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五句遺言,感受下偉人的英雄氣概和高瞻遠矚

2020-12-09 騰訊網

作為中華兒女,我們都深切地明白,在中國的發展長河裡歷經了那麼一段歷史:它如同隧道,雖然在其中行走的時間並不漫長,然而中國人民卻為此付出了昂貴的代價,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澆築,去成就了這段光輝歲月——這就是中華民族的近代史。

在這歷經內憂外患,民族危亡的時代,國之不國,民族之危呼之欲出。然而正是有那麼一群意氣風發的年輕人,他們奮起不平,以身殉國,將個人之魂與民族氣概相融匯,把自己的身軀永遠停留在了那個骨氣傲然,血氣方剛的年華。他們在臨終之際,從容不迫,輕描淡寫,卻揮灑出一句句慷慨激昂的遺言,更是激起了後世中華兒女無限的感慨與無盡的欽佩。

今天就讓我們帶著這份欽佩,一起回首這些勇士們的臨終之詞,一起走進中國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句經典遺言,一起感受一代偉人的英雄氣概與高瞻遠矚。

殉身革命道民族之魂

譚嗣同,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維新派人士,與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弟並稱為「戊戌六君子」。戊戌變法失敗後,譚嗣同不顧他人勸說,堅持留下來,以坦蕩之色從容就義,最終在北京菜市口被斬首,為革命獻出了自己的血肉之軀。

在其行刑之時,劊子手的鈍刀一刀一刀落下,鮮血一股一股的向外翻湧,譚嗣同卻面帶微笑,仰頭高呼:「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何等悲壯的豪言,何等堅決的信念與精神,令我們不禁為之嘆然!

孫中山,是中國近代民族民主主義革命的開拓者,中國民主革命偉大先行者,三民主義的倡導者。他率先舉起了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幟,為革命事業耗盡畢生的精力,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他在臨別前的遺囑中寫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一代偉大的英雄人物即使是與世長辭的一刻也時刻關係著國家的命脈與民族的前途——他用短短數語,凝結了一個時代的精髓,標誌了一代中華兒女的前進方向;用不長的一生詮釋了生而為華夏子民的意義。這種大義,這份死而後已的堅守,是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需牢記與學習的。

英勇奮戰訴中華血氣

李鴻章,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並稱為「中興四大名臣」。 其一生歷經討伐太平軍、平定捻軍、洋務運動、中法戰爭、甲午戰爭、義和團運動等多次民族鬥爭。

在其晚年,清政府不僅沒有讓其安享天倫之樂,更是授予其直隸總督,北洋大臣等官位要職。年邁的李鴻章恪職盡守,鞠躬盡瘁,帶病與洋人鬥智鬥勇,無奈周旋之餘代表大清與11國籤訂了《辛丑條約》。或是他感受到自己的大限將至,在臨終不久前作了首《絕命詩》:「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裡外弔民殘。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海外塵氛猶未熄,諸君莫作等閒看。」據說這是李鴻章臨死前所做的一首詩,慷慨悲歌,一述平生,一代民族領袖只能用無奈與警告來勸誡後世,感慨落寞的民族,企圖喚醒沉睡中無所作為的子民,倒也當真是永遠的沉睡在了中華覺醒事業之中。

張自忠,中國國民黨上將銜陸軍中將,著名抗日將領、民族英雄。1937年至1940年先後參與臨沂保衛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與棗宜會戰等。1940年在襄陽與日軍戰鬥中,不幸犧牲。

可以說,從抗戰一開始他就有「報國必死」的決心,每每登上戰場,他都打得英勇悲壯,在每次戰前還會寫下一封信,回來的時候再把信撕掉。棗宜會戰(他犧牲的這場戰役)前夕,他留下了兩封信,一封信是致將士們,另一封信是致他的副將,卻沒給家裡留下隻言片語。致將士的信中寫道:「國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為其死,毫無其他辦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決心,我們的國家及我五千年歷史之民族,決不致亡於區區三島倭奴之手。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清,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願與諸弟共勉之。」他面對日軍侵犯,臨危不懼,以從容赴死之心馳騁沙場,彰顯了中華民族無可匹敵的傲骨與血性!

纖細筆桿顯華夏氣骨

其實這種英雄氣概不僅僅是體現在那些奮戰一線的民族英雄與浴血革命的青年將領們身上,還有一群人,他們用自己的筆桿敲打著時代的沉淪,用生動的文字書寫著中華的氣魄。王國維就是他們中的代表人物,他用一部部作品傳播著先進的思想,試圖拯救危亡之時局,在他發現國家已然幾近危局,民族已不復從前之時,他帶著自己的寄託與傷感毅然投湖而死。後人在其衣服口袋裡發現了他的遺書,上面只有短短數字:「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多麼決然的語態,他不是戰士,不是將領,卻用筆桿書寫了「國之危也,吾絕不苟活」的中華氣骨,不得不讓人感慨、敬畏。

所以說,近代中國雖是危亡之國,卻絕不是懦弱之國,一位位英雄偉人們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了中華之傲氣;用以身赴死的決心彰顯了民族的氣魄……可所謂,國雖危,而人心不倒,民族之魂不散也!

