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魚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已收到騰訊於2020年8月10日發出的不具約束力的初步建議書,建議鬥魚與虎牙以換股的方式進行合併。雖然鬥魚董事會表示「尚未作出任何決定」,但雙方控股大股東主導,意味著鬥魚和虎牙合併已經正式提上日程,並給出了解決方案。
鬥魚披露2020年二季度財報後不久,發布了與虎牙合併的初步建議書。這與脈脈平臺上有關合併進程的傳言吻合。在6月傳出合併消息時,認證為騰訊員工的用戶在脈脈平臺表示,「馬上就合併了,我們有同事都在整合虎牙內部數據了,應該快了」。
根據建議書,虎牙或其附屬公司將收購鬥魚每股已發行普通股(包括美國存託股代表的普通股),鬥魚的股東將獲得約定數量的虎牙新發行的A類普通股,以換取他們各自的鬥魚股份。
「從換股建議書上看,在公司層面,鬥魚和虎牙的合併方案是「鬥魚退市,虎牙保持上市主體」。但是從管理和人事上看,鬥魚和虎牙合併後,虎牙團隊不一定掌握新公司的管理權」,比達分析師李錦清向北京商報記者解釋。
而與此相關的虎牙股權動向,也顯示了管理權的另一種可能性。騰訊建議書中表示,作價8.1億美元收購歡聚時代(前虎牙控股股東)所持虎牙部分股權,同時收購虎牙CEO董榮傑所持部分股權,收購完成後,騰訊在虎牙的股權和投票權分別達到51%和70.4%。
虎牙的上述股權變動,一方面說明騰訊繼續加強對新公司的控股權,另一方面也表明現任虎牙高管董榮傑也在弱化話語權,所持虎牙股份不足5%。
公開資料顯示,鬥魚CEO陳少傑持有鬥魚14.5%的股權。有消息人士指出,鬥魚團隊執掌新公司的可能性更大。
鬥魚董事會在公告中提到,「計劃審查和評估這筆潛在交易」。董事會同時提醒鬥魚股東等,董事會剛收到這份建議書,並未有機會仔細審查及評估該提議,也尚未作出任何決定。而且,鬥魚董事會不能保證將來會收到任何最終報價,不能保證任何與擬議交易有關的最終協議會得到執行或完成。
截至北京商報記者發稿,鬥魚相關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目前還不知道董事會何時審查和評估合併提議」。在脈脈平臺上,認證為虎牙員工的用戶則在擔心,「合併後會裁員嗎」?另有認證為鬥魚員工的用戶則表示,「之前內部有傳過,合併之後,職能部門可能會裁掉一半,不知道真假」。
根據鬥魚4月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Form 20-F文件顯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騰訊是鬥魚第一大股東,持有鬥魚38%的股份。
自從同日拿到騰訊投資後,鬥魚虎牙這兩家遊戲直播平臺就在明爭暗鬥。來自QuestMobile發布的《中國移動網際網路2020半年大報告》數據,2020年6月,鬥魚MAU(月活用戶)4240.11萬,虎牙MAU 2861.84萬。
從財報信息看,鬥魚和虎牙的關鍵數據也不相上下。由於虎牙尚未發布2020年二季度財報,相比兩家2020年一季度財報可知,鬥魚營收22.78億元,同比增長53%,非美國會計通用準則下,淨利潤2.97億元,同比增長742%。虎牙營收24.12億元,同比增長47.8%,非美國會計通用準則下,淨利潤2.63億元,同比增長100.7%。
根據鬥魚今日發布的,業績,2020年二季度,營收25.08億元,同比增長33.9%,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實現淨利潤3.23億元,同比增長513.7%。鬥魚直播業務營收從2019年同期的17.08億元增至2020年二季度23.20億元,增幅35.8%,廣告和其他營收從2019年同期的1.64億元增至2020年二季度的1.88億元,增幅14.5%。2020年二季度,鬥魚總付費用戶數760萬,同比增長13.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登、轉載的各種稿件、圖片均有可靠的來源,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並不代表新訊網觀點,由此產生的財務損失,本站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本站自動屏蔽違反《廣告法》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