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是從容的,覺得經歷過非典,而這次國家下大決心,有大行動,全民隔離,更有望快速結束戰鬥,回歸正常。但是沒想到的是,隔離期比一開始大家認定的14天要長 ,甚至比鍾院士曾經預測的出現峰值和拐點的2月底還要長。
在這種特殊的生活狀態中,觀察周圍的人們如何度過疫情,可謂千差萬別。 有的人睡到自然醒,吃吃飯,刷刷手機,了解一下疫情進展情況,一天就過去了,還有很多人賴床、打遊戲至深夜、家務活什麼也不幹,還經常衝孩子發發火,還覺得自己理由很充分,說是疫情讓他心情不好。
可是,也有很多人,堅持規律作息,照著菜譜給家人做飯,和孩子交流溝通,指導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總結自己過去一年的經驗教訓,做好未來的規劃,有的學習備考一門專業資格證書,有的學習諸如攝影、繪畫、書法等一項技藝。
這個特殊的階段終將過去,等大家再面對面,會發現很多人,突然和以前不一樣。有的人輕輕鬆鬆考過了職業考試,有的人成功地從一個球,瘦成了一道閃電,有的人掌握了高端的攝影技術,拍出了讓你仰視的大片。而有些人,技能無任何長進,卻要面對由於疫情造成的裁員減工潮,這時候,如果你是老闆,你會淘汰誰呢? 這個疫情,是個大考。每個人如何度過疫情,其實,他就會如何度過人生。短暫的疫情隔離期,是人的一生的一個縮小版。
突然脫離了常規,要重新安排的一段時間,其實,只是暫停了以前的常規生活,這段時間過去以後還是要去打拼,去掙生活。那麼,如何認識這段生活,如何安排這段生活,其實和如何安排自己一生的生活是相類似的,一直沒有人生目標的人這段時間也是迷迷糊糊,得過且過,有清晰人生規劃的人這段時間也是目標明確,計劃清晰。
隔離期可能不會太長了,但以後的人生還長,如何度過才是有意義的?和朋友交流的過程中,我感覺思想認識是最基礎性的東西,決定著每個人具體的安排。每個人的專業是不同的,各自的階段也不同,但認識正確了,就會指導出正確的安排。
難得的空閒,我想我們應該有一些深度的思考。
首先,成功是很容易的嗎?
誰都希望成功,希望自己在這世上,從容又優雅,要山得山,要水得水。是,有些人是這樣的狀態,但是,他們是如何達成這樣一種狀態的呢?他目前這種狀態是很輕鬆保持的嗎?
有個鴨子定律也許能回答這個問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鴨子鳧水時的真實模樣? 通常的,人們只看到鴨子在水面上悠閒安逸地遊動。但潛入水下觀察就會看到,原來它的鴨蹼一直都在拼命地划動著,沒有一刻停歇。
作家劉同曾經說過:「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優雅需要底氣,華麗需要實力。 生活就像水中的鴨子。 每一個光鮮的背面,都是你無法想像的堅持和拼搏。 所謂的輕鬆與自在,不過都是短暫的錯覺。 唯有沒日沒夜的努力,才是生活的真諦。 這便是鴨子定律。
成功有捷徑是世上最大的假象。真正的高手,其實是一個又笨又穩的人,做很多看似很笨卻又很穩的事,積累多個細小的優勢,積小勝為大勝,讓每一個小勝都成為通往大勝的鋪地磚。 平時所希望的以少勝多、以小博大、一招制敵,往往都是假的,大勝就是無數個小勝的積累。一切無心插柳,其實都是水到渠成。
第二、大成就都是獨處時得來的
隔離,造成了某種程度的孤獨。對於習慣了呼朋引伴的人來說,可能也是擾亂他的心緒,讓他增添了煩惱的因素。但是,你意識到了嗎?孤獨,有時候對於成功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條件,大成就都是獨處時得來的。
很多成功者都是主動選擇了孤獨。 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
現代人也是一樣,方志敏烈士被政人關押,寫出了《可愛的中國》;文化大革命中,陳景潤被關在六平方米的小房裡,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錢鍾書和楊絳的家裡沒有錄像機,沒有電視機,也沒有電話,只有一排排的書架,他們絕大多數的時間是在安安靜靜地讀書。
外國人也一樣,14世紀歐洲黑死病爆發,薄伽丘在家中隔離,寫下名著《十日談》。17世紀倫敦鼠疫,牛頓獨居時被蘋果砸開腦洞,發現了萬有引力。19世紀俄羅斯瘟疫爆發,普希金困在家裡三個月寫了6部中篇,4部長篇和27首抒情詩。普希金走出隔離區第二年,達爾文登上了小獵犬號,在小小的船艙裡,他揭開了萬物起源。
孤獨難受,但並不可怕。「能忍受離群索居者,不是野獸,便是神靈。」烏雲遮不住升起的太陽,疫病擋不住自由的靈魂。 所以,享受並利用這段孤獨但給了你自由的時間,給自己多鋪幾塊通往成功的鋪地磚。
第三、目標要明確,計劃要具體
想要變成更好的自己,下定決心後要有行動,這包括制定明確的目標,和具體的計劃。 目標,是賽跑的終點線,是跳高的最高點,是籃圈,是球門,是一個人奮鬥的方向。有了目標,就有了動力。
哈佛大學曾做過一項關於「目標」的跟蹤調查,調查對象是一群智力、學歷及環境都相差無幾的年輕人。結果顯示其中90%的人沒有目標,6%的人有目標,但非常模糊,只有4%的人有非常清晰明確的目標。20年後的再次回訪發現,這4%有明確目標的人,生活、工作、事業都遠遠超過另外96%的人。更不可思議的是,這4%的人擁有的財富,超過了 96%的人擁有財富的總和。
有了目標,還要制定計劃,並且要層層分解,目標計劃幾年完成,那麼每一年要完成什麼,每個月要完成什麼,每天要完成什麼,都具體落實,才能保證目標的達成。
我國的疫情大部分地區已經出現了拐點,距離完全結束為時不遠了,計劃好如何度過疫情,就會計劃好如何度過人生。 未來最好的投資,其實是自我投資,是對自我的深度發掘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