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女》:「美國隊長」化身「舅舅」守護七歲天才蘿莉

2020-12-10 南方墨染言

假如你有一個天才孩子,你會怎麼教育他?

電影《天才少女》就講述了一個關於七歲天才蘿莉的故事。

「美國隊長」 克裡斯·埃文斯,這次脫去超級英雄的外衣,卸下守護地球的重任,回到現實生活,化身「舅舅」 Frank,守護7歲小蘿莉

七歲小蘿莉,有一位數學天才母親戴安,戴安從小被自己的母親控制,整日研究數學,沒有娛樂,沒有夥伴,沒上學有體育活動......

被當做母親實現自己夢想的工具。經過嚴格訓練成了數學家。

成年後,因為受不了母親的控制,得了抑鬱症,選擇自殺,並把小蘿莉交給舅舅Fank撫養。

Mary繼承了媽媽的數學天賦,六歲半的她已經開始看查爾斯齊默的著作《高等代數的演變》,開始自學微積分,7歲已可以理解各種高等方程。

舅舅Frank不願外甥女Mary重蹈她母親的覆轍,他試圖壓抑她的天賦,堅持讓Mary上最普通的學校,和同齡人一起學習、玩樂。

拼盡一切努力,讓瑪麗過得像一個普通小孩。

但瑪麗的外祖母,她希望外孫女能像她的天才母親一樣,繼續走一條艱苦卓絕的求學之路,解決人類的數學謎題。

和兒子在教育理念上產生了衝突,最終讓母子二人為了瑪麗的撫養權走進了法院。

與其說這是撫養權的爭奪,不如說是兩種教育觀的對決。

舅舅:盡情享受一個普通孩子的快樂

Frank希望Mary有社交,有朋友,去過她這個年紀該過的生活,於是把她送去了一所普通的學校。

影片的一開頭,我們就看到帥舅舅Frank把Mary打扮得跟個迪士尼電影裡的人物似的送上了去學校的校車。

坐在一年級教室裡的Mary一臉不樂意,她不屑於學習1+1等於幾,還頂撞校長要求把她送回去。

學校發現了Mary的天賦,建議Frank送她去專為天才兒童設立的該等學校,還可以為他爭取獎學金,但是Frank拒絕了。

他堅持讓Mary留在公立小學裡,結交同齡人的朋友,參與更多的戶外活動,可以盡情的玩耍,擁有自己的童年生活。

於是有禮貌地拒絕了這個提議。校長感覺吃驚:「我們學校沒有能力培養她這樣的小孩。」

Frank:「那就把她培養成一個普通孩子好了,這樣對大家都好。」

當Mary整日沉迷數學不可自拔,Frank看不下去了,會帶她出去曬太陽,夕陽下,一大一小的剪影,Mary像個小猴子一樣在Frank身上爬來爬去,她一伸手,舅舅就將她舉高高放到肩膀上。

舅舅Fank深知對於Mary來說,現在這個年齡階段,學習已經不是一個需要她去努力的目標,而是擁有普通孩子的童年,對她來說才是最緊要的挑戰。

當我們看到7歲的Mary,跟舅舅在海邊玩耍,與鄰居在家裡唱K,都會發自內心的感覺到,這比她端坐在電腦前,緊皺眉頭的學習要好多了。

這才是一個孩子該有的樣子,也是舅舅傾囊相授的結果。

可舅舅的方式就完全正確嗎?

Mary自知是一個天才,面對老師提出的簡單的算數問題,她不屑於回答,她熱衷研究數學難題,對於Frank的刻意保護,對Mary來說是另外一種限制。

隱藏天賦在學校過著回答1+1等於幾的」普通生活「對Mary而言就是一種"低幼且無聊的折磨「。

外婆的出現,兩種思想的碰撞,或許是一種力量迫使Frank去反思自己的」壓抑天賦「教育方法是不是另一種「強迫」。

外婆:必須牢牢抓住她的天賦,不能有絲毫懈怠

在法庭上,當Mary的外婆被追問Mary母親的童年,是否有過玩樂的時光,是否看過體育比賽,是否有過夏令營,是否有過親密的關係朋友這些問題時。她說:

「這都是浪費時間的活動。擁有天賦的女兒,應該肩負更大的責任,用盡一生去解決常人難以想像的難題,推動科學的進步。

當得知Mary和女兒一樣擁有天賦時,她強行介入,爭奪撫養權,希望把Mary變成她第個二女兒,力求等Mary長大了,繼續解決那道女兒未完成的數學難題——窮極一生都在證明納維斯託克方程。

這是七年以來,她第一次出現在了自己兒子和外孫女的家門前,只是因為Mary的驚人的數學天賦。

在她看來,Mary不是普通人,所以她註定要接受不平凡的人生。而人類社會的偉大進步,則都是因為像她這樣的十億分之的天才。

Mary既然已經背負了如此偉大的使命,又怎麼能夠和修船的舅舅住在破爛屋子裡,念著平凡的一年級,過著平庸的童年呢?

