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服太空是否會影響人類發展?

2020-12-25 設計星空

如果人類離開地球到太空其他地方定居,將會發生什麼?那裡與地球不同的環境將如何影響人類的物理結構及人類進化?人類在適應新環境時會變得與眾不同嗎?

今天,人類生活在一個複雜的地面環境中,但它相對穩定,數千年來不需要做出重要「調整」,但這在太空中將有所不同。

科幻小說領域的許多藝術和文學作品根據人類未來將要居住的「空間」環境的特徵,描繪了這種發展的各種例子。

人類在那裡可能會比在地球上長得更高,骨骼更易碎,或者在更大的行星上變得更胖而長得更矮,並且由於科學和技術的進步,人類年齡可能跨越幾個世紀,人類基因的操縱可能導致另一種稱為「銀河系」或星系人的出現,並且存在多種可能性,其中的一種可能性是:人類將在空間上發生重要的變化。

萊斯大學的生物學家斯科特·所羅門(Scott Solomon)在他的《未來人類:走進我們持續演化的科學》一書中斷言,遠離地球的太空旅行將改變人類。

根據作者的說法,環境壓力將極大地推動人類從與適應地球環境的狀態朝著適合太空生活的類型進化。

這從經歷短暫太空旅行太空人的身體變化中體現得很明顯,由於太空中的重力較弱,這些太空人可能需要數年的時間才能恢復失去的骨密度。

身處太空中還會對人體產生許多影響,例如削弱「壓力感受器反射」來調節人體的血壓,並防止血液由於重力而聚集在腳上,此外還需要耳朵前庭覺組織,該組織有助於保持平衡,還需要改變腸道中的微生物菌群。

但是,從今天的「智能人」發展為明天的「銀河人」需要多久?為了理解這種轉變將發生的時間尺度,所羅門在他的書中提到了兩個現代的例子:疾病抵抗力和在高海拔地區對低氧水平的適應性。

第一個例子是科學家在熱帶地區觀察到的情況,在熱帶地區瘧疾盛行,鐮狀細胞性貧血的發病率很高,鐮狀細胞性貧血是一種與保護瘧疾的基因相關的遺傳疾病,因此未患瘧疾的人是鐮狀細胞的攜帶者。

第二個例子是生活在高海拔地區的人們對低氧水平的適應,這兩種適應發生在過去數萬年的時間裡,這一時期只代表了人類發展的一瞬。

但是環境不是決定人類發展進程的唯一因素,還有其他因素,例如文化、生活方式和技術,所有這些因素都會對未來生活在太空中的人類產生影響。

可能會影響「太空人類」發展的另一個因素是選拔太空人的過程,例如,美國宇航局今年宣布接受太空人的要求之一就是要獲得碩士學位。

正如所羅門所說,這意味著這些太空人要擁有足夠的錢去接受高等教育,同時,對於美國來說,太空人至少是白人。

由於大多數國家沒有計劃將太空人送入太空所需的資源,因此,決定誰去太空也是出於政治動機,為此,作者將所有這些因素稱為「創始人影響力」。

據美國宇航局詹森航天中心太空醫學專家基拉·貝加爾(Kira Baikal)稱,空間定居計劃的折中方案可能是採取輪換措施,礦工在每個工作時間段後返回家園,這將防止對他們的身體產生深遠影響,例如每次恢復骨質疏鬆症可能需要很長時間。

