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不動就掉眼淚的娃,與忍著不哭的寶寶,長大後會有哪些區別?

2021-01-11 Ainee媽咪

現在的家長雖然很愛護孩子,但更注重孩子的內在培養,例如說堅強品質的塑造,畢竟性格強韌的孩子長大後在社會中的立足之地會更多。

於是就引申出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遇事到底該不該哭,對此,有些家長認為孩子不該動不動就落淚,女孩如此,男孩更是如此。

然後這些家長就開始禁止孩子哭鬧,遇到什麼事情都要讓孩子把眼淚忍回去,但這樣的做法對孩子真是好的嘛?

濤濤是一個上五年級的小男孩,從小爸爸媽媽就對他嚴格管理,做什麼事都要一絲不苟,講究原則,而其中一項原則便是不能輕易掉眼淚。

爸爸媽媽經常對自己說「你是一個小男子漢,男兒有淚不輕彈,你哭就是沒出息的表現,就算忍也要忍住!」

在這種觀念的引導下,濤濤似乎習慣了什麼事情都往肚子裡咽,周圍沒有什麼事能輕易影響他的情緒。但其父母對此卻感到很寬慰,認為自己培養出了一個男子漢,但實際上,孩子在班級裡卻很不招人待見,大家都覺得濤濤不愛搭理人,距離感太強。

面對這樣的情況,老師曾經找過孩子耐心談話,可日積月累的思想怎麼會被輕易改變呢?最後老師只能找來孩子的爸媽溝通。

其實有濤濤家長那樣想法的父母並不少,那麼動不動就會掉眼淚的娃,與經常忍著不哭的寶寶,二者長大後會有哪些區別呢?

兩者在3方面會產生差異

1)心理承受能力有區別

總是被家長要求不可以哭的孩子他們在內心是很壓抑的,畢竟孩子也有情緒,需要宣洩的出口,他們不像我們大人,有很多種方式來釋放。

如果我們把其唯一的出口都堵塞住的話,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會越來越低,久而久之,孩子心裡的壓力就會越來越大。

但該哭時候就去哭的這種孩子則不然,內心的鬱悶情節釋放了,心裡就會覺得舒服,過去了也就釋然了,這種孩子承受能力往往很強。

2)共情能力有區別

我們若是仔細觀察便會發現,不怎麼哭的孩子情緒是很少產生波動的,而這樣的小朋友共情能力也會比較差,他們不會輕易體會到別人的情緒變動。

畢竟家長總是教育自己,「這些事情沒什麼,你不必當回事,不然就是懦夫」,但不能共情的孩子大多都是不受歡迎的。

另一種代表的孩子反而很能理解他人的情緒,他們會更加感同身受,頗得身邊人的喜愛,情感也很豐富。

3)父母對其情緒的重視程度有區別

俗話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堅強的人總是被人忽視,而不愛哭的孩子在家長這裡也是一樣的。

相反,孩子如果經常哭泣,家長對他們的情緒重視程度就會比較高,如果孩子突然沒有情緒,或者心情產生波動,往往能被家長及時察覺。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愛哭的孩子也有很多好處,但仍有不少家長會認為愛哭就等同於玻璃心、懦弱,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愛哭的孩子就代表「懦弱」嗎?答案是否定的

其實,愛哭的孩子真的不是性格懦弱,就這一點家長是要認識清楚,他們哭有可能是因為多方面原因導致的,比如父母在吵架的時候缺少安全感。

再有也可能便是自己遇事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就會試圖通過哭這種形式來讓自己得到保護,以及更多人的肯定,而也是屬於固定思維的一種表現形式哦。

每日一問:你家寶貝哭的時候你會怎樣做呢?

