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研究癌症事業上一直都是前進的態度,科學家們和研究者通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來研究癌症相關事宜,好比血型從上個世紀以來就被大家關注,有研究學者認為不同血型的患癌機率也不同,血型從出生那一刻就被決定了,後天是無法改變的,因此很多人看到這項研究都陷入恐慌中,覺得自己下一秒就患上癌症,那麼血型真的和癌症有關係嗎?別急,也許不是你想的那麼嚴重。
癌症是怎麼來的呢?
我想這個問題還沒人能問答出來,由此可見癌症的發病因很複雜,和一個人的遺傳、飲食、生活工作環境、性格等很多方面有關,再說了即使有人能杜絕一切患癌風險,他本身的基因也存在癌變可能,因此每個人都會患癌,並且活得越久患癌概率就越大。所以並不能單純血型就判定一個人的患癌概率。
有研究成果說,O型血的人性格多為開朗、外向的,遇事或者遇到壓力能及時排解,所以患癌概率就低;而B型血的人性格多是內向、沉悶的,遇到事情或者壓力時通常選擇放在心裡,不善於用言語表達,長期處於負面情緒下確實對身體健康有影響。但這一說法不是絕對的,不是所有O型血人都外向,B型血的人就算不善於表達也不代表不會排解壓力,只是方式不同罷了。所以這項研究大家看過笑過就好,不必當真更不必引起恐慌。
這個理論其實很好推翻,有人說O型血是「萬能血」,患癌概率低,那要是某位O型血人抽菸酗酒、熬夜、喜歡吃垃圾食品等各種不良習慣集一身,那你還能說他的患癌概率低嗎?B型血的人無不良習慣,遠離致癌物,經常鍛鍊身體和定期體檢,他的身體素質和免疫力往往都比較良好,患癌概率不一定就高或許還比O型血的低。由此可見,患癌概率不是單純靠血型來下定論的,想要遠離癌症應該從自身做起,改掉不良習慣。
預防癌症最好的辦法是什麼呢?
應該是健康體檢和防癌篩查,兩者缺一不可。健康體檢是為了預防慢性疾病和為防癌做好鋪墊,也是需要的。癌症篩查則是直達根本,從源頭上預防癌症。就拿乳腺癌來說,女性朋友的患乳腺癌的風險在0-24歲處於較低水平,在25歲後逐年上升,因此女性朋友在25歲左右開始就要做好乳腺癌篩查,有家族遺傳病史的更要多加注意。
致癌物在生活中處處可見,比如菸酒、醃菜醃肉、飽和脂肪酸、黴變食物、甲醛等,滲透在飲食、居住環境等方面。雖說致癌物不是百分百致癌,但對身體一定有害,喝酒不一定會得肝癌,但是喝酒一定傷肝,長期喝酒會引起脂肪肝、肝硬化等疾病,而肝硬化是肝癌的癌前病變。因此大家儘量遠離致癌物,能有效預防癌症。