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至1990年之間出品的變形金剛動畫片被「變迷」們叫做G1版,出現在動畫片中的機器人是來自「賽博坦」星球的戰士,它們被分為了兩個派別,我們中國大陸把正義的一方叫做「汽車人」,把做派不那麼講究的另一方叫做「霸天虎」(這個翻譯碉堡了!朗朗上口而且腦中馬上就能浮現出霸天虎一眾的邪魅嘴臉),雖然它們都是從資源枯竭且經歷大戰的母星「賽博坦」來到了我們美麗富饒的地球尋找資源,但是「汽車人」的主要責任卻是保護在他們眼中很弱雞的人類,順便給一個叫做斯派克的地球男孩當保姆(最後還幫助其找到了女朋友,甚至還繼續給他們的兒子做玩伴),而「霸天虎」們卻兢兢業業的在地球進行著「尋找資源,拯救賽博坦」的事業。
到了20年後的2007年7月,電影版《變形金剛》橫空出世,導演麥可貝和他的團隊賦予了這兩隻古老的團隊新的使命,以及全新的設定,當設計草稿最初出現在網絡上的時候,全球的變形金剛迷異口同聲的WTF,這是啥!新的設定完全捨棄了G1動畫片中稜角分明,機械特徵明顯的人物畫風,所有曝光的設定稿上的那一個個我們只認識名字卻對不上號的機器人都在告訴人們,「我們不一樣,我們和你們心裡的變形金剛真的不一樣」,金屬質感略顯油膩,畫風仿佛2000年代的《科幻世界封面》,甚至在炸彈貝的筆記本被黑,《變形金剛》劇本被洩露的時候,依然沒有人看好這部電影。
早期完美大哥的化身,擎天柱,在G1中的載具形象是一輛美國本土產的福萊納卡車。
方方正正的車型正好代表了大哥剛正不阿的形象,至於美國本土卡車代表的美國山姆大叔精神這種意識流的咱就不討論了,而在電影版中,老大哥誤打誤撞(導演有意安排)的掃描了一輛彼得比爾特389,當然,現在網絡發達了,咱才知道這個大卡車也是美國卡車的代表,但這特麼也不是我童年裡的擎天柱啊,我們變迷只想在電影院看到童年那輛方方的紅色卡車「齊齊卡酷」的站起來就可以了,謝謝。
直到第一支預告片的出現,真香!
電影的時代背景完美的交代了電影版擎天柱為什麼要變成這麼一個載具形態,試想如果在2007年的美國鄉村公路上,要準確的掃描到一輛80年代的卡車頭,這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同時想到了一些G1動畫中出現的體積變化問題,如果在地球環境,變形的過程中零件是不會自己飛起來或者懸在空中的(這也是為什麼變4會被大家笑談為樂高式變形),通過光魔和夢工廠的頂級製作,讓觀眾有了更強烈的代入感,卡車有這麼大,機器人就應該有這麼大,所以電影版玩具的收集者們才分出了比例控,讓玩具能夠極致的還原出電影的場景。
在2009年的《變形金剛2》中,延續了上一代的電影劇情,但是擎天柱的設計變化不大,載具基本延續了上一代的塗裝。
但是在電影最終戰鬥時,為擎天柱升級,套上了「天火馬甲」,不但可以飛起來,還直接KO了墮落金剛,真的是一個造型拯救了一部電影。
《變形金剛3》在2011年上映,換了女主角但是沒給大哥換套衣服,但是大概是貝導混了5年的「變迷圈子」,終於領悟了「沒有車廂的大哥不是好大哥」這句真理之言,在影片的第18分鐘,給了大哥一個能變成武器塔的車廂,大哥終於完整了!
驚喜的還不止這些,作為《變形金剛》系列的票房老大,「變3」讓我們見識到什麼叫做資金雄厚,在電影的後半段,又給了大哥一副翅膀,緩解了大哥不會飛的尷尬,而這一部的票房也證明了,大哥衣服夠多,觀眾掏的錢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