相關焦點

  • 受委屈就哭,和忍著不哭的娃娃,長大後會有哪些區別?
    對於大人來說,一個孩子哭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有一種孩子比較例外,他受了委屈之後並不哭,而是自己在那裡忍著。一些孩子特別愛哭的家長心煩意亂的,其實孩子們,愛哭和不愛哭,長大以後也是有比較大的差別。不愛哭:不愛哭孩子即使有感同身受的情緒,也不喜歡表達出來,只要會給人造成一種不舒服、很疏遠的感受。2、心理承受能力不同愛哭:愛哭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都比較強,它可以及時宣洩自己的情緒,不至於積壓在心裡。不愛哭:不愛哭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普遍比較低,因為他有情緒,不能及時地發洩出來,積壓在心裡,等到最後一起爆發的時候,可能就是個大事了。
  • 寶寶動不動就哭,家長煩得不行?了解娃的需求,比讓他閉嘴更有效
    家長不妨換個角度想想:如果他是一個外國人,在說著家長聽不懂的話來表達自己的需求,家長肯定能理解他,那是不是也同樣可以理解寶寶的處境? 網友小馬說她的寶寶自從2歲後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以前不哭不鬧的小淑女變得動不動就炸毛,眼淚說來就來,一旦不如意就立馬開嚎。
  • 「藝術品奶爸」雷打不動式帶娃火了,父愛如山,一動也不動
    爸爸帶出來的娃,只要是活著就好 有時候真的是不得不佩服奶爸帶娃的定力,不管是處於怎樣的狀態都可以臨危不亂,可能身在其中的奶爸,自身都沒有感覺到自己所處的狀態會有多麼的混亂。而萌娃們的嚯嚯力度也是讓人很難去想像的,更是製造了不少匪夷所思的造型。
  • 動不動就哭, 你也屬於淚失禁體質?
    第二次,是她表演完之後,導師問她剛剛為什麼要哭,並安慰她時,她又沒忍住,又掉出了幾顆金豆豆。對此有人表示,哭太多了,能不能別哭了,舞臺不相信眼淚。淚失禁體質成年人莫名其妙愛掉眼淚,八成是淚失禁體質。什麼是淚失禁體質?
  • 動不動就哭,「淚失禁」是慫還是病?醫生給出了科學的解釋
    簡直聞所未聞……動不動就哭,淚失禁到底是什麼鬼?「淚失禁」從字面意思來看,就是無法控制住自己的眼淚。人在什麼情況下,會容易流淚呢?比如看一場悲傷的電影,聽一首傷感的音樂,想起一件心痛的往事……感性的人、淚腺發達的人,就會止不住地流淚。
  • 做四維彩超時,胎兒「過於害羞」不配合咋辦?4個法子讓娃動起來
    懷孕後,準媽媽們會經歷大大小小十幾次的產檢,其中四維大排畸就是非常重要的檢查,主要檢查寶寶有沒有存在畸形的情況,而在檢查的過程中,就需要小傢伙們的配合哦~寶寶太害羞,四維彩超做了五次才過關!表姐小茹懷孕22周了,到了做四維的最佳時間。
  • 3個月寶寶動不動就笑,別不理孩子,3種做法讓孩子更聰明
    所以兒童出生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和這個社會建立關係,所以孩子的第一個社會情緒就是哭,哭可以吸引成人來到幼兒身邊來照顧孩子,第一階段,當孩子的生理需求被滿足之後,孩子自身發展還需要更多的需求,比如想要被抱起來;想要陪玩;想要換個角度看世界,所以孩子需要和成人建立起穩定的關係,所以伴隨著孩子長大,他們臉上的情緒會越來越多,而笑是孩子吸引成人走進的另一個情緒
  • 其實,沒有人不委屈,只是有的人忍著不哭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每個人都會有委屈的時候,這樣的難過沒有人能夠代替你承受,唯有你自己消化。不管是笑著還是哭著,該是你面對的你逃不掉。有的人遇到了委屈,只知道一味地哭泣,殊不知眼淚大多數時候都是無用的,你越是哭,生活越是欺負你。
  • 「最慘寶寶」打預防針火了,一個哭得稀裡譁啦,一個笑得合不攏嘴
    打預防針基本上是每個寶寶都必經的過程 不知道家長們對於孩子打預防針的情形是否印象都比較深刻呢?這其中寶寶們的性格不同,往往反應也會不同的。有些寶寶可能性格方面屬於比較沉穩,淡定的類型,所以在打針的時候可能會沉著去面對,當然這是屬於少數的情況。而這其中大多數寶寶打針現場還是讓人很是心疼的呢。
  • 看到冷飲就走不動了,能給寶寶吃嗎?
    看到冷飲就走不動了,能給寶寶吃嗎? 一到夏天,小孩子就被冷飲給「降服」了,每每看到冷飲都是走不動的亞子,怎麼辦才好哦!孩子吃冷飲不會傷胃的許多父母不敢給孩子喝冷飲、吃冰水果,主要是擔心食物太涼會刺激腸胃,加重消化負擔,害怕孩子會因此腹痛、腹瀉、感冒等等,更擔心會影響脾胃健康
  • 家有「夜哭郎」「黃昏鬧」寶寶,試試這些哄娃魔法招式
