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願意做那個主動的人嗎?
翻開好友列表,想找人聊聊天,可是划來划去,最後還是點了返回鍵,這可能是我們大部分人的常態吧。
都已經點開了聊天框,編輯好了文字,可是在最後「發送」時,我們卻猶豫了,在最後的那一瞬間,我們在想什麼呢?
如果說線上聯繫比較困難的話,線下的主動就更加難得了,除了親密的朋友家人之間,或是工作需要,我們幾乎很少主動約人出來,我們或是覺得尷尬,或是覺得沒有必要,總結來說,我們不想顯得自己非常主動。
不排除我們有主動的時候,也願意主動,但是我們時常會失望,不是別人故意要拒絕我們,只是剛好時間不湊巧,或者真的很忙很忙,能互相聚在一起的時間像在泥沙中淘金。
所以久而久之,我們也就沒有那麼主動,在自己空閒的時候,覺得一個人也挺好的。
習慣了一個人
就小編自己來看,越來越喜歡一個人的原因大概就是我不用去主動聯繫別人,避免了尷尬和不好意思,一個人的時候也不是只與手機,平板為伴,書本,記錄,運動,音樂等也成為了很好的選擇。
@苗苗
我不想遷就別人,我有我自己的圈子,不需要時時刻刻都有一個人在我旁邊,但是如果碰上一個自己非常喜歡的人,我也會主動出擊。
@汪汪醬
其實也不能說喜歡一個人,只是覺得越長大越孤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學會與自己做朋友,相聚是喜事,分開也是常態。
@笑笑
自己一個人安靜時,應該是自己沉澱的時間,把一些很煩雜的事情整理疏導。但如果在朋友那裡,作為一個聒噪的孩子,安靜期太長,我會主動出擊,了解一下朋友的近況,看看他是不是也在無聊發呆,所以我想這樣就可以在都無聊的基礎上,聊出一些快樂,聊出一些舒適,更好地去做之後的事,因為人都是需要閥門的,有些朋友喜歡安靜,或在努力做事情,當然不會不請自問,嘿嘿嘿!
其實,主動一點真的挺好的
一個人挺好的,但是偶爾去打擾一下別人也挺好的。
在食堂裡不知道吃什麼的時候,可以勇敢地問一下旁邊的校友,「哈嘍,你吃得是什麼呀,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相信對方一定會熱情地給你介紹菜品。
在圖書館遇上心動的對象,也可以主動地製造機會,「小姐姐你好,能麻煩你幫我借本書嗎,我的校園卡忘帶了。」小姐姐肯定會熱心幫你借到書,你們也成功互相認識了對方。
外出在公交車上時,適當放下耳機,和身邊陌生人友好地交流,即使戴上了口罩,通過眼神和友好的語氣,別人也會願意和我們交流。
一起去看人間煙火呀~
如果可以,我願意在繁忙了一天之後,叫上幾個好友,一起出去走走。
有人說,獨處是自我治癒和充電的時期,這句話其實有它的道理,因為在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與他人相處時,獨處顯得尤為珍貴,也可以發揮它獨有的優勢。可是當我們是因為無聊,並且有想要聯繫人的衝動時,我們大可以主動去聯繫想要聯繫的人。
人類本質上就是群居性動物,當我們擁有自己的小窩,相互往來就很重要,面對面的交流會讓我們更有活力,更擅長與人交往溝通。
小編之前也認為一個人獨處挺好的,但是後來發現,其實主動與同學聊天,與陌生人交流也是非常開心的事,因為主動,我們能接觸到更多東西,收穫很多,不乏友情愛情和親情。
所以,如果下次有空,請記得要大膽約別人哦,也要勇敢接收別人的邀請!
來源:媒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