但另一方面,採用某些身體特徵來選擇太空人可能會阻止某些人群由於種族或性別而進入太空。

人類在太空探索中可能不會在物理上變成「銀河人」,並且人類可能永遠沒有辦法離開太陽系,但也不太可能永遠留在地球上。

相關焦點

  • 「太空葬禮」是否可行?人類屍體在太空中有何歸宿?是永恆的嗎?
    "太空葬禮"是否可行?人類屍體在太空中有何歸宿?是永恆的嗎?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現如今,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也是越來越深了。記得在很久之前,人類對太空還是一無所知,那時候人類以為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所有天體都是圍繞著地球轉的。
  • 假如核彈在太空爆炸,會給人類帶來什麼影響?美國人曾親自實驗過
    相信不少朋友應該都聽說過這樣一個說法,那就是假如未來某一天有隕石撞擊地球,全可以使用洲際飛彈搭載核武器,可能撞擊地球的隕石在太空中摧毀掉,但是不知道大家是否想過一個問題,那就是在太空中引爆核武器,真的不會給人類造成什麼影響嗎?
  • 人類在發展航天、探月時,產生的太空垃圾,會製造出多大的危害?
    前言當我們抬頭仰望星空的時候,不禁會被眼前巨大的星幕所迷住,我們可以看見天上數也數不清的星星。為此,中國幾千年來都有關於太空中的神話,人類對太空報以了很多的幻想。直到1957年的10月4號,前蘇聯第一次把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升到太空,這歷史性的一刻,象徵著人類探索太空巨大的進步,為人類日後不斷發射人造衛星升上太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著近現代人類在航天探月的迅猛發展,不少的衛星,航天飛船等航天產品,一次次的從陸地出發,親吻太空。
  • 人類使用AI徵服太空技術盤點及其未來的潛在用途
    人類使用AI徵服太空技術盤點及其未來的潛在用途 機器人大講堂 發表於 2020-12-28 18:13:34    一說起太空 AI,你腦海中浮現的是這樣的角色嗎?
  • 研究表明:人類長期待在太空中會改變大腦影響視力!
    許多人嚮往太空中的無重力生活,但是你知道嗎?太空旅行實際上會嚴重改變你的大腦!事實證明,在太空中呆上一段時間確實會改變你的大腦研究人員發現,微重力會導致大腦膨脹,並使腦垂體變形,除非你需要不停地旋轉才能避免這種情況。
  • 人類能否徵服宇宙?科學家的答案令人沉思,人類該何去何從?
    雖然我們時常為創造出了科學文明而自豪,但是面對廣袤的宇宙,人類的科技水平實在太過局限了,我們所能做的也就是在島上高聲呼救,希望可以得到其他文明的回應。這麼多年來科學家也一直嘗試向宇宙發送信號和探測器,但是即使我們使出了渾身解數,對於宇宙的吶喊也石沉大海,沒有得到任何回應,如果外星生命真的存在的話,那麼他們會在何處呢?這個問題始終困擾著科學界。
  • 《無垠的太空》裡的原分子病毒,是否就是人類的未來
    在該劇中人類的文明發展雖然已經進入到太陽系殖民,但按照宇宙文明發展規則依然屬於智能文明的初級文明,太空探索一直是人類永恆的話題,宇宙如此廣闊外面的世界那麼奇妙,總會有更多的秘密等待人類去探索發現。早在上個世紀科學家就認為宇宙中的外星生命會以各種形態存在,其中《無垠的太空》劇中的原分子病毒可能就是一種未知的外星生命形式,由於它沒有具體形態,以一種類似能量的形態出現在人類眼前,習慣研究碳基生命體的人類自然無法用已知的知識來解釋它。
  • 太空製造業助推人類徵服星辰大海
    中國日報網6月24日電 現實版「鋼鐵俠」埃隆·馬斯克所屬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 是航天領域最知名的創業公司,他們已經成功發射了可重複使用的運載火箭,大幅降低了人類往返太空的成本。不過,美國另外一家初創公司的「黑科技」或將進一步推動人類探索宇宙的步伐。
  • 嫦娥之後,開建10萬億美元級太空經濟區,NASA:東方或將徵服太空
    此次探月之旅將會帶回月球土壤,這是東方大國首次開展地外天體採樣工作,到時將會給東方研究月球帶來重大影響。近日東方大國相關部門再次發布消息,表示後面還會繼續開展嫦娥六號、七號、八號工作,在繼嫦娥之後,還將會開建10萬億美元級太空經濟區。此前還有消息透露,表示東方大國還計劃在3.6萬公裡外的太空,建設兆瓦級空間太陽能試驗電站。
  • 《三體》太空城能否實現?科學家證實人類進行太空旅行對健康會有...
    人類太空殖民地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遠。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在研究太空旅行對人類的健康影響,而新發現表明健康影響可能是有害的。 類建立太空殖民地或許比我們預想中得還要遙遠。一直以來,科學家們都致力於研究太空旅行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他們的最新研究發現,長時間太空旅行對人類身體是有害的。
