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園神凜禰。
既然網易已經正式宣布要代理《影之詩》,那麼簡中版,也就是國服,可以說已經進入倒計時了。對於國服,大家是否都有著不小的期待呢?在這篇文章中,我會談一談關於國服的最值得關注的5個問題,我把它們按重要性從小到大做了排序。
7月27日消息:國服十月首測(查看詳情)
第一問:網易會下一盤怎樣的棋
其實聽到網易代理《影之詩》(以下簡稱SV)的消息時,筆者有點意外,不過想了想也在情理之中。意外是因為網易代理的《爐石傳說》(以下簡稱爐石)是目前全世界最大最成功的線上卡牌遊戲,而SV——至少在日本——無疑是爐石最大的競爭對手,網易代理SV有點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味道,也不知暴雪知道了會怎麼想。情理之中是因為,如果網易自己代理了SV,那麼即使用戶被分流,也仍然在自己的口袋裡,況且很多人爐石、SV雙修,用戶總數只會多不會少。
套路深啊網易
此前B站代理《FGO》的經歷告訴大家:代理國外熱門手遊的收益非凡,於是現在很多大公司都想摻一腳。率先搶到SV的代理是很有未來的,而且一旦SV的代理權被競爭對手搶走,對網易來說會相當不利。
另外,陰陽師日服的表現也不錯,這讓許多外國玩家也認識了網易這家公司,代理SV無疑可以進一步擴大自己的規模與影響力。可以說網易在下一盤大棋。
網易代理影之詩,真——一盤大棋。
還有一點,SV和爐石一樣,是手機、PC多平臺共通的遊戲,網易有代理爐石的經驗,可以說在這方面有技術基礎,操作上難度不大。但問題是目前SV的PC端是在Steam和DMM上的,Steam國區並沒有SV這個遊戲,而網易顯然不會把這塊肥肉交給Steam,當然也不可能放到戰網平臺上,也就是說,網易要搞自己的PC遊戲平臺!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畢竟騰訊已經搞了TGP,網易不可能放著國內這麼大的市場不管,肯定要做遊戲平臺參與競爭,那麼以SV這個外國熱門遊戲作為切入點就是個很好的方式了。
第二問:本土化能否彰顯高水準
眾所周知,代理一款外國遊戲需要將這款遊戲進行本土化。本土化的基礎當然是翻譯,也就是說SV的簡中版將在不久的將來問世。雖說隨著臺灣代理的出現,遊戲已經有了繁中版,大陸玩家在文本閱讀上已無問題,可簡中的到來無疑還是讓人期待的。
繁中版是SV上線初就在遊戲內置的語言,也許簡中版將帶來另一種中文翻譯。繁中版這次在翻譯上難得沒有犯中二的老毛病,很多臺詞都翻譯得中規中矩(至少沒有出現《守望先鋒》中把天使譯為慈悲,黑百合譯為奪命女那樣的奇葩翻譯),但還是有讓人忍不住吐槽的地方,沒錯就是你,阿秋霸。
莫名其妙的翻譯
原文為"Test of Strength"怎麼說也是個角力的意思,此前的民間漢化補丁就有「神魔角力」和「扳手腕」兩種翻譯,可繁中版突然就翻譯成了「阿秋霸」。雖說這應該是閩南話裡扳手腕的意思,但講真,大家第一次看到基本都是一臉懵逼:這是啥?包括一些臺灣的朋友都噗嗤一下笑了出來。除此之外,繁中版還有一些翻譯上奇怪的地方,這裡就不贅述了。總而言之,我希望簡中版的翻譯能更出色一些,如果網易使用此前守望先鋒的本土化團隊,那還是很值得期待的。
另外,SV有一個綁定Google或Facebook的初始任務,這在國內根本行不通。根據筆者的估計,可能會改成綁定微信、微博之類的,也有可能是綁定網易自己平臺帳號。
除此之外,大家應該都知道一個SV著名的和諧問題——伊莎貝爾的胸……既然美版和繁中版都和諧了,簡中版不用說也知道了,大家還是還好做好心理準備的好。(不過為什麼我有種會直接砍小一號的預感……)
第三問:宣傳工作是否會水土不服
SV作為一款卡牌遊戲,在國內能否掀起大的波瀾仍是未知數。最主要的障礙在於玩家對SV和其背後的Cygames(以下簡稱CY)不了解。
一方面SV雖然有劇情,可是受限於篇幅,目前為止劇情依然顯得零散混亂,玩家很難對遊戲的背景設定有很清晰的認識。
另一方面,就像《魔獸世界》及其TCG卡牌對爐石的影響一樣,SV在國外有著《神擊的巴哈姆特》這一CY招牌遊戲積累的基礎,有穩定的用戶。此前CY旗下的另一款人氣大作《碧藍幻想》舉行了買動畫首卷光碟限定版送SSR的活動,而購入《碧藍幻想》動畫全卷甚至能得到的一堆稀有素材,此舉直接導致日本亞馬遜在上架《碧藍幻想》首卷光碟 5 個小時後,銷量就從最初的10355位直接衝到了光碟銷售榜首位。最近舉行的關注巴哈動畫官方推特送SV卡包的事也是眾所周知。可見CY在利用已有用戶資源這方面相當有一套。
《碧藍幻想》動畫首卷光碟限定版封面 封面中人物為隨BD贈送的卡塔麗娜特別版
但就是這家在國外如此火爆的CY,國內玩家卻對其知之甚少。
巴哈其實幾年前也出過國服,但運營不久即關服。巴哈動畫雖然作畫精彩,但在國內名氣不大(第二季的版權甚至沒有國內網站買…)。上文提到的這些東西,很多人從未聽說過,那麼對他們來說,SV將會是一款完全陌生的遊戲。
雖然網易作為代理方可能有著出色的宣傳能力,但近年來卡牌遊戲泛濫(無論是相似的爐石還是遊戲類型不同但同樣有抽抽抽元素的《FGO》、《陰陽師》),SV究竟能吸引多少眼球呢?