所以她不顧一切地想要爭奪Mary的撫養權,試圖給予她最好的教育和生活環境,讓她循著一個「天才」的人生軌跡兢兢業業地為數學事業奉獻一生。

如果Mary跟著外婆一起生活,雖然她可以擁有完美的教育條件和生存環境,去完成她的數學事業,但是她終究會成為她母親的翻版。

外婆霸道、專橫,冷酷無情,但是她卻能給Mary提供最好的教育和成長環境,充分開發她的潛能,幫助她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

舅舅Frank溫和,耐心,他最能理解Mary,也最能給她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但是他沒有穩定的工作和舒適的居住環境,甚至不願意讓她進入專門為天才兒童開設的學校學習。

一個想要讓小女孩Mary成為偉大的天才,一個卻希望天才Mary做一個平凡的小女孩。這場撫養權爭奪戰註定沒有贏家。

天才,我們需要的不是埋沒,塑造而是引導

影片的結尾,在兩種極端教育觀的碰撞後,Frank試圖尋找到一種平衡,送Mary去高等學校學習與之智力相匹配的知識,業餘生活,讓她和同齡人一起玩耍,擁有童年樂趣。

他意識到自己為了逃離母親避免重蹈姐姐覆轍的努力,對於瑪麗而言,或許已成為一種反向的高壓教育。

而外婆伊芙琳,當弗蘭克告訴母親,姐姐早就取得研究成功,但她囑咐 必須在伊芙琳死後發布時,她深知這番囑咐包含著深深的 怨恨,她是不想讓母親知道自己的教育方式勝利了。

看著沾滿淚計的草稿, 伊芙琳痛苦, 原來她早已失去女兒。逼死女兒的是自己。

自己年輕時為了愛情放棄事業,便把夢想寄托在女兒身上,視為替生,來彌補自己的遺憾。卻忘了女兒是一個獨立的人格,應該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選擇權。

我們最需要的教育,不是完全放任不管,也不是強制學習,而是在我們興趣的基礎上學習。

這部電影講述的並不是一個天才少女的成長,在整個故事中,獲得成長的不是孩子,而是大人。教會我們該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孩子需要被完全接納,需要被愛

故事中有幾個情節非常打動我:

