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歐美出現水貂將新冠病毒傳播給人類的個案,近2000萬隻水貂被撲殺。那麼,水貂是如何將新冠病毒傳播給人類的?應該如何阻斷這種傳播?
12月8日,《國家科學評論》在線刊出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步志高團隊領銜的研究論文《新冠病毒在水貂中的複製、致病及傳播能力研究》,闡釋了水貂將新冠病毒傳播給人類背後的機理。
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在水貂上呼吸道和肺臟高效複製,通過呼吸飛沫高效傳播,引起與人類新冠肺炎重症高度相似病理損傷;同時證明,重組SARS-CoV-2 S蛋白疫苗接種水貂能有效抑制新冠病毒在呼吸系統的複製,成功預防肺部嚴重病理損傷發生。
研究證明,新冠病毒通過空氣(飛沫)在水貂高效傳播。研究者利用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蛋白)研製了亞單位疫苗,用這種疫苗免疫水貂後,再用新冠病毒進行攻擊,未免疫的對照水貂發生了嚴重肺炎病理病變;免疫的動物被攻擊後肺臟沒有明顯病變,也未檢測到病毒抗原,免疫動物也不能再把病毒傳播給與其接觸者。
該研究結果為水貂新冠病毒防控實際提供了重要指導,證明有希望通過疫苗免疫阻斷新冠病毒在水貂的流行傳播,為新冠病毒感染和致病機制研究、防治疫苗和藥物研發提供更加理想的新型動物感染模型。
該研究由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廈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及國家獸用藥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完成。帥磊、鍾功勳、溫志遠、王翀、何希君、袁權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步志高和陳化蘭為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和黑龍江省應用技術研發項目資助。
來源:龍頭新聞記者 彭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