相關焦點

  • 歷史上十句著名的臨終遺言,或慷慨、或悲涼、或遺憾、或悔悟
    正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人一旦走到了生命終點,那麼曾經的一切都再也與自己無關,到了這一刻,有的人大徹大悟,有的人心存不甘,有的人悲哀莫名,正是由於心境不同,這些人在歷史上留下了或慷慨、或悲涼、或遺憾、或悔悟的各種遺言,其中有的更是得以流傳千古。簡單列舉十句。
  • 偉人一首經典詞作,其中一句堪為絕唱,短短7字,盡顯大丈夫氣概
    出自一代偉人毛主席的經典詞作《清平樂 六盤山》。整首詞最是豪邁自信,僅用這短短7字,盡顯大丈夫氣概。全詞如下:青平樂 六盤山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捲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 清代詩人的一首七律,融貫古今,偉人也愛不釋手,還親自手書詩文
    詩人們懷念先賢、再對照自己的身世,更覺得有一種蹉跎和落寞之感。大多數人之所以平淡無奇,既是因為沒有那種身歷險境、劫後餘生的遭遇,也是由於缺少獨立、自信和堅持的精神。曾經有一位詩人研究了五代的歷史,就有這樣的感受。下面介紹清代詩人的一首七律,融貫古今,偉人也愛不釋手,還親自手書詩文。
  • 不屈不撓的英雄氣概 不怕犧牲的獻身精神
    《狼牙山五壯士》,記敘了1941年抗日戰爭時期,我八路軍七連六班的五個戰士為掩護群眾和部隊轉移,機智地把大批敵人引上懸崖絕壁的狼牙山頂峰,利用頂峰居高臨下的地形優勢,把敵人打得焦頭爛額,橫屍遍野。最後,五壯士縱身跳下懸崖深谷,為國捐軀,體現了不屈不撓的英雄氣概,不怕犧牲的獻身精神,譜寫了一曲氣壯山河的讚歌。是的,我讀後深刻地體會到五壯士的崇高精神,是中國人民的驕傲。五壯士對敵人是那樣的刻骨仇恨,對人民是那樣的赤膽忠心。我從五壯士寧死不屈的戰鬥中,感悟到人生的真諦。
  • 十首豪放詩詞,盡顯英雄氣概
    王安石的這首詞歌,詠伊尹和呂尚「歷遍窮通」的遭際與名垂千載的功業,以抒發作者獲得宋神宗的知遇,在政治上大展宏圖、春風得意的豪邁情懷。它不同於一般古代詩人詞客那種籠統空泛的詠史作品,而是一個政治家鑑古論今的真實思想感情的流露。
  • 「鋼少氣多」的英雄氣概
    「鋼少氣多」的英雄氣概新華社記者翟翔、王琦「歌唱吧同志們,歌唱吧親愛的同志們。我們為勝利歌唱!我們為和平歌唱!」北京市復興路上,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銘記偉大勝利 捍衛和平正義——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的展廳中,年逾九旬的志願軍老戰士馬維華唱起《在和平的大道上前進》,仍像年輕時一樣,鏗鏘有力、熱血沸騰。
  • 7個被絞死的日本甲級戰犯,留下8句臨終遺言,一人祝福中國韓國
    7個被絞死的日本甲級戰犯,臨終遺言祝福中國的是誰,別的戰犯遺囑中說了什麼?日本是近代對中國傷害最大的國家,準確地說,英國和法國等帝國主義只是扯下了大清臉上神秘的面紗,真正把中國拉下神壇且催動連綿恨意的,還是東瀛島國日本。作為一衣帶水的鄰居,日本對中國人心理上造成的傷害是無法用語言去形容的,一個頭腦清醒的中國人是不會遺忘日本對中國曾經的侵略事實。
  • 中國近代史真實存在的五大武術高手,李小龍墊底,第一無人能及!
    中國近代史真實存在的五大武術高手,李小龍墊底,第一無人能及! 中國近代史真實存在的五大武術高手,李小龍墊底,第一無人能及! 中華武術博大精深,在中國近代史上湧現了許多技藝驚人的武林高手,他們到底都有誰呢?
  • 「劍來」上五境的野修氣概
    阿良很遺憾,天底下沒一個上五境的野修。野修出身的上五境當然有,而且不少,筆者印象中便有劉志茂,劉老成以及如今出場的馮雪濤三人,中土神洲鄭居中坐鎮的白帝城更是天下野修心目中的聖地。只是到了上五境之後,野修往往不再野修。在青峽島建起了祖師堂的劉志茂只是元嬰修為,眼前的難關是如何入主宮柳島,坐穩書簡湖之主的位置。手段狠辣,心思縝密,敢豪賭願服輸,當得起野修名頭。入局難回頭,大勢裹挾之下,終究是老老實實與劉老成一起做了玉圭宗下宗真鏡宗的供奉。
  • 愛因斯坦留下遺言,60多年來一直成謎,他的遺言可能有三個內容
    愛因斯坦無愧於20世紀「世紀偉人」的稱號,是他開創了現代科學技術新紀元,也是他帶領我們進一步揭示了物質的秘密。對於這個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強的大腦的愛因斯坦,許多人對於他大腦的結構也饒有興趣,但是感興趣歸感興趣,誰能對這麼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動手呢。
  • 追憶偉人情懷 傳承革命精神[圖]
    本次朗誦會由該校校長史培民發起,特邀我市兄弟學校師生參加,大家齊聚一堂,共同朗誦毛澤東詩詞,緬懷偉人,表達敬仰之情。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一首首經典詩詞聲情並茂的吟詠,伴隨著行雲流水的配樂,使現場觀眾時而感動,時而深思,時而振奮。