    寶寶真是會哭的高手,動不動就會用哭來表達自己的需求,而且還有一項哭是讓媽媽很頭疼,那就是夜啼!碰到棘手的寶寶,讓你整夜睡不成,媽媽們也是難過得想哭吧?沒有天生的高手媽媽,好好觀察才能找到寶寶哭泣的原因。寶寶為何會在夜晚哭泣?有什麼讓他不哭的方法嗎?整理的這些方法希望對深受寶寶夜啼困擾的媽媽有幫助。
  • 寶寶一哭就餵奶?學會區分寶寶的13種哭聲,謹防過度餵養
    寶寶哭鬧,基本會發出以下13種信號:想抱抱表現:哭聲很低,哼哼唧唧,到處張望,假哭沒有眼淚。這個時候媽媽把寶寶抱起來就能止住哭鬧。困了表現:寶寶哭聲不太大,有規律,比較纏綿,甚至有些不安。冷了表現:哭聲輕微乏力,肢體不太動,甚至身體蜷縮、嘴唇發紫,小手小腳冰涼。這個時候要記得給寶寶添衣。寂寞不安表現:幾聲緩慢而拖長的哭聲打頭陣,聲音較低發自喉嚨,這個時候爸爸媽媽要多和寶寶互動了。
  • 準媽媽被寶寶四維彩超醜哭,四維就是娃的長相嗎?網友:還有救
    #準媽媽被寶寶四維彩超醜哭了#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讓人捧腹的視頻:一位剛剛做完四維彩超的孕媽媽,因為看到彩超中寶寶的樣子,覺得太醜了,竟然哭了起來。準爸爸則一邊笑一邊拍下了視頻。就像新聞裡那位被「醜哭」的媽媽一樣,很多準媽媽在看到胎寶寶的影像時,都有一種:現實太骨感的感覺。那麼彩超上寶寶的模樣和出生後真的相似麼?大部分都很相似。
  • 臨睡前胎寶總是使勁動?一位聰明準媽媽這樣做,睡了個好覺
    自從懷上後,曉曉老公不敢怠慢,把曉曉當大熊貓一樣保護,哪哪都不讓她去了。快20周時,曉曉感覺到了胎動,趕緊叫老公來聽,誰知道老公一摸上去,寶寶就不動了。曉曉安慰他說:也許是寶寶太小,力氣不夠,可是隨著胎寶長大,胎動越來越厲害,有時候曉曉感覺上竄下跳時,喊老公來摸,老公一摸上去胎兒就馬上停下來。老公很氣餒,說是不是寶寶知道我當初不願意要他,生氣呢?以後生出來,估計也是不喜歡我的。
  • 三位經常掉鏈子的漫威英雄,幻視喜歡掛機,而他動不動就沉睡
    三位經常掉鏈子的漫威英雄,幻視喜歡掛機,而他動不動就沉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念頭,雖然漫威電影中出現了漫畫中很多BUG級別的角色,但是一旦關鍵時刻,總會有一些容易掉鏈子,有些角色要麼就是發揮失常,有的玩起了隱身,有的還掛機
  • 小女孩強忍眼淚實力演繹「咬牙切齒」,網友:終究是我一人扛下所有
    小女孩強忍眼淚實力演繹"咬牙切齒",網友:終究是我一人扛下所有導語寶寶生長過程中,情緒的轉變是比較快的,而且他們喜怒哀樂全部都表現在臉上,當然也不乏有一些寶寶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去演戲,通常我們會把這一類寶寶稱作為"戲精"寶寶。
  • 睡枕頭和不睡的孩子長大後有何區別?有幾點很明顯,父母要注意
    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枕頭是我們每天睡覺必備的床上用品,對於小孩子而言,到底多大可以開始使用枕頭呢?如果不給娃枕枕頭,又會有哪些傷害呢?寶寶多大可以開始枕枕頭?新生兒的脊柱是直的,平躺時的背部和後腦勺處在同一平面,頸部肌肉不會因為沒有枕頭的支撐而處在緊繃狀態,為此,可以不枕枕頭。
  • 你會分辨寶寶的哭聲麼?教你讓寶寶一秒止哭
    寶寶哭了很多媽媽的第一反應就是餵奶,覺著孩子餓,錯!寶寶不會說話之前哭聲是表達意見的一種方式仔細聽寶寶是有很多種哭聲的 1、飢餓的哭聲 飢餓是寶寶哭鬧最常見的原因。嬰兒飢餓之後,哭聲是很有洪亮且有規律的,由於需求還沒有得到滿足,聲音也會越來越大。
  • 三維和四維彩超有何區別,做四維的最佳時間,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打電話想問問她四維過了沒,樂樂無奈的說:「姐,快別提了,孩子一點都不配合,去做了兩次,他都是趴著的,醫生說這樣沒法做」。「有時候寶寶就是不配合,你多走走,吃點巧克力,讓孩子動起來」,因為我做四維的時候也是費了點勁。我娃一開始不動,醫生怎麼也看不到臉,就讓出去走了走,吃了點東西。沒想到還真的有用,寶寶後來就很配合。
  • 坐月子期間,產婦自身要注意哪些事情?又該如何將寶寶照顧好?
    當孩子醒著的時候,她既要哄孩子,又要餵奶,當孩子睡著時,她才能稍微喘口氣、眯一會兒,可是又不敢深睡,因為要時刻注意寶寶是否醒來,坐月子期間,她有過無數個崩潰的瞬間,本身身體很疲憊,加上精神時刻處在緊繃的狀態,她感覺自己快要抑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