Mary違反家規,早上出現在家裡,意外看見自己的老師和Frank在一起,Frank感到尷尬,就對Mary發了火,然後Mary就在自己房間生悶氣。

Frank隨後來向Mary道歉,Mary問: 「是不是因為自己他沒有了個人的私生活。」

Frank回答:「我那個時候說的話就好像你之前因為我沒有給你買鋼琴而說我是最差的舅舅一樣。」

Mary一下子就明白了。是啊,我們都是凡人,我們都會生氣,並且會在氣頭上說一些言不由衷的話,但那些話真的不是我們的本意

外婆為了打贏官司,找來了Mary的生父,事後Mary知道了自己的父親出現,距離那麼近,卻沒有來看她,她覺得自己是被拋棄,不被重視的人,一個人在廁所哭。

這時候男主把他帶到醫院,一直等,直到醫院的另一群人因為接生成功的消息而興高採烈,男主對Mary說:「你出生的時候也是那樣,我們都很高興。」

Mary笑了,心結一下子被解開,她知道了原來大家都這麼愛他。讓Mary通過自身的感受,自己解開了心結。

而這,遠比旁人萬千句蒼白無力的安慰來得有用得多。

在那個法庭要求的談話裡,Mary被問到為什麼覺得Frank是個good person的時候的回答到:在發現我是天才的時候,他就接受我了。

而外婆要他只是因為她是天才。

對於外婆,她是天才外孫女。對於舅舅,她只是外甥女。這便是本質的不同。

孩子的內心是敏感的,你需要讓他知道他是完全被接納,值得被愛的,Frank用情景帶入的方式,讓Mary明白他是被歡迎來到這個世界的。

你的回答和教育方式對一個孩子的影響很多,稍有忽視,一顆「不安」的種子便深耕在她們心中。

有一位心理學家曾說,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為你好」換成「你想要什麼」

Frank沒錢,住破房子,沒鋼琴,靠在碼頭給人修船為生,收入低,沒有醫療保險。

外婆有錢,住好房子,有鋼琴,收入高,有醫療保險,劍橋大學高材生。

把以上已知條件代入「誰更適合撫育小孩」」題目裡,誰會贏得孩子,是一目了然的事。

Frank因為自身條件無法與自己的母親相併論便開始懷疑自己是否可以給Mary創造一個好的條件。

看著寄養家庭潔淨、華麗(跟他的單身漢狗窩相比)的大宅子,看著自己無法給予瑪麗的物質生活。

於是便妥協把Mary送去富裕的寄養家庭。

他卻忘了孩子想要的是什麼,在她知道自己不得不和舅舅分開,要去寄宿在另一個家庭裡的時候,她撕心裂肺的哭,一遍一遍地說我需要你。

」弗蘭克,你跟我保證過的。你跟我保證過的…」

可無論Mary怎麼哭,怎麼不願意,Frank都不回頭。

這一次的分離對Frank的打擊格外大,他終日悶悶不樂。直到發現他們曾養的獨眼貓咪被送到了寵物認領中心,他才意識到,Mary需要他,他不應該放棄對她的承諾。

那些不接受獨眼貓的人們,他們心裡沒有愛,給得了Mary物質條件,卻給不了她真正的愛。

最後的大結局,弗蘭克飛跑去拯救瑪麗,打開門,瑪麗像個小囚徒一樣正被姥姥和數學家們困在中間,蒼白的小臉陰沉苦悶。

他像英雄救險一樣把她從她的壞命運裡救走了。他們擁抱,痛哭,承諾永不分離。

在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尊重他們的選擇,聆聽他們的心聲,往往比那些所謂的物質滿足更重要。

這也是對所有父母家人更大的考驗,因為即使是再貧窮的家庭,付出關懷和愛,依然比付出金錢困難太多。

全方位對孩子生活掌控,也讓孩子失去自我

數學天才少女黛安從小被母親禁錮在家中研究數學,沒有娛樂,沒有夥伴,沒上學,沒有體育活動,沒去過夏令營,沒當過女童軍……

同齡人所有的一切她都得不到。她十七歲時,初戀對象帶她去私奔、滑雪,母親伊芙琳冷酷地報警稱對方綁架。

由於自幼零社交,沒有辨別能力,後來黛安跟一個不負責的男人胡亂發生關係,懷孕,生下Mary,被母親丟下,最後自殺。

對於她的生活,童年,未來,她沒有選擇權,完全按照母親的步伐一步步走下去,她失去了她自己,成為了母親實現夢想的工具。

天賦異稟並不應該成為被剝奪快樂和自由的理由,享受童真和快樂才是每個孩子應該擁有的權利。

如果伊芙琳一開始能

我們感謝父母給我們生命,養育我們,但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是獨立的個體。

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之上愛他,才會讓孩子成為真正的自己。

孩子的童年不會重來,把孩子當成自己的附庸,強迫孩子去做他不喜歡的事情,會讓孩子只知道聽從大人的意願,漸漸失去自己。而這將會成為教育最大的失敗,把孩子當做家庭中的一個平等成員看待。

如果你的孩子是天才,你希望他是天才還是孩子?

