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之子:我不要晴天,我只需要你,大雨讓城市傾倒,我只想擁抱你

2020-12-11 九月澈影評

我相信鍾愛宮崎駿和新海誠電影的朋友都不能從某一點切入片面的給電影評價。首先日漫電影動畫風格自成一派,每一幀都能拿來做壁紙,劇情設定更是不落俗套,以十五歲左右的高中生為主人公,渴望長大、飽含童真、又對未來野心勃勃且勇敢無畏的人物設定,使得再簡單的故事也生動不少,畢竟沒有人能拒絕如此性格鮮活飽滿的少年少女。

我就是你的晴天。

主人公的身上有我們每個人年少無畏的夢,加之唯美的畫面,幾乎完美的配音與背景音樂渾然天成,說實話,這部劇讓我極其震撼,每一個劇情轉折都能戳中我,但是豆瓣評分只有7.4,相比幾乎同時期熱映的《你的名字》差了足足十分,相比日漫電影大神級別的《千與千尋》9.4分的好成績似乎遜色許多。

其實大部分我們所熟知的日漫電影基本評分都在八分以上,《天氣之子》評分低的大部分原因是劇情設定,很多人吐槽價值觀狗血,不是應該提倡的主流價值觀,一個人的犧牲可以拯救一座諾大的城市,可以換來不計其數人的幸福生活。

面對這種大場面,幾乎所有影視作品都是在呈現家國意識,舍小為大,貫徹思想安排的妥妥噹噹,然而,新海誠不走尋常路,這一選擇與大多觀眾的價值觀相背離,評分低無可厚非,畢竟娛樂的受眾是大眾。

老人說天空是比海洋更深邃的未知世界,一朵積雨雲裡就含有一個湖的水分,所以說就算有未知的生態系統也不奇怪。傳說連接上天和人類的細線是天氣巫女,她們是接受百姓們殷切的祈願,能夠將祈願傳達給天空的特殊存在。故事也由此而起。

影片介紹了東京天氣異常連月大雨,少女陽菜期盼晴天能帶病重的媽媽出去散步,機緣巧合得到晴女異能,可以隨時讓天氣小範圍放晴;叛逆少年帆高離家出走想憑一己之力在東京自力更生,帆高偶遇陽菜被兩個猥瑣中年男子糾纏,英雄救美之後兩人結識,落難的兩人心情陰鬱,陽菜利用異能讓天空放晴,帆高喜出望外,提出陽菜可以利用異能賺錢,於是兩人開始在網上發帖子提供晴天業務。東京大雨讓市民飽受其害,因此業務預約也很繁忙,他們為這個城市帶來了許多驚喜,但是與此同時,陽菜的身體卻在每一次利用異能之後身體漸漸透明,傳說擁有異能的天氣巫女犧牲才能換來東京天氣恢復,最後陽菜決定自己作為犧牲者換取正常天氣,陽菜消失後帆高衝破重重阻礙到達陽菜消失的樓頂鳥居,奇蹟般的到達天空之境,愛的力量使得消失的陽菜身體重新集結,重獲新生,帆高帶回了陽菜,同時東京的正常天氣也消失,恢復連年雨天。

完成晴女的使命是我的宿命。

讓我覺得可惜的是,很多人都未細品影片深意就給出評價,顛覆價值觀只是表象而已。

帆高一直覺得東京數年瓢潑大都是他和陽菜造成的,在一次拜訪盂蘭盆節晴天違約的奶奶時,奶奶說:「你知道嗎,東京這一帶啊原本就是大海,好像直到兩百年前都是大海呢,聽說江戶本來就是一個海灣,只是被人類和天氣一點一點變成這樣了,所以說,現在只是回到原點而已」。

須賀先生也對他說「是因為你們才變成這樣,你們改變了世界的形態,能不能不要這麼自負」

原來少年帆高一直耿耿於懷的事只是年少時的英雄主義,這世界本來如此,世界命運從來就沒有繫於兩個少年身上,天氣本來就是上天的心情,不能根據人類的適應與否推斷是正常還是異常,我們人類只是暫時居住在天地之間的一群過客而已,為了不被甩落而緊緊抓著這片土地,過去的人們都非常明白這個道理。

