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決勝」2020丨掛牌督戰這一年,寫在貴州最後9個貧困縣脫貧...

2020-12-17 天眼新聞

小雪剛至,東起武陵西至烏蒙一夜入冬,綿延的山脈首當其衝迎接新節氣的到來,與此同時捷報傳進群山深處,喜訊振奮人心,滾滾熱潮遍布全省各地。

貴州省2020年最後9個貧困縣實現貧困退出新聞發布會現場

2020年11月23日,貴州最後9個貧困縣宣布退出序列,至此,全省6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標誌著貴州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基本解決。  貴州,做到了!  回溯脫貧攻堅收官這一年,山河見證了這段非凡的歷程。2020年伊始,貴州從省級層面在全國率先出臺《脫貧攻堅掛牌督戰工作方案》,發出動員令,集中資源力量向「9+3」縣(區)傾斜,排出任務書,省市縣三級聯動層層推進,掛出作戰圖,699支督戰隊伍盡銳出戰,一場向深度貧困堡壘發起的總攻打響年度戰役,以「督」促「戰」,將「硬」碰「硬」,推動絕對貧困「見底清倉」。  方案一出「亮劍決勝」,督戰啟動貫穿全年。在年初疫情的影響下,從「戰疫」中搶時間,在「戰貧」中補損失,全省上下眾志成城,酣戰300多個日夜,以攻城拔寨的決心,攻克了最後的貧困堡壘。  集中火力一線見真章  三級聯動層層壓實督戰到村  2020年,貴州全省剩餘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0.85萬人,其中缺乏勞動力和因病致貧的貧困戶佔64.43%,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  縱使難關重重,督戰號令吹響,全省迅速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向未摘帽的9個深度貧困縣(威寧縣、納雍縣、榕江縣、從江縣、晴隆縣、紫雲縣、沿河縣、望謨縣、赫章縣)進行掛牌督戰,對3個剩餘貧困人口超過1萬人的已摘帽縣(區)進行重點督導,並延伸督戰督導到村。按照方案,省委書記、省長、省政協主席及其他省委常委重點督戰9個深度貧困縣,定點扶貧聯繫省領導掛牌督戰3個擬摘帽縣,以省總負責、市縣落實、重在鄉村的管理體制,開展定點督戰與巡迴督戰。  「今夜就戰」的思想立起來。全省上下行動起來,領導幹部「領戰」一線,確保督戰責任落實;基層組織「會戰」一線,查漏補缺確保落地見效;廣大黨員「奮戰」一線,立查立改確保逐一銷號。

紫雲自治縣松山街道辦城南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風貌。程洪凱 攝

重任在肩,立諾必踐。省委書記、省長親自督戰,2月28日,視頻督戰紫雲自治縣、沿河自治縣;4月7日,赴納雍縣督戰;5月1日赴望謨縣、冊亨縣督戰;6月17日至18日,赴納雍縣3個鄉鎮督戰……  安順市迅速制定督戰方案,組建市級督戰隊進駐紫雲自治縣,同時組織縣、鄉兩級對162個行政村實行全覆蓋掛牌督戰,安排1224名脫貧攻堅前沿作戰隊員動態走訪,日間翻山越嶺走村串戶,夜裡梳理信息研討方案,對問題進行逐一銷號整改。  七星關區陰底鄉成立鄉級掛牌督戰工作領導小組,確保督戰落地見效,12個村繪製掛牌作戰圖、脫貧戶跟蹤服務圖、未脫貧戶精準幫扶圖,建立脫貧攻堅短板弱項整改臺帳,實行立查立改。

海雀村新貌。李學友 攝

三級聯動層層壓實,各級督戰隊伍集中力量,以「雙責任」「雙臺帳」「雙銷號」「雙問責」的機制,堅決立查立改、真改實改,及時消除存量問題,動態解決增量問題,抓緊抓實掛牌督戰,推動更多資金和項目向9個未摘帽縣和有剩餘貧困人口的村傾斜,薄弱環節逐項補齊。  築牢根基建立長效機制  抓產業督就業拓寬致富門路  要脫貧致富,解決產業發展是關鍵。  在威寧自治縣,40萬畝蔬菜紮根沃土,成為當地脫貧攻堅的重要產業支撐。在海拔2500多米的雙龍鎮涼山村蔬菜基地,55歲的馬敏軍正在採收身旁的蔬菜,他笑盈盈的說到:」土地流轉了,拿了9000元流轉費,我和老伴就在基地上班了,4個月到手2萬元工資,這不比以前強多了。」

