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款太空沙盒網遊,在EVE的宇宙中,每一架超級戰艦的隕落,都無法找回或修復,因此玩家間都會保持克制與忍讓,儘量以談判的手段去解決某些爭端。
點此進入EVE 17173專屬禮包
也正基於此,所以在EVE的遊戲過程中,一旦出現魚死網破的局面,動輒就會爆發牽扯上千人的正面衝突,令全服的勢力重新洗牌,讓無數艦長心馳神往。
就在今年10月6日,一場發生在FWST-8星系,由114個聯盟、8825名玩家參與的,史上最大規模星城攻防戰,一舉打破兩項金氏世界紀錄,再度將EVE獨有的戰爭魅力,展示在每位玩家的面前。
永恆不滅的蜜蜂王朝,新勢力的悄然崛起
根據EVE官方統計,發生在10月6日至7日的「FWST-8怒火之戰」,憑藉著共計8825名玩家參與,單星域6557名玩家激戰的超大規模,一舉打破了視頻遊戲中參與人數最多、同時刻對戰人多最多的兩項吉尼斯紀錄,得以被載入人類網遊發展史冊。
值得一提的是,在「怒火之戰」之前的兩項吉尼斯紀錄保持者,B-R5RB血戰、9-4RP2包圍戰,均由佔據EVE半壁江山的Goonswarm聯盟所創造。
(9-4RP2包圍戰)
雖然說,在EVE獨特的戰損機制下,玩家要想參與一場浩大慘烈的太空戰役,並不是一件難事。但能屢次投身於超大規模的宇宙戰爭,並能做到屹立不倒的聯盟,可能全宇宙也就Goonswarm這一家有能擁有如此底蘊,及謀略手段。
正如Goonswarm的圖標所示,他們歡迎一切擁有左右新伊甸野心的玩家的加入,從而組成「蜂群」戰術,用戰艦數量與人數差距,去碾壓所有阻擋他們擴張圍的其他軍團。從某種意義上來看,Goonswarm也確實就如同一群訓練有素的蜜蜂,儘管在數次戰役中落敗,卻依然能夠在CEO的指揮下,團結一致東山再起。
早在2016年4月,曾不可一世的Goonswarm就因為從事貨幣非法交易的緣故,激起過全服玩家的公憤,史稱「第一次蜜蜂大戰」。
最終Goonswarm在盟友Circle of Two的反戈一擊下,被灰溜溜地被趕出了00地區,前往絕地之域「苟延殘喘」。
令人大跌眼鏡的是,背井離鄉的Goonswarm僅用一年時間就在絕地之域站穩了腳跟,並疑似利用劇本分化了Circle of Two的管理層,輕鬆獲取了背叛者的首都星城主權,暗中吞併了包括Circle of Two在內,大量參與過「第一次蜜蜂大戰」的中小型勢力。
面對Goonswarm的東山再起,那些曾擊潰過「蜂群」戰術各大聯盟CEO,亦在暗中收留了大量因Goonswarm擴張而無家可歸的精英艦長,幫助他們組建復仇勢力。
最終在這些反「蜜蜂」的CEO努力下,誕生了一個涵蓋上百家聯盟、超五萬名的超大聯盟「PAPI」聯軍,並在今年6月底打響了「第二次蜜蜂大戰」,誓要將Goonswarm徹底消滅。
300艘泰坦編隊登場!網遊史上最慘烈之戰
經過兩個多月的聯盟談判、集結大軍、試探交手,「PAPI」聯軍在今年9月底,終於將戰線推進至絕地之域,嘗試攻下Goonswarm運營已有四年之久的核心基地。為能發揮聯軍人數上的優勢,亦為了能建立起快速機動部隊,因此「PAPI」必須得在絕地之域中,建立一座能供超級旗艦遠距離躍遷的星城。
於是乎,對戰雙方便圍繞著星城的存亡,在10月5日至10月19日期間,展開了一場絞肉形式的建築攻防戰。尤其是在10月6日所爆發的「FWST-8怒火之戰」,便造就了網遊史上最慘烈一戰,由8825名玩家參與,整整鏖戰了14小時!
由於FWST-8星系,正處於絕地之域咽喉要道之上,因此Goonswarm在「PAPI」聯軍初次準備建城之際,秀出了300餘艘泰坦編隊的超大手筆,僅用3個小時就乾淨利落地解決了星城之患。
不服氣的「PAPI」聯軍,在「間諜」的幫助下,利用Goonswarm主力部隊交接的時間差,又在10月6日於FWST-8星系建起了第二座星城,並派出了超3000名玩家進行防守,頂住了Goonswarm第一輪的炮火攻勢,雙方進入拉鋸階段。
不過,隨著10月7日Goonswarm主力部隊的集結,不斷用超艦進行添油的「鈔能力」,加上單星系6557名玩家交火,所引起的膨脹效應,最終「PAPI」聯軍建起的第二座星城還是被毀於一旦。
雖然FWST-8怒火之戰,刷新了EVE乃至人類遊戲史上,有關玩家對戰規模的兩項金氏世界紀錄,也令Goonswarm超強悍的超艦力量,展示在「PAPI」聯軍面前。但通過合理的戰術布置,「PAPI」一方還是在10月19日,於YZ9-F6星系順利建起了前線作戰基地,將「第二次蜜蜂大戰」推進至核心主權星域爭奪階段。
所以,就整體戰局的演變來看,這場114個聯盟、8825名玩家參與的最大規模太空戰爭,僅僅只是一道「開胃小菜」。萬人交火的恢弘對決、間諜情報的偵查滲透,以及曠日持久的單星系拉鋸戰,均有望在未來陸續上演,就讓我們一同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