相關焦點

  • 《天才少女》:「美國隊長」化身「舅舅」守護七歲天才蘿莉
    假如你有一個天才孩子,你會怎麼教育他?電影《天才少女》就講述了一個關於七歲天才蘿莉的故事。「美國隊長」 克裡斯·埃文斯,這次脫去超級英雄的外衣,卸下守護地球的重任,回到現實生活,化身「舅舅」 Frank,守護7歲小蘿莉。
  • 《天才少女》你以為天才快樂嗎?七歲小蘿莉給出了否定的回答
    成為天才,也許是很多普通人的夢想,但是天才究竟過著怎樣的生活,他們有什麼樣的內心掙扎,這部名叫《天才少女》的電影滿足了我們對天才的幻想。主演克裡斯·埃文斯從美國隊長到溫情舅舅的轉變,同時也書寫著與中國截然不同的教育焦慮
  • 一部由《天才少女》引發的教育體制觀念,葫蘆視頻為你揭秘
    一部由《天才少女》引發的教育體制觀念,葫蘆視頻為你揭秘 提到克裡斯.埃文斯,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是美國隊長,一個穿著緊身衣拿著盾牌,拯救世界的超級英雄。
  • 《天才少女》美國隊長搭戲天才小蘿莉,來看看他怎麼養孩子
    今天要推薦的電影是——《天才少女》這部劇情片,於2017年在美國上映。講述了一個天才小女孩在被發現數學天賦後,舅舅和外祖母圍繞孩子的教育撫養問題產生分歧的故事。「帥哥+蘿莉」的角色搭配,口碑非常不俗。瑪麗也是個數學天才,擁有萬裡挑一的聰明大腦。舅舅希望瑪麗能像普通人一樣,回歸平凡的生活,他相信這麼做是尊重他的姐姐,也就是瑪麗媽媽的遺願。而外婆伊芙麗是社會精英,她認為弗蘭克的教育方式在阻礙瑪麗的發展。她希望瑪麗去更優秀的學校,給瑪麗提供更優越的生活條件,讓她接受更優質的教育,要跟弗蘭克爭奪孩子的撫養權。這場爭論引發了一場關於瑪麗未來撫養權問題的法律官司。
  • 豆瓣高分電影推薦:《天才少女》看美國隊長如何拯救數學天才少女
    今天同大家介紹的是一部在豆瓣上評分8.3分的影片——《天才少女》。它是由美國福斯探照燈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馬克·韋布執導,克裡斯·埃文斯、麥肯娜·格瑞絲、珍妮·斯蕾特、琳賽·鄧肯等聯合主演。這一次克裡斯·埃文斯不再是擁有超能力可以拯救世界的美國隊長史蒂夫·羅傑斯,可是他依然拯救了一個小女孩的一生。
  • 如何「養成」一個天才少女
    家有天才少女怎麼辦?傾盡一切培養?,還是放任自由生長?電影《天才少女》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爭奪天才少女撫養權的故事。少女瑪麗就是一個天才,她從小就擁有無以倫比的數學天賦,六歲就能讀懂大學水平的數學教材,七歲就可以解出讓成年人頭疼的複雜方程式。但她的人生並不是一帆風順。正相反,媽媽黛安生下瑪麗後不久就自殺身亡,悲痛欲絕的舅舅弗蘭克遵循黛安的囑託,帶著瑪麗離開大城市波士頓來到一個小鎮生活。
  • 《天才少女》:令人深思的教育方式
    我是 舊夢娛樂浮華日 常給大家帶來一些不錯的電影,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電影是——《 天才少女》今天要講的是關於不同教育觀的一部美劇《天才少女》,主角是一個年齡較小的天才少女瑪麗,舅舅弗蘭克和外婆伊芙琳對她實行兩種不同的教育而展開的。伊芙琳對瑪麗教育是一種高壓的教育,而弗蘭克則是低壓的教育。
  • 盤點非院線高分電影之天才少女,網友說女主長的像李維嘉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非院線高分電影——天才少女,網友說女主長的像李維嘉,究竟電影怎麼樣呢,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天才少女 Gifted劇情簡介:  Chris Evans將參演馬克·韋布(超凡蜘蛛俠系列)執導新片《Gifted》。
  • 評《天才少女》:不必粉飾悲劇,我想看那個矛盾更激烈的幕後故事
    (一)《天才少女》的故事劇情頗為簡潔。天才少女被舅舅送去學校後,其天賦被老師發現,結果引來了天才少女的外婆。外婆認為,天才就應該去天才學校,盡情發揮才能天賦,不應被埋沒。而舅舅則秉承姐姐的遺願收養天才少女,力求給天才侄女帶來一個幸福的童年生活。舅舅和外婆的觀念產生矛盾,於是引發了一場爭奪撫養權的官司。
  • 13歲製片人!天才少女麥肯娜·格瑞斯任新片監製
