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江蘇新聞
穿8件衣服,
包括2件羽絨服、
1件羽絨背心……
11個月大的嬰兒童童
被家人裹得嚴嚴實實。
如此關愛的後果非常嚴重,
童童患上了「捂熱症候群」。
1月5日上午,家人帶著嬰兒童童到淮安市中醫院兒科就診,在查體溫時,醫生發現孩子有高熱的情況,測量體溫達到40℃。
淮安市中醫院兒科中醫師朱燕告訴記者,爺爺奶奶將孩子抱進來的時候,她發現孩子滿頭大汗,臉上全是熱疹,「我一看孩子衣服穿得有點多,粗略地數了一下,外面有一個風衣包被,然後穿了兩件羽絨服,還有一個羽絨背心,加裡面的內衣,大概有8件。」
朱燕從童童的奶奶那裡了解到,由於最近天氣寒冷,爺爺奶奶擔心童童會受涼生病,於是就把童童裡三層外三層裹得嚴嚴實實,覺得這樣才放心。
朱燕表示,像童童這種情況,臨床上一般叫「捂熱症候群」,也叫「蒙被症候群」。「表現為孩子煩躁不安,出現汗多,口乾、尿少的情況;嚴重的時候呼吸困難、急促,可能會導致呼吸衰竭、腦損傷、肝腎損傷等。」
而導致「捂熱症候群」的常見原因,就是因為家長在給孩子護理的時候,穿得比較多,「因為孩子年齡比較小,一歲左右時,肌體散熱功能還不是太健全,散熱比較慢;還有就是孩子在睡覺的時候,被子會捂住口鼻,然後難以呼吸。」
醫生提醒,一般來說,嬰兒的體溫高於大人的體溫,父母無需過度擔心孩子會受涼,只要室內保持正常溫度即可,可以在家裡常備溫度計,實時為孩子量體溫。
總之,父母不要用大人的思維來判定孩子是不是冷,大人冷的時候孩子不一定冷;大人覺得孩子穿得太少,實際上對孩子來說可能穿得並不少。
究竟如何判斷孩子的體溫呢?朱燕表示,一般通過孩子的手腳溫度、脖後溫度判斷,適宜即可,不要太涼。「室內開空調或暖氣的話可保持在20多度,人體比較舒服的溫度,不能太高。」
朱燕建議家長晚上給嬰兒睡在睡袋裡,上面搭一層被子,這樣不易出現「捂熱症候群」的症狀,「給孩子蓋被子的時候,一定要蓋在手臂以下,就是胸口的位置,因為這樣孩子不容易扯被子,扯被子的話也不會扯到鼻子上面,不容易因捂住口鼻導致窒息等。」
有時候,
「家長覺得你冷」的想法
對於嬰兒來說並不一定對,
一定要科學育兒!
天冷!我們互動「暖和」一下
十部門出手!治治物業收費的「糊塗帳」!
明確了!關於戴口罩,有了最新消息!
剛剛,新疆這裡發生地震
「異地」,不是問題!
分享!讓更多人了解!
科學育兒很重要!
認同的話,點讚+點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