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劇本到舞臺「夢想」之路

2021-01-14 華龍網

■王 娉/文 周光輝/圖

連日來,譚霈生、丁濤、溫大勇、劉彥君、孫德民、代路等國內知名戲劇理論家、評論家、劇作家匯聚島城,開堂講學,以生動的語言剖析經典,從審美的角度談戲劇創作。

文藝工作者都渴望有好的劇本,讓夢想綻放在舞臺。但現實是怎樣的呢?專家學者們直言不諱當下戲劇創作「不景氣」的現狀,褒貶小劇場話劇的優劣,各種真知灼見帶來不少新鮮的思考。這大概也正是這次主題為「中國夢」的戲劇創作研修班趨之者眾的原因。

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所長劉彥君:

舞臺創作應當「大題小做」

劉彥君與青島頗有淵源。

從去年8月開始,她就帶領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與我市的黃島區合作了「小品進社區」項目,該項目獲批2013年度國家文化創新工程,由此拉開了黃島區打造中國小品文化基地的大幕。兩年的時間裡,黃島區每個社區都將培養一批小品創作者和演員,實現「人人是演員、戶戶有編劇」的目標,並爭取讓全國小品大賽和展演落戶黃島。

去年10月,劉彥君又作為「十藝節」群星獎的評委,見證了青島兩個參賽小品的獲獎。「在小戲小品的創作方面,青島的實力不俗。情境設計、人物關係、劇情開展等都很到位。」劉彥君認為,青島的文藝創作正在起步階段,但開端不錯。

劉彥君說,為什麼現在春晚的小品越來越低落?因為是過年,要求春晚小品必須能逗觀眾一樂,但以搞笑為主,缺乏思想性藝術性,實際阻礙了小品的發展。」

她認為,不論是大的戲劇還是小品,都應當「大題小做」,表現身邊的人和身邊的事,強化「泥土味」,才更容易和觀眾產生共鳴,但當下命題作文偏多,編劇們習慣於閉門造車,少了「人間煙火」。「以前的戲劇創作,從一個創意到一個劇本的產生,真是『十年磨一劍』。而商業化的今天,一切講究成本,生活體驗成為一件挺奢侈的事情,拍腦門想出來的作品,很難讓觀眾認同。」劉彥君同時還提出,編劇行業在中國不受重視,也使好劇本難得一見。

青島劇作家、青島話劇院名譽院長代路:

別把主旋律搞成「宣傳品」

代路生動地把戲劇創作人才培養比喻成「趕海與養殖」的關係:「趕海去挖蛤蜊,沒準撿個鮑魚。而養殖業,則能保證所需海產品的供應。戲劇創作人才培養也是如此,兩種形式都需要,要挖掘高端人才,也要培養本土人才隊伍。」他坦言,幾天的研修班,不可能立即培養出一名好作家,但這是個好的起點,「雖然我們十藝節上拿大獎了,但戲劇創作遠遠落後於青島的經濟發展水平,作為一名老戲劇創作者,我很慚愧,也很焦急。」

代路說,網際網路時代,文化有了多元化的發展,舞臺劇目沒人看怨不得別人,「我們要捫心自問,我們的作品值不值得別人掏錢來看?」他認為,當前是新中國成立後文藝創作最好的時期,但有文化市場,缺文藝精品,特別是青島十分缺乏高端的、能適應文化市場發展的創作人才。「我們倡導核心價值觀,需要更貼近百姓的好作品。但很多觀眾一看是『主旋律』,就排斥。」代路認為,這是因為很多人把主旋律作品概念化、庸俗化了,把它搞成了「宣傳品」,而真正的主旋律作品應該是有血有肉、能感動人的作品,「我們的主旋律作品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代路提到,目前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小劇場話劇很繁榮,他有一次去北京人藝的小劇場看話劇,問旁邊一對小情侶:「你們是買票來看的嗎?」小情侶奇怪地「斜」他一眼:「你沒買票麼?」他認為,戲劇的發展也與城市規模、消費水平、文化素質、欣賞習慣等息息相關,這種時尚在島城還沒有形成氣候,但青島話劇院的親子劇場找到了自己獨特的市場定位,已經形成文化品牌。

戲劇評論家、《劇本》月刊原主編溫大勇:

