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著白宮的鐵絲網,鎖住川普的恐懼,掛滿民眾的嘲弄和希望

2020-12-24 海外即時通

文|Faye

新近流行這樣一個段子,說美國總統川普言出必行,說修牆就「修牆」。不過,這裡說的牆可不是川普一直想要在美國和墨西哥邊境修的隔離牆,而是指最近面對因為弗洛伊德之死而引發的抗議狂潮,總統先生用鐵「圍牆」把自己圍進了白宮裡。

一周前,為了讓川普能夠走到白宮對面的聖約翰聖職教堂拍照,警察對抗議群眾釋放了化學氣體,發射了橡皮子彈,此舉遭到了抗議者的嚴厲反擊,在示威者將白宮前的圍欄破壞後,這位謹慎的白宮主人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區周圍重新築起了高高的鐵柵欄,並關閉了最近常聚集著示威者的拉斐特廣場。

不過,令川普不曾想到的是,當總統親自把自己困進白宮的圍牆之後,這些高高的鐵絲網,卻被抗議者們「玩壞了」。他們並沒有將抗議升級成令川普感到恐懼的那種形式,反而以一種和平的方式,隔著臨時新建的黑色圍欄,與被鐵網和混凝土路障包圍的白宮槓了起來。在藝術家和抗議者們的「裝飾下」,鐵柵欄上掛滿了標語、畫作、鮮花,它一下子變成了被警察殺害的弗洛伊德的臨時紀念館,變成了藝術家們表達「Black lives matter」的作品牆。

白宮外,儼然成了反對種族歧視的最前沿、第一現場。

在圍欄建立之初,美國特勤局說,由於「安全必要」,圍欄預計將持續到美國時間6月10日。《紐約時報》報導,周三,白宮南側的部分圍欄已經被拆除。但根據《華盛頓郵報》6月10日最新消息,川普政府似乎正要撤回這一決定。不過,擔心拆除會損壞這些標語和畫作,很多志願者也已經開始在保存這些物品。有好幾家博物館已經表示,他們有興趣收藏這些藝術品並展出。

基辛格勸說尼克森總統時曾經說過一句經典名言,「坐在用刺刀團團圍住的白宮裡,是做不成美利堅合眾國的總統的」。

這一次,「白宮豎起了一堵牆,但人民將它變得美麗」,《華盛頓郵報》的一則標題如是說。

但不知道,在熱愛豎牆的川普心中,那一朵朵鮮花是否就是一把把刺刀?否則,他何以不惜打破白宮數百年來和平、開放的傳統,而把自己變成了一隻「困獸」?

一、布滿鮮花、藝術品的圍欄

川普又創造了歷史,大概在美國歷史上,不曾有任何一位總統,曾經在白宮門外建造起如此之高、之長的圍牆。

根據美媒報導,這道黑色金屬柵欄有8英尺之高,它將賓夕法尼亞大道1600號(即白宮所在地址)和拉法葉公園(Lafayette Park)包圍了起來——面積大約有四個街區那麼大。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面對白宮豎起的高牆,抗議者開始張貼越來越多的藝術品。鐵柵欄上有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和埃米特·蒂爾(Emmett Till)的畫作。有反對種族歧視的標語。有哀悼亡者的鮮花。還有展示警察暴行的海報。人們在鐵柵欄外參觀、拍照,或者舉起雙手以示抗議。而在圍牆邊的地面上,也被抗議者畫滿了各種畫作。

在這面用以隔離的圍牆邊,人們通過各種方式表達著他們的憤怒、抗議。有意思的是,圍牆與牆邊的人們,似乎也成了數百年來黑人種族隔離和生生不息的抗爭的某種象徵。

(編者註:埃米特·蒂爾是一名非裔美國人,1955年他在訪問密西西比的親屬時,因與一名21歲的白人女子卡羅琳·布萊恩特談了話,該女子謊稱蒂爾調戲了她,幾天後這位14歲的少年遭綁架並被殺死拋屍河中。)

6月8日,人們圍在華盛頓白宮附近的拉斐特廣場北側的安全柵欄上看海報和標語牌。鐵網上遍布「BLACK LIVES MATTER」這樣的標語。

還有示威者在離白宮最近的圍欄前舉起雙手表示抗議,身後貼滿了抗議警察暴行的圖像和標語。

在白宮附近的拉斐特廣場北側安全圍欄上,掛著一個黃色花圈,旁邊是一個醒目的「我無法呼吸」的標語牌。

就在黃色花圈的旁邊,掛著一幅比圍欄還高,以至於拖到地面上的巨大黑色橫幅。當人們的目光在巨幅標語上停留的時候,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到背後高聳入雲的華盛頓紀念碑。

