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D說遊戲不等於職業!家長要幫孩子做好區分,別讓假熱愛毀了自己

2020-12-10 騰訊網

隨著網絡的逐漸發達,遊戲早就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的必需品,曾經被叫做"網癮少年"的人如今也有了自己看似名正言順的目標——成為職業選手,打職業比賽,實現自己的"電競夢"。

電競選手的"表面榮耀"

電競職業選手這份職業在孩子們的眼中無疑是十分美好的,一些有人氣有實力的選手走到哪裡都會迎來別人的歡呼,甚至厲害的還能走到世界賽場上為了國家和自己的榮譽而戰鬥,還有一些選手的身價也都高達7、8位數,所以用"名利雙收"來形容這份職業毫不為過。並且人們也永遠都會記得在賽場上憑藉自己的實力力挽狂瀾每一個人,那一刻他們就是英雄,試問,這樣的一份職業,有哪個小孩子能忍得住這種誘惑呢?

孩子們對電競的盲目追求

一樣都是打遊戲,為什麼他們能夠成為英雄,名利雙收。或許很多孩子也都想過這個問題,如果自己努努力,是不是也會成為這樣的讓人羨慕的"人生贏家"?在一檔綜藝節目上,就有著這樣的一個孩子,他以想做職業電競選手為理由哄騙父母,整天沉迷遊戲,對電子競技的"假熱愛"使他荒廢了學業,甚至毀掉了自己。

PDD對這種現象的看法

而事實上,在國內這樣的孩子並不在少數,或者說已經成為了一種隱患,孩子們看到的永遠都是電競職業選手的光鮮亮麗,但是卻忽略了他們背後的艱辛。在一檔綜藝上,主持人楊瀾就對《英雄聯盟》的前職業PDD就孩子們想到打職業這件事進行了採訪。

對於玩《英雄聯盟》玩家們來說,PDD是他們絕對不陌生的人,也是職業選手最成功的人之一,所以在這一方面PDD是十分有發言權的,在採訪中PDD表示,職業選手其實是一個特別艱辛的職業,他的競爭是十分大的,對於每一位選手來說天賦是特別重要的一環,並且由於身體原因每一個人的巔峰期都只有3-5年,所以這個職業的門檻是非常高的。

遊戲時間要合理

因為現在的小孩自控能力很低,並且對電競這個職業沒有清楚的認識,所以有很多小孩都認為:我喜歡打遊戲,只要我打遊戲厲害,我以後就去打職業電競,做職業選手。也正是因為這樣,他們就經常拿著"理想"當藉口,沉迷遊戲,許多家長因為不懂,不知道怎麼處理,也就由著他們,沒有進行控制。也就是因為這樣,孩子沉迷遊戲就成了一大難題。其實不管當不當點競選手,作為孩子來說,遊戲時間都是要嚴格把控的。

現在有很多遊戲公司都對未成年人玩遊戲十分重視,就拿騰訊來說,他們推出了一款協助家長幫助孩子培養監控遊戲習慣的成長守護平臺,在預防未成年人沉迷遊戲的前提下,一步步升級、優化,嚴格控制未成年人的遊戲時間,防止孩子們對遊戲過於沉迷,他們的未成年人保護措施目前已經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未成年人過度沉迷遊戲的現象。

遊戲只是消遣,電競是職業

在孩子的眼中,職業選手與他們玩遊戲並沒有差別,無論是訓練賽還是比賽都是在打遊戲,但是這些都是孩子們將"電子競技職業選手"這個職業過分的美好化了,就像PDD說的那樣,這個職業的艱辛和競爭是孩子們永遠想像不到的。

在採訪中,作為冠軍媽媽的鄧亞萍也表示,在這件事上需要家長們以一個成年人的角度來幫助孩子們分清"遊戲"和"電競職業"的區別,讓他們懂得職業選手的艱辛,了解電競行業的弊端,以此來幫助孩子們做出更適合自己的選擇,別讓"假熱愛"毀了自己。

選擇一個職業方向並不是一件小事,鄧亞萍的一席話相當於給所有的家長們指明了一個方向,希望在騰訊未成年保護機制的配合下,家長們能夠幫助孩子們選擇自己的道路,讓孩子們能夠健康、茁壯的成長起來。

