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31日,中國美術家協會動漫藝委會年會暨5G時代中國動漫傳承與發展路徑研討會在上海電影學院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美術家協會動漫藝術委員會主辦,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承辦,《電影理論研究(中英文)雜誌社》協辦。
會議現場
上海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龔思怡,中國美協動漫藝委會名譽主任常光希,主任孫立軍,副主任金日龍、金城、速達,秘書長李劍平,委員丁亞平、黃心淵、何小青、劉洋、王偉建、王亦飛、葉正華、楊春、周宗凱、周越、姚非拉、隋津雲、曾偉京、潘麗萍,廣州美術學院影視動畫設計教研室主任陳贊蔚,內蒙古藝術學院新媒體學院院長高鵬、東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數字媒介設計系系主任韓雨江、《電影理論研究(中英文)》執行主編黃望莉、上海電影學院動畫系主任陳志宏以及上海電影學院師生代表150餘人參加此次研討會。
研討會為期一天,會議分為兩個部分:上午進行5G時代中國動漫傳承與發展路徑研討,會議由李劍平主持。下午對「第二屆全國動漫美術作品展」相關徵集、評審、展覽和出版等相關事宜進行討論,會議由孫立軍、何小青主持。
上海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龔思怡致歡迎詞
中國美協動漫藝委會主任孫立軍致辭
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執行院長何小青致辭
中國美協動漫藝委會秘書長李劍平作工作報告
上海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龔思怡首先致歡迎詞,她強調要綜合發揮上海的地域優勢和上海電影學院的學科優勢,以更好實現中國動漫的傳承與發展。中國美協動漫藝委會主任孫立軍在致辭中希望通過此次會議共同探討5G時代中國動漫傳承與發展路徑。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執行院長何小青向與會嘉賓介紹了上海電影學院的學科發展與學科建設情況。中國美協動漫藝委會秘書長李劍平作年度報告,回顧了2019至2020年動漫藝委會的工作和發展,對明年的工作提出新的預想。
在學術研討環節,與會專家圍繞「5G時代中國動漫傳承與發展路徑」主題積極發言探討。中國美協動漫藝委會主任孫立軍做主旨發言,他提出數字時代為動畫人帶來的思考與挑戰,再次強調中國動漫要「內容為王」,提出要靜心打磨好作品,堅持走民族化道路。
原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廠長常光希先生提出,中國動畫的精神是創新的精神。新時代的動畫人要做到「不模仿別人,不重複自己」,注重作品的創新性,把中國動畫發揚起來。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廠長速達談及電影技術的進步對美影廠動畫創作的影響,結合美影廠目前的優秀項目成果,對5G時代下動漫產業的光明前景寄予希望。
中央美術學院教師工作部部長金日龍提出對中國繪畫藝術處境與文化的思考,結合創作實例談技術對繪畫藝術的巨大影響,展望5G技術對藝術形式突破、藝術創作實踐帶來的挑戰。
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藝術研究所所長丁亞平聚焦動畫的民族化問題。他強調要在世界語境和「他者」眼光下進行民族化創作創新。
哈爾濱師範大學傳媒學院院長王偉建從技術革新角度為大家介紹5G時代對動漫行業技術變革的深刻影響。5G時代要求影片的信息量不斷提升,並結合5G技術運用動畫語言展現本土文化。
四川美術學院影視動畫學院院長周宗凱提出對新時代新動漫的思考。他指出,面對動漫創作在美術與數位技術之間徘徊的現狀,要思考和解決對傳統藝術風格傳承的不足、藝術與產業應用之間的權重與選擇等問題。
上海電影學院動畫系主任陳志宏圍繞中國動畫傳承與創新問題發言。他介紹了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動畫專業的發展歷程、精準定位和發展策略。他指出,高校教師要引導學生用動畫講好中國故事,結合中國動畫學派與國際先進影視理念。
廣州美術學院影視動畫設計教研室主任陳贊蔚指出,技術發展會對藝術創作提供很大幫助。他提出基於技術應用調整創作策略的動畫製作理念。
廣西藝術學院美術學院綜合繪畫系主任潘麗萍關注時代特徵與本土內容開發,提出中國漫畫由紙媒向網絡的平臺、載體轉換所帶來的創作方向、市場考量和專業教育等問題。
會議現場
下午,與會專家圍繞「第二屆全國動漫美術作品展」徵稿流程、評審時間、展覽周期、展覽形式和內容、畫冊出版等相關事宜展開討論。
針對作品手稿的必要性、評選規則與機制、作品的種類與範圍等問題,與會專家討論認真熱烈,逐條修整審核徵稿事宜。中國美協動漫藝委會主任孫立軍強調找準活動定位,強調全國動漫美術作品展的學術性。廣州市動漫藝術家協會主席金城分享了「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綜合畫種·動漫展覽」的舉辦情況,為本次展覽提供借鑑。
本次會議從藝術創作、專業教育、動畫製作、動畫產業等方面深刻討論了5G時代為中國動漫帶來的機遇與挑戰,為新時代中國動漫民族化和本土化創作提供了思路。確定了「第二屆全國動漫美術作品展」的相關事宜,落實和完善了本屆作品展籌劃階段的工作。同時開拓和豐富了學術交流,增強了聯繫與合作,為動漫藝委會未來工作的展開、相關研究和交流打下基礎。
與會嘉賓合影
供稿/動漫藝委會
編校/藝委會工作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