這座紀念碑不僅是華盛頓特區的地標建築物,還代表著美國「國父」華盛頓所傳承下來的現代共和主義理想。(編者註:現代共和主義是美國公民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強調自由和不可剝奪的個人權利是中心價值觀,人民的主權是一切法律權威的源泉。)

但川普似乎並不這麼看,他說:拉斐特廣場被驅散的和平抗議者是「恐怖分子」。

二、白宮為美國人民擁有,只是允許總統住在那兒

連接著白宮和美國國會大廈的賓夕法尼亞大道,一直面對民眾開放。在1995年俄克拉荷馬城爆炸案發生後,賓夕法尼亞大道1600號街區才禁止車輛通行,但對行人依然保持開放,這是美國首都自由的象徵。

川普此次將該街道和歷來遊行活動的聚集地——拉斐特廣場封鎖起來的行為無疑打破了這一常規。

此舉引起華盛頓市長穆裡爾·鮑澤(Muriel E. Bowser)和市民的強烈反對。「作為在華盛頓特區長大的人中的一員,我已經非常習慣使用周圍的聯邦設施。在這裡,人們可以從國會大廈的地面上走過……能夠在最高法院和白宮兩邊四處走動,現在所有這些都受到威脅。」

華盛頓市長似乎與川普槓上了,在通往白宮的必經之路上漆上了巨大的「Black Lives matter」

在華盛頓市長鮑澤和市民們看來,在白宮周邊建起兩道防線的措施,正在使總統、他的家人和他的員工所居住的大院更加遠離示威活動,遠離美國公眾。最重要的是,這裡雖然住著總統,但別忘了,「那也是人民的家。」

就在上周五晚上,抗議者還在通往白宮的必經之路上高呼:「誰的房子?我們的家。」

不過對於華盛頓特區的抗議聲,總統先生似乎並不care,上周五川普在Twitter上寫道:「@ MayorBowser如此無能,完全沒有資格經營像華盛頓特區這樣的重要城市。」, 「如果國民警衛隊沒有進一步的舉措,那麼她看上去不會比明尼阿波利斯市的市長更好。」

川普這種強硬的態度,很快引來社會各界學者的譴責,其中來自愛荷華大學託馬斯·潘因研究所的總統歷史學家林賽·切爾文斯基表示:「白宮就是人民的房子。美國人擁有並付錢允許總統住在那兒。但圍欄和路障表明,川普正在對美國人民隱藏自己。」

還有許多批評家和評論家將白宮周圍的障礙物與沿美國南部邊界修建的隔離牆進行了比較,他們說,這是川普渴望與外界隔離的體現。但這一次,美國總統想要隔離的不是外國人,而是自己的同胞。

三、開放的白宮:為了讓總統回家,助手們不得不用威士忌「誘騙」熱情的市民

當川普在白宮與美國公眾之間築起一道圍牆的時候,他或許忘了這裡曾是一片和平、開放的土壤。

歷史資料顯示,自1800年白宮落成以來,它就一直保持著和平、開放的傳統。託馬斯·傑斐遜(Thomas Jefferson)是第一位住進該建築物中的總統,雖然一開始白宮附近也安裝了矮矮的木製和鐵圍欄,後來還裝了石牆,但白宮的場地一直向公眾開放,允許公開遊覽。

這棟如英格蘭及愛爾蘭風格房屋般無拘無束的白房子,都一直以對外開放的「習俗」而著稱。

在開放白宮這件事兒,也曾發生過一些至今仍被淪為談資的趣事。

譬如1805年,託馬斯·傑斐遜總統在他的職典禮時開放了白宮。據悉,當時在國會山莊參加傑斐遜宣誓儀式的大多數人們,儀式結束後都跟隨他回到了在白宮的家。這位和藹可親的美國總統,還在藍廳接見了一些前來支持他的民眾。

還有1829年,大約2000個市民聚集在白宮祝賀安德魯·傑克遜總統的就職典禮。因為招待會人數過多,傑克遜還被迫躲進了一家旅館。最終為了讓新任總統安全回家,他的助手不得不以橘子汁和威士忌調製的強力雞尾酒,將這群熱情的市民誘騙出來。

