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據央視財經消息,今晚,螞蟻集團香港發行開始僅僅1個小時,H股機構發行部分已經超額認購,火爆程度堪比「雙11」,刷新市場紀錄。據悉,其中大部分都是10億美金級別的大訂單。
據知情人士稱,在螞蟻的定價公布後,來自國際投資人的訂單蜂擁而至。
今日晚間,螞蟻集團發布公告稱,香港上市發行價格定位每股80.00港元。
同時,上交所官網顯示,螞蟻集團IPO初步詢價完成,經過近1萬個投資機構帳戶詢價,最終A股發行價確定為每股68.8元,總市值2.1萬億元,較此前多家投行預測約2.5萬億-3萬億元估值,折讓幅度約20%-30%。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
記 者丨張賽男 陶力
部分內容來自 央視財經、公開信息
10月26日晚間,螞蟻集團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發行公告,發行人和聯席主承銷商根據初步詢價結果,協商確定本次發行價格為68.80元/股。
按此價格計算,最終A股發行總市值2.1萬億元,較此前多家投行預測約2.5萬億-3萬億元估值,折讓幅度約20%-30%。
與此同時,螞蟻集團在港交所公告,發行價格每股H股80.00港元。公告顯示預期將於2020年10月27日(星期二) 上午九時正開始香港公開發售。H股將以每手50股H股進行買賣,H股的股份代號為6688。
同時,根據中金、摩根史坦利、花旗、摩根大通等主要投行的盈利預測,螞蟻未來兩年(2022年)預期市盈率僅24倍。
市盈率是衡量上市公司成長空間的重要參考指標,由市值(估值)除以淨利潤得出,市盈率相對低則意味著股票價格「便宜」。對未上市公司,業界一般會採用預期市盈率,以便更好反映未來的增長潛力。
圖/視覺中國
A股募資規模超千億
根據螞蟻集團上市發行方案,按照1:1的首發規模,螞蟻將分別在A股和H股發行不超過16.7億股的新股,A+H發行的新股數量合計不超過發行後(綠鞋前)公司總股本的11%。
若A股超額配售選擇權全額行使,則A股發行總股數將擴大至不超過19.21億股。其中,在A股的初始戰略配售股票數13.4億股,佔A股初始發行量80%,創科創板歷史紀錄。
數據顯示,A股目前募資規模排在前三的分別是農業銀行、中國石油、中國神華,首發募集資金分別是685億元、668億元、666億元。在科創板歷史上,此前最大的募資規模是中芯國際,達到532億元,螞蟻集團募資規模是其兩倍。
根據安排,10月27日,螞蟻集團將進行網上路演;29日進行申購;30日公布中籤率。
螞蟻IPO投資陣容首次披露,社保基金追投70億
此外,螞蟻也兌現了讓全國人民再賺一筆養老金的承諾,在螞蟻公布的戰略配售結果中,全國社保基金追加投資70億元,認購超1億股螞蟻新股,成為除阿里集團外認購金額最大的戰略投資者。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陳文輝昨日在外灘金融峰會上表示,社保基金是螞蟻集團投資者,第一輪已經重倉了螞蟻,現在也非常積極參與IPO。陳文輝在外灘金融峰會喊話螞蟻集團稱:希望多給一些戰配額度,為全國人民多賺點養老錢。
全國社保基金副理事長陳文輝
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在隨後的發言中,一開場就回應了陳文輝:「全國人民既是支付寶和螞蟻每天服務的客戶,也能成為我們的間接股東,很高興社保基金給我們兩全齊美的機會。非常歡迎社保基金繼續投資我們,做我們的長期股東。「
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
6家全球頂級主權基金參與螞蟻A股戰略配售
路演材料顯示,螞蟻集團是全球唯一同時具備超150億美金收入、超20%營業利潤率及超40%收入增長的(擬)上市公司。如此體量對很多傳統公司來說意味著終點,而從螞蟻的增速來看,這還只是它的起點。
招股書披露,2020 年 1-9 月螞蟻集團實現營業收入 1181.91 億元,同比勁增 43%;毛利潤695.49億元,同比增長74.28%。
公司整體毛利率從2019年同期的48.13%增長至2020年1-9月的58.84%,增長強勁。其中,2020年上半年淨利潤219億元,半年時間就超過了去年全年。
南開大學金融學院教授、中關村網際網路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李全表示,按現在估值算,螞蟻未來兩年預測市盈率僅為20多倍,約等於科創板上市公司發行市盈率平均值的1/3。這一市盈率,相比PayPal、美團等其他新經濟公司也較低。
高速成長和良好的上行空間讓螞蟻IPO受到市場廣泛追捧。參與螞蟻IPO初步詢價的機構投資帳戶近1萬家,符合資質的配售對象超7000家,接近兩倍於科創板平均水平,遠高於一般大型項目。全球頂級主權基金中也有六家參與了螞蟻A股戰略配售。
多位券商機構人士預測,因為價格比預期便宜,市場情緒熱烈,螞蟻「打新」會比預想的更加競爭激烈。上交所公告顯示,螞蟻的初步詢價擬申購總量為760億股,網下整體申購倍數已達284倍。
「龐然大物」對A股流動性影響幾何?