陽菜作為百分百晴女就好像上天給人們的禮物,就如同人類一直循環往復的生活,太多人覺得這一生大多都好像陰雨東京一樣,這是世間常態,並無異常,我們的幸福感都來自於在無數個陰雨天裡努力讓心放晴,就好像陽菜曾經帶給人們許多驚喜和快樂。

天晴了,我們要好好生活。

影片巧妙得將少男少女微妙的情愫作為推動故事發展的動力,有點牽強但並無不妥,也並沒有強調要為了心愛的人放棄主流擔當的價值觀,新海誠從少年無邪的童真出發,用同樣青雉的眼光看待整個故事情節,故事裡的拯救東京天氣似乎也並不是 「正義」的決定,更多的是一種盲目犧牲,世界本是如此,只是恢復原來的樣子而已,映射人類對生態環境的改變使得環境恢復從前惡劣的境況,就像影片中奶奶說的「只不過是從頭開始而已」,沒有必要用犧牲別人的方式走捷徑。

天空與人的心情息息相關,所以我愛晴天

關於主人公之間的感情,這部影片似乎更大膽一些,以往同類電影都是用晦澀的隱喻,結局也大多是欲說不能的遺憾,使得觀眾如鯁在喉,遺憾固然美,但是在能避免遺憾的前提下強行遺憾引起觀眾代入感,賺取眼淚也是不科學的。

少年勇敢是主線,拯救與救贖也是人們所追捧的,但是在少年少女情感方面很少有人會勇敢表達,《天氣之子》這次另一個亮點是將這種美好的感情拿到檯面上來談,用戒指來貫穿非常巧妙。

令人久久不能平靜的是,當我們不再輕看年少晦澀的愛時,這些正值花年的少年少女的表現也讓我們驚喜,他們勇敢、清純、簡單又篤定。將青春不顧一切甚至莽撞的勇敢用於感情,難道我們這些習慣權衡的成年人不應該反思嗎。

感情本是精神領域的特殊存在,太多物化、太多權衡之後完全失去原來的樣子,是我們把感情想的複雜化了才不容易幸福。希望看到這篇影片的朋友能夠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做個赤子,熱忱又美好。這是這部影片能給我們傳達的正能量,它並不負面。如果將東京原本惡劣的天氣隱喻現實的種種困難,我們要做的不是放棄心愛的人換一片天朗氣清,而是認清現實共擔風雨,這才是生活本來的模樣。