雖然這樣親民的招待會一度讓總統們感到頭疼,但這個習俗一直保留至1885年,後來由當年新上任的總統格羅弗·克利夫蘭,安排了一個在白宮正面看臺的總統閱兵,來代替傳統的招待會。

四、「坐在用刺刀團團圍住的白宮裡,做不成總統」

在白宮歷史上,也有一些被迫關閉和像今天這樣被鐵柵欄圍起來的時刻。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白宮兩側的東(1866年建立的)和西(1872年建立的)行政大道,原本作為公共街道長期開放,因為戰時情況特殊,這兩個通道均被關閉。後來位於白宮和財政部之間的東行政大道(East Executive Avenue)解禁後,又於1986年改建成服務道路和公園。

1893年,美國第18任總統格羅弗·克利夫蘭(Grover Cleveland)發現有遊客試圖偷拍他的小女兒,憤怒的克利夫蘭一氣之下關閉了白宮的南地,而在此之前南地已經被圍上了鐵柵欄。

除了1995年俄克拉荷馬城爆炸案和「911」恐怖襲擊發生前後,白宮場地外的賓夕法尼亞大道被禁止通行,進入21世紀以來,人們可以在拉斐特公園和白宮籬笆之間漫步和騎行。

包括越南戰爭期間,有大量反越戰的示威遊行者沿賓夕法尼亞大道和拉斐特廣場的舉行抗議活動,也沒有被林登·詹森阻止。即使這位住在白宮裡的總統,白天工作時總能聽到外面在高呼:「嘿,嘿,L.B.J,您今天殺死了多少個孩子?」

如今川普在既不處於戰時又沒有恐怖襲擊發生的情況下,卻將美國民眾遠遠地隔離在這個國家政治中心的大門之外。

這不禁讓人想起46年前,在「水門事件」真相被揭開後,四面楚歌的美國總統尼克森面對失去權力的恐懼,在國會的彈劾下負隅頑抗,後來經高參基辛格勸諫:「坐在用刺刀團團圍住的白宮裡,是做不成美利堅合眾國的總統的」。最終,尼克森才不得不在國會面前低頭認輸,宣布辭職。這句話,不知坐在「圍城」中的川普是否聽說過?

(編者註:水門事件又稱「水門醜聞」,是20世紀70年代發生在美國的一場政治醜聞。1972年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位於華盛頓特區的水門綜合大廈發現被人侵入,然而時任總統理察·尼克森及內閣試圖掩蓋事件真相。直至竊聽陰謀被發現,尼克森仍然阻撓國會調查,最終導致憲政危機。尼克森於1974年宣布辭去總統職務。)

