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陝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省雙擁辦副主任、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副廳長巨小弟、移交安置處處長劉海平、擁軍優撫處處長王彥海、就業創業處一級調研員張朋舉以及陝西省軍區政治工作局國防動員教育雙擁處處長郭銀喜先生出席介紹了陝西省雙擁工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據悉,我省榜樣力量學習、關愛軍人、退役軍人就業、擁軍優屬等雙擁工作走在了全國前列。
發布會上,巨小弟向媒體通報說,陝西是雙擁運動的發祥地,全省雙擁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雙擁工作重要論述,深挖新時代雙擁內涵,積極開展雙擁共建,解決部隊實際困難和問題,落實好優撫安置各項政策,有效維護退役軍人權益,紮實開展新一屆創建雙擁模範城(縣)活動及命名表彰工作,激發廣大軍民熱愛雙擁、參與雙擁的政治熱情,全省軍政軍民團結進一步鞏固,軍地協作更加密切,全省雙擁工作受到國家考評組的肯定,各項工作走在了全國前列。
■凝聚軍民同心抗疫,發揮雙擁工作優勢,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巨小弟說,為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的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堅決把黨中央關於疫情防控決策部署落到實處,省雙擁辦組織開展「五個一」活動,出臺關愛赴武漢一線軍隊和退役軍人醫護人員9項措施,累計走訪慰問一線醫護人員家庭300多戶,發送慰問金16.5萬元、贈送擁軍包價值20餘萬元。全省退役軍人系統2.7萬名工作人員,全省13萬名退役軍人、4600多支志願者服務隊參與疫情防控工作,捐資捐物近3000萬元,定向援助湖北1015萬元。協調捐贈100萬元醫療設備和200萬元資金緊急支援湖北省榮軍醫院。駐陝部隊有關單位醫護人員聞令而動、衝鋒在前,奮戰在武漢抗擊疫情一線,圓滿完成了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全系統積極助力「復工復產」,開展「退役軍人就業服務季」活動,舉辦線上招聘516場次,提供崗位15.4萬個,線上就業創業服務6.86萬人次,達成就業意向2.3萬餘人,幫助退役軍人享受專項扶持政策2180人。阿里巴巴天貓養車定向招聘退役軍人5000人,滴滴「紅星車隊」招聘退役軍人1866人。
■創新宣傳凝心聚力,強化雙擁工作傳播力,全力營造「尊崇軍人、敬重英雄、熱愛部隊、關心國防」的良好氛圍。
以榜樣力量成風化人,舉辦了「學習張富清、奮進新時代」雙擁晚會,拍攝了以張富清同志事跡為主題的教育宣傳片,在全省幹部群眾和廣大官兵中掀起學習先進、踐行初心熱潮。省歌舞劇團、省軍休幹部藝術團、西安市文化擁軍服務隊等深入軍營、邊防一線、社區開展慰問演出,傳播愛國擁軍正能量。廣泛開展領導幹部過「軍事日」、軍營「開放日」等活動,用好延安、照金等紅色資源,講好革命傳統故事,講好英雄烈士故事,講好軍民團結故事,講好改革成就故事,定期組織廣大軍民、大中小學生到紅色教育基地參觀見習,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省、市、縣三級關愛基金實現全覆蓋,募集資金1.14億元,已援助1208名特困退役軍人近2000萬元。定期開展黨政軍領導和人民群眾共同參加的烈士公祭活動,集中為烈士遺屬頒授《烈士光榮證》,建立與烈士父母、遺屬長期聯繫機制,在全社會掀起祭英烈、學英烈的熱潮,社會各界愛軍擁軍格局已經形成。
■豐富載體做實抓手,持續解決部隊實際問題,全力服務部隊練兵備戰。
巨小弟說,已向25個相關地市和有關單位交辦102個實際問題,形成為部隊和廣大官兵辦實事解難題的良好氛圍。西安市集中解決抗擊疫情一線軍隊醫護人員以及現役軍人子女入學問題;寶雞市全部按官兵第一意願安排軍人子女享受優質教育資源;延安市集中解決部隊道路通行等基礎設施問題。省發改委主動對接部隊,解決部隊供電困難及輸電線路改造問題;省財政每年投入資金近5億元,解決部隊戰備訓練、軍事設施保護、營區建設等重難點問題。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完善「陽光安置」辦法,探索「直通車」安置方式,開展安置就業跟蹤回訪活動,建立「走出軍營、走上崗位」的社會化培訓機制,以實際行動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
■建立制度管好長遠,及時總結工作中經驗做法,全力抓好雙擁工作規範化建設。