威寧自治縣五裡崗街道白巖社區蔬菜種植基地,菜農在採收白蘿蔔。陳武帥 攝

威寧自治縣農口部門同志分析,在威寧這個人口大縣,青壯年基本外出務工,走不出去的貧困勞動力,有些年過半百,只會種地,但又收入甚微,要如何解決這一類人增收,他認為產業發展就是關鍵。他介紹:」為此,威寧大力引進江楠集團、海升集團、貴陽農投集團等10多家龍頭企業,帶動全縣200多家合作社發展蔬菜、馬鈴薯、蘋果、中藥材等特色產業。」思路變寬,農業產業又繼續「接二連三」,當地脫貧攻堅的底氣自然也高昂起來。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培育產業是推動脫貧的根本出路。隨著產業基礎的不斷夯實,全省有數以萬計的農民吃上「產業飯」,變身產業工人,也有相當一部分農民在發展產業的過程中,成為產業「帶頭人」,實現了就近就業和就近增收。  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成為助農增收的重中之重,為上半年全面消除絕對貧困,打下基礎。據悉,上半年」9+3」縣(區)蔬菜收穫面積193.56萬畝,產量216.29萬噸,園林水果實有面積260.82萬畝,產量22.94萬噸。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64.21億元,其中蔬菜產值104.95億元,在農業總產值中佔比近三成,蔬菜和水果產業合計拉動「9+3」縣(區)農業經濟增長4.9個百分點,成為推動當地農業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力量。

工人在納雍縣厙東關鄉梅花村「扶貧車間」裡生產電感磁環。羅大富 攝

掛牌督戰「督」出實效,「戰」出成果。為了實現土地有增收,就業有門路,貴州想方設法穩住現有就業崗位,通過推進農村產業革命、重大工程項目等「八個一批」舉措,開發儲備勞務就業崗位43.3萬個,建立了就業崗位「穩定池」。省市縣三級全部設立勞務就業扶貧工作專班,確保貧困勞動力家庭每戶1人以上就業,多措並舉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穩崗,截至6月底,全省貧困人口外出務工320.32萬人,佔去年外出務工人數的105.31%。  查缺補漏直擊問題短板  聚焦「3+1」督查整改雙管齊下  「掛牌督戰既要督更要戰,要聚焦重點難點,躬身入局,寓『督』於『戰』,扎紮實實抓好收官階段的各項工作。」常駐沿河統籌省市縣三級督戰力量開展督戰工作的省委宣傳部一級巡視員晏世忠這樣總結。  掛牌督戰,就是面對「最硬的骨頭」,越到最後,越是「滾石上山,爬坡上坎」最吃勁的時候。  在沿河自治縣,省、市、縣三級共同派出292名督戰隊員,進駐434個村(居、社區)和13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建立定期調度機制、深入一線調研督戰機制,加強視頻現場督戰,加強問題分析研判,做到精準有效督戰。「從項目謀劃到建圈舍、選品種、購設備等每一個環節,督戰員都是全程參與、親自把關。」泉壩鎮黨委第一書記張杰說到,在督戰隊員的協助下,巖園村的貧困戶成為養羊場的代養戶,今年每戶預計增收4.6萬元,巖園村貧困發生率也成功降到了零,這是督戰隊深入一線督戰的成果。

從江縣下江鎮在進行危房改造建新苗寨。他們在清水江上架設了浮橋,運送建材過江。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李勇 攝

面對短板,不是「掉鏈子」的理由。在掛牌督戰工作中,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突出問題是政策落實的重點,也是農村的痛點難點,為逐一對帳銷號,解決實際問題,各級督戰隊伍以「不留退路」的士氣,贏得了「新的出路」。  在建檔立卡的基礎上,我省建立完善「貴州扶貧雲」信息系統,實現數據共享,開發「明白欄」信息核實平臺、反饋問題督改平臺、務工就業分析平臺等,實時跟蹤全省進度。其中,在「明白欄」信息核實平臺中,為貧困戶逐戶製作教育、醫療、住房和飲水安全保障「明白卡」,讓貧困戶的狀況、享受政策、脫貧成效一目了然。  對照「明白欄」,督戰隊伍逐條排查問題,解決問題,挖根源,祛病灶,邊督查、邊整改。  義務教育上,全省在西部率先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掛牌督戰96所安置點配套學校在6月底前按期保質保量全部建成,全省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配套教育設施實現全覆蓋;  基本醫療上,在全國率先建成省市縣鄉四級公立醫院遠程醫療服務體系,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三重醫療保障」實現全覆蓋;

搬遷群眾鄭昌社來到納雍縣利園街道的恆大實驗小學接娃娃回家。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尚宇傑 攝