相關焦點

  • 俄專家:密蘇裡州起訴中國是對法律和常識的嘲弄
    作者: 弗拉基米爾 費奧多羅夫美國總統唐納·川普4月22日在白宮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雖然還沒看密蘇裡州起訴中國的起訴書,但相信,這不會是最後一起。朱鋒: "我認為有三方面原因:第一,提出訴訟的密蘇裡州總檢察長有著很強的個人政治意圖,他希望代表密蘇裡州競選國會議員,以他的名義在當地法院提出對華訴訟案是他在政治上製造噱頭、擴大自己公望的一種方式;第二,川普政府因前期抗疫不利、政策搖擺和行動遲緩而遭受了眾多批評,對此他們很大程度上將中國作為轉移美國國內民眾視線的工具,同時也把所謂的「對華強硬」作為今年美國競選年川普想要連任的一個政治競選策略
  • 7萬美國民眾衝到白宮門口,川普遭千夫所指,招惹伊朗自討苦吃
    1月9日,據美國路透社報導,在伊朗襲擊了美國在中東的阿薩德基地後,超過7萬名美國民眾走上街頭,聚集到白宮門口前,譴責川普政府挑釁伊朗,讓美軍承受承擔不必要的風險。據悉「ANSWER」、「粉紅代碼」等美國反戰組織,都派出自己的發言人在白宮門前進行演講,一時間川普成為千夫所指的對象。
  • 恐懼和死亡陰影下的2020萬聖節,美國人選擇這樣過
    白宮邀請了幾百個孩子 為了迎接一年一度的萬聖節,當地時間25日,川普政府在白宮舉行了其任內第四屆年度萬聖節慶祝活動。 白宮南門充滿了秋天的元素,裝飾著各種鮮豔的葉子、菊花和南瓜等,現場還播放《顫慄》等歌曲渲染節日氣氛。
  • 川普現身白宮南草坪,與民眾相見歡
    2020年12月12日,美國華盛頓DC,川普總統準備離開白宮時,在南草坪和民眾見面。美東時間周六(12月12日),美國民眾在首都華盛頓及六個爭議州的州府發起一系列的「制止竊選、支持川普(川普)連任」的大型遊行集會活動。
  • 「白宮凱倫」,川普新綽號又火了
    如今,拒絕認輸的川普又讓網友看到了「凱倫」的身影......在「白宮凱倫」的推特話題下,網友們使出渾身解數,製作表情包進行調侃。由於「凱倫」一般指「中產階級白人女性」,所以很多人給川普P上了經典髮型調侃。「是的長官,他們不會停止計票的。」
  • 白宮疫情特別顧問辭職,美國民眾歡呼:抗疫亂象終於結束了
    就在此時,一直深受川普信任的白宮疫情顧問斯科特·阿特拉斯正式宣布辭職,他之前提出的一系列飽受爭議的防疫措施十分的荒謬,因此他的辭職對於美國人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好消息。白宮疫情特別顧問辭職據美國媒體報導,日前,阿特拉斯正式提交了自己的辭職信,結束了自己130天的任期。
  • 傳言果然都是真的,川普做出前所未有表態,這次白宮一片歡呼
    傳言果然都是真的,川普做出前所未有表態,這次白宮一片歡呼。川普表示會參加2024年美國大選,屆時他會以最好的狀態來迎接大選,重新回到美國總統這一職位上,重新入主白宮,不知道在2024年民主黨會做出何種反應。
  • 大選臨近,當年匿名抨擊川普的白宮「內鬼」自曝了!
    泰勒的工作主要與移民、網絡安全和恐怖主義等議題相關,參與制定了川普政府頗有爭議的政策,包括對來自穆斯林國家的民眾發布旅行禁令,對非法移民施行零容忍政策,在邊境將孩子與父母分離。據泰勒自述,他是共和黨黨員,這也是他最初加入川普政府任職的原因,「作為一名共和黨黨員,我希望看到一位共和黨總統能夠成功」。然而,在川普政府工作兩年後,泰勒顯然改變了他的觀點。
  • 川普大勢已去,伊萬卡3個孩子突遭退學,白宮憤怒發聲
    圖為川普與外孫隨著美國總統大選落下帷幕,在這次競爭中川普大勢已去,慘敗給了對手拜登,預計明年就會搬離白宮,結果不久之後伊萬卡的3個孩子突然遭到了退學,難道是對川普的報復嗎?對此白宮發言人也針對此事憤怒發聲,認為校方的這種做法非常不恰當,目前川普已經開始為3個孩子辦理轉學手續。
  • ...示威人群再次湧向白宮,川普威脅:用最兇狠的狗和武器對付示威者
    △5月30日,大批示威者在白宮附近與警方對峙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民眾繼29日晚間在白宮抗議後,30日再次聚集到白宮附近,並與警察和特勤人員發生了衝突。之後,上千名抗議者轉移到白宮北側的拉法耶特公園,繼續與警方對峙,並高喊口號「我不能呼吸」,以示對死去黑人弗洛伊德的悼念和對惡警與不公的憤怒。這句話是弗洛伊德遭遇警方暴力執法時的最後遺言。
  • 最後防線失守,白宮高層相繼中招,川普誓言:要同病毒奮戰到底
    美國疫情有今天的失控狀況,川普政府和白宮高層應該負主要責任,在全球各國同世界衛生組織一道積極團結合作防空疫情的時候,美國卻反其道做些違反國際意願的事情來,川普不僅隱瞞疫情的發展和過度宣傳病毒不可怕言論來誤導民眾,而且在疫情激增時肆意向外界甩鍋尋找替罪羊。