堅持有功必報、有功必賀、有功必獎,建立為全省立功受獎現役軍人家庭「慶送喜報」制度,2019年度對榮立個人一、二、三等功的近1800名現役軍人家庭上門慶送喜報,激勵廣大官兵在部隊好好幹、立新功。以雙擁創建為抓手,修訂完善《陝西省雙擁模範城(縣)創建命名管理實施細則》和《考評標準》等政策規定,建立「能上能下、有進有出」動態管理機制。明確雙擁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職責,推動在文化旅遊、醫療健康、公共運輸、金融服務等方面推出擁軍新舉措。建立重點優撫對象短期紅色療養制度,完成全國16個省(區、市),200多名功臣模範退役軍人療養任務。鼓勵高學歷青年應徵入伍,進一步規範按學歷發放義務兵家庭優待金辦法,入伍新兵大學生比例不斷提升,2019年度達到73.4%,走在全國前列。堅持「敲鑼打鼓」送出去,「熱熱鬧鬧」迎回來,舉行新兵入伍動員會、歡送會,建立迎接退役軍人光榮返鄉機制,落實「六個到位」,在機場、車站設置「退役軍人返鄉接待服務站」,舉行迎接退役士兵光榮返鄉儀式,「參軍報國無上光榮」在三秦大地蔚然成風。
■擁政愛民發揮優勢,駐陝部隊積極做好參支援建工作,全力為陝西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駐陝部隊堅持發揮雙擁運動發祥地優勢,圍繞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先後參與疫情防控阻擊戰、打贏脫貧攻堅戰、遂行搶險救災、安保維穩等急難險重任務,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良好的軍政軍民關係。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唐都醫院擔任省上首批定點救治任務,收治了全省88%的危重型、重型患者。全省出動民兵2.6萬餘人次,積極發揮「六個作用」,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參與打贏脫貧攻堅戰上,駐陝部隊累計投資過億元,掛鈎的173個幫扶村2.3萬餘名貧困群眾目前已經全部脫貧,很多幫扶村已經提前開始對接鄉村振興。針對當前我省嚴峻的防汛形勢,省軍區組織駐軍召開軍地聯席會議,動員組織駐軍部隊官兵數千人、民兵5.5萬人,協調駐軍部隊出動各類大型車輛近千臺、搜救器材15萬餘件(套),組織漢江等重點危險地段民兵應急分隊展開救災演練,確保遇有情況能夠迅速出動,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結合民兵整組、徵兵宣傳等活動常態開展國防教育,邀請老紅軍、老八路、老戰士親口講述戰鬥經歷,組織53萬名高中生和大學生軍訓,近萬名群眾和學生接受部隊優秀文化薰陶,進一步強化了全民國防觀念。
發布會上,巨小弟告訴媒體,隨後全省各級各部門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和關於雙擁工作重要論述,按照省委「雙擁工作走在前列」的要求,把支持國防和駐陝部隊建設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認真落實各項擁軍優撫政策,紮實做好軍轉安置、隨軍家屬就業、軍人子女就學等工作,帶著責任和感情解決好部隊的實際問題。駐陝部隊將繼續發揮部隊人力、技術、裝備優勢,積極服務地方高質量發展,助力脫貧攻堅,勇於承擔急難險重任務,時刻做好搶險救災、反恐維穩等應急準備,全力支援地方經濟社會建設,為奮力譜寫陝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貢獻力量。
相關新聞:
我省11月底完成1600餘名軍轉幹部接收報到工作
7月27日,記者從我省召開的雙擁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陝西省2020年軍轉幹部移交安置工作正在順利進行,目前已開始接受並審查檔案。據悉,11月底我省將完成1600餘名軍轉幹部的接收和安置和報到工作。
當天的發布會上,陝西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移交安置處處長劉海平向媒體通報說,今年受疫情影響,我省軍轉幹部移交安置工作較往年大致推遲了1個月左右,7月20日已開始接收並審查檔案,後續各項工作將緊密有序推進。經統計,今年進我省安置的軍轉幹部人數比去年有所減少,接收人數約為1600餘人,其中計劃安置900餘人,自主擇業700餘人,總數較去年減少700餘人。今年是軍改收官之年,考慮到軍改期間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今年安置辦法與去年基本保持一致,依然採取功績制量化打分排名選崗安置、「直通車」優先選用安置和指令性包底安置三種辦法,省直考核考試賦分標準與去年一致。
劉海平說,按照工作計劃,7月下旬至8月下旬,將接收審查軍轉幹部及隨調配偶檔案,劃分安置流向,向各地市移交檔案。8月下旬至9月上旬,組織全省營以下及技術幹部統一考試和省直軍轉幹部適應性培訓,並公示考核排名結果。9月中下旬,主要是擬定安置計劃。10月中下旬,開展「直通車」優先選用安置、省直排名選崗和包底分配等工作。11月份,完成軍轉幹部報到相關事宜,確保年內如期完成安置任務。
來源:文/圖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張紅中
編輯:王少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