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飄雪的那個早晨
12月14日上午,今冬威海的第一場大雪夾著西北風漫天紛飛,天氣異常寒冷。
威海市婦幼保健院兒一科的病房裡醫護人員像往常一樣緊張忙碌著。此時,護士站對面玻璃門禁外出現了一家老小四個熟悉的身影,雖然都帶著口罩,副護士長於靜還是一眼就認出了他們——幾天前剛剛出院的蔣小波(化名)一家人,他們手裡拿著一面紅彤彤的錦旗,「醫德高尚技精湛,妙手回春暖人心」!這麼大冷的天,她們帶著孩子專程來醫院,為的就是表達對醫護人員的感激之情。
「你們挽救了一個孩子,就是拯救了一個家庭,感謝所有醫護人員的辛勤付出,這份恩情我們全家一輩子都不會忘記!」孩子的姥爺說。
「
事情追溯到11月6日凌晨
……
一陣陣此起彼伏的120急救車呼叫聲劃破沉寂的夜空,兒一科急診值班醫師王奇坤接診一名3歲小男孩,急診室裡的孩子神志不清、意識模糊、成嗜睡狀態,並且間斷呻吟,病情十分危重。據男孩家長講,孩子發熱2天的時間,腹痛、嘔吐、精神不振、嗜睡1天。
夜班護士趙冬、宋玉靜迅速為孩子做心電監護、吸氧、建立靜脈通路,抽血化驗……,因為孩子有胃腸道症狀,王大夫和病房值班大夫侯雪傑緊急請小兒外科會診,初步排除了外科情況。血常規WBC24.67×109/L,N89.0%,全血CRP125.79mg/L。炎症指標異常增高,醫生考慮是嚴重的細菌感染,立即給予三代頭孢抗感染治療。
看到孩子的病情如此危重,孩子的媽媽焦躁不安,她不知道孩子病情為什麼會進展這麼快、這麼嚴重,姥爺雖然也很緊張,但是一邊安慰媽媽,一邊密切配合醫生診察。在等待檢查結果的過程中,醫生在仔細分析、逐一排查可能存在的疾病診斷。雖然心電監護儀上顯示的數值尚在正常範圍,孩子生命體徵也尚平穩,但是孩子的狀態很不好,再次查體顯示,頸部略抵抗,巴彬斯基徵陽性,需要立即做顱腦CT、腰椎穿刺,明確有無中樞神經系統感染。
兒一科主任江詠梅、副主任郭志麗、夏修亮及護士長孫穎慧都已聞訊趕到病房指導救治,立即行腰椎穿刺術,腦脊液檢查,腰穿時腦脊液壓力高,外觀微混,是化膿性腦膜炎?在場的醫生不約而同地自言自語。此時,整個搶救過程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很快各項結果都陸續出來,血降鈣素原(PCT) 44.09 ng/ml(正常值為0-0.046ng/ml,超過2ng/ml診斷為膿毒症),腦脊液塗片可見少量革蘭氏陽性球菌,結果也符合化膿性腦膜炎的診斷。
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這是一個治療不及時會有嚴重併發症及後遺症的疾病,一個死亡率極高的疾病,腦脊液蛋白值異常增高,更是預示著孩子的預後並不樂觀。
醫生立即給予患兒升級抗生素治療,萬古黴素、美羅培南聯合抗感染、甘露醇降顱壓,地塞米松抗炎、人免疫球蛋白阻斷炎症反應……第二天,男孩出現了右眼不能睜眼、咬字不清、口角右斜、右側鼻唇溝略淺等一系列臨床表現。因為用藥複雜,護士們給孩子開放了兩部靜脈通路,嚴謹地評估每一次穿刺,每一根血管的狀態,悉心照護,嚴密觀察。這時血和腦脊液都培養出「肺炎鏈球菌」,更進一步支持了醫生的診斷。
經過幾天的綜合治療,患兒病情逐漸好轉,體溫正常、無頭痛、食慾逐漸恢復正常,能進行正常交流,右眼也能睜開了,眼裂基本恢復正常,口角歪斜也明顯好轉,孩子從最初見到醫護人員就哭、牴觸害怕到看到大家就笑,病情穩定後還能主動要找護士阿姨玩,這點滴的變化讓大家十分欣喜。
江詠梅和孫穎慧更是每天不管多忙,都要到小波(化名)的病房觀察撫慰,並為家長做心理疏導。本以為小波的病情已趨於穩定,然而入院第9天夜間患兒突然出現發熱,體溫最高38.5℃,大家的心又緊繃了起來。這個時候發熱,會不會是出現併發症——硬腦膜下積液和腦室管膜炎?好在孩子一般情況還好,複查各項指標都趨於穩定,口服清熱解毒藥物,體溫很快穩定,未再反覆。
讓醫護人員最開心的是,如此危重的化膿性腦膜炎,經過醫護人員27天的精心治療護理,所有指標都恢復正常,並且出院時的小波「零併發症,零後遺症」,健健康康地回家了。
出院這天,孫穎慧護士長親手做了「戰勝病魔小勇士」的獎狀,在科室醫護人員的見證下頒發給了蔣小波小朋友,這一暖心的舉動,感動著在場的每一位,孩子的家屬熱淚盈眶,感激的話語哽咽在喉。「唯願每一個小生命都能經得起風浪,健康向上,美麗綻放。」兒一科主任江詠梅說。
監製:顏 瀟
統籌:董文靜
編輯:韓 瀟
審讀:張薷心
來源:威海市婦幼保健院
【來源:威海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