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娛樂頂尖自媒體 只說真話和笑話
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 犀牛娛樂
犀牛娛樂原創
文| 小福 編輯|樸芳
你還記得疫情前最後一次在電影院看了什麼電影嗎?
誰也沒能預料到,這場疫情會讓我們的生活發生這樣大的變化。經濟下行、社交歸零,還有沒完沒了的新增病例,讓人們的生存壓力倍增。
當然,恐怕更沒有人想到,從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不會缺席的院線電影,已經足足人間蒸發了將近半年時間。
不知不覺間,去電影院看電影已經變成了一件離我們很遙遠的事。
在這幾個月期間,網上時不時地就會流出一些影院的傳言,關於復工時間的,關於不能復工理由的,各種各樣的聲音不絕於耳。而隨著國內的幾輪疫情順利得到控制,人們對影院的思念之情也日益高漲,越來越多人開始期待著好消息能夠早日出現。
在沒有電影院的這半年裡,我們真的很想念它。
這一次,犀牛君和身邊的朋友們聊了聊他們疫情前最後一次去影院觀影的回憶。他們與電影院的故事,或許也是你的故事。
真的,快開門吧,我怕椅子發黴
——阿米 36歲 女 深度日影迷
阿米的疫情前最後一次觀影是在今年的1月10日。那一天,她相約幾位老友一同去看了《紫羅蘭的永恆花園:自動書記人偶與永遠》。
「那天去了一個不大的影廳,很多人都是因為去年京阿尼的遭遇才來支持一下,這是一部很溫暖治癒的影片,整個影廳氛圍很好,」阿米回憶道。
阿米很喜歡去電影院看電影,特別對日影情有獨鍾,每當有日影在國內上映,她總會第一時間去影院。因為疫情的原因,她「改掉」了堅持多年的觀影習慣,枯燥的居家生活讓她感到無所適從,最無聊的時候:「我居然用兩倍速看了四部《小時代》。」
最近,網上又傳出了上影節即將舉辦的消息,潛伏在各大影迷群裡的阿米終於又拾回了些盼頭。早早地做起展映日影片單豆列,每天關注最新動向。
這一周,本來又有人預告上影節會在周五官宣,現在看來,傳言又一次成了謠言。不過,阿米願意繼續等下去,「有些電影就應該去電影院看的,」她至今沒有改變這個看法。
「真的,快開門吧,我怕椅子發黴。先開了再說別的。」
一直看不到新電影,確實讓人有點難過
——黎 38歲 女 產經媒體人
「疫情前最後一次觀影,我究竟看了什麼來著?」在聽到犀牛君的問詢後,黎回想了很久,終究還是沒想起來。
大約是在今年元旦左右,黎在放假期間朋友們相約聚會,便選擇了一部電影,隱約記得是部愛情片,一邊消磨時間,一邊等待同伴。
「失去影院」這件事對黎的影響是循序漸進的。
年初那幾個月,因為疫情比較嚴重,大家也自覺地放棄聚會,電影院關門並沒有給她帶來多少不便,優愛騰這些視頻網站成了她手中的絕佳影院替代品。
隨著時間的流逝,她終於後知後覺地開始懷念起影院來,「一直看不到新電影,確實讓人有點難過。」
「希望影院能儘早復工,也希望影院復工時,能夠像地鐵、商場一樣,有體溫檢測、綠碼等措施,讓大家能安心到影院去,」對於遲遲未到來的電影復工,黎說出了自己的願景。
沒有電影的生活真的太枯燥了
——黑鼠 32歲 女 資深996員工
在她的朋友們眼中,黑鼠是個十足的工作狂。在大廠就職的她,似乎所有時間都被工作填滿了,對於她而言,去電影院觀影這種活動未免太奢侈了。
黑鼠的最後一次觀影還是去年國慶前,與久未謀面的幾個網友相約去看了場《我和我的祖國》。
疫情以來,她還是一如既往地忙碌,消失的電影似乎沒有對她產生太多影響。不過,黑鼠還是對電影抱有期待,「沒有電影的生活真的太枯燥了,快開門吧。」
我內心是想援助電影院的
——蜜柑 29歲 女 出版從業者
蜜柑並不是一個多愛電影的人,上一次觀影還是去年11月的《天氣之子》,回想起來,這還真不是什麼愉快的回憶。
那天,她約上了在意的男孩子,本想借這部電影拉近關係。結果一路上全在講工作,一場電影下來,「仿佛加了一整晚的班,」蜜柑對那一天仍然記憶猶新。
沒有影院的這幾個月裡,蜜柑也像大部分人一樣,通過網絡視頻平臺進行觀影。「可是一直沒有新片看,終究還是有些乏味。」