我的朋友,祝你幸福

相關焦點

  • 天氣之子:你是我的百分百晴天女孩
    ~天氣之子~光和影祈禱晴天夜晚的煙花綻放綻放~綻放~每一朵煙花都獨特地綻放美麗的煙花光芒照耀東京城晴天多麼美好呀被大雨覆蓋城市每一幀都是一幅畫公交車夜燈雨夜兩個各懷心事的人兒你是我的百分百晴女天空,是另一個世界。回來了,晴女~車站車站陰雨綿綿的城市沒有一朵煙花是完全相同的但每一朵煙花都美麗街道有你在身邊,晴天就會到祈禱多麼想見你!天氣什麼的,就這樣瘋狂下去也可以。
  • 《天氣之子》雨讓這城市傾倒,我要給你懷抱
    比如《你的名字》、《天氣之子》…我不是很喜歡一些評論強行地把天氣之子和你的名字作比較你可以認為他們情節手法是相似的但我覺得這兩部電影最大差異在於將電影本身串聯起來採用的元素不同想要表達的東西也不同天氣之子中串聯起電影的元素是雨而不是難得一遇浪漫的流星,這是他們最本質的區別。
  • 日本電影《天氣之子》,對我而言,你就是我的晴天
    我不在乎這個世界,我只在乎你。我願與世界為敵,只想守護你。如果你不在我身邊哪怕天氣再晴空萬裡,我內心也是毫無波瀾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天氣之子》這部電影呢?我覺得這部電影,無論是畫面還是背景音樂都很夢幻。幾乎每一幀畫面都可以當成壁紙。而且帆高和楊菜的感情真的好扣人心弦啊。我才不要管什麼世界的動蕩,我只想和你在一起。
  • 比起晴天,我更需要你—評電影《天氣之子》
    《天氣之子》是新海誠最新執導的日本青春動漫,影片以天氣變化混亂的時代為背景,講述被命運操控的少年與少女,自己「選擇」生存方式的故事。影片於2019年11月在大陸上映。東京整個城市一直被陰雨連綿,所有的人都在尋找百分百的「晴女」。期間帆高遇到了少女陽菜,少女擁有不可思議的能力可以雨天轉換晴天,陽菜為了生活把「晴女」當成一種職業謀生,同時幫助了許多需要陽光的人。最後身為「晴女」的陽菜為了拯救世界,犧牲了自我。影片主要傳達了在面臨拯救世界還是心愛的人,究竟如何選擇的難題。
  • 天氣之子:比起晴天,我更需要你!少男少女的純粹愛情無需言語
    面對「全世界」與「愛情」,你會選擇深愛的她,還是世界人民的安危呢?《天氣之子》的男主帆高,他選擇了陽菜,是不正真符合了那句「只要能和你在一起,與全世界對抗又何妨?」。在《天氣之子》中,你看到了怎樣的愛情呢?
  • 「再見面,再見面我淚流滿面!」——《天氣之子》
    在這段時間,東京的天氣一直一直變化無常,少年帆高自從踏進東京之後,便沒有看到過晴天。 於是出版社借這個「異常天氣」大做文章,並且覺得這個世界上有「晴女」的存在。晴女就是可以通過他們的祈禱,讓天氣變成晴天的少女。
  • 《天氣之子》你才是我的全世界,新海誠世界裡的愛情終於圓滿
    新海誠的作品總是少不了「世界系」,他總是喜歡用災難的手法來襯託男女主的愛情,也總是能夠讓我們哭的稀裡譁啦,然而到《天氣之子》的時候才發現,新海誠世界的愛情終於圓滿。看《天氣之子》的時候,心中就會不自覺地想起來一首歌:你知道,就算大雨讓這座城市顛倒,我會給你懷抱。
  • 《天氣之子》:遇見你就是晴天
    昨天去看了期待已久的《天氣之子》,無意中在宣傳海報上看到了這樣的幾行字。好像新海誠對天氣一直有種執念,尤其是雨天。淅淅瀝瀝的雨,潮溼安靜又治癒,美到窒息。《天氣之子》也秉承著新海誠動畫的一貫風格,唯美的畫風,動聽的音樂,視覺上無可挑剔。雖然劇情和三年前的《你的名字》相比,並不出彩,甚至有些部分還有邏輯上的硬傷。
  • 失去這個世界又如何,我只要你——《天氣之子》
    2019年11月1日,由日本動畫監督新海誠執導的動畫電影作品《天氣之子》在中國上映。這是新海誠繼《你的名字》後時隔三年,再次執導的一部愛情動畫電影。《你的名字》在中國上映之後,得到了眾多的好評和極高的票房。而《天氣之子》上映之後,在中國市場卻引起了一場討論。
  • 晴雨不定的城市、壯闊的雲海—天氣之子:我願為你擋下一生的風雨
    ,我地名字,到去年上映地天氣之子,誠哥地風格基本都是圍繞著青春的感情進行對人物進行著重描寫,而新海誠不會直接講述劇情,而是通過帶動人物來體現劇情,也許這也是新海誠的含蓄之處。」1.祈禱晴天的巫女,神力是要付出代價的老天是有情緒地,一旦生氣會使用烏雲密布,大雨磅礴,只有當他氣消了,晴天又會出來,而在天空之子設定下東京這個城市就會經常出現天空陰晴不變的現象,對於城市裡面的人們來講,肯定不希望見到老天烏雲密布。