    6月25日,12歲的她將迎來第13個生日,也將成為好萊塢最年輕的製片人之一。麥肯娜·格瑞絲在2013年出演個人銀幕處女作《世界再見》,以童星的身份進入影視圈。2017年,出演《天才少女》與「美國隊長」克裡斯·埃文斯搭檔,飾演一位擁有數學天賦的少女。她在《頭號玩家》、《驚奇隊長》中均有演出。6月28日,她參演的恐怖電影《安娜貝爾:回家》即將在北美上映。
  • 還記得《天才少女》裡的小女孩Mary嗎,她現在長這樣
    大家一定看過那麼幾部,「天才」主人公的電影吧。今天要說的,是桃總克裡斯·埃文斯出演過的《天才少女》。,而是劇中小主人公天才少女Mary的舅舅Frank。飾演Mary的女孩名叫麥肯娜·格瑞絲,2006年出生的她,出演《天才少女
  • 《天才少女》影評:在成長的路上,天賦是優越,還是羈絆?
    在影片開始會令人有些不解,學校告訴孩子的舅舅,瑪麗具有數學天賦,然而舅舅不以為然,卻讓學校把瑪麗當作普通孩子培養。為什麼瑪麗與舅舅生活在一起?舅舅不知道她的數學天賦嗎?在舅舅看來,天才對於孩子來說,也許是個災難。
  • 每周推薦:《天才少女》
    《天才少女》是個精短又節奏緊促的片子,主人公小女孩是一個極富天分的數學天才,影片以讓數學天才何去何從作為核心矛盾點展開,環環緊扣,沒有多餘贅述。從媽媽黛安天才折翼的這個悲劇展開,到小女孩瑪麗最後快樂沒有缺憾的幸福生活結尾,《天才少女》向我們提供了這麼一個思考:該如何去對待一個天才,天才又需要怎樣的一個成長環境影片中外婆伊芙琳扼殺了媽媽生活裡的其他喜愛,讓她的生命只為數學,並佔據著道德制高點----為人類貢獻。在心理素質和生活閱歷極度匱乏的情況下,媽媽生下瑪麗後直接自殺。
  • 我被這部美國隊長和小蘿莉主演的8分新片酥炸了
    該片由「美國隊長克裡斯·埃文斯」主演,黑人女演員奧克塔維亞·斯賓瑟助陣,電影《和莎莫的500天》的導演馬克·韋布執導,Tom Flynn編劇。這部遲來的《天才少女》,如今也算等來了完美的劇組配備。其中飾演7歲天才少女的麥肯娜·格瑞絲,2006年出生的她,6歲就出道了。
  • 被天使吻過的女孩,13歲成好萊塢最年輕製片,演技碾壓一線明星
    《天才少女》的小可愛麥肯娜·格瑞絲出生於2006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絕對的00後。麥肯娜·格瑞絲在4歲半的時候就纏著媽媽要當演員,父母很支持女兒的夢想,於是麥肯娜·格瑞絲在7歲的時候參演電影《世界再見》出道。
  • 「美國隊長」遇新對手,戰鬥力不輸鋼鐵俠
    #清華大學最小的博士生僅18歲#的新聞又刷屏了,大家對於類似的天才新聞,無論真假,總是趨之若鶩。如果你的孩子是個天才,你會怎樣對待TA?(當然啦,你首先需要有個對象~~)今天就由「美國隊長」克裡斯·埃文斯在線教授大家怎麼當合格的奶爸咧。「阿丫電影」邀你同行,每天3分鐘,於光影中看見更廣闊世界。
  • 美國隊長克裡斯39歲了,除了漫威他的這三部片一定不要錯過
    不知不覺這個大胸甜心獼猴桃已經39歲了,先祝克裡斯生日快樂~ 這是一個被漫威拯救的男人 很多人認識克裡斯是源於他扮演的美國隊長,的確,在獲得漫威美國隊長的機會之前,克裡斯一直沒有高分的代表作出現。
  • 美國隊長克裡斯39歲了,除了漫威他的這三部片一定不要錯過
    不知不覺這個大胸甜心獼猴桃已經39歲了,先祝克裡斯生日快樂~這是一個被漫威拯救的男人很多人認識克裡斯是源於他扮演的美國隊長,的確,在獲得漫威美國隊長的機會之前,克裡斯一直沒有高分的代表作出現。還因此多次推掉了漫威的邀請後來是漫威堅持,以及鋼鐵俠小羅伯特唐尼的勸戒要他扮演美國隊長,最終這系列影片不錯才讓他獲得了信息擺脫了焦慮。
  • 天才少女:成為天才,是孩子的本性還是父母的虛榮,美隊來告訴你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部影片是「美隊」克裡斯埃文斯主演的劇情片《天才少女》,很多人知道美國隊長,卻不知道他除了美國隊長這個角色,還演過不少非英雄的角色,比如《利刃出鞘》裡的壞小子,比如《天才少女》裡溫暖的弗蘭克。
  • 《天才少女》:普通人or數學家?舅舅力抗外婆,也是種「控制欲」
    《天才少女》是一部在2017年上映的影片,這部電影不僅敘述了一個故事,而且也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一心想要外孫女的數學光芒不被淹沒的狼外婆伊芙琳,一個被母親的控制欲逼死的悲慘女兒黛安,還有一直想反抗母親強權的黛安弟弟弗蘭克,最後還有本片的女主人公——數學天才少女瑪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