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堊紀時期,南極曾經有過茂密雨林,那時的地球是一個蒸籠

2020-12-19 奇點先驅

筆者:三體-小遙

作為人類最後踏上的一塊大陸,南極地區十分神秘,即便擁有發達的科學技術,也只有極少的科學家能夠在此進行相關研究。

為了保護這片淨土,科學家們也在不斷努力,試圖在不破壞南極生態平衡的同時,儘可能的深入探究有關地球地質和氣候變化的歷程,終於在最近得到了一些新的線索。

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南極曾經擁有茂密的雨林,生物多樣性的豐富程度更接近於如今的熱帶氣候。從南極地區採集的土壤樣本可以得知,最起碼在白堊紀,這裡十分適宜生物生存。

在過去的幾百萬年裡,人類從物競天擇的殘酷競爭中脫穎而出,卻沒有太多精力對周圍的事物進行全面的探索,直到近幾百年,才發現了南極大陸。

根據板塊漂移等理論,南極洲曾經位於低緯度地區附近,平均溫度可達15攝氏度。不過這並不足以與熱帶地區相比,真正的原因在於白堊紀時期的溫室效應。

地球曾經出現過很多次氣候變化,影響的因素也不盡相同,白堊紀初期,整個地球溫暖溼潤,甚至找不到大面積的冰蓋,由此也為很多物種提供了生存和繁衍的機會。

與人們理解的不同,溫室效應未必只有人類活動才會產生,二氧化碳含量在過去的數十億年中出現了起伏,而較高的二氧化碳含量使地球徹底變成了一個「水球」。

也就是說,現在人們擔心的海平面上升等問題,早在白堊紀時期就已經成為現實,不過導致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原因並非人類活動,而是頻繁的火山爆發。

根據科學家們的分析,當時的火山灰被不斷釋放到大氣層中,陽光無法順利到達地面,加上水含量過多,地球變成了一個蒸籠,溫度也在不斷增加。直到小行星撞擊地球,火山灰的厚度徹底遮擋了陽光照射,氣溫才急劇下降,很多地區被厚厚的冰雪覆蓋,包括不斷漂移的南極洲。

