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解碼,香港財華社原創王牌專欄,金融名家齊聚。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讚哦。
人生就是起起落落。這句話套用在愛彼迎身上就再合適不過了。
昨天晚上,愛彼迎(Airbnb,ABNB-US)以一段別開生面的短片敲鐘上市。短片中來自全球各地的愛彼迎房東分別敲響門鈴,寓意新股上市,代替以往的敲鐘上市環節。
愛彼迎開門即上市爆紅,昨天以146美元價格大幅高開,較發行價(68美元)大漲114.71%。雖盤中小幅回落,但截至公司股價收盤仍漲112.81%,報144.71美元。
公司對應最新市值達863.05億美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酒店集團萬豪國際集團兩倍有多(427.37億美元)。同時,愛彼迎市值還超過了國際旅遊巨頭繽客(Booking Holdings Inc.,市值862.05億美元)。
公司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戰略官Nathan Blecharczyk表示,從沒想到會以這種方式結束一年。一切都是「超現實」的。
從大幅裁員到上市首日股價翻倍,愛彼迎的2020年經歷稱得上是峰迴路轉。
1.疫情大裁員斷臂求生
「這是我在家裡第七次與你們談心了。最近我都有跟你們分享公司的好壞消息。今天我要跟你們宣布一條非常不好的消息。你們之前問我會不會裁員,我的回答是一切還待決定。今天我不得不告訴你們公司將裁員了。歸屬感是我們公司的宗旨,要我說裁員實在為難……」
今年5月5日,愛彼迎在官網掛出CEO給全體員工的內部信,宣布進行大裁員。公司將裁掉近1900名員工,約佔總僱員數(7500名)的25%。
愛彼迎還給出史上「最溫情」的裁員方案:所有被裁員工獲得至少14個星期補償金額,並在此基礎上根據任職年數增加對應星期數的薪水;工作未滿一年的員工仍可獲得公司股份;公司為員工配備的蘋果電腦亦直接歸員工所有;HR一對一與員工溝通被裁事宜。
當時的愛彼迎正經歷公司歷史上的「至暗時刻」。
根據公司非公開的第二季度財報,受全球性的新冠疫情影響,公司當季營收僅為3.3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逾10億美元相比下降了67%,估值從310億美元滑落至180億美元。
而在一年之前,愛彼迎還是媒體眼中的2020年最值得期待十大獨角獸網際網路公司之一。外界盛傳它會在今年三月份上市。
然而,新冠疫情剛好在那段時間在歐美蔓延爆發,美國股市跌入冰窖,愛彼迎的經營亦受隔離政策大為影響,現金流驟減。疫情開始,愛彼迎平臺一度產生10億美元的退單,亞洲方面北京三月份第一周僅獲得1655宗訂單,較一月份同期下降96%。
這時的愛彼迎,考慮的更多是怎麼活下來。公司CEO Chesky坦誠當時首次意識到自己12年的經營可能會在疫情開始四個星期後付之一炬。
四月6日及14日,愛彼迎通過PE融資及發債融得20億美元。5月份,公司開啟大規模裁員,揮淚告別了四分之一共同與之奮鬥的員工兄弟。公司開源節流想活下來,上市計劃當然就順勢被拖延。
但關於新冠疫情最終影響範圍以及持續時間,及對旅遊業造成的影響(巴菲特就預判疫情會造成一段時間航空出行需求無法恢復,故清倉航空股),愛彼迎的民宿共享租房模式是否還work,沒有人可以給出答案。
5月份估值腰斬之後,愛彼迎別說上市,很多人甚至懷疑它能否度過新冠疫情這一劫。如果現金流無法支撐它度過全球的疫情封鎖期,獨角獸愛彼迎很可能要破產清算。
2.上市:從谷底到巔峰
用公司高層的話來說,差點消亡在疫情封鎖期的愛彼迎今年內還是終於完成上市,是「超現實」的。
北京時間11月17日,愛彼迎向美股市場遞交IPO招股書。愛彼迎沒有消失於寒冬,反而即將走進春天。
招股書顯示,今年3月份開始,愛彼迎平臺訂單量即出現下降,但跌幅由四月份的72%收窄至六月份的21%後,七月份至九月份跌幅一直在20%上下浮動。訂單的取消率從六月份開始從25%下降至九月份的18%。
公司稱經過新冠疫請,旅遊已發生變化,國內遊、短途遊(旅客出發點方圓50英裡以內)、訂單額TOP20開外的城市復甦明顯比較快。