相關焦點

  • 為何家長看好的「超前教育」,專家卻極力反對?別讓無知毀了孩子
    別讓無知毀了孩子在生活中大家常常會看到,一些家長在孩子2歲的時候就會把孩子送去早教班學習,還有就是本來孩子才三年級,就要給孩子報四年級的學習班,而且這樣的現象不是個別情況,現在的超前教育在社會中可以說很普遍,而且家長對此都很重視,可是,作為權威的教育專家對此卻是極力反對,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反差呢?
  • 別讓家長自以為是的「小聰明」,毀了孩子
    別讓家長「自以為是」的小聰明,毀了孩子! 家長是孩子成長路上最初的引路人,言傳身教、耳濡目染,家長的一些小習慣、不經意的話語,都有可能對孩子造成巨大的影響。 在這兩件事情上,家長不要「自以為是」,不然會毀了孩子。
  • PDD:別把你的興趣愛好當成電競職業,職業選手不好當
    隨著電競職業登上國家體育競技的舞臺,電競選手也逐漸走進大眾視野,讓眾多網癮少年們似乎找到了"逐夢"的方向!也為自己玩遊戲找到了絕佳的藉口!少年們馳騁在遊戲中,自覺水平6到飛起,動輒"電競冠軍夢",殊不知自己戰五渣的水平連職業的門檻都進不去!
  • 日本家長真會偷懶,花錢幫孩子「代寫作業」,中國家長:不合適吧
    不少家長還因為作業多,和老師產生了矛盾,真是說起來就糟心。不過,即便孩子的作業再多,中國家長也儘量讓孩子自己完成,很少幫孩子做作業,更別說「找代寫」了,但是,咱們的鄰國日本,卻和中國的家長不同。幫孩子代寫的人們也是「專業人士」,他們是非常「嚴謹」的,很有職業精神,如果幫5年級的孩子代寫作業,絕對不會出現6年級應該有的水平。為了讓老師相信是孩子自己寫的,還會故意做錯一些題,寫錯一些語法,這樣更具有真實性,真是和抄作業一個套路。作業內容其實還好,最大的挑戰是模仿孩子的字跡,做代寫的人,大都是成年人,但是孩子的字跡十分稚嫩,這一點讓代寫員感到十分困難。
  • PDD玩遊戲無意暴露餘額,觀眾看了後:難怪充錢沒感覺
    要說在電競圈最有影響力的人物,那pdd絕對算是其中之一,pdd原名劉謀,當年是LOL職業戰隊中的一位上單選手,憑藉一首皇子和蘭博讓他在電競圈LOL圈名聲大振,後來退役後當起了主播,憑藉自己幽默獨特的直播風格迅速成為了直播界中的翹楚,並且這些年他還熱衷於公益事業,在前兩年還捐贈了一所希望小學
  • 孩子網課學不進去的真實原因!高中家長要注意咯
    有不少學生開始懷念學校生活,在家待出了煩悶情緒;也有不少學生適應不了網課教學,靜不下心來,學不進去;還有不少同學面臨中高考,最後衝刺迫在眉睫,如何保證功課不落下?別著急,小編找到了一份特殊寒假在家學習的指導,從孩子可能存在的8個問題入手,幫您解解圍!
  • 孩子14歲就不想上學了,想加入王者榮耀職業戰隊,可把媽媽愁壞了
    最近,小仙女收到一個有14歲孩子的媽媽來信,她在信中說道「自己的孩子才14歲就已經不想上學了,想上電競學院,孩子也天真認為自己的能力非常符合《王者榮耀》職業戰隊及遊戲專業主播的要求
  • 沉迷遊戲是病得治?跟「網癮」說拜拜,家長要做好這4件事
    如果父母強行不讓他們玩上網,他們可能會有一些不良表現,但不一定是成癮表現。 撒謊 撒謊稱自己沒玩上網,偷偷將上網帶進臥室或者在其他隱秘的地方玩,又或者通過欺瞞家人的方式讓自己多玩一會上網,所有這些都是成癮表現。
  • 家長別再殘酷剝奪孩子學習的本能,孩子太可憐了
    其實,這裡我只想說,別再殘酷剝奪孩子學習的本能了,孩子太可憐了。大家都知道,嬰兒小的時候對一切未知事物都有探索的能力,充滿著好奇心。所以說我們的孩子生來就具有學習的本能,根本就不需要逼著孩子學習。你在逼她學習的時候,無形中卻抹殺了孩子熱愛學習的本能。
  • 北大教授:不被理解的孩子,長大更容易叛逆!6歲前家長要做好3點
    因此當孩子出現種種叛逆情況,家長不要隨便把孩子判定為「問題」孩子。6歲前是培養孩子性格和習慣的關鍵期,為了避免孩子長大後嚴重叛逆,家長要在6歲之前教育好孩子,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意識,並養成好的行為和習慣。
  • 為什麼家長要陪孩子看《棋魂》?從毀經典到真香,它「香」在哪?
