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家長來說,最難的事莫過於登天和教育孩子。
兩個成年人「對付」一個乳臭未乾的小「神獸」,即便是拼盡全力也不一定能完勝,因為你永遠都摸不透把自己關在小屋裡的那顆小腦袋,TA裡面究竟裝的是什麼。
看看一位「05」後小網友在某貼吧的實名留言,貌似非常「自然」的樣子:
「我初一,有女朋友」!
這哪裡是初一學生的語氣,比成年人還淡定。
這不是個例,也不是唯一,一句話讓哥哥直呼「我白活了」的不止他一人:
不只是說說而已,計劃還挺「周到」:
連婚期都「訂」好了。
如果以為到這裡就消停了的話也太不把05後放眼裡了——
「被子」、「小人」、「衣服」,還刻意加了個「不」字……這「表白」這插圖非把老師尷尬死不可,家長看到氣崩潰為止!
這就完了?
「下一代」不考慮,結局怎會「完美」?
生個一男半女還不行,最美不過「兒女雙全」!
類似於這樣的「早戀」並非危言聳聽,它在我們周圍真真切切地發生著。
如果說,中學生身上的「早戀」算半大小子們在發育初期的好奇心,那麼發生在小學生身上就讓人很不可思議。
真正的細思極恐!這些正處在身心成長階段的孩子,如果不能被及時發現並正確引導,難保以後不會誤入歧途。
作為家長,首先得了解「早戀」帶來的危害,不能誤以為這只是小孩子之間鬧著玩的。由於年齡的因素,他們正處在好奇心最強的階段,越是不讓接觸的東西越能激起他們的好奇心,想方設法會去嘗試,一旦被他們認可這是他們喜歡的感覺,就會樂此不疲。
「早戀」所產生的危害不言而喻,要想阻止「早戀」現象的發生,首先得要了解「早戀」形成的幾個因素。
1家長的粗心大意
有些粗心的家長在孩子面前不注意「避嫌」,認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導致夫妻間某些親暱行為被孩子看到引發好奇心。
2網絡誘惑
手機、電腦等網絡工具對孩子們來說最具誘惑力。瀏覽網站,甚至玩遊戲過程中很容易接觸到有礙於身心健康的東西,或者受到心懷不軌者的誘惑。
3同學之間的影響
有些小孩子攀比心太強,認為別人有「對象」而自己沒有所以很沒「面子」,怕被別的同學「瞧不起」,從而會被動地加入到「早戀」的隊伍中
除了以上3種容易發生「早戀」現象的普遍因素外,還有其它已知或者未知的各種因素。
那麼,如何才能發現和解決孩子「早戀」問題?
作為和孩子接觸最多的人當屬家長和老師了,除了在孩子身心發育階段做好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外,老師與家長多聯絡溝通才能更全面地掌握孩子的狀況和變化。
不讓孩子獨自玩手機或者電腦,有些「小遊戲」自帶交友、聊天功能,甚至還有在遊戲裡「戀愛」、「結婚」這樣的要求,如「xx炫舞」。
最好不要讓孩子長時間獨處一室,你認為TA關上門是為了認認真真寫作業,有可能TA是為了方便給某人寫一些TA這個年齡段裡不適合寫的東西,比如,所謂的「情書」、「表白信」等。
小孩子「早戀」百害而無一利,不僅會影響學習,而且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它所產生的危害性應當引起每個家長的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