  • 中國近代史上九位武術高手:李小龍在列,第一無人能敵
    因為他,中國武術在國際上吸引了眾多追隨者。他也是好萊塢首位華人演員,可以單指做伏地挺身,武術成就極高。 董海川,八卦掌的創始人和傳播者。年輕時在江湖上行走,愛打抱不平,鋤強扶弱。身材高大的他,擅於技擊。
  • ●只要具有英雄的情結和精神,激揚英雄的血性和氣概,紅色基因就會...
    原標題:●只要具有英雄的情結和精神,激揚英雄的血性和氣概,紅色基因就會聚合成鋼筋鐵骨,築起我們新的長城——鋼多氣盈骨更硬抗美援朝戰場上,邱少雲任烈火燒身,巋然不動;黃繼光用胸膛堵槍眼,壯烈犧牲;長津湖戰役中,125名志願軍官兵在零下40攝氏度的嚴寒中堅守陣地,以戰鬥姿勢犧牲,成為一尊尊巍然屹立的冰雕……無數像邱少雲、黃繼光那樣的志願軍將士
  • 電影《長津湖》開機,再現志願軍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從籌備到拍攝,影片的每一位主創都心懷敬畏,力求用影像展現中國人民志願軍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在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將美軍精銳部隊分割包圍於長津湖地區,殲敵1.3萬餘人,扭轉了戰場態勢。
  • 沙面,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小島,是我國近代史與租界史的縮影
    導語:沙面這樣一座小島,卻經歷了19世紀40年代的黑暗,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來自這座小島的歷史氛圍。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我聽說了沙面這個地方,沙面是一座很渺小的島嶼,和海南島相比之下,它可以說是微乎其微。但是在這座小島上,卻曾有十多個國家建立領事館。
  • 「日本人」評選出來的五大偉人,他代表中國上榜,力壓日本名相!
    「日本人」評選出來的五大偉人,他代表中國上榜,力壓日本名相! 世界歷史的長河中,不乏出現一些讓人敬仰的先驅、偉人。他們代表了各自國家,代表著人民佇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成為後世一代又一代子孫們的驕傲和象徵。
  • 第一偉人的這首七律,寫得豪情無比,第三聯是千古名句
    第一偉人毛主席,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經典的詩詞,每每讀之,都會被他直衝雲霄的氣概,無與倫比的豪情感染,今天我們來欣賞他的一首經典七律《到韶山》,這首七律第三聯,是很多人熟悉的千古名句。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這首詩寫於1959年,此時毛主席回到了闊別三十二年的故鄉韶山,主席回憶起韶山人民的革命鬥爭歷程,感慨萬千,寫下這首詩。首聯「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別夢,是指離別之後,經常夢到故鄉。逝川,化用《論語》中孔子的話。
  • 中國近代史上五大令國人憤怒到極點的不堪往事
    翻開中國近代史,便忍不住莫名心痛,心痛那段塵封的歲月,充滿了血淚和屈辱,各種割地賠款、不平等條約接踵而至,國人的尊嚴被踐踏得一塌糊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數千萬人死於戰火和飢餓,給中國人民留下了巨大的心理創傷。在這段飽受煎熬的日子裡,究竟發生了哪些令我們憤怒到極點的不堪往事呢?我們現在截取幾個片段來進行回顧。
  • 程美寶 | 從博物館藏品看中國「近代史」
    在工作過程中,我除了儘量發現每件藏品相關的中外信息外,由於這批藏品在時段上的獨特性,間接讓自己得到一個反思「何謂近代」的機會。近代史的其中一個議題,或「近代」之所以為「近代」,除了是作為時間先後的標誌外,也是由於後世的學者對這個時期的人或物賦予「近代性」這個標籤。「近代性」這個議題,往往又和另一個一般稱為「西學東漸」的議題息息相關。
  • 《超星爾雅》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答案 2020超星爾雅近代史答案全
    為了引導學生站在社會變遷的宏觀視野去感受祖國的變化,超星爾雅推出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專題課程,通過學習之後,超星爾雅答案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答案是什麼呢?小夥伴們都清楚了嗎?接下來小編給大家帶來了超星爾雅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答案分享,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