當代難出第二個「曹禺」

說起戲劇創作的現狀和前景,溫大勇直言不諱:有點悲觀。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圈裡圈外就在爭論戲劇創作是否存在危機,時至今日,他認為危機仍然存在,「戲劇舞臺上的戲曲創作稍好些,話劇還是不景氣。」溫大勇提出,如今很多劇團的所謂「主流大戲」就是衝著獲獎去的,根本不貼近生活,演完就放下了。一些劇團還能夠持續演出的仍是《雷雨》《日出》《茶館》這些經典保留劇目,無非是重新解構、變形,而真正對歷史、對社會、對生活有思考的好作品很少。因此,他斷言,當代中國要出第二個「曹禺」,很難。

在溫大勇看來,戲劇創作的這種不景氣,有文化體制、機制的原因,也源於整個社會的浮躁和急功近利。很多作者沒有深入生活、沒有深刻的思考,更沒有家國情懷,很多年輕的劇作家缺乏過去那些老劇作家的社會責任感。溫大勇說,他認識的一些很有才華的劇作家都轉行寫影視劇了,還有的去幹了行政工作。他曾戲謔地對一個「棄文從官」的朋友說:「當代中國少了一個傑出的劇作家,多了一個平庸的官員。」但他也表示,不能苛責這些人的選擇,因為戲劇的大環境變了,舞臺的吸引力小了,戲劇市場的文化體制改革尚不能讓人們看到一個很好的前景。「不知為何,現在電視劇的審查都比戲劇的審查寬鬆得多,這也導致戲劇創作容易遠離生活。」

儘管有些悲觀,儘管「只談問題,不談成績」,但對於一直備受詬病,被指責非主流、只顧追求「廉價的笑聲」的小劇場話劇,溫大勇卻持充分包容的態度。他認為,小劇場話劇的出現,正是80年代末期針對大戲沒落的一場「救亡」運動,「民營劇團在劇本、導演、演員方面的管理和運營,對今後文藝院團企業化、走市場非常值得借鑑。」