「我內心是想援助電影院的,希望能推出一些全國通用的充值卡,預先充值維持院線,反正將來也要去消費,」蜜柑說道。
看電影是我唯一的娛樂活動,新片看不到還是很難受的
——Leaf28歲女 外企職員
「現在回想起那次觀影就是後悔,非常後悔,」時間已經過去了半年,Leaf依然有吐不完的槽。
那是去年12月下旬的一天,Leaf約上男朋友去看了期待已久的《星球大戰9》。這樣的結局讓身為星球大戰粉的她難以接受,「什麼沙雕圈錢玩意!」
疫情期間,沒有用視頻網站APP看電影習慣的她一直靠百度雲盤活著,平時沒有其他娛樂活動的Leaf,猛地失去了影院,也不禁有些難以適應:「新片看不到還是很難受的。」
「復工的話如果能保證觀眾和影院員工的健康,我覺得問題不大,也會去看的,」Leaf也是期待影院早日復工這群觀眾中的一員。
現在影院關門後跟妹子約會都沒有啥活動可選
——2仔 33歲 男 程式設計師
儘管從事著程式設計師的工作,2仔的內心中卻住著一位文藝青年,豆瓣觀影1500+的他是個非常熱愛電影的人。
2仔的疫情前最後一次觀影,是今年1月4日的《誤殺》,「這是一部很棒的翻拍片,」2仔感嘆道。
若說疫情帶給他最大的變化,還是對現實生活的影響,「現在影院關門後跟妹子約會都沒有啥活動可選。」
對於廣大情侶群體而言,少了電影院之後,看來真的很不便利。
這幾天,他也像其他影迷一樣,密切關注著影院復工和上影節的消息。「希望影院在做好防疫措施的情況下盡早復工吧!」
沒有電影的日子,娛樂生活大打折扣,逛街也無趣了很多
——晴天 26歲 女 國企新人
晴天的上一次觀影是去年末自己的生日當天,約上了表弟和兩個關係好的同事,一起看了《葉問4》,幾近滿場。
和大部分普通觀眾一樣,去影院看電影,是晴天平時逛街娛樂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影院的關門,讓她的娛樂生活大打折扣,「逛街也無趣了很多,」晴天向犀牛君抱怨道。
儘管可以在網上找資源看,晴天還是希望影院能夠早日復工。「即使沒有新片上映,也可以放一些經典老片,控制每場觀眾,慢慢來。」
影院開門有利有弊,畢竟還是有很多人介意集聚吧
——KyYe 24歲 男 家裡蹲
KyYe是犀牛君朋友中少數幾位對影院觀影的安全仍然持懷疑態度的。他的最後一次觀影,是疫情前幾個月獨自去看的《名偵探柯南:紺青之拳》。
電影院的關門,對他的生活幾乎沒有產生影響。「除非很喜歡或者朋友帶才會主動去電影院看,」KyYe並不是一個熱衷於社交的人。
而對於影院復工這件事,他也坦誠地表達了擔憂:「影院開門有利有弊,畢竟還是有很多人介意集聚吧」。
這篇文章的最後,犀牛君想借用婁燁導演的一段話來作為結尾。
「幾個月前還想像不到,看電影會是一件麻煩和困難的事情,但是我相信,電影院會繼續下去,電影會繼續下去,因為往往在麻煩和困難的時候,我們越需要電影來陪伴。」
你有多久沒走進影院了?
你想念影院嗎?
END【合作 | 投稿 | 應聘】
歡迎添加微信120165518
犀牛娛樂誠招記者、實習生、兼職若干名,要求對泛娛樂領域產業報導有態度、有熱情、有文筆,善於觀察和思考。有媒體經驗者優先,財經和新聞相關專業優先,對影視、網生內容有較深入了解者優先。
簡歷或作品請投遞至郵箱309795777@qq.com或加工作人員微信聯繫。
點擊閱讀往期熱文↓↓↓
▶ 網絡電影數據透明時代來臨
▶ 「河神」歸來,平臺自製再闖關
▶ 視頻平臺進入全面砸錢搶kol階段
▶ 中國的《漢密爾頓》還有多遠?
▶ 優愛騰芒暑期綜藝前瞻 | 選秀入夏,年輕化持續
▶ 上半年高分劇關鍵詞:高端自製、創新化、短劇化
▶ 暑期檔劇集前瞻 | 懸疑之爭再起,多元內容治癒「劇荒」
掃碼關注犀牛娛樂
(ID:piaofangtoushijing)
犀牛娛樂現已入駐
今日頭條 | 新浪看點丨一點資訊
貓眼電影丨騰訊新聞丨網易新聞
天天快報 | 界面 | 鈦媒體 |百家號
牙牙丨微博 |虎嗅 | 36氪 | U C頭條
雪球 | 知乎 | 淘票票| 搜狐公眾平臺 | Z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