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遊夜雨丨從「福打滾」到「招福哥」 - 徐文峰

2020-12-22 上遊新聞

從「福打滾」到「招福哥」

徐文峰

夏日清晨,天剛麻麻亮,太陽躲在山下睡懶覺還未「上崗」,路邊的淺草還帶著露珠,福打滾唱著山歌,開著他的「板板車」快樂下山了。「板板車」上載滿了他精耕細作的七彩糯玉米。這糯玉米真是好:有紅黑白黃橙紫多種顏色,人稱七彩糯玉米。

趕早拉攏城區農貿市場不到兩個小時,滿滿一車七彩糯玉米被搶購一空。福打滾哼著山歌又快快樂樂地回到村裡······

福打滾文化不高,二十多年前初中畢業即輟學在家。但他個頭不矮,腦殼兒聰明,鬼點子多,兩眼炯炯有神,雙臂孔武有力,皮膚黝黑,人稱「非洲帥哥」。

其實,福打滾不喜歡村裡人叫他福打滾。渝東一帶把小混混、賴皮的人叫「打滾匠」。本來,福打滾有一個好聽且寓意吉祥的名字,叫大福。大福住的地方叫金鼓嶺,海拔在1000米左右,大福家住在山頂上,因基礎條件差,他家的一日三餐往往是將就過,想掙點錢硬是「黴得起冬瓜灰」。於是他開始不安分起來,調皮搗蛋混吃混喝的,村裡人改口叫大福為「福打滾」了。

福打滾就這樣稀裡糊塗地過了幾年。五年前,鎮裡脫貧幫扶幹部吳博士花了三天時間,在全面了解他家情況後,建議福打滾種植高山西瓜。因為金鼓嶺海拔高,早晚溫差大,西瓜甜度高。吳博士為他精選了西瓜種。

福打滾種西瓜是懶人種瓜。他一不「按圖索驥」比照書本進行,二不像別人一樣架起大棚,調節溫度科學種西瓜。到了西瓜成熟的季節,其他瓜農的大棚裡,葉是葉,瓜是瓜,而在福打滾的西瓜地裡,竟是雜草一片,且西瓜大的大,小的小,很不勻稱。好在福打滾的西瓜追了不少農家肥,加之海拔高,溫差大,西瓜倒也很甜。

「福打滾碰上了貴人。」熟悉他的人都這樣說。這不,幫扶幹部吳博士又來了。「要想多掙錢,奔小康,還得靠科技和勤勞發展產業才行。」吳博士告訴福打滾發展種植業不能單靠運氣,並鼓勵他以科技作撐杆,種植高山土李子擴大戰果。

福打滾拿出了英雄氣概,毫不猶豫幹起來了。鎮村幹部幫他協調流轉土地,很快近200畝適宜的土地栽上了土李子苗。兩三年光景,李子樹沐浴著春風刷刷刷長粗長大。但不能讓李子樹長得太高,樹高了水份汲不上去,李子小且品質差。福打滾從幫扶幹部那裡學到了絕活,他剪枝、刷白、施肥、疏果······忙得不亦樂乎!

福打滾種的李子叫青脆土李子。待到第四年七月底,他家的土李子進入豐產期。矮化後的李樹上枝葉繁茂,成熟後的土李子圓圓的,半個雞蛋大小,滿滿的壓彎了枝條,青翠欲滴,連一米高的小朋友都能採摘到。小心翼翼地摘一個細看,淡淡的一層白霜點綴其上,太誘人了。咬一口,嘎嘣一下,直甜到心裡。

福打滾興奮了幾個晚上,請回兒子為他掌管財務,算盤一響,毛收入直逼7位數。與此同時,福打滾又在房前屋後種上了七彩糯玉米。

今年春暖花開後,福打滾又乘勝追擊,辦起了生態農家樂,取名「筷樂人家」。

福打滾由逆境走向順境,腰包鼓了,眼界寬了,境界更高了。他想起自己「打爛仗」、走彎路的日子,鎮村幹部給了他太多的恩情。他一骨碌扎進地裡,搞起了土李子種苗基地,免費為村民提供土李子苗,幫助鄉親們一同行動起來,一起富起來。村民們朝他豎起了大拇指。

在村民大會上,村黨支部書記試探著徵求大夥的意見:「是不是不能再叫大福為福打滾了?」沒想到,村民們齊聲應和。村第一書記小宋腦筋一轉,立馬為他取了一個響亮好聽的名字「招福哥」,贏得了大夥滿堂掌聲。

(作者單位:梁平區委宣傳部)