另外,CY想把SV打造成一款電競品牌,也舉辦了很多比賽,但顯然不及爐石比賽規模盛大、獎勵豐厚,競技性也難以比擬(SV官方大賽的預選階段仍然停留在BO3,而爐石早已普及了4BAN1)。
第四問:卡包如何定價
SV的開包是100金幣或者100水晶一包,按照Steam的價格,最實惠的80美元買5000水晶,換算一下的話一包將近11塊,幾乎是爐石60包/388元的兩倍。雖然有每天的第一包半價,可也不能一天只買一包吧,這要買多久…新卡包出來了硬生生一天買一包買100天買到下一個版本嗎…所以,以後人民幣課金會是什麼價位呢?
不過,雖然一包的價格略貴,但SV一包有八張卡,而且相比爐石橙卡1%,紫卡2.5%的爆率,SV虹卡1.5%,金卡6%的爆率可謂良心。平均2包一金,10包不到就一張虹(理論數據,實際開包反正筆者沒這麼歐過…)。而且SV有預組,雖然有人說是騙課手段…但是相當於花55到80元就可以買一張異畫紀念閃虹和一張另虹卡,以及5張金卡和一堆…塵,其性價比不言而喻,而且異畫卡有很強的收藏價值。(有些玩家把所有預組各買了3份,就是為了湊一套異畫……)
預組的異畫卡真是讓人不禁剁手……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問題是繞不開的——刷初始,等到簡中版上線,想必會有很多人會瘋狂刷初始吧,就像曾經的FGO一樣。說實話,其實初始並沒有什麼決定性,後續會不斷出新卡,不可能有一個好的初始以後就風雨無阻了,新包該開的還得開,預組該買還得買,過於執著第一步只會絆住你的腳步。很多很久以前就打到M段的dalao,剛剛建號時根本沒有什麼卡包開,如今還不是一個個制霸天梯,所以說之後的努力(努力氪、努力肝)才是關鍵。
第五問:數據能否共通
重中之重,直接關係到代理SV的命運。大家都知道,SV是全世界共用一個伺服器的,而國內此前代理的遊戲幾乎沒有和外服數據共通的先例。也就是說,SV很有可能不和外服數據共通,而是另開一個國服。
數據共通的話一切好說,雖然對新手來說可能會有些不友好,但初始送的卡包可以有效緩解這個問題,拆卡拿塵組一套成型卡組問題不大。
那麼接下來我們著重討論如果數據不共通,會出現哪些問題。
著名的數據不共用的代理遊戲——FGO
先看一個先例。
FGO數據的不共通使得國服和日服差了約1年半的時間,使得FGO國服不用開荒,也能提前「預知」未來的消息,玩家對活動規劃了如指掌,也能提前了解英靈的強度,來決定是否投入資源抽取,如何合理的練級,這些大大降低了遊戲的難度。總之,FGO數據的不共通與版本的不同步都沒有影響它在國內的成功。
可FGO畢竟是社交性弱的遊戲,玩家間的聯繫僅限支援系統。而SV是一個帶有競技色彩的卡牌遊戲,如果數據不共通,將會大大影響遊戲性。根據代理遊戲一貫的流程和時間表,SV國服可能要到明年2月才能上線,若真如此,根據SV3個月出一個新版本的速度,累積下來至少差6個版本了,這牌池的差距可謂是毀滅性的。試想,國外的SV都不知道出到哪個版本了,國服還在初版,那怕是人人都玩開發好的T1卡組去了,天梯被一堆上古毒瘤卡組統治,怕是誰都不願看到的。而且卡牌削弱也很難處理,是直接削了還是過段時間再削,無論哪個都不是明智的主意。
所以,即便數據不共通,也極有可能版本同步。
對於很多花了大量時間、金錢才衝上M段的dalao來說,數據不共通是難以把他們吸引到國服的。
但即使如此,數據不共通也很難將現有的華語圈玩家吸引到國服。尤其是對於那些Master玩家(相當於爐石中的傳說段位)。
衝M難麼?說實話不是很難但是絕不容易。大家都知道影之詩雖然每月不清段位而且贏一次得的分往往比輸的多(如果你匹配到了分數比你高的對手),可是衝分依舊困難,M段所需的50000分相當於你從零開始一場不輸連勝434場(考慮B3段以下的連勝獎勵)。如果一名玩家的勝率只有50%,那即便每次都匹配到比自己分數高的對手,也要1000多場才能上M。而且一個人玩遊戲的時間是有限的,假設一天能打20場(說實話休閒玩家很難做到)也要幾乎一個半月的時間。何況升到M段只是開始,往後的大師積分更是要爆肝(根據julao們描述,天天肝到爆炸OTZ)。所以一旦數據不共通,對於很多玩了一段時間,已經有了起色的玩家,不太會考慮回國服,更不用說那些M段玩家了。
總之,數據不共通造成的潛在用戶流失恐怕會比想像中嚴重得多。
修仙,不 升階之路漫長無比,這背後是多少的辛勞只有自己知道了。
最後,從一個玩了很多版本的老玩家的角度來說,開國服固然是令人欣喜的,我們也希望藉此讓更多的人能接觸到這款優秀的遊戲。但是國服面對的問題還是很多,我們希望網易能給大家奉上一個完美的答卷。
感謝大家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