相關焦點

  • 直播賣劇本:編劇缺舞臺,也需要自己打造舞臺
    有人沉浸在自己編造的情節裡動情地講述到「語無倫次」;有些準備充分些的編劇身兼製片人、導演等主創身份,把自己的劇本稱之為「產品」,也會為劇本設定好未來的廣告植入方式和收益空間,甚至上升到國家意識形態的高度層面來「貼金」。
  • 「筋鬥雲創」青年劇本創投平臺迎成果 讓故事和舞臺互相「看見」
    授獎現場 哲騰文化供圖中新網北京11月18日電 (記者 應妮)幫故事找舞臺,幫舞臺找故事。2020年度「筋鬥雲創」青年劇本創投平臺18日舉辦了成果發表會,10位優秀創作者攜作品勝出。「筋鬥雲創」青年劇本創投平臺於2020年4月正式啟動,第一階段面向全社會20到45歲的青年創作者徵集五百字故事大綱,在一個月的徵選期內得到踴躍回應,收到大綱六百餘件。
  • 理察耶茨經典小說《革命之路》首登話劇舞臺
    ——由女主角April(四月)想到艾略特的《荒原》「走,走,到巴黎去」——是多少文藝青年說走就走的衝動,仿佛落地巴黎後,人生的美好就像鮮花盛開在腳邊一樣。上世紀50年代,住在革命山莊的美國中產家庭女主人April就是這樣對她的丈夫Frank說的:「走,我們去巴黎!」
  • 為夢獻唱,金志文×《Stage舞臺》,喚醒你最初的夢想
    在這個特別的春天,Jeep大指揮官攜音樂靈感再次啟程,載著國內首檔高品質實景錄音現場音樂節目《Stage舞臺》第三季的攝製組出發,揮別燈光舞美,打破傳統舞臺限制,將音樂之旅的目的地搬到「國境線」,並邀請實力音樂人一起前往極具味道的邊陲小鎮,感受不同城市的音樂風格,探索世界與人生的邊界。目前,《Stage舞臺》第三季第五期節目已於4月30日上線,登錄抖音APP即可觀看,隨時隨地開啟雲端音樂之旅。
  • 「智慧之光 夢想之路」科普綜藝晚會舉行
    這是5月21日晚在北京大學百年講堂上演的一臺科普晚會,名叫「智慧之光 夢想之路」,也是本屆全國科技活動周中的一大亮點。兩個小時的原創節目中,科普與藝術以多種形式結合。這是歷屆科技周活動中,頭一次用綜藝晚會來宣傳科學。  聲情並茂 科學概念演出來  演員蔡明的節目,逗樂了科普晚會的許多小觀眾。
  • 從偶像到歌手到演員,鞠婧禕的成名之路
    因為夢想堅持下去的小女孩鞠婧禕出生在一個四川省遂寧市的一個普通家庭,可能是因為日本偶像制度比較完善,再加上母親是日語老師的原因吧,鞠婧禕很小的時候就受到影響,想要當一名偶像。但偶像之路卻不是這麼容易的事情,鞠婧禕出道的首個舞臺是嘉興路的一個劇場,劇場的周圍的環境就像是一個「菜市場」。
  • 杜拜馬拉松 巨額獎金催生的夢想之路
    巨額獎金促生出來的夢想之路文/印地安老斑鳩 圖/網絡當奧利卡·阿杜尼亞·比基拉以2小時6分14秒的成績率先衝過位於終點烏姆蘇奎姆路杜拜警察學院的終點線,2020年杜拜馬拉松的最大的懸念至此告一段落。是的,杜拜馬拉松每年都會用賽場上的成績帶給我們驚喜,一些名不見經傳的選手總會在杜拜飆出好成績,讓杜拜這條「夢想之路」熠熠生輝。
  • 獲曹禺劇本獎!福州這位劇作家,請近代福州名人「登上舞臺」!
    曹禺劇本獎獲得者、國家一級編劇,林瑞武長期關注近代福州名人,比如林覺民、黃乃裳、林紓、林旭等,努力挖掘主人公觸動人心的故事,將他們搬上舞臺。▲林瑞武暢談創作舞臺劇本的故事將福州名人立在舞臺上林瑞武與戲劇結緣,是在半個世紀前。他先是福建生產建設兵團的一名知青,後來考入福建省藝校首屆編劇大專班、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理論研究班,得到當時國內一批最優秀的戲曲、文學、美學等方面專家的授業解惑。
  • 《抗疫戰歌——來自一線的報告》舞臺情景報告劇劇本創作完成
    5月27日上午,《抗疫戰歌—來自一線的報告》舞臺情景報告劇劇本評審會在省社會主義學院舉行,主創團隊以專題報告、詩歌朗誦、情景表演、歌曲演唱等多藝術融合形式作了生動的劇情匯報。省委宣傳部、省委統戰部、省教育廳、省文旅廳、省衛健委、省文聯等相關部門領導及專家學者40餘人參加評審會。
  • 登上央視舞臺,實現人生夢想!王瑞英、於秀麗參加央視《黃金100秒》
    生活中,許多人都有著一個舞臺夢,擁有這樣的夢會激勵他們去努力實現。王瑞英與搭檔於秀麗就是有著這樣夢想的人,她們的舞臺逐夢之路最終通向了央視舞臺《黃金100秒》。央視舞臺表演取得成功11月底,半島(萊西)藝術中心收到了來自中央電視臺節目組導演的邀請,邀請半島(萊西)藝術中心主任楊超和花甲少女王瑞英、搭檔於秀麗參加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綜藝頻道的《黃金100秒》欄目。她們共準備了三個節目,分別是,快板、雙簧以及最後100秒時間的挑戰節目——舞蹈《火紅的大中國》。
