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談:以色列鐵拳主動防禦系統,可攔截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

2021-01-10 網易

2020-08-21 04:44:01 來源: 楠茵愛娛樂

舉報

  據8月18日以色列埃爾比特系統公司的「鐵拳」主動防禦系統最新宣傳片,顯示其可以攔截包括120毫米「尾翼穩定託克穿甲彈」在內的各種反坦克彈藥的攻擊,改進型號還整合了雷射軟殺傷能力,可以致盲「標槍」和「地獄火」這類紅外製導的反坦克飛彈。這款系統能向車組乘員提供敵方位置的知識信息,美國陸軍計劃為其在歐洲部署的一個裝甲旅的138輛M2「布雷德利」步兵戰車裝備以色列的「鐵拳」(Iron Fist)主動防禦系統,合同價值1.77億美元,預計於2020年中旬完成。

  

  「鐵拳」(Iron Fist)由以色列軍事工業公司(IMI)開發,全套系統只有350公斤重,可裝備的平臺從四輪越野車、輕/中型裝甲運兵車到重型步兵戰車和主戰坦克,使用小型彈頭攔截反坦克飛彈、破甲彈甚至穿甲彈的攻擊,可為車輛提供全方位的保護,不過鐵拳發射的爆炸攔截彈存在對車輛附近的士兵和平民造成附帶殺傷的風險,埃爾比特表示他們採用的是不會產生破片的攔截彈,可以儘可能地降低傷害。

  

  以色列目前在邊境部署的梅卡瓦坦克面臨來自黎巴嫩的攻擊,而且加沙武裝也裝備了很多大口徑的反器材狙擊槍,這都對以軍士兵形成了致命的殺傷力。因此鐵拳主動防禦系統的出現可以有效緩解以色列士兵面臨的迫切壓力。

  