如此龐然大物登陸A股,對資本市場將造成何種影響仍然牽動著市場最敏感的神經。近期,多家機構作出預測。
廣發證券策略團隊判斷,螞蟻上市的資金面影響主要在預期(上周創業板大跌4.5%),但悲觀預期可能提前迅速消化掉,市場核心交易邏輯不在於此;其次,根據上市當日成交額下調測算,實際流動性影響很小,核心邏輯在於非限售股份壓縮、發行前估值抬高(壓縮二級市場溢價)、存在H股價格錨;與此同時,在有限流動性下,近期其他新股估值溢價可能下調,科創板存量股票估值分化加劇。
華西證券計算機團隊則認為,巨無霸IPO融資帶來的吸血效應可能並不顯著,即「螞蟻踩不死大象」。回顧巨無霸IPO項目:中芯國際、京滬高鐵、郵儲銀行、工業富聯,該團隊統計了萬得全A指數在公司上市前後的漲跌幅,結果顯示巨無霸上市帶來的資金分流(抽血)效應並不顯著。
華西證券以中芯國際為例,上市前數周是市場仍在持續上漲,上市日及詢價日前後,市場確因資金分流出現一定程度下跌,但後期市場快速消化,並未出現劇烈擾動。判斷A股在全面深化改革、大幅擴容、引入外資以後,對於大規模IPO的短期衝擊已經正在逐漸弱化。隨著A股市場的日趨成熟,基本面和景氣度將是決定個股長期價值的核心要素,無論對於螞蟻集團本身還是其他A股標的均是如此。
不過,興業證券則認為,螞蟻集團上市首日對於交易資金的分流效應可能高於中芯國際。
興業證券認為,IPO融資效應帶來市場下跌可能並不明顯,而且標誌性企業上市後帶來的獲利了結和風險偏好衝擊可能影響更大。資金和籌碼大幅擴容後的A股,對於IPO融資效應的短期衝擊可能愈發免疫。IPO對於投資者的影響更多體現在風險偏好方面:中芯國際上市推動了估值位於頂部的半導體板塊獲利了結、國泰君安上市對於2015年牛市頂部脆弱的流動性產生向下催化、工業富聯上市是2018年眾多市場衝擊中的一朵浪花。巨型IPO公司上市日的影響可能比繳款日更大。
此外,興業證券預計,螞蟻集團可能臨時調入主要指數,推動資金配置。被動型資金短期潛在流入可達31.4億元。公司上市後,可能臨時調入滬深300指數(總市值在滬深A股中位列前10名)和科創50指數(上市滿1個月後,總市值在科創板中位列前3名,經過專家委員會討論後可以納入)。若螞蟻集團在滬深300和科創50成分權重分別為0.67%與10%,屆時跟蹤這兩隻指數的被動型資金將可能有31.4億元流入公司。
實際上,就在近日,MSCI在官網發布消息稱,根據MSCI的指數編撰方法,大型IPO在滿足一定條件時,可進入指數納入快車道。MSCI考慮將螞蟻集團IPO納入快車道。根據MSCI的指數編撰方法,一旦進入快車道,相關股票可在上市後10個交易日後進入相關指數。
因此,興業證券指出,需要關注個人投資者和機構的跟隨交易。如果被動型和主動型資金推動螞蟻集團上市後表現亮眼,一方面可能會吸引個人投資者主動跟隨配置,另一方面,因為螞蟻集團在計算機、科創板等板塊佔比較大,為了避免跑輸基準和相對業績,部分基金資金可能面臨被動跟隨交易,並再次推動股價,從而形成正循環反饋,屆時其他科技成長板塊可能面臨更劇烈的資金再平衡。
長期看,廣發證券認為,螞蟻「示範效應」主要體現在估值體系重塑,A股趨於美股、港股化,即優質成長股可能長期被市場賦予高估值。
對於螞蟻上市後的走勢預估,廣發證券指出,由於發行前市場給予螞蟻高估值,相比中芯國際,二級市場溢價有限且短期回調亦有限;螞蟻作為與美股「FANNG」網際網路巨頭對標企業,未來市值波動可能與美國科技股聯動性增強。
根據安排,10月26日螞蟻集團將確定A股發行價格,戰略投資者確定最終獲配數量和比例;27日進行網上路演;29日進行申購;30日公布中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