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釀啤酒的前世
如果要了解精釀啤酒,就不得不提到與其相伴相生於20世紀60年代的嬉皮士文化。
作為反主流文化的代言人,嬉皮士們抵制習俗和政治,希望擺脫現實社會,極端強調精神自由。在這股文化的引導下,高度工業化的啤酒行業成為他們改造的其中之一。
1965年,美國最大家電企業美泰格集團的繼承人出於對家族的反叛,收購了一家瀕臨倒閉的酒廠,並投入了大量資金堅持以高成本釀造全麥啤酒——幾乎是一種情懷式商業,但這家「鐵錨啤酒」卻成為了美國精釀啤酒文化的一個標杆。
進入70年代,部分嬉皮士對於主流社會的逃離情節達到了高峰——他們回歸自然,建立屬於自己的烏託邦,拋棄現代化設備,回歸手工操作,當然這其中就包括釀酒。
儘管之後嬉皮士運動逐漸退去,這部分群體重歸社會生活,但在「回歸自然」思潮的引導下,他們已經形成了對於小規模、手工制、天然產品的偏好,加之隨著嬉皮士一代開始步入中年,一些「生意人」帶著對於精神世界的重新追求加入了精釀啤酒行業,這也使得精釀啤酒開始走上商業正軌。
精釀啤酒的今生
而作為舶來品,精釀啤酒在中國市場興起不過十年時間,業內相對公認的說法是,精釀啤酒市場從2015年前後進入高速發展階段。與精釀啤酒高速發展相對應的是,國內啤酒產量逐年下滑,以及啤酒進口量的翻倍增長。
6年前的2014年,國內啤酒產量出現長達25個月的下滑,從4921.85萬千升下滑至4506.40萬千升。2年後,下滑趨勢略有遏制,但僅僅5個月的增長後,又進入了持續的下滑。而啤酒進口量在2011年開始從64203千升快速增至646384千升,6年內翻了驚人的10倍!
商務部發布過一份《中國酒類流通行業運行報告》曾明確指出,我國啤酒消費總量增長空間有限,且低端市場幾近飽和,產業結構優化趨向明顯。
荷蘭合作銀行發布的《精釀啤酒將跨越長城》報告中也稱,中國人均啤酒消費量達36公升,超遠世界平均水平,啤酒市場發展成熟。
近五年中,由於全球啤酒市場呈高端化的發展趨勢,中國高端啤酒的銷量增長了160%,佔整體啤酒市場4%的銷售量及18%的利潤。儘管業界普遍認為,中國精釀啤酒消費量尚不足整體市場的1%,但發展潛力仍被看好。
如果說啤酒進口量激增能代表中國啤酒市場高端化、精品化的消費趨向,那麼雲南瑪咖翁精釀啤酒品牌在西南地區的遍地開花則更能直觀反映這一行業的發展情況。
瑪咖翁精釀正當時
雲南瑪咖翁股份憑藉優良的產品和成熟的商業模式,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
在原料上,瑪咖翁選用麗江上品瑪咖,因為只有麗江才具備高海拔、溫差大、零汙染、土壤PH值呈酸性等特點,符合高品質瑪咖生長的要求;另外,通過選用澳洲麥芽、德國進口啤酒花、優質長粒香大米等,與啤酒原液混合23天發酵,精釀而成,量小精緻,入口清爽,回味瑪咖幽香。
在頂層商業的設計上,融合了新零售和網際網路思維,使得代理商在銷售上沒有壓力,在打終端市場上更有底氣。特別是公司提供培訓方案和運營模式,教會代理商如何快速賣貨。各級代理無需壓貨,增加了資金周轉率,提高了抗風險能力。
高效的庫存和資金周轉,無疑讓瑪咖翁精釀成了代理商手中的「提款機」!
雲南瑪咖翁在中國西南地區成功布局,標誌著大眾對瑪咖翁產品優良品質的巨大認可,也顯示出瑪咖翁靈活的商業運營模式,正逐漸被廣大企業家、創業者所認可。
近日,同樣來自大西南的程文彬、楊智先生成功加盟瑪咖翁股份,使得瑪咖翁在西南地區的發展得到極大的鞏固。
乘風破浪、開拓創新。雲南瑪咖翁酒業在酒飲行業沉浮多年,鑑證了瑪咖的興衰,但公司自始至終都執著信念,在行業低谷的時候仍能堅持不懈,繼續研發新產品。目前已經有了品類齊全的瑪咖精釀啤酒、瑪咖葡萄酒、瑪咖白酒產品。正是對高端養生酒行業的看好,以及執著追求,迎來瑪咖翁涅槃重生。
在2019年10月瑪咖翁被納斯達克上市企業----富谷集團併購後,各方資本便不斷向雲南瑪咖翁靠近,這顯示了高端養生酒在消費升級背景下,作為高端養生酒之一的瑪咖翁也成為受益者,還將越來越收到市場關注和熱捧,市場份額加速集中。
在完成股改後,瑪咖翁機制更為靈活。從戰略布局、產能擴張、市場開拓、消費者教育、品牌提升等等方面,得以全方位賦能。未來,在高端養生酒領域,因為具備品質上乘的原材料供應和多年的專注度,瑪咖翁還有巨大的上升空間。
我們有理由看好中國精釀市場,看好瑪咖翁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