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K | 文
在我國的表情包界,沒有人會質疑熊貓頭的地位。
只要給一個有留白的熊貓頭搭配上各種各樣的人臉,就能表達出千萬種情緒,好用到沒話說。
不過近年,一支貓貓軍團正在異軍突起,頗有一種和熊貓頭叫板的架勢。
前有「流淚貓貓頭」給你會心一擊,後有「椅子上的貓」教你如何應對女人的無理取鬧。
還有「嘔嘔貓」、「太南了貓」……
讓人類第一次清楚地意識到:高貴冷豔的喵星人,原來這麼適合做沙雕表情包。
就這樣,不管那些貓貓願不願意,貓設雖已崩壞,卻漸漸在表情包界裡站穩了腳跟。
而最近這幾天,一隻目光呆滯、小嘴微張的智障貓貓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捲了各大社交網站,在貓貓表情界引領了一波新潮流。
它常常頭頂七色光芒,與一句「奇怪的知識增加了」同框出現。
當你聽網友講述或者科普了一段奇人怪事,就可以掏出這張表情包,以表達匪夷所思、難以理解之情,同時表示你在某領域的知識面被拓寬了。
早些時候,這張表情的用法僅限於此。(至少我那會兒還沒看到別的版本)
後來疫情爆發,有人為這隻貓P上了口罩,並配字「抵抗力和免疫力上升了」。
由於太過應景,這張口罩版迅速躥紅網絡。廣大網友紛紛察覺到沙雕要素,將視線聚焦到了這隻智障貓身上。
與藍衣男子對線中…
再加上特殊時期網友們都宅家裡閒著蛋疼,於是乎,各種各樣的版本都被P出來了。
比如有人在群裡開車,你很滿意他的車技,就可以用這個表情:
再比如你憑一己之力啃完了一套《5年高考3年模擬》,成就感爆棚,就能用這個表情:
終於下定決心和右手女友說拜拜之後的你,看什麼都更加清晰了:
這一系列表情包背後,我們不難發現其中的規律——當把這隻貓與表示完成型的句子P在一起,就會莫名生出一種喜感。
就像一個剛出新手村的萌新,終於來到外面的世界遭受毒打,而每當屬性得到了提升,高興之餘……就還殘留著那麼一點點懵逼。
而隨著這個表情包越來越火,相信你和我一樣不免會好奇:這隻貓到底是哪來的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日本有家叫Niconico的彈幕網站,向來是各類亞文化的發源以及發酵之地。
其中有群自稱「inm民」的日本網友,在N站上掀起了一波造梗狂歡,如今已形成一種亞文化現象。
而他們造梗的素材,來自日本「鈣片」(gay片)公司Coat Corporation於上世紀90年代發售的《Babylon STAGE》系列。
和同時代絕大多數的低成本澀情電影一樣,這個系列的影片實在乏善可陳,而且BL(Boy's Love)的題材照理說不會有多少人對它感興趣。
這個系列被島民們所熟知,是從一名演員的身份被媒體識別出來並加以報導而開始的。
當時,日本《周刊現代》報導了棒球手多田野數人,出演了該系列的第34部(Babylon STAGE34 真夏夜的銀夢 the IMP)第一章的消息,並得到了他的教練的承認。
圖源Youtube@たっくーTVれいでぃお
多田野數人是一名頗有天賦和實力的球員,被外界寄予了很高的期待,而這一消息的爆出無疑讓大家感到震驚。
自然地,該系列影片也得到廣泛關注,不少吃瓜群眾去鑑賞了此片,發現裡面的男演員大多演技拙劣,總是棒讀。
圖源同上
但是唯獨在第四章中,一名扮演前輩的演員的表演卻十分自然,日本網友形容其為「迫真的演技「。
尤其是他在片中的「叫喊」和一些「名臺詞」,讓日本網友覺得「生草」,慢慢就有人開始拿這段進行各種惡搞。
由於這名演員出演的第四章,副標題叫做《昏睡レイプ!野獸と化した先輩》,因此該演員得名「野獸前輩」。
後來島民們又在《COAT DISCOVERY 6》中得知,野獸前輩的名字叫田所浩二。(其實是化名,真實身份至今無人知曉,這也是後來層出不窮的「野獸前輩新說」的來源)
一說野獸前輩是女孩子
自此,以惡搞田所浩二為中心的亞文化開始興起,而那些喜歡圍繞這一內容玩梗和造梗的人就叫「inm民」(銀夢民)。
嗯?你問我這些又跟那隻貓有什麼關係?
其實這隻貓原本並不長這樣,變成現在這副憨樣,是被送去了PS進行了加工處理。
圖源N站-sm22171507
始作俑者正是一名叫「皆本フランツ」的inm民。他發現,這隻貓的樣子非常像一部鈣片男演員的智障表情。
圖源N站-sm22171507
而這部鈣片正是《Babylon STAGE》系列中的一部,片中這名男演員飾演的三浦是野獸前輩的前輩,遂稱「大前輩」,按照其名字的日語發音可稱為Mur。
於是,網友們也就管這隻貓叫「Mur貓」。
到了這裡,已經破案了。
然而令人細思極恐的是,這位inm民最初上傳視頻的時間是在2013年。
那麼到底是哪位鬼才,在時隔7年後的今天,讓Mur貓重新浮出水面,並在國內走紅,其答案我們已經無從考證。
但不可否認的是,由inm民組成的銀夢文化,到現在仍在延續。
帖子很多關注的人很少
哪怕十幾年過去了,非但沒有衰頹之勢,甚至從日本全網蔓延到了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地。
除了野獸前輩、Mur和Mur貓,還衍生出了「激寒」、「池沼」、「便乘」等銀夢用語。至於其含義,也已經從原劇中脫離出來,被傳播到了各個領域。
其頑強的生命力,當然也和inm民的二次創作息息相關。他們會製作各種搞笑的動畫、MAD、鬼畜上傳到視頻網站,並常常迫害其他作品。
其中,BB姬曾提過的那首《新寶島》就是「受害者」之一。
圖源萌娘百科
而這次的Mur貓當然也是慘遭「風評被害」。
大火之後,一系列關於Mur貓的二創視頻迅速在B站上大片生長出來。
既有結合B站特色的老梗新玩,也有和其他人物的夢幻聯動。
圖源B站@落葉說
甚至在幾天前被製成Banner上了首頁。
可惜我沒截到上首頁的圖,但真的上了首頁
還有人將其做成MOD放到《怪物獵人:世界》中。
B站也不知何時,悄咪咪上架了一款Mur貓表情包。
正應了那句話吧,dssq(大勢所趨)。
所以亞文化這東西,真是個神奇的玩意兒。
只要能圖一樂,就能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再次戳中大眾的G點,被賦予新的意義,衍生出別的派系。
Mur貓跳《極樂淨土》
如今的Mur貓,給我們帶來「奇怪知識」的同時,也逐漸開始脫離銀夢文化,頗有一種自成一派的趨勢。
而它的第二春將如何煥發,就靠廣大網友的智慧和汗水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