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活一座城市
建設開放、現代、
活力、時尚的國際化大都市
如何把握變局、開創新局
以開放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讓青島更美好
青島廣電新聞中心推出融媒體主題訪談節目《攻堅奮進在此時——區市長訪談》,對話七區三市政府主要負責人,聚焦各區市抓攻勢、建平臺、促環境、惠民生的亮點舉措,展現以開放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本期節目對話市北區區長張永國,聚焦市北區全域打造「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的創新舉措。
2020年是市北區全域建設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攻堅突破的關鍵一年。作為青島主城核心區的主要組成部分,市北區擁有國際郵輪母港區、35個科技產業園區、17條特色街區等資源要素。同時,市北區也是老城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有6個歷史文化街區,數量佔全市的一半,現存各類歷史保護建築565處,如何讓資源聚集、產業升級、保護並發展歷史文化街區,趟出一條老城區開放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市北區一直在謀劃、在行動、在落實。
第一站:山東港口大廈
山東港口大廈是郵輪母港區的首個項目,2017年7月開工建設,目前已實現主體封頂,計劃年內投入使用。該項目作為山東省港口集團總部的辦公大樓,建成後將引入省港口集團、青島港集團等相關企業,全力打造國內外航運、貿易、金融等高端產業爭相入駐的新地標。
張永國:圍繞核心區建設,我們抓好兩方面工作。一是抓好存量迭代,二是抓好增量崛起,立足郵輪母港區改造更新、圍繞航運做貿易、圍繞貿易做金融,用金融放大貿易,用貿易放大航運,紮實推進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建設,從而帶動整個市北區的轉型升級發展。
第二站:廣興裡
廣興裡距今已有百餘年歷史,是一座典型的裡院建築。2019年,市北區將廣興裡作為示範項目,在全市率先啟動了保護修繕,邀請清華大學張杰教授團隊作為保護更新的總規劃師,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完成了修復工作。經過保護修繕後的廣興裡又重現了昔日風採。
廣興裡二樓展廳總面積500平方米,主要設有三個展區。一是設計源點——國際工業設計展區,圍繞文化、科技、城市、未來四大板塊,集中展示國際設計經典作品。二是國際設計獲獎作品展區,聚焦國際前沿設計,集中展示了包括德國紅點、德國iF等全球頂級設計獎項的最新獲獎產品。三是青島工業設計創新作品展區,集中展示青島本土優秀設計產品與設計案例。
張永國:歷史建築的保護修繕只是歷史街區保護利用的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產業導入,實現街區復興發展。工業設計被譽為點石成金的「金手指」,是製造業價值鏈中最具增值潛力的環節。
第三站:人工智慧國際客廳
在推進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建設中,市北區充分用好主城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等優勢,確立了搶跑人工智慧「賽道」、打造青島人工智慧產業高地的目標。
張永國:我們拿出1000畝土地集中打造人工智慧產業聚集區,重點引進培育人工智慧、機器人、雲計算、智能製造等領軍項目、行業龍頭、和特色產業集群。目前已與啟迪、達闥科技等頭部企業籤約打造AI科學港,新引進長木谷醫療、北科瑞聲等高成長性科創企業。
第四站:樺川路小學
青島樺川路小學位於市北區東部,於2001年開辦,是洪山坡小區配套的一所18個班額的學校。為了緩解周邊居民子女就近入學難題,市北區把樺川路小學改擴建工程作為區辦實事,新增教室面積約5000餘平方米,整修運動場地面積2200餘平方米,進一步提升了學校辦學條件水平,滿足學區內適齡兒童就近入學需要。
張永國:市北區是老城區,人口多密度大,這不僅是我們政府的壓力,更是一種光榮的責任。我們認為解決市北區民生過程當中所有的問題,都要靠發展解決。過幾年我們的財政收入提高了,首先會把這些錢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用來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綜合:藍睛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