  • 外星人不入侵地球,可能與5個因素有關,是否會影響人類?
    迄今為止,宇宙一直處於不斷膨脹的情況,人類能觀測到的範圍大約在930億光年左右。在這樣的一個空間裡面,我們能夠看到地球似乎只不過是一粒塵埃,看起來非常黯淡無光。可就是這樣一個星體,卻憑藉自身的能力孕育出了數以萬計的生命,那麼在茫茫的宇宙裡面,是否在其他星球上也有生命存在呢?宇宙中真的有外星人嗎?
  • 假如核武器在太空爆炸,會帶來什麼影響?結果出乎意料!
    也許撞擊地球的隕石會在太空中被摧毀,但是我不知道你們是否考慮過這樣一個問題,在太空中引爆核武器,難道對人類沒有任何影響嗎?美方已經開發出一種殺傷力極強的武器,即核武器,而上個世紀的戰爭即將結束。並把核彈發射到日方兩座城市,最終導致了毀滅性的後果。在激烈的核競爭之後,每一個國家都想擁有強大的核武器,在全世界範圍內,基本上就有1000個。
  • 我國首位飛天女太空人,身體在太空是否受到影響,現狀究竟如何?
    自古以來,人類就有飛天夢,經過多年發展,各國航天事業都已取得突破性發展。說到我國的航天事業,就不得不提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飛船的對接。此次成功對接掀開了中國航天史上突破性一章,對我國航天事業發展極其重要,而這一切都是無數中國人努力的成果,包括此次執行任務的三名太空人劉洋、景海鵬與劉旺。其中,劉洋是我國首位參加載人航天飛行的女太空人。
  • 充滿輻射的宇宙,人類如果移民太空,會發生變異嗎?結果令人意外
    人類在太空生活,身體是否會產生變異,這是許多科學家都想要了解的問題,因為太空中存在許多的粒子輻射,銀河系宇宙線往往是高能、高穿透性的粒子,普通飛船提供的適度防護無法阻止它們。這些高能粒子包括少量所謂的重離子,也就沒有電子陪伴的原子核。
  • 如果真的實現星球移民,人類在太空中如何繁殖?美已做出實驗!
    自從太空移民這項計劃被提出之後,受到了眾多人的追捧,科學家們也因此制定了月球基地計劃和未來的火星登陸計劃,在地球環境日益惡劣的情況下,在未來或許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真的可以真正的移民太空,但是有一個新的問題卻在困擾著我們,如果在未來某一天,我們真正的登陸了其他的星球,在宇宙的環境當中,人類是否可以正常的繁衍,這也是在未來我們需要考慮的一大問題。
  • 為何太空人從太空回來,要隔離一段時間?科學家:為大家考慮!
    人類的目標不僅僅要徵服地球,還要徵服星辰大海,目前人類的科技只能探索太陽系,想要成功走出太陽系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地球上空飄蕩大量人類衛星,除此之外太空人開始陸陸續續走進外太空,太空人這一份職業特別艱辛,雖然飽受國人敬仰,可誰也不知道他們在進入外太空後,能否順利回到自己的星球,我們只看到表面的光鮮亮麗
  • 研究揭示太空探索對人體的影響:太空人將需太空治療
    據國外媒體報導,太空人在太空會承受輻射、失重、孤獨以及其他各種生理和心理壓力。這些危害又會對他們的身體造成怎樣的實際影響呢?她繼續說:「這些研究,無疑為某些問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比如『我們對長時間太空飛行可能帶給人體的影響了解有多少?』以及『未來我們需要研究和關注的問題是什麼?』等等。」貝利還補充說,隨著人類開始探索月球乃至更深遠的太空,這些問題正變得越來越重要。
  • 在太空出意外的太空人,屍體飄到其它星球,是否會進化出新生命?
    有一部電影叫做《地心引力》,故事的內容很簡單,在太空中執行任務的太空人突然因為人造衛星的相撞而被擊中發生了意外。而在太空中遇難的太空人們,也就從此再也沒有機會回到地球。可能一些朋友會好奇,這些太空人的屍體在太空中是否會腐爛?如果有一天落在了其它的星球上,會不會進化出新的生命來呢?
  • 離開地球的人類會變怎樣?新研究:長期太空旅行會永久改變大腦
    長時間暴露於微重力環境下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逐漸水落石出,人類看似終得紮根地球。一篇新研究表明,長期在外太空飛行會永久改變大腦體積並導致腦垂腺變形,科學家需想辦法預防此現象發生,只能說人類離開地球到外遊蕩還有很多事前準備要做。
  • 人類在太空待久了真的會「變異...
    來源:NASA21世紀,人類的航空航天工業取得了長足進展,一批又一批太空人前僕後繼,飛往人類嚮往已久的太空。然而,與地球上的溫暖宜居氣候不同,黑暗的太空處處暗藏殺機,從真空到宇宙輻射,太空無時無刻都在對人類進行著生死考驗。幸好在科學的武裝之下,人類得以在太空存活下來。那麼,在太空中生活和在地球上生活到底有什麼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