  • 《天氣之子》:100%晴天女孩,只有我和你知道這的秘密
    這夏天,他們確實讓晴天出現在東京很長時間,這就足夠了。在一個人東京上,他們養活自己,遇到想要保護的女孩,一起給別人帶來希望,並盡力拯救這個世界,或者至少一個人。在精彩的晴天中發生的美麗的事情是理想的夢想,下雨天中不那麼美麗的故事是生活本身。所有這些在一起,就是完整的人生。
  • 評論|《天氣之子》:比起晴空,我更需要你
    近日,由日本知名導演新海誠執導的動畫電影《天氣之子》在中國大陸熱映。在延續以往的少男少女青春戀愛主題的基礎上,《天氣之子》頗受爭議的結局,給這部作品增添了愛情以外的暗示和隱喻。新海誠在《天氣之子》中一反日本動漫對於拯救世界「正義使者」的偏好,塑造了一個反叛的個人主義的形象。
  • 「為了你,我的世界情願一直大雨傾盆」——評《天氣之子》中篇
    如果說《天氣之子》能在這個脈絡下演繹一出愛情悲劇,與《你的名字。》形成一喜一悲,一部豔麗一部陰沉的「正反面」,或許能成就另一部【經典】。 然而,或許是新海誠在《你的名字。》
  • 《天氣之子》心之所向,我愛這個世界我更愛你
    《天氣之子》是新海誠繼《你的名字。》後時隔三年的又一部動畫電影,講述了帆高與少女陽菜的奇幻愛情故事。影片以「天氣」為主題,細膩唯美的畫風,萌動的青春情愫,天馬行空的夢幻世界,對愛的篤定,構建了一個獨特的動漫世界。
  • 「天氣之子」原來人心可以改變天氣,原來愛你可以奮不顧身
    很多人在質疑二次元日漫存在的意義,新海誠卻在用極度逼真的漫畫場景還原現實世界,讓二次元男女主在這裡能夠相遇、相知、相愛、相守……繼《你的名字。》大火之後,新海誠又推出了新的力作——《天氣之子》。相較於《你的名字》男女主在夢中相遇並尋找彼此的故事;《天氣之子》則更加奇幻,少年 帆高愛上了一位擁有操控天氣超能力的少女 陽菜。
  • 《天氣之子》縱然連綿陰雨,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2019年《天氣之子》火熱上映,繼《你的名字》之後,新海誠又一部奇幻巨作!三年前,流星墜落;三年後,天氣異常。同一座城市,同一片天空,又會發生什麼不同的故事?男主森島帆高,一個離家出走來到東京獨自漂泊的少年,在居無定所饑寒交迫之時遇到了送他一個漢堡的女主天野陽菜。在帆高從壞人手中救走陽菜時,掏出了那把撿來的槍,恰巧被路邊的監控攝像頭拍下,這也為後面警察通緝他埋下了伏筆。兩人皆是漂泊他鄉,努力掙錢想要在東京這個大城市生存下去,難免有些心心相惜。
  • 天氣之子:世界淪陷又與我何關?無論晴雨,只要你在我身邊足以
    比起晴天,我更需要你。——《天氣之子》當心愛的人註定要消失在個世界,當你想要挽回一切的時候,需要付出的代價卻將會是於整個世界為敵。在《天氣之子》這部動漫中,16歲的帆高離家出走,來到了一座陌生的城市,想在偌大的城市之中靠自己闖出一片天地,可是未成年的帆高在尋找工作途中處處碰壁,時間一久,少年帆高身上的錢財就所剩不多,已經不足讓他繼續留在這座城市中生活,最後饑寒交迫的帆高只得借宿在一家店裡。這裡是少年帆高與陽菜第一次相遇的地方。
  • 如果沒有你,擁有全世界又如何《天氣之子》
    《天氣之子》——100晴天女孩繼2016年的《你的名字》後,在2019年的11月1日我們等到了新海誠的新作《天氣之子》,下面我們一起來重溫一下這部電影吧。破樓中一心想要救回心愛女孩的少年不惜拿槍與警察和大叔對峙,並喊出那句「我只是想要再見她一面啊」,這句話深深地觸動了大叔。最終在大叔的幫助下帆高找回了陽菜。而暴雨也重新覆蓋了東京。
  • 《天氣之子》:願餘下的每一天都是晴天
    「雨腳初歇,天宇放晴,遇見你的那天,是晴天還是雨天?我相信,不管是晴天還是雨天,它都是好天氣。」在故事情節上雖然簡單易懂,卻觸動了大多數人內心的柔軟之處。影片裡的東京正經歷著嚴重的異常天氣,作為「晴女」的女主角只有犧牲自己的生命,才能驅除暴雨、恢復晴天。以我的以往經驗來看,覺得她一定會犧牲自己,還世界一個晴天,但,我錯了,在男主的堅持下,兩個人放棄拯救世界,選擇一起活了下去。
  • 天氣之子——讓我一個人在電影院裡看到失聲痛哭……
    「天氣之子」讓我一個人在電影院裡看到失聲痛哭今天看完天氣之子從影院出來發現突然下起了雨,一邊連一把傘都沒有帶,無可奈何的就這樣站在商店街櫥窗的屋簷下看著過往的人,行色匆匆,用傘遮住的臉也無從去揣測他們此刻是懷著什麼樣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