同期(今年前三個季度),愛彼迎還採取了一系列的降本措施,包括減少營銷費用、裁員25%、2020預期不發放獎金及降低管理團隊薪酬六個月、削減資本開支等,預計全年可減少開支1.35億美元至1.5億美元。
在招股書也可以看到,今年前三季愛彼迎的營銷費用及一般行政費用均出現較大程度下降。其中,營銷費用從去年前九個月的11.84億美元被砍到5.46億美元。總成本費用則從38.72億元下降至30.1億美元。
同時在計入了上市融資金額之後,愛彼迎帳上現金、現金等價物及可售證券金額合計有60.12億美元。
正是招股書上所示旅遊業態重心轉變但需求仍存,愛彼迎訂單數量從低點回升+降本控費錯施初見成效+公司今年內幾番融資之後,帳上資金仍較充裕等幾點因素共同作用,所以昨天一上市,愛彼迎股價便迎來飆漲,最終日內股價翻倍。
按照市銷率計算,現在的愛彼迎遠高於萬豪國際酒店和繽客。市場之所以肯給愛彼迎高估值,我認為主要是因為公司基本面出現改善,著眼的是之後愛彼迎在未來的成長空間。
截止9月底,愛彼迎在全球有740萬個房源及體驗項目,其中活躍房源560萬,多數為獨家房源,6成來自美國之外的其他國際市場——市場在賭全球化布局已頗為完善的愛彼迎未來的增長及盈利。
愛彼迎從谷底到巔峰,也就一念之間而已。
3.愛彼迎的老問題,一個都沒解決
愛彼迎高估值,主要買的是預期。但它的老問題至少從招股書來看,並沒得到很好的解決。
首先,從收入來看,2015年至2019年五年間,公司總營收從9.19億美元增加至、48.1億美元,同比增速卻從80%逐年下降至31.7%。今年受疫情影響,前三季營收僅錄得25.19億美元,同比下降32%。
上半年的疫情只影響愛彼迎今年前三季的業績,但卻無法解釋愛彼迎收入增長放緩的問題。唯一能說得通的就是愛彼迎頭上有一個天花板。
其次,便是愛彼迎始終難以盈利的經營模式。2015年至2019年,及今年前三個季度,公司淨虧損分別是1.35億美元、1.47億美元、7000萬美元、1690萬美元、6.74億美元和6.969億美元。
與共享租車平臺Uber一樣,愛彼迎的收入同樣來自訂單的佣金(愛彼迎稱之為服務費)。在一宗訂單完成後,愛彼迎會向房客及房東兩頭收取服務費(服務費佔收入大頭,同時平臺還要給房客優惠,激勵優惠從服務費扣除,該部分費用佔收入6%左右),體驗項目則收取招待費。
這種收入模式房東與房客訴求基本相反,房客要低價而房東要高價,最後愛彼迎充當兩者需求的撮合平臺——這註定了愛彼迎提價的空間不會太大。而且愛彼迎的民宿目前已定在中端價位,品牌形象固化之後,只能吸引到消費力不低也不高的忠誠房客,一時之間很難走高端化的經營方向。
因此,愛彼迎很難從收入端輕鬆通過提價實現盈利。
公司的收入成本主要是支付處理的成本,包括商戶扣費、第三方數據中心數據供應成本、退單費用及軟體開發攤銷等。這部分成本與收入成正比,很難削減。
經營費用中佔大頭的則是營銷費用。為追求經營規模的快速擴張,過去愛彼迎每年均投入大量的營銷費用。去年公司營銷費用已高達16億美元,佔同期愛彼迎總收入48億美元的三分之一。這部分經營費用大頭同樣難大幅下降(今年情況特殊是例外)。
和Uber一樣,愛彼迎同樣有盈利難的問題。
第三便是房源安全監管問題。因為愛彼迎的房源來自世界各地,且平臺不直接房源運營只充當信息撮合的角色,因此對房源的安全性監管十分棘手,此前愛彼迎在世界各地都被曝出過安全問題。另外,平臺房源信息真實性和房東資質都高度不可控,一遭投訴,很容易影響到品牌形象。
這是共享經濟所必然面臨的問題。Uber同樣有類似的煩惱。
回過頭來我們來看愛彼迎今年採取的控本降費錯失之後,前三個季度公司仍虧損6.97億美元;增長放緩的問題也沒有得到解決。
另外,因為入住的客人少了,愛彼迎房源今年沒有曝出太大的安全事件——但這並不能說明它房源就沒有安全問題。
愛彼迎的三個老問題,一個都沒有解決。
Uber去年5月份上市,股價之後持續大跌,今年四月份之後才逐步獲得市場認可見底回升並創新高。
同是共享經濟模式的愛彼迎,會這麼輕鬆就得到市場認可嗎?
新冠疫情勝利大逃亡後,愛彼迎的新故事也許才剛剛開始。
作者:史蒂芬老夢
編輯:彭尚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