版面欣賞

相關焦點

  • 上遊 夜雨 在小渡-陳默
    上遊 夜雨 在小渡-陳默
  • 上遊•夜雨丨家鄉的唐乾花 - 孫江月
    這裡的人在心中把它視為「仙狐花」,每到花開時節,就上山頂禮朝拜,以酒助興。在我看來,世界上有哪一種花,能像我家鄉的唐乾花,這樣奇妙夢幻,這樣純白透亮,這樣美麗迷人?唐乾花,別名糖罐子,屬薔薇科藤蔓植物,多在海拔五百米以上的山坡、林區。其枝幹暗紅,網狀,蓬生,全身長有短刺,刺長不足方寸,尖如繡針。葉子橢圓形,周邊有鋸齒,青綠,如翡翠。
  • 上遊•夜雨丨乘法口訣 - 胡雁冰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 上遊•夜雨丨戈壁灘上的雲 - 張春燕
    仰望它恣意展演的浩瀚天宇,可以欣賞到百鳥朝鳳、飛翔天使、奇花異草、宮殿仙橋……可以欣賞到古典與現代,含蓄與激情,一本正經與滑稽搞笑的各色劇目。雲兒就是想逗小草、小鳥開心,就是想讓電線桿和轉子葉片知道自己的重要。就是要給戈壁灘注入生機,增加情趣。捲曲泛黃的草看見雲在天上飄呀飄,想到總有幾片雲會遮蔽自己,總有幾片雲會化成雨絲滋潤自己,心裡就會生起綠色的希望。
  • 上遊•夜雨丨酸苦與香甜 - ​王銀英
    橙子並未到收穫的季節,掉下的果子都是因病蟲害而墜落的死果,樹上的果子也還青澀。膽大的夥伴總會冒著酷暑去偷摘果子,也總會被自稱看果人的近旁的農戶追趕和怒斥。很明顯,他們也非為公,無非是希望能多留下幾個能長到正當時令的成熟果子,然後歸為己有而已。大我幾歲的么舅和小姨也會參與盜果大冒險,我人小、腿短又膽小,放風的任務都無法勝任,只好待他們凱旋。在那物質匱乏的年代,我仍能感知果子的酸澀。
  • 上遊•夜雨丨山歌吼亮歲月 - 黃海子
    一到端午這天,四村八鄉的人們,像漲的端午水,從各個渠道裡,匯湧到鎮上。鎮上的大街小巷,到處都是攢動的人浪。人最多的地方有兩處,一處是看劃旱龍船的,另一處就是看吼山歌比賽的場壩了。場壩很大,能容納上千號人。場壩的正前方,是一個很早以前遺留下來的老式戲臺。端午這天,場壩就像起著風的大湖,人們在場壩裡,就像被風捲起的浪,湧著,攢動著。而戲臺,就像被浪花簇擁著的一座島嶼。
  • 上遊•夜雨丨這裡的山崗靜悄悄 ​- 餘景
    山頂上高高聳立著一串閃爍的紅燈,從南向北順著山脊「一」字排開,如長長的省略號一直延伸到無垠的天邊,像無數隻黑夜的眼睛,緊盯著寥廓的夜空。原來,那是重慶機場的夜航警示燈,那一串串閃爍的紅光,像是黑夜裡盛開的一朵朵燦爛的玫瑰,那就是大地對夜空訴說的最優美最動聽的言語,它每時每刻都在和空中往來的銀燕對話,就像一對痴情的戀人,糾結無盡的纏綿。
  • 上遊•夜雨丨七律·春(三首)- 勾琴蘭
    版面欣賞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 上遊•夜雨丨吹口哨的鳥兒(外二首)- 嶼夫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 上遊?夜雨丨黑山谷專題丨山谷的居民 - 趙瑜
    2020-12-30 11:34:58 來源: 上遊新聞 舉報
  • 上遊•夜雨丨在文字裡返鄉——《漢娜的重慶》翻譯札記 - 海嬈
    她從寨子坪背後山坡上的家往城裡的方向,步行不到十分鐘就到了。到了我的年代,那一帶全是櫛比鱗次的大高樓,地勢略有起伏,根本不見寺廟的影子。但我突然想起,那裡有個公交車站名叫「大廟」。從前每每坐車經過,聽售票員喊「大廟到了」,我都納悶,因為那附近並沒有廟宇,我們都習慣叫「海關站」。漢娜聽了,在電話那頭激動得尖叫,說想起來了,我的小學就叫「大廟小學」,並囑託我,把這個名字補寫進去。
  • 上遊夜雨丨劉書海:消失的杏樹