  埃爾比塔公司宣布,鐵拳系統出了安裝在坦克上,還可以裝備在軍用推土機和「埃坦」輪式戰車上,這些裝備在加沙非常的有用。截至目前,以色列國民軍已研製出「戰利品」、「鐵拳」、「鐵簾」三種不同形式的主動防禦系統。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威脅最為直接,有了鐵拳之後,以色列的裝甲部隊再次成為中東地區名副其實的陸戰之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坦克能攔截穿甲彈?以色列開發「鐵拳」主動攔截系統,能攔穿甲彈
    坦克的主動攔截系統,大部分讀者可能都不會太過於陌生。但是今天要說的這款主動攔截系統,可能和大部分讀者印象中的坦克主動攔截系統有些不太一樣,這就是以色列打算在2020年繼續開發的「鐵拳」主動攔截系統。「鐵拳」主動防禦系統和此前大部分主動攔截系統只能夠攔截低速目標不同,此次以色列研發的「鐵拳」主動攔截系統,不僅能夠攔截PRG等飛行速度相對較慢的目標,也能夠攔截對方坦克主炮發射的破甲彈
  • 從一坨鐵到脫殼尾翼穩定穿甲彈,常見的炮彈類型及殺傷原理分析
    為什麼只談坦克炮而不說全部的炮呢...因為我懶。好了正文開始。我們先從最沒技術含量的來-物理動能彈藥AP-穿甲彈:Armor Piercing,早期的AP就是一坨沒有技術含量的鐵,和以前一坨圓彈丸的區別無非就是頭部變尖了。當然一般用比普通鋼更硬一點的材料製成。但穿透後毀傷感人,所以在裡面又加了點炸藥,但無所謂了,反正全稱為AP。
  • 尾翼穩定脫殼穿甲「步槍」,奧地利AMR/IWS反器材步槍
    話說之前就有人提到過,既然反坦克炮打從二戰結束之後就逐漸從線膛變成了發射脫殼穿甲彈或者破甲彈的滑膛,從而穿深有了長足的進步,那麼反坦克步槍這玩意能不能也走這條路。這還真有,今天要聊的奧地利AMR/IWS就是一桿發射通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反器材武器。
  • 與其使用尾翼脫殼穩定穿甲彈為什麼不直接縮小坦克炮的口徑呢?
    與其使用尾翼脫殼穩定穿甲彈為什麼不直接縮小坦克炮的口徑呢?這個問題其實也是令很多坦克炮的技術人員感到棘手的問題,不是大家不想縮小坦克炮的口徑,只是現在的技術條件沒法保證在縮小坦克炮的同時保證炮彈的穿甲能力。與之相反的是,隨著坦克的防護能力越來越強,反而只能增大坦克炮的口徑以使用更強穿甲能力的尾翼脫殼穿甲彈了。
  • 全球主戰坦克性能大盤點(重點火控系統、機動性能、火力、防禦)
    配有T-14的主動防禦系統,可以有效攔截來襲的敵軍反坦克飛彈,和T-14的火控系統;火力系統方面換裝了125毫米2A82-1M滑膛炮,可使用鎢合金穿甲彈,擊穿深度可達800毫米,還能發射號稱"世界最先進炮射飛彈"的9M119M炮射飛彈。日本10式坦克
  • 不適合作為反坦克武器的20毫米穿甲彈,想要打穿坦克太難
    20毫米穿甲彈是近距離火力壓制或火力支援武器的彈藥。受口徑和威力的限制,它的穿甲能力並不強,儘管它可以擊穿坦克的薄弱部位,但是卻很難擊穿坦克的正面裝甲,所以它並不適合作為反坦克武器。
  • 中國坦克主動防護系統不能防穿甲彈,或需參考烏克蘭技術
    圖:中國新型坦克筆者之前的文章裡,曾經提到過,現有的主動坦克防護系統——包括此次國內公開展示的GL5系統在內,只能處理飛行速度在200-600米/秒內的目標,都還不能針對穿甲彈進行有效的防禦。而另一方面,坦克主動防護系統的核心探測設備——車載連續波雷達,受限於成本、功耗、體積、控制自身信號暴露特徵等原因;對於火箭彈、反坦克飛彈這樣的目標,有效探測距離也就在百米左右——對反射特徵要低得多的長杆穿甲彈還要更低。較長的反應時間和較短的探測距離,使得現有的坦克主動防護系統;看見穿甲彈的時候已經太晚,整個系統的反應速度來不及在彈體命中坦克裝甲以前完成對抗幹預動作。
  • T-90坦克型號盤點:仍在不斷改進 但窗簾-1主動防禦系統已被拋棄
    如上圖,早期量產的T-90基本型仍然是沿用T-72B坦克的卵型鑄造炮塔,炮塔前方布置有接觸-5爆炸反應裝甲以及窗簾-1主動防禦系統。T-90基本型的生產數量比較少,主要裝備俄軍,不過目前俄軍自用的T-90基本型大都被援助給了敘利亞政府軍。印度的T-90基本型出口版——T-90ET-90基本型出口版為T-90E,只有印度有裝備。
  • 這國120毫米脫殼穿甲彈被第一個禁止進口
    南亞某國發布了一個莫名其妙的禁止本國今後進口101項武器的禁令。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實在是想不出全球此前有這類先例。唯一能想到的就是當年大清從1888年到1894年之間,沒有再進口任何新式鐵甲艦。其後果自然都知道了。而這101項禁令中,當頭第一個就是禁止120毫米脫殼穿甲彈的進口。不過很多人都注意到,目前該國作為絕對主力的T72和T90坦克,主炮的口徑都是125毫米。
  • 中美俄3國穿甲彈對比:美能穿800毫米,俄700毫米,猜中國多少?
    想必大夥對坦克都不陌生,從小我們都覺得坦克是一款最厲害的武器,不僅可以進攻,還擁有非常的防禦能力。而現如今在這個現代戰爭中衡量坦克戰力水準的主要標準,分別是看坦克的機動、防護、火力這三大要素,其中火力又是當之無愧的第一等要素排在最前面。
  • 坦克剋星穿甲彈!哪國穿甲彈最好:美國能穿800毫米,中俄呢?
    從小時候起,我們就知道坦克是最厲害的武器,不但攻擊力十足,而且有很強的防禦能力。而且現在在現代戰爭中,衡量坦克戰力水平的主要標準,是分別考察坦克的機動、防護、火力這三個要素,其中火力又是當之無愧的第一等要素。如果主戰坦克的火力不達標,那就別指望這輛坦克能有防護能力和機動能力了。實際上!
  • 15輕坦最新炮彈,世界最強105mm穿甲彈,2公裡擊穿600mm裝甲
    ,我們可以獲悉,此彈就是此前公開亮相於外貿場合的國產BTA2型105毫米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自用版。那就以BTA2型105毫米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目前已公開的信息來說,其彈長為704.5毫米,初速達到了1540米/秒,在2公裡距離上可輕鬆擊穿550毫米厚度的RHA。
  • 現代坦克有了主動防護系統,坦克自身的裝甲是否還有必要裝?
    不過,隨著現代反坦克武器的不斷發展,五花八門的反坦克武器使坦克的生存面臨著嚴重的威脅。坦克除了增加裝甲之外,似乎沒有其他方式對付反坦克武器。近年來,出現了主動防禦系統,坦克上裝備的主動防禦武器超強,這就出現了一個頗具爭論性的話題,那就是現代坦克的裝甲還有必要嗎?其實裝甲是作為坦克戰車的一個重要指標,它是坦克的三大指標之一,這三個指標缺一不可。
  • 鋼鐵洪流的噩夢,德國開始研發新型穿甲彈,穿甲深度將達到1米
    《軍武次位面》作者:機甲888▲德國已研發出來多年並裝備多國坦克部隊的DM63式120毫米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圖片來源於:網絡)日前,德國方面宣布將研發代號為KE2020Neo的新一代120毫米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