時至今日,人們對南極洲的關注度仍然在持續上升,因為這裡的自然環境不斷變化,冰川融化已經威脅到了很多生物的生存。如果地球又變回「水球」,將會對人類產生致命的威脅。

相關焦點

  • 新發現:9千萬年前,南極是大片雨林和植被,沒有冰蓋,很暖和
    之前已經有各種研究指出南極在很久以前曾經有一大片雨林,溫度適宜,二氧化碳濃度很高,比今天還高。比如,美國NASA的研究認為「南極洲沿岸在過去1500萬年到2000萬年前的夏季溫度,約較現今高11度」,一個德國研究團隊也曾發現「南極洲並不是一直像現在這樣冰天雪地,5000多萬年前,其邊緣地帶曾被亞熱帶雨林覆蓋」,如今,一個新的研究結果顯示,早在9千萬年前,南極就已經有一大片雨林,那裡沒有大冰蓋,比今天的德國還暖和,空氣中充滿了比現在還多的二氧化碳。
  • 南極地下存在巨大空洞,裡面究竟有什麼?科學家發現它仍在變大
    現如今隨著全球變暖,地球臭氧層被破壞,環境也逐漸惡劣,極端氣候也在不斷出現。在地球的兩極地區,全球變暖的影響下,冰川不斷融化,在2020年的2,考察隊發現南極氣溫第一次突破20度。要知道南極出現這種氣溫是一種很反常的事情,畢竟南極氣溫都是非常低的,而高溫導致這裡的生物很難適應,甚至達到快要滅絕的情況。不過科學家表示,南極其實在很早以前並不是如今的這番模樣,而是一個熱帶雨林,這一說法顛覆了我們以往的認知。
  • 年平均氣溫12℃,極寒南極曾經是一片綠洲,時間在9000萬年前
    趣味探索訊 在地球上,南極是地球最大的一個「製冷空調」,它時常向低緯度地區送來冷氣,讓南半球的南美洲和澳洲夏季偶爾變得十分涼爽。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南極是一個冰天雪地的世界,最低溫度達到零下90多攝氏度,可以說氣溫已經冷到了極點。
  • 亞馬遜雨林到底有多恐怖?全球變暖後,它反而會長得更好!
    旱季時亞馬遜地區衛星遙感結果 該論文的另一個作者朱莉婭·格林稱,此前的研究高估了氣候變化對亞馬遜雨林產生的碳損失,在亞馬遜的大部分地區,森林在溫度增加的情況下可以過得更好
  • 還原9000萬年前的南極洲,那裡全是雨林,科學家拿出確切證據
    每當提起南極時,你腦海中冒出的第一個念頭是什麼?是冰天雪地的景象還是可愛至極的企鵝?南極,可以稱得上是地球上最為神秘的區域,由於地理位置特殊,地面受熱不均,且氣候寒冷,所以很少人會去南極。此外,南極時常還會爆發暴風雨,環境可謂十分惡劣,完全不適合人類生存。
  • 阿爾卑斯山傳來一個信號,人類或將地球帶回9000萬年前
    也就是說,在9000萬年前,南極地區就已經出現這些森林植被。諾桑比亞大學烏爾裡希·薩爾茲曼教授表示,在大約9000萬年前,南極的西海岸地區曾經是一片溫帶雨林。 看起來不可思議,如果南極真的曾經存在溫帶雨林,意味著當年的南極地區氣溫是比較高的,南極地區氣溫高,也意味著地球整體的氣溫會更高。
  • 宇宙起源和經歷,宇宙經歷大爆炸、白堊紀和冰河時期的過渡期
    宇宙是浩瀚無垠的太空存在各種天體的總稱,宇宙起源是一個極其複雜的問題,宇宙不斷的運動和發展中。宇宙形成之後又經歷了兩次冰河時期,而兩次冰河時期之間地球的氣溫較暖,稱為間冰期。由於間冰期冰川作用相對地變弱,冰蓋向高緯度退縮雪線升高,由於冰體大量消融致使冰融水注入海洋,導致海平面上升形成大面積海侵。因此地球的氣候是以緩慢的速度逐漸的變化。
  • 追溯3.07億年前,史前雨林崩塌,一個奠定地球生物進化道路的過程
    亞馬遜雨林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因為這個雨林是目前為止全球最大的一個雨林地,總面積達到了700萬平方公裡,而且跨越了八個國家,佔了世界總面積的50%以上,在這裡也有很多的熱帶物種,而且這個特別的地方還有一個特別的名字,被稱之為地球之肺。
  • 冰雪覆蓋厚厚的南極冰層下,都有什麼秘密,南極曾經是綠洲嗎?
    人類踏上南極大陸已經有幾十年了。我們已經知道南極洲是一個覆蓋著冰雪的廣闊大陸。現在,人們想知道的是,厚厚的冰下隱藏著多少秘密?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已經在南極冰蓋下發現了150多個湖泊,其中大部分被冰川覆蓋了至少1500萬年。事實上,南極冰下水系相當大,面積幾乎與美國相當,堪稱世界上最大水域。那裡很可能會有一個全新的世界。南極大陸有幾個「湖區」,成礦作用非常活躍。沒有微生物的參與,這個過程要麼是不可能的,要麼是慢得多。這意味著南極洲不是沒有生命的荒野,而是一個擁有「生命綠洲」的豐富自然系統。
  • 中生代,白堊紀,巔峰與終結