住房安全上,率先在全國實施老舊住房透風漏雨整治及人畜混居整治,全省住建系統啟動對9+3縣(區)53.84萬建檔立卡貧困戶的住房安全保障,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農村危房、老舊住房透風漏雨和人畜混居等問題得以解決;  飲水安全上,實施全面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攻堅決戰行動破解了千年水困,全省水利系統全面啟動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排查、整改、銷號行動,組建18個督戰隊伍,落實「一縣一案」「一村一策」。   從「儘可能多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到「越來越難發現問題」,「3+1」保障等關乎民生的要事身邊事得以逐步解決完善,點滴變化照進現實。最後9個貧困縣脫貧摘帽,貴州將繼續保持攻堅態勢,在砥礪中不斷超越,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眾志成城奮進新時代。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梁聖

編輯 王琳

編審 王璐瑤  楊韜

相關焦點

  • 貴州最後9個深度貧困縣擬退出公示均已發布
    貴州最後9個深度貧困縣擬退出公示均已發布 發布時間:2020-10-22 15:27:29      來源:多彩貴州網   10月20日至22
  • 貴州最後9個貧困縣脫貧摘帽
    上圖為2020年3月31日,從江縣加勉鄉白棒村新修的通村公路;下圖為2016年12月3日,從江縣加勉鄉白棒村泥濘道路 供圖/新華社 11月23日,貴州省宣布,該省最後9個貧困縣紫雲縣、納雍縣、威寧縣、赫章縣、沿河縣、榕江縣、從江縣、晴隆縣、望謨縣符合國家貧困縣退出條件,同意該9縣退出貧困縣序列。這標誌著該省66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 貴州發起最後總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2019年,全省減少貧困人口124萬,24個貧困縣脫貧摘帽。目前,剩餘9個深度貧困縣。  這信心,來自黨中央脫貧攻堅決策部署得到全面貫徹落實。  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凝心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這是要求,更是前進的動力。
  • 貴州最後9個貧困縣摘帽 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昨天,貴州省宣布最後9個貧困縣摘帽,省內所有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至此,全國所有貧困縣全部摘帽。11月23日,貴州省宣布,晴隆、望謨、威寧、赫章、納雍、榕江、從江、紫雲、沿河9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省內所有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貴州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抓手,全省有188萬人從大山深處搬遷到城鎮,搬遷規模佔全國近五分之一,是全國易地扶貧搬遷人口最多的省份。
  • 貴州最後9個未摘帽深度貧困縣均已發布擬退出公示
    url:https://m.gmw.cn/2020-10/22/content_1301706451.htm,id:1301706451  10月20日至21日,銅仁市、黔東南自治州、畢節市和安順市四個市州人民政府官網分別發布公示,沿河、榕江、從江、納雍、威寧、赫章和紫雲7縣擬退出貧困縣
  • 陳全國在于田縣開展脫貧攻堅掛牌督戰
    陳全國在于田縣開展脫貧攻堅掛牌督戰 2020-03-12 11:45:02 來源:新疆網 閱讀:3月10日至11日,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全國來到所負責的深度貧困縣于田縣,進村入戶、訪困問需,實地開展脫貧攻堅掛牌督戰。
  • 總書記關切脫貧事丨堅決殲滅最後的貧困堡壘——寫在決勝脫貧攻堅...
    (新華全媒頭條·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總書記關切脫貧事·決勝貧困)堅決殲滅最後的貧困堡壘——寫在決勝脫貧攻堅戰開年之際新華社北京1月3日電 題:堅決殲滅最後的貧困堡壘——寫在決勝脫貧攻堅戰開年之際
  • 貴州最後9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中國日報版面截圖11月23日,貴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宣布紫雲、納雍、威寧、沿河等最後9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這標誌著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的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全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已經完成。2014年,全國832個貧困縣名單公布,涉及22個省區市。截至2019年底,還剩7個省市區(包括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甘肅、寧夏、新疆)52個國家級貧困縣未摘帽。貴州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高剛表示,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表明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了解決,這也意味著我國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 貴州貧困縣清「0」,5家央媒這樣聚焦
    至此,這個昔日全國貧困人口最多的省份66個貧困縣全部出列。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累計實現脫貧923萬人,每年減貧100萬人以上,減貧人數全國第一。  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到2019年底,貴州累計實現57個貧困縣脫貧摘帽,剩餘9個貧困縣均是國務院扶貧辦脫貧攻堅掛牌督戰縣,貧困程度深,貧困人口多,脫貧難度大。
  • 中國最後52個貧困縣摘帽!貴州:中國最後一批貧困縣摘帽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文 | 《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方怡暉  11月23日,貴州省宣布最後9個貧困縣均實現脫貧摘帽。至此,貴州省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脫貧攻堅取得根本性勝利。
