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1.5萬球迷湧入現場,不少人都戴了口罩,J聯賽的揭幕戰順利進行,以一場3:2的比賽開啟了這個跌宕起伏的賽季。
除了疫情的陰雲之外,今年的J聯賽還有一個有趣的看點——在上周舉辦的新賽季J聯賽發布會上,18支球隊都選出了自己的領袖出席這場高光盛會,而站在C位的居然是馬上要屆滿53歲高齡的三浦知良……
文 / 葛思文
編輯 / 宋鑫宇
儘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日本國內的形勢越來越嚴峻。但日本的職業體育聯盟仍然按部就班,相比於中超無限期延遲,K聯賽部分場次推遲,J聯賽成為東亞碩果僅存還能正常舉辦的足球聯盟。
湘南與浦和進行的揭幕戰依舊吸引了超過15000名球迷入場觀戰。最終浦和3:2驚險勝出,然而作為上賽季的亞冠亞軍,聯賽表現並不出色的浦和在休賽季也沒有進行什麼補強,沿用上賽季陣容的他們年齡老化問題也顯得愈發嚴重。
事實上,不管是浦和,整個J聯賽都面對著相同的問題。
50歲的爺爺級球員三浦知良作為橫濱FC的球隊代表,拍攝了J聯賽的宣傳海報
一個幾乎整賽季都很難出場的,只在雜誌上存在的職業球員:何德何能佔據聯賽宣傳的C位?
儘管這位93年為日本拿到首位亞洲足球先生的老將,已經五張有餘,但似乎還沒有退休的打算,而他所在的升班馬橫濱FC居然還留用了他和馬上42歲的中村俊輔,兩位「老爺爺組合」徵戰頂級聯賽讓人跌破眼鏡。
更多人認為,多年未曾踢過頂級聯賽的橫濱FC留用二人,更多是宣傳和招攬球迷的手段。
橫濱FC的93歲組三浦知良&中村俊輔
儘管出場機會可能寥寥無幾,但這種老將存在的意義和象徵仍不可低估。這和整個日本的社會和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作為全世界最長壽的國家之一,平均壽命達到84歲與瑞士並列第一的日本,也是老齡化情況最為嚴峻的國家之一。
據日本總務省統計,2014年度65歲~69歲老年人的就業率達到40.7%,2017年日本65歲以上工作者近807萬人,高齡就業人口佔到了總就業人口的12.4%。
在日本,老年人送外賣並不少見
在老齡化之外,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深入日本文化的「一生懸命」信念。
古日語中,「一生懸命」用來表達拼死決心,多指拼盡一生、至死方休的精神。日本老人認為「不工作,會變老」,以不服老來贏取人生尊嚴。
動畫大師高畑勳,77歲高齡還在執導電影《輝夜姬物語》;70多歲的「天婦羅之神」早乙女哲哉,說可以工作到130歲才退休。「壽司之神」小野二郎直至80歲高齡,還堅持每天為顧客製作壽司;日本皇家御用醫生日野原,104歲高齡還堅守崗位......
而在足球比賽中,進入職業生涯暮年的年紀,事實上在社會中正處於青壯年。除了留歐的日本球員在年齡偏大後會選擇回國踢球外,J聯賽的外援年齡也著實不低。自然不少球迷戲稱J聯賽是養老聯賽。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本國尤其是隊內比較功勳的老將,他們在J聯賽球隊的地位和薪酬往往也是最高的,這和日本的企業文化密不可分。
長期以來,日本企業在用人方面一直採取終身僱傭制、年功序列制。在這種制度下,員工只要踏實工作,到了一定年齡就可得到升職。任職越久地位和收入越高,這種風氣自然也帶到了體育聯盟中,我們可以從下圖中看出一些端倪。
上述這些數據都來自上賽季的J聯賽,可以清晰的看到,球隊薪資最高的球員中,基本都已年過三旬,有的甚至逼近四旬。
這些球員即便不經常出場,在隊裡也仍然有著說一不二的地位。像大阪剛巴多年的核心遠藤保仁,甚至連球隊的贊助松下在籤訂贊助合同時,都要考慮遠藤是否留隊,可見這些老將的影響力。
上賽季儘管已經淪為替補,但遠藤保仁仍然是隊中定海神針一樣的存在
當然,球隊的老齡化對足球球員的職業生涯延長當然有好處,只不過年輕球員想要上位,或者索要一份大合同,恐怕在J聯賽這種環境下都不夠現實。所以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日本優秀年輕球員早早留歐,甚至選擇到西亞發展。
而年輕人出走之後,為填補勞動力市場空缺、提振經濟,日本政府有積極出臺各項政策法規,提高老年人的就業參與率。2019年修訂《高年齡者僱傭安定法》,廢除招聘對年齡的限制,企業義務用工年齡上限從65歲提高到70歲,並對僱傭65歲以上老年人的企業進行補貼。一定程度上,這就造成了惡性循環。
一國之發展,關鍵在人。一個老齡化的國家,會導致活力日衰、暮氣沉沉。
對於日本足球來說同樣是這個道理,當一國的大部分精英都在海外效力時,如何維持聯賽的觀賞性和球迷的增長呢?目前看來,這些老將依然是必不可少的存在。
動員老年人發揮餘熱,日本才能遏制衰退,才能「老兵不死,慢慢凋零」,畢竟,老了要如何活,也是我們每個人都終將要面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