到接觸傳播、糞-口傳播乃至氣溶膠傳播,而且最近還出現三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最終卻確診為新冠肺炎的患者。這是否說明新冠病毒正在快速變異以適應人體環境呢?
  • 不要吃魚了,淡水魚能傳播新冠肺炎?假的!
    謠言:網傳不要吃淡水魚,因為很多地方有廁所搭在魚塘上或者在魚塘洗便桶的習慣,現已確認糞口傳播病毒了。新型冠狀病毒是乙型冠狀病毒屬的種類,乙型冠狀病毒成員主要感染人類及其他哺乳綱的動物,為恆溫動物。淡水魚類屬於魚綱的動物,為變溫動物。魚類和人類在分類地位上差異很大,而且體溫差異也很大。人類的正常體溫是36 ℃左右,新型冠狀病毒已經適應這個溫度進行感染和繁殖。但是在36 ℃水溫下,很多淡水魚都無法生存。因此,淡水魚類不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