  • 川普總統「不戰反退」,被迫轉入白宮地下城堡,可防止核彈
    我們知道美國因為疫情也曾有民眾不斷的聯合遊行示威抗議,但是此次黑人事件遊行示威的規模,已經是美國二戰後,很多年都沒有遇到過的巨大規模。就連川普自己都開始擔心自己的安危是否會遭到威脅,尤其是現在疫情的階段,此次的暴亂更是令人堪憂。全美騷亂的階段,民眾們的更是藉此機會將所有對政府的不滿全都表現了出來。
  • 美媒:川普會在推特和臉書上「續任」
    全文摘編如下:川普總統將離開白宮,無論是在明年1月還是在4年後。他將在其繼任者執政期間甚至更長的時間內,利用大量社交媒體支持者影響美國政治。在2015年開始首次競選時,川普的推特粉絲只有300萬,臉書粉絲有1000萬。
  •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嘲弄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遭網民批評
    塞爾維亞是目前唯一一個沒有對俄羅斯發起制裁的歐洲國家,多年以來兩國關係密切,但是近日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卻在社交媒體上發出兩張照片,公開嘲弄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其中一張為武契奇跟川普會談照片,川普坐在辦公椅上,而武契奇卻坐在一張小椅子上,另一張則是電影《本能》中莎朗·斯通蹺二郎腿的照片。扎哈羅娃表示,武契奇在川普面前,就像一個被審訊的犯人一樣。扎哈羅娃公然發出這兩張照片,也引起了塞爾維亞網友的強烈不滿。
  • 金髮褐眼的白宮發言人:對川普從噴子轉粉絲,她賭上了一切
    一位曾經以身上的「反川普」標籤出名的CNN主播,倒戈至川普陣營後能迅速被川普接納、賞識,在短短幾年內就能以「川普競選發言人」的身份王者歸來,甚至有了擔任白宮媒體辦公室一把手的資格,凱利·麥肯阿尼已經充分證明了她高超的情商和智商。 大選鐘聲即鳴,足夠聰明的麥肯阿尼,未必不會成為川普手中的一張「王炸」。
  • 川普已沒有「退路」?突然向民眾攤牌,遭美專家怒斥:這是做夢
    據環球網報導稱,新冠病毒對世界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可川普卻在如此嚴峻的時候,突然向民眾攤牌,提出了群體免疫的想法。很顯然,這並不符合常理,也正是這樣,他的言論遭到了專家的怒斥,專家直接指出,川普這就是在做夢,或者他已經沒有了「退路」,才會提出這樣荒謬的言論。
  • 川普醜惡嘴臉終於敗露,白宮官員揭開美大選真相
    這本該是一出大戲即將迎來結尾,而白宮內部人員的煎熬日子才剛剛開始。川普對於選舉結果表達出強烈不滿,完全不接受他選舉失敗的事實。白宮工作人員極力安撫川普的不良情緒。然而不管工作人員怎麼做,川普仍然固執己見,堅信此次選舉存在舞弊行為。有消息稱,川普不僅不認同他的競爭對手贏得了選舉,還可能拒絕出席新任總統的就職典禮。
  • 川普又一操作令人震驚!秘密警察現身街頭,身著軍裝鎮壓民眾
    騷亂爆發之際,川普政府束手無策,竟然被迫幹出一項令人震驚的操作。6月7日,伊朗新聞網電視臺報導稱,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市特區,出現了一批秘密警察以平息騷亂活動。就在最近數天之內,據在華盛頓市街頭對動亂進行報導的記者記錄,在該市動亂活動如火如荼舉行的特區地帶甚至是白宮周邊,驚現大批身份不明的武裝警察,他們裝備精良,有的還身穿軍裝,卻沒有佩戴徽章,或佩戴的徽章令人根本無法辨識。
  • 開心一刻:美國總統川普白宮疫情發布會的經典語錄
    川普總統的「開心一刻」帶來的結果就是,幾天之內,美國伊利諾州接到關於誤服消毒劑的諮詢電話大幅上升,而更加有人混合漂白劑和漱口水用來漱口。衛生部門警告:「注射、攝入和吸食家用清潔劑可能致命。一個國家的總統,隨便一句話,可能就要了民眾的性命。
  • 白宮發言人Farrah:川普感覺很好,他渴望回歸工作;不清楚川普...
    白宮發言人Farrah:川普感覺很好,他渴望回歸工作;不清楚川普是否仍然具有傳染性,這是醫生的問題;當川普檢測結果呈陰性時,將對外公布最新情況;白宮願意並渴望就援助措施達成協議;白宮希望將新冠疫情援助法案的規模控制在2萬億美元下方;川普今天可能與國會議員進行談話;刺激協議有望取得部分進展;希望在個人防護裝備、航空援助以及直接支付方面達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