  • 四川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掛牌督戰的7縣成效如何 都達標了嗎?
    「目前,7個掛牌縣脫貧退出各項指標基本達標,貧困群眾已全部搬遷入住,其他工作都處於鞏固提升階段,有效提升了全省脫貧攻堅質量和成色。」四川省扶貧開發局副局長駱西寧介紹稱。 今年初,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印發《關於開展掛牌督戰工作的指導意見》,對2019年底全國未摘帽的52個貧困縣以及貧困人口超過1000人和貧困發生率超過10%的1113個村開展掛牌督戰。其中,四川省掛牌督戰縣有7個、佔全國的13.5%,全都在涼山;掛牌督戰村有299個(涼山州297個、攀枝花市2個)、佔全國的26.9%。
  • 脫貧攻堅「貴州戰法」之九:誓奪雙勝利
    貴州堅持戰貧戰疫兩手抓,在率先採取系列舉措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發起脫貧攻堅最後總攻,「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努力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遭受的損失補回來!  從率先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到率先啟動復工復產工作;從及時召開脫貧攻堅誓師大會,到縱深推進掛牌督戰,貴州始終以人民為中心,直面主戰場,打好主動戰,為最終奪取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場戰役的勝利,抓住先機,贏得主動。
  • 國家級貧困縣「清零」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任務艱巨
    2014年12月23日,國務院扶貧辦公布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名單,共22個省級行政區存在貧困縣,其中貧困縣覆蓋率最高的是西藏,全區74個縣都是貧困縣。當時,全國貧困縣的面積總和佔國土面積一半,全國大約每3個縣中就有一個是貧困縣,完全沒有貧困縣的省份只有9個。
  • 探索社會扶貧新途徑 碧桂園民企力量助力掛牌督戰
    10月14日,在國務院扶貧辦指導下,由中國扶貧基金會主辦了「社會力量助力掛牌督戰論壇」,作為2020年國家扶貧日系列論壇的分論壇之一,旨在展示社會力量助力結對幫扶掛牌督戰村工作成效。以碧桂園為代表的社會力量貢獻了各自的能量,合力攻克攻堅戰。
  • 今天,貴州登上這三家央媒!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人民日報》深度關注欄目刊發《貴州組建督戰工作隊掛牌督戰脫貧攻堅:找出薄弱點啃下「硬骨頭」》,從是否建強攻堅堡壘、是否做到盡銳出戰、是否關懷一線幹部等三方面,深度報導貴州省整合省市縣三級組織部門督戰隊力量,共組建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掛牌督戰工作隊699個,對紫雲、納雍、沿河等9個未摘帽的深度貧困縣等進行掛牌督戰情況。
  • 天津日報|掛牌督戰助力于田縣脫貧攻堅——西青區2000萬元資金落實...
    掛牌督戰助力于田縣脫貧攻堅西青區2000萬元資金落實到位實現消費扶貧2810萬元9月4日,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西青區委書記李清介紹了該區助力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開展掛牌督戰、打好脫貧攻堅戰的相關情況。
  • 奮力破堡壘 攜手譜新篇——廣西八個深度貧困縣脫貧摘帽掃描
    剛剛脫貧摘帽的8個縣,是廣西深度貧困縣和國家掛牌督戰縣,其中大化、都安、隆林、那坡4縣屬於自治區極度貧困縣。他們集中分布在滇桂黔石漠化片區、少數民族聚居區和邊境地區,自然環境惡劣、生態環境脆弱、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是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
  • ...帽」共同奔小康——貴州6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在我市幹部...
    11月23日,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紫雲縣等9個貧困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這標誌著貴州省66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在這歷史性的時刻,我市幹部群眾讚嘆:「這是歷史的突破、時代的必然、人民的勝利!」貴州省最後9個貧困縣脫貧摘帽,讓市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曾憲平倍感振奮:「今年3月,我市在全省率先脫貧,全市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八大產業發展如火如荼,成為了美麗鄉村的新樣板。今天,貴州省宣布全面脫貧斬斷窮根,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作為三農工作者,參與脫貧攻堅戰,讓我倍感光榮;即將見證全面建成小康、迎來鄉村振興,讓我倍感自豪。
  • 特色種植「染綠」石漠化山區——貴州三個深度貧困縣發展山地特色...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督戰未摘帽貧困縣】  光明日報記者 呂慎  在貴州未摘帽的9個貧困縣中,晴隆、望謨和紫雲3個縣位於滇桂黔石漠化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所以脫貧難度大,重要原因是農業生產條件差,缺乏產業支撐。
  • 中國貧困人口最多省貧困縣「清零」
    新華社貴陽11月23日電(記者胡星、向定傑)23日,貴州省宣布剩餘的9個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記者從貴州省人民政府23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根據相關數據和評估檢查,此次出列的赫章縣、望謨縣等9個貧困縣綜合貧困發生率、錯退率和漏評率均為0,群眾認可度平均為99.12%,符合國家貧困縣退出標準和要求。2012年,貴州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達923萬人,為中國貧困人口最多的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