    在整個地球的歷史上,白堊紀可謂是主演陣容最華麗的一個紀元。在這個時代陸地恐龍發展到巔峰,他們身邊有飛鳥和走獸,鮮花與蝴蝶海洋裡還縈繞著各種海龍,知道那一顆小行星,結束了這個精彩的時代。白堊紀的得名白堊紀是中生代的第3個也是最後一個紀元,時間為距今1.45~1.66億年前,在現代地質學誕生之前,歐洲的博物學者就發現某段地層中有一層明顯的白堊,他們是由遠古海洋中的無脊椎動物的碳酸鈣外殼沉積而成,1822年比利時地質學家讓·德阿魯瓦根去巴黎周邊地層中廣泛分布的白堊層將其代表的地質時期命名為白堊紀
  • 地球南極為什麼比北極冷?南北極有什麼我們未知的東西?
    南極大陸發現於19世紀,但過去兩百年來進入南極大陸的人屈指可數:一、是因為其天氣惡劣,二、是因為成本太高,所以直到現在南極依然是地球上最神秘莫測的一個地方。它的面積為1400萬平方公裡,比咱們中國要多個三分之一就比俄羅斯小一點點,但相比這些國家南極大陸有將近97%的地方都被冰雪常年覆蓋。
  • 地球之肺亞馬遜雨林,動物的天堂卻成為人類禁區,到底有多恐怖?
    如果把地球比作一個生物,那麼亞馬遜雨林就是這個生物的「肺」,是肺部帶來了氧氣排放出了二氧化碳。而亞馬遜雨林同樣具有這樣的功能,大量的植物資源可以消耗地球上的二氧化碳,通過光合作用產生充足的氧氣。地球之肺亞馬遜雨林同樣又是動物的天堂,忽然發現越人跡罕至的地方,就會有大量的野生動植物資源。
  • 十種曾經生活在地球上,體型最大的恐龍!梁龍僅排名第五!
    10.南方巨獸龍最大個體長13.8米,臀高4米,總身高在4.2米左右,重達10.5噸,頭顱骨長度175釐米,碩大而狹長的嘴巴長著一口很鋒利的牙齒,它有很可怕的咬合力和很快的撕咬速度以及如同餐刀一樣鋒利的薄牙。南方巨獸龍生存於1億年前的白堊紀時期。
  • 南極冰下埋著直徑300公裡巨大異物,或是地球最大災難元兇!
    科學家認為,一個埋藏在南極冰下848米深處,直徑達300公裡的巨大不明物體,可能改寫我們對地球生命歷史的認識,一個殺手級的小行星可能是造成地球上最大滅絕事件——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的元兇。 南極威爾克斯地重力異常首次發現於2006年,是NASA的重力恢復及氣候實驗衛星(GRACE)發現的。
  • 南極也有恐龍?它們是怎麼在哪裡生活的
    這也讓很多不了解恐龍的人,產生很多疑惑:「南極到底有沒有恐龍?恐龍是怎麼走到南極的,遊泳過去嗎?恐龍不是變溫動物嗎,南極那麼冷怎麼生存?」恐龍如何到南極?超級大陸各大洲位置圖在恐龍繁盛時期,我們的地球並不是現在這樣,七大洲四大洋這樣的分布,那時候的地球只有兩塊大陸,勞亞大陸和岡瓦納大陸,而南極洲就是岡瓦納大陸的一部分。
  • 南極的上空竟然存在一個可以穿越時間的時空之門?
    一直以來,南極中存在著許多神秘的自然現象,最著名的就是時空之門,那麼真的有這樣的一扇門嗎?有人稱:希特勒曾秘密派遣科學家尋找這扇時空之門,並找到了穿越時空的方法,那麼真實的時空之門是什麼呢?  自古以來,人們就認為時間一去不再來,哲學家們認為時間的一維性,緩緩地向前流淌。
  • 可曾聽聞過巨蟲時代?遠古石炭紀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可曾聽聞過巨蟲時代?遠古石炭紀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在地球史中,恐龍我們最為熟悉的史前生物了,它們體型巨大種類繁多,但你知道嗎。在距今3億多年前地球葉增出現過巨型生物,當時的陸地並不像今天這樣分散,而是處於一個逐漸聚合的過程。
  • 地球為什麼會有南北兩極之分呢?是由於地球自轉的結果嗎?
    先說一下為什麼地球為什麼會有兩極呢?這首先是由於地球自轉的結果,自轉著的地球,就像是一個陀螺。陀螺有一個極其重要的特性,就是一旦旋轉起來,其轉動軸的方向將永遠保持不變。正是由於地球自轉軸的方向永遠保持不變,所以地球在公轉時,才能總是以赤道對著太陽。
  • 盤點地球史上出現過的5大恐怖海洋生物,它們都是各個時期的霸主
    說的恐龍,很多人的印象裡,他們是龐大的殘暴的,但是在地球上幾十億年裡,出現了比很多食肉恐龍更可怕的海洋生物,他們統治著自己生存的年代,成為了每個時代中最頂級的海洋掠食者。這次我們將為您盤點地球歷史上最龐大,最恐怖的五大海洋生物。他們曾經站在食物鏈的頂端,主宰著自己的時代。
  • 南極到底是哪國領土?被發現200年爭執不斷,曾經差點被瓜分
    在領土或殖民地上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誰先佔領就歸誰。比如,美國的阿拉斯加州最開始就是俄國人率先佔領並建立的殖民地,後來美國也是花了錢才買到的;再說格陵蘭島,最初是由挪威人發現並且管理的,後面才成丹麥的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