    特別是在第32集放送後,褚嬴消失前的獨白,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一句「月亮一直都在,只是褚嬴要走了」更是令無數小夥伴淚目。說起來,作為一部真人漫改劇,原著黨起初並沒有抱太大的期待。父母孩子都應該來看看其實,《棋魂》在開播時只有7.3分,最大的原因就在於褚嬴的造型雷人,不僅化著粉紅色的眼影,身上的服飾也有點類似遊戲《陰陽師》中的安倍晴明。這一點並不怪導演劉暢,畢竟日方監修就明確表示,他們很在意褚嬴的造型,希望能夠還原漫畫中藤原佐為的形象。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孩子「感統失調」了,家長要做好引導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專注是一種能力,有些孩子能很快地進入學習狀態就是因為他有很強的專注力。但這部分孩子畢竟是少數。注意力不能持久是大部分孩子在成長中都會遇到的問題,同時,這也是每個家長都要面對的一道難關。
  • 「不哭才抱」的孩子怎麼樣了?看看過來人的案例,別毀了孩子
    「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關於「孩子哭了到底要不要抱」的話題,在育兒圈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眾人各說風云: 有人說不能抱,時間長了會讓孩子產生依賴感
  • 孩子沉迷遊戲怎麼辦?想真正幫他戒掉「遊戲癮」,家長要這樣做
    所以即使沒有了遊戲,孩子為了逃避現實還是會被電視劇、漫畫等其他事情所吸引,從本質上來說,一切讓他感覺到存在感和自豪感,或者一切比學校和學習有意思的事情都會讓他著迷。小林的孩子最近沉迷於手機遊戲,剛開始孩子聽話說不玩就不玩了。
  • 男孩子用粉色被人說娘氣,這樣的區分對孩子的性別偏見影響大
    女孩子不願意換媽媽手裡的粉色拿著藍色不撒手,他的媽媽又勸她說男孩子才會選藍色女孩子就應該選粉色才對。最後女孩兒不情願的選了粉色,我想她大概很不明白為什么女孩子不能選藍色,男孩子不能選粉色。像上述這樣的用顏色對性別進行區分的例子並不是少數,人們將小孩子的衣服,餐具,玩具等方面都分了藍色和粉色,以此來區分男孩和女孩。
  • 這幾個徵兆預示要長個子,家長別錯過,孩子身高能往上躥一躥
    有一句老話說「一高遮百醜」,對於孩子更是這樣。如果身高有優勢,孩子看著就會眉清目秀;如果身高不行,那麼總讓人覺得一言難盡。所以,家長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長高一點,將來在學習、就業和擇偶等各方面都能更有優勢。所以說,孩子的身高七成是來自於遺傳,但三成的後天影響也很重要。
  • 孩子過度沉迷手機,傷害顯而易見,家長別讓手機毀了你的孩子
    除此之外,孩子在學習中遇到難題時,除了詢問老師,還可以通過手機APP來幫孩子解決難題,增加學習效率。2、有利於孩子智力發展很多孩子喜歡玩手機的原因是喜歡玩遊戲,這也是很多家長反對的原因之一,其實大可不必。孩子在玩一些益智類的遊戲時,需要動腦才能過關,在這過程中,孩子的智力就得到了很好的鍛鍊。
  • PDD遊戲直播誤入真實之屋,前所未有的委屈!
    遊戲主播始終是一個十分吃香的職業,因為有很多人從遊戲直播行業收穫了很多的金錢,所以進入直播行業的人越來越多,其中有名氣的也很多,比如pdd,不過遊戲主播也有區別,不同的主播直播內容不同。比如有的是專門直播一個遊戲,有的則是直播很多個,而主播pdd就是這樣的主播,喜歡各種遊戲都玩一玩,每次開播和下播的時候,pdd都喜歡尋找一些有意思的遊戲直播一會,但是最近,pdd的帳號被永久封禁了!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在那天直播的時候,pdd玩的是一個他直播間老闆的帳號,然後還負責後期的洗裝備。
  • 寒假來了,教育孩子的接力棒,交到家長手中,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
    那麼作為家長,我們現在應該,怎麼做好孩子的寒假教育呢?讓孩子過一個充實、快樂而有意義的寒假。而不是開學後,孩子滿腹牢騷:「這個寒假沒有意思,我媽就讓我上輔導班學習」「天天刷題,也不讓我出去玩」「沒收我的手機,禁止我玩遊戲」之前我們已經看到過一些家長,因為孩子考試成績沒有達到理想標準,然後就取消孩子的旅行計劃;有些是禁止孩子玩遊戲等等
  • 別讓孩子活在「魚缸」裡,讓孩子健康成長,家長要給孩子自由空間
    很多大人們都有一個很普遍的通病,就是攀比,沒生孩子之前比收入,生了孩子之後,比成績,孩子教育的好,是他們可以值得炫耀的資本。所以他們為孩子報補習班、報興趣班,讓自己的孩子可以成為別人口中的孩子。 可是,大人們真的想過嗎?所給出的東西是否真的是他們要的?讓他們長成你要的形狀,是否他們真的開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