  • 「八步沙」將登上話劇舞臺,劇本研討會在蘭召開
    為了將「八步沙」英模群體早日搬上舞臺,進一步推動全省文藝精品劇目創作,1月6日,省文化和旅遊廳、甘肅演藝集團召開話劇《八步沙》劇本研討會。話劇《八步沙》是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遊廳重點支持創排劇目,是中宣部2021年向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獻禮重點劇目,由甘肅演藝集團話劇院實施創排,目前已完成劇本創作,並邀請由二群、康愛石、陳大明、常貴順等國內知名藝術家加盟主創團隊。
  • 《龍與虎》裡手拿劇本,卻為了別人的幸福,而退出舞臺的人是誰?
    《龍與虎》裡為了別人的幸福,即使手拿劇本也要退出舞臺的人是誰?說起《龍與虎》的關鍵人物,身為模特的川島亞美肯定是每個人心裡揮之不去的靈魂人物。她是龍與虎羈絆中不可或缺的人,是做出所有我們潛意識中期盼的選擇的上帝,是我們每個人都希望擁有的夥伴。
  • 伊能靜為圓年少時舞臺夢想 參與《乘風破浪的姐姐》
    6月1日晚,女星伊能靜在社交媒體發文,表示接受選秀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邀約的原因:出道時為了賺錢養家,舞臺對她來說不是夢想而是活下去的武器,以前沒有享受過舞臺,這次想真正為自己享受一次。   正如她自己回顧的一樣,曾經有過榮光:23張專輯,合作的音樂人從最初的童安格到後期的周杰倫,日文單曲上過Oricon排行榜,也跟安室奈美惠合唱過,兩次入圍金馬獎,去坎城影展,唯一一次演電視迷你劇,入圍了金鐘獎最佳女主角,出的書籍曾長達暢銷榜冠軍21周。   伊能靜回憶:年少時被輿論傷害得最厲害的時刻,為了省錢,我的舞臺服裝自己手縫,於是有你們看到現在布置家的巧思。
  • 八步沙要搬上話劇舞臺了 劇本研討會在蘭舉行 邀請多位專家提出...
    八步沙要搬上話劇舞臺了 劇本研討會在蘭舉行 邀請多位專家提出修改意見如今,八步沙「六老漢」的故事即將走上舞臺。為了將八步沙英模群體早日搬上舞臺,進一步推動全省文藝精品劇目創作,省文化和旅遊廳、甘肅演藝集團於1月6日在甘肅演藝集團話劇院,組織召開話劇《八步沙》劇本研討會。  2020年5月下旬,甘肅演藝集團話劇院作為創作單位展開了話劇《八步沙》創作,完成了第一稿劇本。
  • 青年戲劇孵化平臺向全國徵集劇本 最終選出最具潛力者搬上舞臺
    「劇本是戲劇的根,導演是戲劇的魂,演員是戲劇的樹木,劇目是戲劇的骨頭。」演員馮遠徵昨日在北京文化藝術基金髮起的「培源·青年戲劇人才培養及劇目孵化平臺」啟動儀式如是說。該項目將面向全國編劇人才,公開徵集劇本,最終選出最具潛力劇本助其搬上舞臺。
  • 動畫電影劇本《瘋狂動物城》丨迪士尼最尋常的套路打出至高境界
    (第一次被狐狸萌到)劇本正文編劇:拜倫·霍華德1、內景 森林 夜一片黑暗的森林之中。一隻小兔子利用樹木當掩體躲避著。舞臺上,一隻老虎朝一隻兔子嘶吼著。小朱迪倒地,從地下撿起番茄醬擠在身上。小朱迪:死亡,啊!舞臺下,一群兔子觀看,小朱迪的父母也看著。舞臺旁邊,一隻老鼠打著鼓。
  • 網紅教父利哥小黃飛聯手反制快手劇本!舞帝大舞臺首次投入使用!
    2020-11-17 10:17:14 來源: 娛樂發光 舉報   快手平臺的主播每天都在演劇本
  • 活力教育特色之路科技點燃學生夢想
    兩校區環境和設施不斷升級改造,促進「活力教育」特色發展之路迸發新生機。  環境 硬體升級 舊場地改造成新校區  走進昌樂小學旭日校區,能看見門口右側有一條木質長廊,供學生休閒、閱讀。再走一圈,能看到籃球場、跑道、音樂室……而在前幾年,這裡還是原員村六小的空置場地,是周邊居民眼中的「髒亂差」,現在已成為孩子們學習生活的樂園。
  • 夢想與車並行,楊舒曉的車手之路
    夢想與車並行,楊舒曉的車手之路      賽車運動,總是會被貼上極限速度「,帶著這樣的問題,他從一位純粹的發燒友,進入到了真正的賽車競技領域。      剛開始玩賽車那會兒中國的賽車教育市場其實並不正規,大都以體驗為主。想要探求這樣的問題,必須向真正深耕這個行業的專家學習。2017年,楊舒曉拜訪了中國賽車教父王瑞,進行了非常系統且專業的培訓,逐漸向他的夢想逼近。
  • 《火線人物》第二十期:瀟逸,把夢想換種形式帶上舞臺
    瀟逸也有著自己的電競夢,不過和其他職業選手不同,從主播到解說,他把夢想換了一種形式帶上舞臺,換了一種形式綻放。 從鵝掌到龍珠再轉戰到虎牙,遊戲技術出眾且直播風格幽默有趣的瀟逸開始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