    我記得每到杏花初綻之時,我便會搬個凳子,採摘幾朵杏花扎到母親的髮髻之上。每每這時,母親都會假裝生氣地說:「娃,那花等著長成杏子呢?你怎麼那麼討厭要去把它掰掉?」而我總會格格地笑著告訴母親,這花扎在她頭上真的很漂亮。這樣的次數多了,母親索性也不「責罵」我,而且每當我把花扎到她頭頂的時候,她總會習慣地用手一捋,臉上便會洋溢著微笑,如綻放的杏花。
  • 上遊夜雨丨水車坪 - 王雨
    1916年秋天,賀龍曾來此販賣騾馬,至1934年,他共4次到過水車坪。當地的耄耋老人李意貴回憶說,「我們以前叫賀龍將軍賀五哥,他到我們老街來過多次,最後一次帶著部隊來,人好多哦」。方圓百裡的人都來這裡趕集,每逢趕集,能交易400多頭騾子馬兒水牛。賀龍其實是暗地裡來這裡招兵買馬擴大革命武裝的。當地的居民石琢之精通選馬,賀龍跟他建立了友誼,每次來就住他家,打地鋪睡。
  • 上遊夜雨丨大美南川 - 雷學剛
    笑迎八方來客 山山水水 美若世外桃源碧潭幽谷 讓人心曠神怡 如夢似幻 流連忘返古今往來令天下文騷墨客留下多少經典詩篇人到空濛寂歷間
  • 上遊夜雨丨相逢維桑 - 陳利民
    中午到了仰光機場,是炎炎夏日。導遊是緬甸華人小夥子,他個子不高,面容清瘦,膚色較黑,上身穿著鑲有藍花邊的白短袖,挎著藍色的長帶布包。當他熱情地把我領到一輛小客車門前,我皺著眉頭盯了盯極其普通的小客車。他尷尬地笑了笑說,在他們當地,算是「豪華」小客車了。
  • 上遊夜雨丨山中的理髮店 - 張昊
    不同於那些分工明確的美發廳,這間不大的理髮店裡,老爺爺一人從洗髮、剪髮、修面、吹乾到打掃衛生「全流程」操作。時間上固然略長一些,虧了來理髮的都是我這樣的男士,倒也從從容容。第一次去山中的理髮店,大概也是新年後「亂發漸欲迷人眼」的時段。老爺爺利落地用剪刀修剪完我那些瘋長了一個月之後的亂發之後,漫不經心地問了一聲:「鬍子刮不刮?」
  • 上遊•夜雨丨民建:75年前的今天,重慶誕生一個工商界的政黨 - 趙賓
    嚴酷的社會現實使胡厥文同志和其他進步工商界人士認識到,單單辦實業是不能救國的,民族工業家必須有自己的政治團體。就在這些日子裡,他們在重慶先後接觸到周恩來、董必武和毛澤東等中共領導同志。經過多次醞釀,他與黃炎培、章乃器等人發起成立了民主建國會,團結愛國民族工商業家及有聯繫的知識界人士,積極投身到民主革命的火熱鬥爭中。」
  • 上遊夜雨丨春耕 - 牛陷冰
    春 耕牛陷冰所謂「春雷驚百蟲」,驚蟄一到,被一併驚醒的還有小鎮上的人們。農事緊接著進入春耕時節,無處不盎然。在老家小鎮,年年歲歲莫不如此。包產到戶那年秋天,父親手氣好,伸手抓鬮把它牢牢地抓在了手裡。水田有一個詩意的名字:方丘。大概含有「方正」之意。年少時,我寧願相信父親叫的是「方秋」,想著那應該屬於一個女孩兒的名字。曾有人願意用更多的面積誘惑父親把方丘交換出去,被父親拒絕了。父親說,方丘很「耿蕩」(面積大而規整),幹起活來寬套順手,會少很多耕作上的浪費。實際上,弊端也顯而易見,每到夏天漲水季節,田坎與老壁更容易「垮嘣亡」。
  • 上遊夜雨丨楊智華:2020,時光回眸
    一天下午五點多鐘,我正背著陽臺門坐在沙發上沉浸在日本四國島一處幽深的世界,忽然一道柔和的光從身後的玻璃門照到手中翻開的書頁上。它暖暖的光彩讓我及周邊的物體一下子跟著明亮起來,捧在手裡的書,字字清晰又滿是溫情。我瞬時陷入一種無法言說的感覺中。轉過身面向房門外,原來幾百米外一棟高高的樓宇玻璃上,停留著紅杮子般耀眼但不刺眼的太陽輪廓,進入房間的光線正是反射自那裡。
  • 上遊夜雨丨難忘是下莊 - 黎延奎
    第二天,我扛著機器繼續到工地拍攝,開山的炮聲、飛濺的巖石、延伸的公路一一被收入鏡頭。上午10點左右,山下的毛坯公路上,兩個村民在急速地奔跑,嘴裡喊著:失格了!失格了!(方言:出事了)私錢洞工地的懸崖邊,一群村民已經圍在那裡。有人說:黃會元下去了。就在幾分鐘前,他被頭頂上的一方巨石砸下了山崖,都沒來得及發出一聲叫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